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理学的多范式研究——心理异常的病因模型
心理异常的病因模型是以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研究理论成果为基础来解释心理异常的成因,其最终的目标都是提供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途径去理解来访者,理解他的心理异常现象。例如,认知主义看到的是来访者思维里的漏洞,尝试着去找到来访者的不合理的信念系统并建立新的信念系统;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来访者的行为模式并尝试着用行为训练的方式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以替换给其造成痛苦的行为模式;人本主义更是关注来访者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并用现象学去理解他,看待他的成长,通过咨询师的积极关注滋养来访者,从而促进其自我实现。而精神分析关注的是他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因,具体到各流派又有所不同,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关注的是性驱力背后的俄狄浦斯情结,客体关系流派关注的是关系驱力背后的母婴关系,阿德勒流派关注的是来访者的自卑心理并理解他的自卑,科胡特流派关注的是来访者的自恋并注重重建其自体,拉康精分流派关注的是来访者客体的欲望让来访者作为主体身份去言说。我们会发现,单一的视角不能全面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异常的成因,在临床案例中,我们会以整合的视角来看,也即心理学的多范式研究,通常来说,心理异常的主要病因模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生物学遗传模型:心理问题是遗传的吗
生物学模型的理论认为心理异常与躯体疾病一样,都有其生物学原因。英国精神病学家莫德斯莱认为各种精神疾病不仅都有生物学的病因,而且还把这些精神疾病与各种躯体疾病(如贫血、中毒和感染等)联系起来;德国精神病学家维尔尼克和克莱斯特认为各种精神症状都可以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临床似乎也支持了这种观点,例如在麻痹性痴呆患者的脑中就发现了梅毒螺旋体,脑动脉硬化同样能导致老年期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心理异常等。这也启示我们从生物学角度去看待来访者某些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举例来说,精神科医生不建议精神病患者养育后代,究其原因是因为精神病家族遗传的概率会更高。这就是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去解释了某些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当家族有精神病史的时候,孩子患有精神疾病的概率会更高。
此外,生物学模型还会重视人的身心关系,而关于这点,古代人类很早便认识到了身体和心理是统一的。古代西方使用“颅骨环钻术”来治疗疾病,认为疾病是恶魔附身,在颅骨钻洞可以驱除疾病;中国古人的智慧也深刻地诠释了身心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记载“百病怒起”,《黄帝内经》中记录“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都提到了心身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关于这点在《三国演义》刘备和诸葛亮的结局身上有很明显的体现:刘备兵败东吴后,病逝于白帝城(怒伤肝);诸葛亮听闻张苞身死,便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自觉神思不宁(忧伤肺)。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现代医学更加重视,逐步将疾病的身体因素放在了首要位置,却渐渐忽略了疾病的心理因素,而现代医学遵从的生物医学模式更是把躯体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看作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唯一标准。19世纪,欧洲盛行的歇斯底里让医学界束手无策,而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发表了《歇斯底里研究》,用性心理被压抑和潜意识的冲动等概念解释了歇斯底里的发病机理,并提出了转换性癔症的概念,这再次让人们开始重视生理和心理的联系。到了20世纪,精神病学家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之后,传统的医学模式才发生转变,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此外,生物遗传因素还包括在怀孕期间,母亲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易受各种心理社会应激因素的影响,母亲孕期情绪是影响婴幼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常常感到焦虑不安,孩子出生后可能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焦虑;如果母亲在孕期常常处于一种委屈的、自卑的状态,也会给孩子种下自卑的基因。国外也开展了大量关于心理因素对生育健康影响的研究,提出孕妇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有遗传影响,如焦虑症可以从母亲遗传给后代。
因此,从生物遗传学角度关注来访者的疾病能让我们更客观和全面地理解来访者的心理疾病,并试图去看到生理和心理的联系。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只局限于这种视角,纯生物医学的模式容易让咨询陷入绝对化的境地。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到底是什么在操控我们
心理动力学模型,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被认为是第一个主要的异常行为的心理模型,该理论的鼻祖弗洛伊德率先发现人的无意识现象,正如他曾这样说道:“有这样一种可能,有一种力量强大的心理过程还隐藏在人类意识之外。”这也奠定了整个心理动力学模型对于人类潜意识的关注,其核心观点是,人的本能欲望对人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像一个引擎一样,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形成我们的强迫性重复。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无意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并可表现为神经症症状。而这种无意识的形成和一个人的早年生活,即原生家庭经历息息相关。心理学动力学模型会比较注重患者的早年经历,认为人们的各种心理现象、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与他们的早年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有大量的个案讲述了一些精神病患者和人格障碍患者,很有才艺以及他们心理异常的一面。这本书也介绍了这类人群的早年生活,以及早年经历对他们现在生活的一种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现在的某种心理现象或某种行为模式都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而这些早年经历都被压抑成潜意识,当潜意识的一种本能欲望和矛盾冲突被压抑得无处释放的时候,就会演变成一些神经官能症状。如果用心理动力学的治疗模式,治疗的思路是挖掘来访者的一些潜意识,让无意识意识化,在很大程度上能让心理疾病得到缓解。所以心理动力学模式非常强调心理因素在个体和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动力的结果。
