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清完善四合院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同年8月,大将徐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明朝建立。
明朝建立以后,对元大都的城市格局没做太大的改动,还将北部的城墙向里面缩了几千米,撤掉了两个城门健德门和安贞门,由原来的11个城门变成了9个城门。
■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他出身贫农家庭,小时候曾在直觉寺做过和尚。1368年,他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内城的改造也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来内城的四合院和街道基本都没有动,只是进行了整修和粉刷,改换了标志。比较大的动作是在内城闲置的大片空地上,建起了大量的四合院民宅。
1421年,朱棣称帝后,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人口增长很快,从浙江、山西等处迁进数以万计的富户,住房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这时期,制砖技术空前发达,这促进了建筑业和住宅建设的发展。
■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五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
明朝统治者先后在钟鼓楼、东四、西四、朝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安定门、西直门附近的空地上建设了数千套四合院,以适应人口大量激增的需求。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四合院规模都很小,当然麻雀虽小五脏却俱全,都有北房、南房、东房和西房。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人。元末汉族军事家、明朝开国功臣。他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渡江拔城取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这些四合院突破了元大都建造四合院必须占地8亩,不能多也不能少的限制,有大有小,因地而宜,地方大就大一点,地方小就小一点。
也不严格限制必须是方方正正,如果空间不够用,长方形、扁方形的都可以。
样式也更加灵活,建筑的高度、屋脊的样式、门户的大小和走向,都可以灵活掌握,使四合院更加适应居住的需求。
为了发展工商业,明朝统治者在北京南城一带建了很多铺面房,称之为“廊房”,用以“招民居住,招商居货”,前门附近的廊坊头条、二条、三条就是当时建造的铺面房。
廊房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商业街。廊房头条位于北京宣武区东北部,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历史上,廊房二条以经营古玩、玉器著世,有“玉器古玩街”之称。据说最兴旺时,此街共有店铺103家,其中90余家经营珠宝玉器。
朝代的更迭使四合院里的居住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限于达官贵族和富商大贾,相当多京城的土著和应召来京的工匠都住进了灰砖灰瓦的四合院。
清朝统治者占领北京以后,基本认可了元明两代的城市格局,没有做特别大的变动。清初实行满汉分住,内城被辟为八旗兵驻地,原来居住在内城里的汉民要全部搬到外城去,主要迁往南城一带。
内城里的八旗兵按照满人传统的规矩排列。其左翼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其右翼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
八旗兵进驻内城,并没有采取激烈的驱赶汉民的政策,当时清政府出台了一个通告:“凡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其原房屋拆去另盖或贸卖取价,各从其便。让户部、工部详查房屋间数,每间给银4两,作为搬迁费用,并限年终搬尽。”
土著 是相对于外来殖民者而言。土著人是指在殖民者从其他地方来到之前,就住在他们土地上的人民。他们的祖先在不同文化、或不同种族的人来的时候,就已居住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
城内汉人的房子腾空以后,当时很少有汉人将原来的房子扒掉以后异地重建,都采取的是贸卖取价,拿钱走人。
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所设四旗又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
汉人搬迁以后,八旗兵及其眷属就住了进去,他们对四合院似乎很欣赏,住在里面乐不思蜀。级别高一些的将领和贵族,把原来的四合院翻新改造,院子里搞起了花园,大门里新建了影壁,使四合院更加富有情调。
■ 影壁 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影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影壁,后者称为外影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清代四合院的规模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许多四合院都是三进、四进、五进甚至更多。比如清代乾隆年间权相和珅的住宅,后为恭王府的一部分,就是一个十三进的大四合院。
和珅四合院的中轴线上,共排列着13座规模宏伟的大四合院,而且院落里有花园、假山、池塘、水榭、庭院,气势宏伟,景色秀丽。
抄手游廊 是我国传统建筑中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多见于四合院中,雨雪天可方便行走。抄手游廊的名字是根据游廊线路的形状而得名的,一般抄手游廊是进门后先向两侧,再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形似人将两手交叉握在一起时,胳膊和手形成的环的形状,所以叫“抄手游廊”。
而从内城搬出去的汉民在拿到了清朝政府的补偿后,在南城也大量建造各种各样的四合院,以满足栖身需要。由于土地的紧张,加上补偿款的不足,汉人新建造的四合院大多很简陋,占地也很小。
当然也有少量有钱的汉人,他们建造了跟内城四合院毫不逊色的四合院。有一些汉人在朝廷里做官,但他们也不能住在内城,所以南城也出现了一些高端的四合院。
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的著名诗人王士祯就住在南城虎坊桥一带的保安寺街,他的四合院建得比内城的四合院还好,当时人们称其住所是“龙门高峻,人不易见”。
但南城绝大多数的四合院都很简陋,院落狭窄,质地粗糙,院墙矮小,门户单薄,并且胡同窄小,街道局促。
政府的无为而治倒使南城一带的商业很快繁荣起来,这样一来,外城的街道布局及房宅式样越来越适应商业的需求,所有的临街四合院都被改造成店铺和商号。
元代四合院的工字形布局在明清四合院里也基本被淘汰,而代之以正房、厢房、抄手游廊等组成的更合理的布局。民间有“天棚、鱼缸、石榴树,老师、肥狗、胖丫头”的顺口溜,说的就是清代的北京四合院。
阅读链接
在等级森严的王朝制度里,人和人之间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体现在住宅上。
大官高官就住大房子好房子,一般的官吏就住一般的房子,布衣平民自然就要住品质最差空间最小的房子。没有功名即便有钱也不行,腰缠万贯的平民也不能随意盖房子。
什么人住什么房子,这是封建王朝一条不能破的清规戒律。即便是在官府里做官的人,或者是皇亲国戚,也不能随便建造房屋,要严格按照皇家制订的规制行事。
清代的建筑规制比明代的更细致,清朝每个皇帝上台都要亲自制订各级官吏及皇亲国戚宅院的建筑标准。正房几间,厢房几间,房基多高,大门多大,涂什么颜色的油漆,砖瓦是什么质地,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如果有谁敢在京师建造一个跟一品官员和坤一样十三进的四合院,那脑袋就有可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