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滑雪产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增长极理论

2.3.1 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佩鲁(Francois Perroux)在法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发展极概念,自此,区域增长极理论得以形成。佩鲁的区域增长极理论思想认为增长不是在每个地方以不同的速度增加的,相反,在不同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力的行业,而这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力的行业一般聚集在某些地区,因此,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不同时期往往集中在不同的地区。佩鲁认为,这种主导部门和有创新力的行业聚集的地区往往是产业中心,就是区域增长极。这种聚集经济的增长不仅促进自身发展,产生规模化趋向,还会进一步推动其他区域发展。佩鲁的区域增长极理论是从一般的、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他认为,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对产业关系的抽象和概括,而非普遍意义上的地理空间。佩鲁的经济空间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种均质的极化空间。他认为这种空间由若干个中心或极组成,各种离心力或向心力分别指向或发自这些中心。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同样的场,并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就此而言,任何普通定义上的空间都是由中心及传输各种力的通道所组成的。佩鲁的区域增长极概念就是从这种极化空间延伸出来的。佩鲁还认为,一个区域增长极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推进型单元,如果一个有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被定义为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的推动单元就能描述为区域增长极。故此,佩鲁的区域增长极就是指在一定经济空间上的推进型单元。佩鲁把推进型单元分为企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区域增长极两类。这种推进型单元有着不同于其他经济单元的特点:规模大、优势强、增长势头强、创新力强,同其他经济部门或周围经济环境联系紧密,并对其他经济单元施加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影响,即产生支配效应。这种推进型经济单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并通过自身的增长或创新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增长,推动整个经济发展。佩鲁的区域增长极理论是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发展观念变革。增长极理论由此形成。

2.3.2 增长极理论的核心

佩鲁区域增长极理论一经提出,便在各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中,得到佩鲁及其追随者的进一步补充、修正和完善。首先是布代维尔的区域增长极理论。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在《区域经济规划问题》和《国土整治和发展极》等著述中将增长中心这一地理学空间概念引入佩鲁区域增长极,重新界定了经济空间的概念。布代维尔首先把佩鲁区域增长极的内涵从产业关系转向地理空间关系,并赋予经济空间以地理意义,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即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布代维尔把区域增长极定义为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比分散更有效并有益于经济增长。这种地理空间的区域增长极,与区域中的城镇联系起来,把区域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为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具体区域范畴,丰富和发展了佩鲁区域增长极的内涵。他还认为,区域增长极既是部门的,也是区域的,并把区域增长极概念界定为具有经济意义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和具有地理意义的区位优越的地区两种含义。同时,布代维尔还把区域增长极划分为由市场机制支配的自发生成的区域增长极极化区域,和计划机制支配的诱导生成区域增长极计划区域两种区域,突破了区域增长极的理论界限。并把理论延伸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上。同佩鲁一样,布代维尔也强调推进型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几种效应,一是通过产业关联而产生的里昂惕夫乘数效应,二是推进型产业的建立或产品的增加会推动原区域中仍未被配置的其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增长极理论是瑞典学者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等著作中提出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在地域空间上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能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不平衡性。基于对地级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区域增长极的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区域增长极的回波效应是指,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因报酬差异而发生由周围腹地向区域增长极回流和集聚的现象,这种效应会对周围腹地经济发展产生一种阻力或不利影响,从而产生一种扩大区域差距的运动趋势;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指,随着区域增长极的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持续上升,外部经济效益会减小,增长势头会减弱,促成市场要素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向周围腹地扩散,推动和加快腹地经济发展,从而产生一种缩小区域差距的运动趋势。他强调,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波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区域增长极总是表现为一种上升的循环的正反馈作用,连续积累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形成竞争优势。而周围腹地则表现为一种下降的循环的负反馈作用,不断积累对自己不利的因素,结果区域增长极与腹地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形成空间上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这就是缪尔达尔的自下而上的市场自发的区域增长极。但是,缪尔达尔认为区域增长极的回波效应是可控的。如此,他寄希望于政府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来刺激和诱导周围腹地经济发展,减少差距。这就是缪尔达尔的关于区域增长极理论的精髓,即自上而下的政府诱导式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城市意义上的区域增长极理论是针对布代维尔关于区域增长极的不足,发展经济学先驱赫尔希曼把区域增长极的目标指向了城市等地理单元。“赫尔希曼(Hirschman)指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点附近地域。他对发展极所带来的某些增长过程的透彻描述只不过是他把增长点或发展极看成极化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城市这一地理单元,把区域增长极对区城经济发展的影响描述为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的影响。根据赫尔希曼的区域增长极思想观点,区域发展中,工业投资应集中在初具规模的城市,这不仅能推动城市增长,促进城市等地理单元区域,还能带动周围腹地经济发展。在强调区域增长极的运行机制时,赫尔希曼与缪尔达尔的观点较为类似。他把经济发达区域作为北方,把欠发达区域作为南方,认为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南方的影响利弊兼存,有利的称为极化效应,不利的称为涓滴效应。他强调指出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两种效应会同时发挥作用,但极化效应占支配地位,进而形成核心与边缘区二元结构。然而,赫尔希曼坚信,极化效应的优势是短期的、暂时的,区域增长极的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产生聚集不经济,自发趋向均衡状态。正如他所说,不论情况如何黯淡,我们仍然有信心,如果北方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靠于南方的产品,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相比,终究将会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