1853年,文森特·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固执、冷漠、不可理喻的,而母亲则是位能干的女人。在梵·高出生前一年,母亲产下了一名男婴,取名文森特·梵·高,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第二年的同月同日,梵·高出生,为了纪念夭折的儿子,母亲给他取了一样的名字。这个名字如同梦魇一般,跟随梵·高一生,也成了他这辈子永远无法逾越的心理创伤。失掉孩子的痛苦使得母亲无法像正常母亲一样关心和呵护梵·高,这让童年的梵·高孤僻、沉默、不合群。另外,梵·高始终背负着母亲对哥哥的负罪感,这让梵·高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戴罪之人。小时候,母亲经常带着梵·高去哥哥的墓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无法理解刻在墓碑上的他的名字和墓碑下的人与他有什么关系。也许这些,为他后来经常性的思维错乱并最终因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埋下了伏笔。
梵·高一生敏感、孤僻、易怒,以自我为中心,而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的时候也会悄悄地为你打开一扇窗,从小他聪敏过人且有敏锐的觉察力,于是他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自此也开创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大量的经典画作由此诞生。梵·高是孤独的,是渴望爱的,他用自己最壮烈的方式追求着爱,可他的人生中缺乏这一课:如何去爱。最终在经历多次感情创伤后,他于1890年在奥维尔的麦田自杀,一生以悲剧收场。可以说,早年的经历即使不是他后来罹患精神疾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近些年,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为了更加立体地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导演们都会有意识地穿插主人公的家庭背景,还原他们的原生家庭。2019年热播的都市情感剧《都挺好》引发了大家对原生家庭的讨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不仅仅代表着我们的父母,也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童年时光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幸福的人,可以用不幸的童年改变自己的一生;不幸的人,常常沉浸在过去的不幸中无法自拔。于是,人们逐渐达成一种共识: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奥利弗医生在《天生非此》中列举了这样一些数据:与童年时没有受过虐待的人相比,受虐者大脑中某一重要部分的容量要小5%—16%,皮质醇的调节也会出问题;有5种及以上负面童年经历的人,比起那些没有任何负面童年经历的人,患精神病(自我精神崩溃)的概率高出193倍。因此,从小遭到忽视乃至虐待的孩子,虽然也有可能因为挫折的历练变得强大,但这些孩子在长大后,潜意识里都非常没有安全感,很难真正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难以信任他人,甚至会将童年时受到的打击以某种形式继续反馈给身边的人。
在心理动力模型的心理咨询里,心理诊断的关键一方面体现在诊断来访者的心理异常表现上,如心理异常现象的等级;另外一方面在于诊断来访者的哪些心理加工方式(如防御方式)导致了来访者现实的心理困扰,并且在咨询中通过最大限度地提供安全的环境让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进行自我治愈。心理动力模型的心理咨询师会在来访者的故事中去寻找答案,过程中没有对目标进行预设,更不会有来访者的人格假设模型,所做的就是亦步亦趋地跟随来访者去揭开故事背后的情结,一层又一层,陪伴来访者不断抛开防御,最终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治愈的关键是咨询师漫长的陪伴,也许中间会无数次出现由移情配对造成的咨访危机,但每一次跨越都是来访者打破自己强迫性重复的过程,从而增强来访者对自己的理解,更有力量为自己做选择。因此这个过程注定了会很漫长,咨询师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做咨询,将自己的身体借给来访者帮助其成长。
(三)行为主义模型:环境缔造一切吗
行为模式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心理治疗模型,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及桑代克等。具体到每位行为主义专家的理论体系会有所差异,但他们共同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的意识和无意识,那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即行为,而这些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把握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行为。为此他发表了现在看来颇为偏激的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受到华生的影响,对行为主义有很大的兴趣,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区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强化”的概念,即通过奖励等方式持续维系某一行为,这也被教育专家们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而班杜拉则重点强调了学习对人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的,儿童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并提出了社会学习的观点。桑代克进一步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终于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
