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下乡的知青4
再次回到罐子沟的赵无忧收到了热烈欢迎,村长拿着大喇叭站在高处喊:“这是北城大学的教授,特意来咱们罐子沟发展教育,大家要好好配合赵教授的工作。”
底下的村民都惊讶起来,你一句我一句,三五成群的讨论着这个看起来有些眼熟的教授。
村长又说道:“赵教授曾经在咱们这插队,这才第一个来咱们村,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来,咱们请赵教授说两句。”
赵无忧接过喇叭道:“我是赵无忧,曾经在这里当过知青。我这次来就是希望能让咱们罐子沟多出几个大学生......”
赵无忧暂时在这待了下来,村长将一个空着的房子用来当学校,赵无忧亲自任校长,又找了几位读过书的人当老师,罐子沟学校就这么开学了。
在考上大学的诱惑下,很多家长都将孩子送到了学校,反正也没有损失的事,要是能考上大学,那就更好了。
学校的老师招的事留在当地的知青还有本地的读书人,赵无忧很惊讶的在名单中看到了李爱国妻子王大红的名字。
赵无忧正翻看着教师跟学生的资料,就听人道:“送来的学生只有十几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都没有。”
赵无忧转身一看,说话的正是王大红,她正咬牙切齿地看着学生名单。
赵无忧道:“这也是可以预料的,虽然有大学吊在前面,但没有见到实际的好处,大家不肯送孩子来上学也正常。不过,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让罐子沟的人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让男孩女孩都有机会能够上学。同志们,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几位老师觉得热血沸腾,读书人,谁没有一点远大的理想?改变当前不好的现状,创造美好的未来,是任何一个热血未凉的人都愿意且乐意去做的事。老师们坚定的响应了赵无忧的话。
开学后,几位老师用尽自己的只是储备,努力向孩子们展现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只有读书,才有机会考大学;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去看看现代化的世界;只有读书,才能知道巧克力是什么,兔子糖果是怎么制作的......
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对大学的兴趣都不大,种地养猪娶老婆,一辈子过得也很好。但是,他们想吃巧克力,想喝麦乳精,想拥一袋子的糖果,可以一直吃到过年。书里有一个公主,她拥有一个巧克力屋子,床是用巧克力做的,毯子是用糖果做的......那是多美好的事啊。
孩子们宣布道:“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考上大学,然后我就可以有一个糖果屋子了。”
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高涨,老师们用尽心血,逐渐让这些孩子变得文明起来,他们学会了礼貌,学会了谦让,知道了世界之大,更知道了自己的渺小。
在引导学生们走上学习道路的同时,赵无忧也没有放弃几位老师。对学生来说,考上大学还很遥远,这个遥远的距离可能会磨损掉家长对学校的信心。他们需要实际的、更多的例子来告诉他们,只要上学,就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而老师们就是最好的榜样,赵无忧也希望能以他们的成功引导更多人走上文明的道路。所以赵无忧在闲暇时会督促老师们学习,还让叶教授寄了很多有用的书过来。几个老师对高考也很盼望,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自然也很努力,通宵达旦,悬梁刺股,为高考做着准备。
随着众人的共同努力,几个老师不负众望,全都考上了大学。村民们在高兴之余,对学校更加推崇,要知道这些人之前可是高考落榜的,结果到学校待了一段时间就考上大学了,那说明什么?说明学校很有用啊,这要是自家孩子去学校待一段时间,以后肯定也能考上大学的。
这不同于知青回城那次,别人的事情引起的共鸣毕竟少,但如今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甚至于就是自己的邻居因为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
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了学校,如果不是赵无忧坚决拒绝,家长们恨不得将自家不会走路的孩子都送来,让他们多受点学校熏陶。
几个老师考上大学后,对赵无忧很感激,也都承诺会在毕业后继续回来帮助赵无忧,继续教导这里的孩子。当然,最后真正回来的也只有两个人:王大红、于红岩。
王大红坚持回来,主要是因为对赵无忧的感激。感激赵无忧帮助她脱离愚昧的现状,奔向充满希望的世界。
在王大红考上大学后,李爱国家里仍然坚决反对,就像之前反对她参加高考一样决然。然后王大红这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么去上大学,要么就全家一起死。
赵无忧得知她的情况后,去找了村长。
赵无忧对村长道:“村长,考大学是国家政策,李爱国家愚昧无知,阻碍政策,还能说一句不知者无罪,但村长你要是不管,那可就是罪加一等。我会向上面报告的,到时候村长能不能继续当村长就说不定了。”
村长和稀泥道:“赵老师你也知道李爱国家的情况,他妈担心大红去上大学就不回来了,这我有啥办法?再说,她担心得也确实有道理,赵老师你能担保大红出去了还能回来?当然,赵老师你说得也有道理,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劝劝。”
看出村长的拖延,赵无忧道:“那行,我等等村长你劝完了再走。国家现在对教育很重视,想必会对有人被阻碍上大学这件事感兴趣的。”
村长听出了话语里的胁迫,要么让王大红上学,要么让国家知道罐子沟跟国家作对的行为。村长只得起身去了李爱国家。
李爱国全家正呈三堂会审之势面对着王大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怒气,可以想象争论有多激烈。
看见村长过来,李妈站起身问道:“村长怎么来了?”
