实用摄影教程(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电子闪光灯

1.特点

①发光强度大,一只指数22的闪光灯的发光强度相当于100只100W钨丝灯。

②闪光持续时间极短,仅千分之一秒至数千分之一秒。

③色温5500K左右,与标准日光色温相同。

闪光灯具有操作简便、使用灵活、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等优点;缺点是光线硬,安放在照相机上直接投射时,光线较平,易产生明显的投影,且拍摄时通常无法观察用光效果。


2.基本种类

①内藏式 多见于袖珍式卡片型数码相机和中低档数码单反机。指数12,14,功率小,无法卸下。平时拍摄时藏于机身内,使用时弹出,有时环境光线较暗时,也会自动弹出。

②独立式 功率大,功能多,可装卸。通常除了直接安装在相机上使用以外,还可以用同步线或遥控触发器连接离机使用。

指数在GN18左右的属小功率,GN30左右的属中功率,GN42左右的属大功率。有的闪光灯输出功率可调,如调成1/2光、1/4光等多挡,最多的可达到1/128发光量。这一类灯有以下优点:a.近距离时便于使用大光圈取得小景深;b.能加速回电时间;c.节省电能。

闪光的投射方向,有的能够向上翻动90°,左右转动达180°。闪光灯以能够左右转动和向上翻动者为好。闪光投射的范围(光角),以能调节为好,这样才可与使用镜头的视角相配。有的专用灯能根据变焦镜头的视角变化自动改变输出光角。

③手动型 每次闪光发光量相对恒定,需根据灯距远近来计算确定光圈值。

④自动型 能根据确定的光圈和距离,自动调节控制发光量,获得正确的闪光曝光,也具备手动功能。

⑤通用型 不依赖相机曝光系统,利用闪光灯自身的感应,由电眼测定环境对闪光的反光量,达到独立控制闪光。通用型闪光灯价格便宜,一般由独立闪灯厂生产。

⑥专用型 与指定相机配套使用,利用相机的曝光系统调节发光量,通过镜头测量像平面的曝光量来控制自动闪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效果好。专用闪光灯一般由相机原产厂家生产,价格昂贵,一些闪灯独立生产厂家也生产专用闪光灯,并注明配用的相机型号,价格比原厂便宜得多,但有些功能就不能完全发挥了。(图6-1、图6-2)


6-1 自动闪光灯——专用型


6-2 自动闪光灯


⑦闸流式 可储存电能,常用于自动闪光灯;近距离、大光圈拍摄时,自动控制电能的释放。

⑧回路式 电能全部释放。

⑨摄影室闪光灯 摄影室闪光灯功率强大,是现代照相馆的必备灯具,内装有钨丝造型灯,可在布光时观察用光效果,加用柔光箱,还可获得无投影的散光效果,加用束光筒,则取得单束强光,多灯连用,可进行同步闪光,获得满意的造型效果。(图6-3、图6-4)


6-3 摄影室闪光灯与柔光箱


6-4 反光伞


⑩环形闪光灯与水下闪光灯 是两款较为特殊的闪光灯。环形闪光灯的灯管呈圆环状装套在镜头前,指数通常为8~10,能产生无影照明效果,常用于微距摄影。水下闪光灯有极好的密封和抗压性能,用于水下摄影。(图6-5)


6-5 环形闪光灯


3.闪光曝光控制

①快门速度的选择 要懂得闪光拍摄时快门速度的选择,需了解什么是闪光同步,什么是同步速度。

所谓闪光同步,是指闪光灯闪亮时,快门正好开启,两者同步。但快门与闪光同步了,并不能保证图像感应器能全部曝光。

而所谓的闪光同步速度,就是能将整幅图像感应器完全暴露在镜头后面的快门挡位。在这个挡位上,同步闪光才能使感应器全部感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闪光同步就是指闪光灯正好在快门完全开启的瞬间闪亮,使整幅画面均感受到闪光。