因此,在行为主义视角看来,人出生后获得新行为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条件反射和模仿学习,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换言之,行为模式认为所有异常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也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固定下来的。行为主义模型对于心理异常现象的解读是,心理异常是某种错误的刺激反应联结的结果,不良的学习会导致种种不良的行为。比如说在抽烟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很有可能去习得抽烟这样一种行为;有暴力倾向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他们反社会人格的概率会比较高;在从小被虐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就会去学习父母的暴力行为,长大后他们很有可能将这些转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一项来自美国威斯康星监狱系统针对病态人格囚犯的长期研究显示,童年时期目睹家庭暴力与成年后存在病态人格显著相关。所以,相比其他类型的犯人,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罪犯更多是受到来自父母情绪和躯体的虐待与忽视,童年时期受虐待、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反社会人格倾向的形成。
(四)人本主义模型:自我实现,人永恒的需要
人本主义模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人本主义正式诞生前,心理学领域盛行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两种,也即前面为大家介绍的精神分析流派和行为主义流派。前者主张研究人受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控制的无意识行为,认为人是受无意识驱动;后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复杂的心理现象简化为心理即行为,把S—R(即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公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显得有些冷冰冰,且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忽略了将人作为个体去体验,尊重他的自我价值。在20世纪60年代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个人主义和个人言论自由,这为人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得人本主义成为心理学第三势力。1967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代表伯拉罕·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说明人本主义思潮已被大众所接受。
人本主义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人本主义另一个杰出代表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实现倾向,可以趋向于自我发展和成长,但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常会否认或歪曲自己有机体的经验或体验,而接受他人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们会有种种的需要,马斯洛把它总结为需求层次理论,即我们每个人的需求都是有层级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的这些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他的心理发展才可能是健康有序的,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一旦某一个需求受到抑制或受到某种暴力性遏制的时候,就可能产生种种异常心理行为。如果用人本主义视角分析曾轰动一时的山东聊城辱母案,我们会发现这也与人的需求受到抑制有关。这是一起因追逼高利贷而导致的杀人事件,高利贷债主当面羞辱母亲,儿子在母亲受到污辱的时候采取了杀人行为。在人本主义看来,在母亲受辱的那一刻,儿子的尊严受到了践踏,出于本能他产生了想要去保护母亲的需求,最终导致他做出了杀人的行为。
人本主义主张将来访者当作正常人,主张以来访者为中心,强调促进来访者的心理成长和自我实现。从这种视角来看,人本主义把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当作是心理治疗的副产品。那么,对于自我实现过程中因被暴力性遏制所产生的异常心理行为该如何治愈呢?人本主义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强调人的责任,让来访者肩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强调此时此地用现象学角度看待来访者,积极促进来访者的自我实现,这些都对现代心理咨询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人本主义主张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要为来访者创造一个温暖和安全的环境,并给予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其在这种环境中,能够最终面对与自我不一致的情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使来访者自我和有机体恢复一致,使其自由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促进来访者的自我实现。
(五)认知主义模型:你的快乐取决于你怎么想
认知主义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是西方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为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后来中国大学心理学教育重要的研究领域。认知模型注重对人们认知过程的研究,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认知模型主张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在心理治疗中,认知主义模型认为我们的心理异常行为源自于我们的不合理认知,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合理认知才导致了我们的种种心理疾病。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ABC”理论及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理性情绪疗法”,即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用中国的一句古话一言以蔽之:“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寓言故事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一理论:
有一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自己心爱的表妹躺在一张床上,但是背靠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与心爱的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这不是没戏吗?”