村长道:“我是为大红的事来的。听说你们不让大红上大学,这是不对的。国家现在对教育很看中,大学生是什么?是将来的栋梁,是要为国家做事的,你们阻碍大红去上大学,是要挖国家的墙角,你们可不能一错再错。
李妈抹泪道:“村长,不是不想让大红上学,可你也知道,这知青抛夫弃子的还少吗?孩子还小,大红走了,他可咋办啊!”
村长充耳不闻,自顾自道:“你别跟我说这些,你就跟我说你是不是铁了心不想让你儿媳妇去上大学,是不是铁了心要跟国家作对?”
李爸连忙开口:“村长,我们都是三代贫农,根正苗红的,不能跟国家作对,不能。”
村长满意点点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伟人都说过的,你们可别糊涂。大红这大学必须得去上,听明白了吗?”
李家连忙点头,村长口气软下来道:“大红上大学对你们也是有好处的,大学不用自己花钱,还有补贴,以后还能分配工作,你孙子有个大学生当妈,以后还怕什么!”
王大红也道:“我大学毕业后还会回来当老师。”
村长一番话威逼利诱,王大红上大学的事才定了下来。后来王大红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对赵无忧感激涕零。
王大红道:“我本来以为这辈子都没有上大学的命了......要不是有校长你......我就要再一次放弃了......在李家是在太累了。”
赵无忧问:“李爱国也不支持你?”
王大红冷笑,“他?嘴上的支持有个屁用。李家就没有个好东西,哪怕是我生出来的那个都站在他爷爷奶奶那。我做人真是失败!
赵无忧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沉默着,拍拍王大红的手安慰。
王大红道:“我也想通了,不能依靠他们,本来我是想着以后有机会就直接离开这。校长你帮了我,我以后毕业后就继续回来当老师,不为他们,就为校长你。”
赵无忧道:“好,那你好好学习,以后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国家没有歧视,没有不平等,所有人都能上学,所有有都有文化,有素养。
王大红愣了一下,真的会有那样的世界吗?男的女的都一样,那该多好啊,虽然王大红不相信真的会有这样的时候,但她还是坚定相信赵无忧。
王大红道:“校长,我一定帮你,以后我们一起看看那个美好的世界。”
两人的手握在一起,为漫长的“战争”多了一个战士高兴。
这一刻,也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平等基金的开端,虽然平等基金的成立要在很多年年后,但两人的这次握手被是平等基金历史上最终要的一次事件,这意味着团结,意味着赵无忧不再是一个人独行。
随着赵无忧不懈的努力,加入这个组织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尽心教导着下一代,努力告诉他们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这些人将文明的种子撒向了每一个偏僻的、落后的地方,让这些地方知道了文化、素养。
赵无忧他们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致力于改变世界,有的跟随自己兴趣生活,但不管是哪类学生,他们都对这个组织感激不尽,认为他们最初的眼是这些老师帮他们睁的。
平等基金成立后,无数的学生汇款支持。平等基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甚至影响了很多机构,支教成了一种潮流,也是有些企业简历上的硬性规定。
赵无忧用了半生,聚集了无数志同道合的同伴,将知识带向了千家万户,虽然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仅仅有了一个开始,但仍旧给社会,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就像一个个指明灯,引领后人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直到最终不再需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