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停不下来:用心理学戒瘾,做一个自律的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做好戒瘾的心理准备

第一节 你真的上瘾了吗

本节你将了解到

●瘾的2个常见认识误区

●瘾的4个特点

●判断是否上瘾的7个标准与40题量表

我猜,大家在打开这本书时,都想马上知道如何才能戒掉自己的瘾,如何才能尽快好起来。不过,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想要戒瘾,不管是游戏瘾还是烟瘾、酒瘾或其他上瘾困扰,就要先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你到底有没有瘾?有哪些瘾?到了什么程度?认识到这些后,我们才能谈如何戒掉这些瘾。本节,我们先来澄清这些问题,再慢慢走进戒瘾的世界。

汉字中“瘾”由疾病头和隐藏的“隐”组成,这个字本身就是在告诉我们:瘾是一种病。它是隐藏着的,我们如果不认真了解,通常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

比如,一提起瘾,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烟瘾、酒瘾,有的人会想到网瘾、游戏瘾,这些当然都是瘾。不过,还有很多瘾是非常隐蔽的,不太容易被意识到。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健身成瘾的男生。直到过量服用类固醇药物帮助自己增强肌肉和力量,他才意识到自己上瘾了。类固醇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增肌的药物。在体育比赛中,一些运动员服用的违禁药物就属于这种类固醇兴奋剂。事实上,在了解到类固醇的危害之前,他已经上瘾很久了。刚开始,他不断增加健身时间,为了健身推掉很多其他事情。别人认为他已经很强壮了,可他仍然觉得自己很瘦弱。慢慢地,他开始一周去10次健身房,要是哪天没去,就会非常沮丧、难过,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因不自律或爱好没有被满足而产生的正常情绪,直到服药过量,他才觉得不对劲。

这是对瘾的第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常常忽视日常生活中隐性的上瘾,以为很多事情只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惯,看不到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即使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也觉得自己无法克服,这就是上瘾

对上瘾的第二个误区是把上瘾当成爱好。瘾的英文单词addiction本身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不能停止使用一些有害的物质,例如药物、酒,或者不能停止一些有害的行为习惯,例如赌博、疯狂打游戏,也就是我们说的上瘾问题。这个单词还有第二层含义,就是指一个人会花大量时间,做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也就是我们说的爱好。而这样两层意思,在英文里竟然用同一个单词表示,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常常会把上瘾和爱好混淆。

例如,玩游戏。有的人说,这是爱好,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职业比赛选手,玩游戏可以被视作一份工作、一份事业。可有的人却说,这是瘾,尤其是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沉迷游戏,学习成绩下降时,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孩子可能上瘾了”。

其实,爱好和瘾的区别在于,爱好是一种健康的行为,对我们的身心是有好处的。瘾这个行为本身虽然可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感受,但它也具有伤害性。瘾会对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带来一定的伤害。没有伤害,就不是瘾

如果游戏对你来说纯粹是个爱好,你通过游戏获得更多的是快乐。比如,你工作一天回到家里,玩两局游戏后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者准备休息,这么做仿佛能消除一天的疲惫。

可是,你一旦变得停不下来,爱好就有可能变成瘾。比如,看着时针慢慢从晚上十点走到晚上十二点,你仍然沉浸在游戏里,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开始感到焦虑,“哎呀,再玩下去第二天要起不来床了,上班可能迟到,再玩一局就睡觉吧”,虽然心里这样劝告自己,可是一局又一局,一遍又一遍,你一边焦虑、一边玩,一边玩、一边焦虑,直到凌晨两三点,筋疲力尽又饥肠辘辘地去睡觉,第二天迟到不说,可能一整天都缓不过神来。

再比如,游戏成瘾的小孩可能会视力下降,出现胃炎、营养不良等疾病,容易发脾气,产生沮丧、自卑、睡眠紊乱、饮食不规律、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有的人和父母关系变差,甚至辍学,等等,这都是成瘾带来的伤害。

所以,成瘾行为一方面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能给我们带来伤害。而且,我们难以控制成瘾行为,它会反复出现、反复发生,比如,你一摸到手机就想打游戏。所以,成瘾行为具有4个特点,分别是令人愉快带来伤害无法控制反复出现