秀才听了,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走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就是‘高种’啊;戴斗笠打伞说明你这次是有备无患哪;跟心爱的人背靠背躺在一起,就是说你翻身的时候到了。”
秀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留了下来,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我们发现,秀才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心态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甚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来访者固有的不合理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比如说自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这样的一种不合理认知:我是无所不能的,大家都是爱我的。正是这样一种无所不能的信念,让他们在生活中很少能顾及到其他人的感受,且表现得非常自我。自卑的人常常会有这样一种不合理认知:我是无价值的。他们会基于生活中的种种行为给自己下一个判断,导致他们在生活中由于无法正确自我评估因而产生负面情绪体验。就是这样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可能导致他们的某些行为表现。
在临淄雪宫中学有这样一则新闻:初三学生挥刀砍死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杀人凶手秦某年仅14岁,为死者马某的同班同学。死者成绩优异,在班级名列第一,凶手名列其后,名列班级第二。而凶手杀人的原因令人唏嘘不已,他认为如果把考第一名的同学杀死,那么他永远就是第一名了。这样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他的异常行为。
认知主义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阿龙·贝克的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贝克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有任意推断、过度引申、选择性概括、走极端的思维与夸大或缩小五种主要形式。贝克提出了相应的调节方法,它有一种具体的治疗技术。
1.识别自动性思维。咨询师首先要帮助来访者,让他们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尤其是识别那些在愤怒、悲观和焦虑等情绪之前出现的特殊思维。
2.识别认知性错误。咨询师应认真倾听并记录来访者诉说的自动性思维,以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然后要求来访者总结出一般规律,找出其共性。
3.真实性验证。将来访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来访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4.监察苦恼或焦虑水平。鼓励来访者对自己的抑郁或焦虑情绪进行自我监控,就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这些情绪波动的特点,从而增强治疗的信心。
这是认知治疗常用的手段,也是认知模型心理咨询的思路。我们会发现,认知模型十分关注对来访者的心理异常现象的心理诊断阶段,而这个过程就是找到困扰来访者的不适当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如果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而治疗的关键就是通过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的非理性信念。
(六)社会文化模型:我们身上都有时代的烙印
生物学模型是从人的生理视角去关注心理异常现象的形成线索,而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四大模型是从心理视角去关注心理异常现象的形成线索。
除此之外,社会文化模型也为当前很多心理异常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归因视角,正如我们在第一章当今时代人们的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形式中提到的,人们所生存的时代会给予人现实的压力和考验,而不单单是人的生理或者是心理因素。因此,利用社会文化模型从社会文化视角去关注人们所生存的时代给予人现实的压力和考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全面更立体地解释了人的心理异常现象。正如新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妮在她的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中描述的: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环境,如果不能了解某类特定文化对个人发生的种种影响,也就不能理解个人的人格结构及其内心冲突的本质。关于这一点,国内外有关民族、文化、生活环境、社会支持、社会阶层、经济收入不均、社会资本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表明,这些社会因素都与心理健康之间有明显关联,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孤立了特定的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来谈人的心理问题,确实有一定的片面性。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人们不断向前,马不停蹄。