不同结构的快门,其闪光同步速度是不一样的。镜间快门的开启过程是叶片的收缩和释放,在快门开启的过程中,整个底片始终同时曝光,从理论上讲,在快门开启到大于所定光圈的时段内,取任一速度都可实现同步闪光。在实际使用中,常取1/125秒或以下的快门速度。帘幕快门的开启过程是前后帘幕之间的缝隙扫描,它的同步速度,应是前后帘幕之间的缝隙正好是快门行走的全程,也就是前帘幕已打开至最大,后帘幕还未启动。这时候闪光灯闪亮,可使整幅图像感应器全部感光。数码单反相机通常都是纵走式钢片快门,常取1/250秒以下的快门速度作为闪光同步速度,稍低档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可用1/125秒,照相机说明书都有专章叙述。当幕帘式快门选择的快门速度高于这一速度时,底片只有部分感光,遇到这种情况,下次拍摄时只要将快门调到同步速度挡就可以克服了。如果拍摄中闪光灯闪亮,而感应器一点也没有感光,则可能是相机出现了故障,闪光发生在快门开启前或开启后,没有实现同步,需将相机送交修理。

在闪光摄影中,选择快门速度是解决同步问题,而不起调节进光量的作用。但有时,运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进行闪光拍摄,快门时间就起到调节进光量的作用了。譬如在夜间或环境亮度比较暗的情况下,为获得较明亮的背景,就需要开启慢门,同时进行闪光,利用闪光将近处的主体打亮,再用较长时间的曝光使背景或远处的景物得到充分的感光。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慢门同步闪光,当然,使用时照相机需固定在三脚架上,并用快门线操作。快门的具体速度,可以根据背景的亮度与所选定的光圈来确定。

②光圈的确定 闪光曝光的准确与否与光圈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确定光圈的因素有两个:闪光灯的指数和闪光灯离被摄物的距离。一般情况下,闪光灯与相机联用,灯距等于摄距。

闪光指数是闪光灯发出最大闪光量的一种指标,常用GN值来表示。如GN18、GN22等。数字越大,功率越大,发光量越大。闪光指数直接用于闪光曝光时对光圈选择的计算。求取光圈的计算公式是:

闪光指数÷灯距=光圈系数

例如,某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为GN22,闪光距离4m,拍摄时选定的光圈应为22÷4=5.5,可将光圈调到f/5.6挡。

③闪光指数的变更 制造商提供的闪光灯GN值往往是感光度在ISO 100时的闪光指数,当相机的感光度改变时,闪光指数也会相应改变,有的灯上标有不同感光度时的GN值。没有这种标明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新闪光指数=原闪光指数×

例如,某闪光灯在ISO 100感光度下使用的闪光指数为GN30,如换用ISO 200,则新闪光指数等于:

也可按ISO 100时的闪光指数进行计算,得出光圈值后,再按新老感光度之间的曝光级差开大或缩小光圈。如某闪光灯用ISO 100时为GN22,拍4m远物体时,光圈约为f/ 5.6,改为ISO 400后,光圈应缩小2级,即为f/11。


6-6 通用型自动闪光灯自动控制挡示意图


6-7 反射闪光


有的闪光可以调节输出光量,如1/2挡,1/4挡,1/8挡,1/16挡,等等,各挡的指数相当于全光的指数乘以一个百分比,具体如下:

1/2光的指数=全光指数×0.7  1/8光的指数=全光指数×0.36

1/4光的指数=全光指数×0.5  1/16光的指数=全光指数×0.25

④自动闪光灯(通用型)的曝光 通用型自动闪光灯的闪光量控制,由灯正面的感光窗测定被摄物所受到的闪光亮度,亮度足够时,闪光自动熄灭。

一般通用型自动闪光灯的自动控制挡有2~3级,每级都有它的最近与最远闪亮距离。拨到某一级,只需将光圈开到指定的一级,在这个闪亮范围内,不管被摄主体的距离是较近的还是较远的,都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曝光,而不必按手控闪光那样要通过计算来调节,拍摄使用十分方便。

当使用f/2.8时,主体距离在1~12m范围内都可获得准确曝光,f/5.6时,闪亮范围为1~6m,f/11时则为1~3m。(图6-6)