从这4个特点来看,成瘾的种类有很多,但我们大致会把成瘾分成物质成瘾行为成瘾

物质成瘾有烟瘾、酒瘾、甜食瘾、药物依赖等。烟、酒的危害大家一听就知道;甜食这种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容易让我们产生心瘾,多食有可能引发过度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身体问题;药物,例如治疗失眠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也能让人上瘾。

行为成瘾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通常包括赌博成瘾、网瘾、游戏成瘾、购物成瘾,还有工作成瘾、健身成瘾等。

这些瘾,看起来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其影响和后果都是类似的,临床上的判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也类似,比如,医疗领域常用的物质依赖的7个判断标准同时也适用于判断是否上瘾。

标准一是耐受性。耐受性是指与之前等量的成瘾物质或与之前等时长的成瘾行为,不再能给你带来相同的快乐,只有不断增加成瘾物质的数量或延长进行成瘾行为的时间,才能保证感受到的快乐与之前相同。成瘾后,你使用的成瘾物质的数量会不断上升,你进行成瘾行为的时间和次数会不断增加。

标准二是戒断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使用成瘾物质或不进行成瘾行为,就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例如心痒难耐、异常烦躁、失眠、心慌、出汗、严重疲惫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有时让你非常难以抗拒,有时甚至会成为你反复上瘾的一个原因。戒断反应带来的这些不舒服的感觉通常会在你使用成瘾物质、进行成瘾行为时消失。所以,戒断反应是一个让我们很难戒瘾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标准三是失去控制。失去控制就是我们无法克制使用成瘾物质或不断重复成瘾行为,比如,我们喝酒时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喝醉,但还是会喝醉。

标准四是无法减少。这和标准三有一定关联。比如戒烟,假设我们原本每天抽两包烟,从现在开始计划每天抽15根,但我们无法实现这一计划,无法减少使用数量,每天依旧抽两包烟。

标准五是过度关注和强迫的欲望。这是指我们对成瘾物质过度关注,以致我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对成瘾物质或成瘾行为的关注中,总是想到它们,而这一想法又不受自我意志的控制。

标准六是对我们的身心和社会功能产生的损害。正如上文所说,成瘾和爱好的区别就在于这一点。判断是否成瘾,要去看这个物质或行为有没有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造成伤害。伤害的对象包括工作、学习、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等。

标准七是即使明知有很多消极后果,我们仍然会选择继续使用成瘾物质或进行成瘾行为。也就是说,不论这些成瘾物质或行为给我们的身心和社会功能带来多么大的伤害,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沉迷下去。

你可能会想:“天哪,好几条我都中了,怎么办?”其实,以上内容只是对7个标准的简单介绍,医学上确认是否成瘾,要经过很严谨的诊断过程。了解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1994)和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2013)。

但是,非专业人士往往并不很了解这些标准,那么从生活的常识出发,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成瘾呢?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量表来帮助你做判断。这个量表里的40道题目可以很好地判断你是否上瘾,你也可以拿着这些问题去询问你的伴侣、你的家人,看看他们有没有上瘾,程度大概有多深。

你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对照自己的情况,如果有类似情况就在这个题目后面打个钩,完成作答后统计你打钩题目的总数。如果40道题目里有5道符合你的现状,你就接近成瘾了;如果超过10道题符合你的现状,那么你恐怕已经成瘾了。打钩的题目越多,说明成瘾的事实就越多,成瘾的可能性就越大。

你如果发现自己打钩的题目超过10道,或者感觉自己的孩子、伴侣、父母的情况与多道题目相符,可能会很担心、很焦虑,不知所措。别着急,我接下来会逐步教你接纳自己、接纳亲人,教你应对这些问题。

课后作业

自我判断:做一做延伸阅读中成瘾自测的40题量表,看看自己中了几条,是否到了上瘾的程度?

【延伸阅读】

成瘾自测的40题量表

(续表)

成瘾自测的40题量表

(续表)

成瘾自测的40题量表

(续表)

成瘾自测的40题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