刘慈欣先生曾在其著作《三体》里这样描述,当一个高级文明出现时,对于低级文明的态度是“消灭你与你无关”。在人们向互联网时代转型的当下,这引发了人们极大的生存焦虑。马云2015年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曾这样说道:“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
2017年10月,日本著名的相机制造商尼康退出中国,裁员2000人。很多人以为尼康是被同行打败,没想到居然是毫不相关的行业。尼康直接宣布破产的真相:受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在社会快速转型,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成为重要的生存法则的时代,“消灭你与你无关”似乎是一种趋势。比如,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的销量急剧下滑,而他们的对手却不是白象、今麦郎等同行产品,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比如,共享经济的到来,如共享单车的盛行在极大程度上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捷,而传统的自行车商铺,自行车修理店生意一落千丈,也直接受到了冲击。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支付宝冲击了银行,微信干跨了通讯行业。如此背景下出现所谓的“全民焦虑”现象,既顺理成章,亦无可避免。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步被瓦解,而人们还没有找到相应的调节方式和应对方式,抑郁、孤立、不安等心理困扰随之而来。
这也是我们反复提到的,每个时代都有应时而生的心理特点,任何的不适都会产生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衡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患者能多大程度上适应社会,这也是达尔文进化论所强调的“适者生存”。
社会文化因素是我们必须要去考虑的对心理异常现象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但也绝非最重要的因素,毕竟在这个时代,也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那么这就要从人们的内在心理结构和生理因素视角去做评估了。总之,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量,这有利于我们更全面、更精准地把握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
(五)整合模型及其心理咨询思路
以上是从几种病因模型的角度对我们心理异常现象进行的解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心理异常现象的形成,从不同的途径去理解来访者,理解其症状。
生物模型会看到来访者心理异常现象背后的生物遗传因素及生理因素;心理动力模型关注的是来访者被压抑的潜意识,以来访者的防御机制为线索去实现无意识意识化;行为模型关注的是来访者的行为模式并尝试着用行为训练的方式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以替换给其造成痛苦的行为模式;人本主义模型更是关注来访者作为个体而存在,用现象学去理解他,看待他的成长,通过咨询师的积极关注滋养来访者,从而促进其自我实现。认知主义模型看到的是来访者思维里的漏洞,尝试着去找到来访者的不合理的信念系统并建立新的信念系统。而社会文化因素则启示我们从人们所生存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因素上去寻找思路……
不过,心理学具有整合性,单一的模式其实很难完全解释清楚,因为心理学是一个多范式的学科。有研究证明,大多数强迫障碍患者及人格障碍者在童年期都有过被虐待的经历,这种虐待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口头虐待等。被虐待的孩子,特别是被性虐待、躯体虐待的孩子,70%的男孩会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向暴力者认同,即你打我,我也学会打人。70%~80%的女孩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种虐待既有早年关系的影响(心理动力学模型),也有早年关系中所形成的思维、认知的固化(认知主义模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认同和学习(行为主义模式);同时也有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本主义模型)……以上种种“共同发力”才导致了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所以我们发现,从单一的视角去解释,往往会带有片面性。任何一种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可能都是多方面的,我们要从多方面的视角去进行判断。以上基本阐明了每一种心理异常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从而让我们基于这些原因去判断如何给予相应的治疗。