通用型自动闪光灯的测光原理与测光表的反射测光原理类同,因而对于色调过深、过浅的被摄物,或对于有大面积太亮、太暗背景的被摄物,会出现自动闪光量过多或过少,造成曝光过度或不足的状况,此时可改为手动设定闪光,或将所设定的光圈开大或收小。

⑤专业性自动闪光灯的使用 专业自动闪光灯的先进性表现在它可以进行E-TTL闪光拍摄。E-TTL闪光测光模式被称为“带有预闪读数的评价闪光测光”,现已进入第二代,即带有“预闪读数/镜头距离”信息的评价闪光测光,它可以在半按快门钮时执行自动对焦和评价测光(多区传感器连接到对焦点),全按快门钮,进行预闪,并由多区域评价测光传感器对反射的光线进行测光,将前后两次测光作对比并考虑测光距离这一因素,计算出最佳的主闪光输出,然后反光镜上升,第一快门帘幕开始打开,主闪闪光,图像传感器曝光。该闪光灯应用多个测光区域测量周围光线和预闪,使闪光更加均衡合理,可更好地平衡前景和背景亮度,并实现高速同步闪光。

E-TTLⅡ闪光灯配合新一代数码单反相机后,闪光灯会根据相机设置的感光度和光圈指示确保获得合适亮度的拍摄距离范围。当使用E-TTL自动闪光灯拍摄时,可以将感光度提高,相机拍摄模式设为Av挡,选定光圈后,在指示的距离范围进行拍摄,相机自行配置快门速度。在傍晚户外或夜间室内灯光下拍摄,也可采用M挡,50mm镜头焦距,取较大光圈(如f/8),在ISO1600时根据环境亮度测光,配以快门速度加以控制(如1/80秒),这时闪光灯会指示拍摄范围为3~16m,采用自动跟踪对焦,连拍,可以保持在离被摄主体3m以外获得主体与环境均曝光准确的画面。


4.闪光灯用光技巧

①机位直接闪光 将闪光灯直接装在相机上闪光,使用方便,但光质较硬也较平,且主体离背景(如墙)较近时,易产生令人讨厌的阴影。

②侧位直接闪光 也叫离机闪光。用闪光同步线,将闪光灯拉离相机,从斜侧面,稍高的角度向主体打光,可克服平光效果,产生立体感。也可使阴影状况得到改善。

③反射闪光 利用闪光灯头可以向上翘或左右转动的功能,室内拍摄时,朝天花板或边上的墙面打光,利用反射光照明被摄主体。这时光质比较柔和,且无阴影,由天花板反射闪光,还可以使主体前后其他物体的亮度与主体亮度比较接近,不至于出现机位直射时的近景一片白,远景一片黑的现象。当然,反射闪光时的曝光计算公式也有所改变,具体为:

光圈=闪光指数×0.7÷(入射距离+反射距离),或者不乘0.7而开大一级光圈。(图6-7)

④直接漫射闪光 将闪光灯头蒙上两层纱布或用柔光纸挡住,可以形成直接漫射闪光。这种闪光只能改变光质,而不能改变光位。阴影减弱,但不能完全消除。一般需加大1~2级曝光,若用自动挡,可选用光圈较大的挡位,且最远射程会缩短。

⑤慢门同步闪光 慢门同步闪光是用1/4秒或1/2秒以下的快门速度闪光拍摄。用慢门同步闪光拍摄夜间人物,既可照亮人物,又可留下较完美的夜间背景景色。用慢门闪光,还可使运动的主体产生虚影效果。若闪光灯与相机完全脱离,在快门即将关闭时人工激发闪光,还可以在运动物体的身后拉出虚影,产生后帘同步闪光的效果,不过应选较深色的背景或在较黑的环境下使用,并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⑥闪光作辅光 在室外侧光或逆光下拍摄,可用闪光灯作辅光提高暗部亮度。一般快门速度取同步速度,并据此算出顺光时的光圈值,按该光圈值收小一挡作为闪光辅光时的亮度挡,用指数除以该值,即可获得闪光灯辅光时离主体的灯距了。如果要改善光质,可在闪光灯前加三层纱,并按开大两挡光圈重新计算闪光指数(即原指数×0.5),再进一步获取灯距,确定灯的位置。

如果在阴天室外拍摄,需给主体加上一个明亮的轮廓光或一个侧逆光,也可以在同步速度(或用1/60秒)下,求出正面光圈值,以加一个亮1级的侧逆光或1.5级的逆光作计算,用闪光指数除以应缩小1级(或1.5级)的值,取得灯距,就可以给主体加上一个漂亮的轮廓线。

用闪光同步线(加延长线)连接相机与闪光灯,可以获得满意的辅助闪光效果。

⑦机顶闪光灯使用技巧 机顶闪光灯并不是每拍必用,也并非环境亮度低时就应该自动弹起,最好进入菜单后将闪光灯弹起改为人工操作。其实内藏式机顶灯最大的弊端就是光线平,且易在人物边上产生讨厌的阴影。但利用其随机携带的便利性,用于户外人像拍摄时作补光还是很有效的,尤其在灯头前加一块乳白色的有机玻璃可使光线柔化,效果更佳。设为M挡,快门为闪光同步挡以下,光圈为指数除以距离的值,或更大,再将闪光补偿打开,若逆光下作补光,减0.3至0.7级即可。千万不可全开,不然画面正面太亮,更不可加闪光曝光补偿。

⑧多灯闪光 也称多灯联闪。用连机的闪光灯作正面光照明,同时发出闪亮信号,其余的灯作侧面主光、轮廓光照明,离机灯连接一个闪光同步器,即可获得同步闪光。多灯闪光也可分为主、辅灯的双灯,主、辅、轮廓光的三灯,主、辅、轮廓、背景灯的四灯布光。注意根据每只灯的闪光指数和造型时光比的需要,算出各自的灯距,以控制闪光亮度和造型效果。为改善光质,还可在主、辅灯头上加柔光纸或纱布。

多灯闪光中也有一种接力闪光,常用于距离较深远,闪光灯指数不大时,在一定的距离段上安放几只灯,用同步器连接,达到远近闪光亮度一致的效果。

如果拍摄时的场景比较大,一只灯的功率与闪光面积不够时,也可在正面左右的宽度范围上安放两只(或两只以上)闪光灯,并使其同步闪光。

注意,同步灯联闪时,闪光灯不可进入画面,若朝相机镜头方向打光时,更应注意不要形成冲光。

⑨B门多次闪光 在全黑的环境下还可以打开B门,用闪光灯进行多次闪光。如夜间对亭、廊、室外雕塑,甚至花卉进行多次闪光,以完成造型。并可在灯头上插上多种色片,以形成奇特的色彩效果,当拍摄较大的场景时,还可多人合作移动闪光,用闪光灯照亮局部景物,形成独特新颖的画面。

利用频闪灯,还可记录某一运动过程的轨迹,画面也十分新颖。

B门多次闪光,相当于多次曝光。相机需用三脚架固定。光圈收到f/11,较远的景物或较大的场景,在一处可几次打光。整个场景都闪过后,才可关闭快门。并应注意闪灯时人影(或剪影)勿在底片上留下痕迹,可以在被人挡住的地方再打几次闪灯,或人躲在某一景物或树的后面。

⑩柔光闪光 大型影室灯拍人像,常用柔光箱改善光质。一般套用后,常需开大1级光圈使用。用反光伞也可以获得柔和的闪光,不仅可用于大型影室闪光灯,也可用于较小的便携式闪光灯或小型闪光灯,曝光时,按闪光灯至被摄体的直接距离计算出光圈,再开大2级使用。反光伞距被摄体越远,影像受光越软;反光伞距被摄体越近,影像受光越硬。

闪光灯在使用中还应注意:闪光指示灯刚亮时,电容充电仅达70%,一般宜在灯亮几秒钟后再使用。经常使用的闪灯光,反而能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