因此,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多视角整合的过程。首先,我们会从来访者的家族心理疾病史上去了解来访者心理异常现象的生物遗传因素。其次,会从认知主义模型的视角看来访者有没有什么明显的合理信念,他出现了哪些认知偏差。同时,也会去关注他的这种不合理信念是在怎样的早年环境中形成的,他被压抑的潜意识是什么,这属于精神分析的视角了。最后,我们会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对来访者进行行为训练,帮助他建立新的积极的行为。最根本的,我们还会从社会文化视角去帮助来访者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此外,贯穿在整个过程中的是人本主义模型视角,我们会尊重和理解来访者,以来访者为中心,积极地和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促进来访者积极地成长,帮助来访者自我实现。这种多视角的整合过程是高度和来访者共情的过程,是多方面多维度理解来访者的过程,正如国内精神分析学者苏晓波所说:“作为一个咨询师,当你和来访者共情的时候,你不仅仅要和这个人共情,还要和他的家庭共情,跟他的过去共情,和他的环境共情,跟他的文化共情,甚至跟整个人类的发展共情。”
之所以如此强调去理解来访者,因为这是心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基于对他的症状的理解,对他心路历程上的理解是良好治疗和有效干预的最高原则。如果咨询师只是野蛮地将自己的理解与预期强加在来访者身上,那就必然不能为来访者提供合适的干预和帮助。例如很多精神分析的初学者在做个案时会不自觉地陷入到还原模式的野蛮分析,比如你的婚恋出了问题就是你与你父亲的关系出了问题。此刻的来访者,已经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而是咨询师移情的对象。那么,这就是咨询师需要去修通的功课了。
关于整合性心理咨询的思路,以下简要谈谈如何理解来访者,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咨访关系。
首先,允许来访者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们他自己的故事。也许在初访之前我们已经解读过大量关于来访者的资料,然而,我们仍然非常有必要去倾听和打探来访者想要接受治疗的原因,了解来访者如何看待他自己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必要接受或同意来访者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去评估来访者的信念系统与解释系统,去发现他思维里的漏洞,在合适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告诉来访者。我们只需要陈述事实即可,不需要解释或者是给出建议。在首次访谈中,倾听比解释更加重要。因为很有可能来访者抛出来的不是肉,而是骨头,用来试探我们是不是可以作为他值得信赖的咨询师,他需要时间去建立对咨询师的信任。我曾经有一个转接的案例,从上一个咨询师那里我得知来访者的父亲刚去世不久,但是直到我们咨询进行到第十次,他才第一次谈及他的父亲。而这之前的9次是他对咨询师建立信任的过程,也是他自己尝试着去理解与消化这件事的过程,这段心路历程对他看到自己的一些潜意识动因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次访谈时,切不可带着预期与来访者进行沟通,而是要亦步亦趋地跟着来访者的脚步走。
其次,需要让来访者知道我们正在理解他的想法,哪怕是他觉得自己不想来接受咨询。咨询师需要做到细心地、认真地倾听来访者所谈及的事情,进而通过一些反馈,表示我们收到了他发出的信号,比如:“你是说你和丈夫之间的关系遇到了问题吗?”或者:“也许你的意思是说你真的宁愿自己没有来接受过治疗。”咨询师需要让来访者认识到,我们对他说的话很感兴趣,并且在努力地理解他的想法。这也是人本主义的现象学,关注的是来访者此时此地的想法和感受,咨询师此刻的观察和感受要重于咨询师基于经验和理论的假设和推测,咨询师要做一面干净的镜子,让来访者能够照到自己。这对于增加来访者参与和卷入的程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你不同意来访者对问题的认识,那么现在还不是时候,让问题停留在那里,发酵,在之后一定会再次遇到。
总结而言,为了更好地保证自己能够理解来访者,咨询师在咨询中要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倾听来访者诉说,对来访者的诉说不带预期,而是停留在此时此刻,理解他当下的这种状态,耐心呵护好你们的关系,等待其发酵。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王婷雪,徐秀。孕妇情绪对胎儿及婴幼儿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卫生志,2015,6(05):71—74.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冯麟喻。浅析梵高的成长经历对其绘画作品的影响[J].现代妇女(下旬),2014.
詹姆斯。天生非此[M].贾萱,魏宁,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
杨韶刚。人性的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艾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莱德利。认知行为疗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8.
张建琼,石武祥。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A),2012,33(08):29~30.
曹文胜,于宏华,许成岗,等。强迫障碍及其与人格障碍共病患者的童年期被虐待经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