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形而上学
1 形上之思
在100个批判过“形而上学是片面、静止和孤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大学生中,应该有99个大学生不知道形而上学的确切含义。当然,这不能完全归咎于这99个大学生,形而上学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一道试题而已,得分是目的,至于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不重要。笔者猜测,知晓形而上学确切含义的那个人要么是哲学爱好者,要么是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且百分之一的比例已经是很高的估算了,极有可能连千分之一的比例都达不到。对于常人来说,是否知晓形而上学的含义并不重要,但是对于知识萃取者和企业大学的管理者而言,知晓形而上学的确切含义、具备形上之思的能力则至关重要,因为形上之思是知识的重要来源。
形而上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另一方面是追求永恒的思维方式,前者是本体论,后者是方法论。本体论关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方法论关注本质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在中学时应该都学过两个对立,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前一个对立属于本体论的范畴,是本体论中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即世界的终极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后一个对立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是方法论中两个对立的观点,即世界的终极本质是永恒静止的还是发展变化的。
关于本体论,我们先不讨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单从追问本质的角度来看,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是同义词,形而上学就是本体论,是哲学中最重要的领域,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中的一种观点。因此,唯物主义批判的是唯心主义,而不是它的上一级科目——形而上学。关于方法论,则出现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两者都同意现象是变化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不是变化的。如果你认为现象变、本质不变,那就是形上之思;如果你认为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那就是辩证法思维。形而上学相信永恒的存在,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那么,孰对孰错呢?不能妄下结论。在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发现许多所谓的永恒真理一再被推翻,人类的知识确实是沿着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之路前进的,好像“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辩证法观点确实是真理;另一方面,形而上学可以提出一个悖论,那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句话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承认了永恒静止的存在;如果这句话是变化的,那就是否定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本身。可见,辩证法批判形而上学的同时,形而上学也在藐视辩证法。
关于世界有没有本质,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哲学家们论战了上千年,至今不分胜负,最终孰对孰错我们也无从知晓。假设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正确的,按理说科学家都应该是唯物主义者,可是很多科学家宣称自己是唯心主义者;还有的人虽然口头上坚持辩证法的方法论,但是做人、做事都是延续一定的思维定式,根本就是一个静止、孤立看问题的人。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凭借口头宣言来辨别谁是唯物主义者、谁是唯心主义者、谁是形而上学思维、谁是辩证法思维。总之,在对立中辨别孰对孰错不是本书的目的,本书是把形上之思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来讨论的,而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则是作为知识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放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讨论的,本章的重点是形上之思。
我们先通过一个故事来理解形上之思。一个父亲有三个儿子,在他们十八岁时父亲把他们赶出家门自谋生路,这三个儿子分别做了农民、工人和士兵。在父亲过六十岁生日时,这三个儿子回来祝寿,不过此时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多年打拼,农民变成了地主,工人变成了资本家,士兵变成了将军。在宴席上,父亲问已经成为地主的儿子:“有那么多人种地,怎么别人没有变成地主,而你变成了地主,其他人都成了你的雇农,你是不是使用了什么不正当的手段?”
成为地主的儿子回答:“我没有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只是发现了种地的知识而已,种地需要抓住五个因子(要素),分别是土壤、水、温度、种子和耕作方法。不同的作物对五个因子的要求不同,只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就可以获得好的收成。因此,我每年的收成都比其他的农民多一些,然后我不断地买地就变成了地主,而其他人则不断地卖地变成了贫农。别人种地用农具,而我种地用标准(见表1-1)。
表1-1 种地的标准
“针对不同的作物,这五个因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我用权重的百分比来分别表示每一个因子的贡献,然后把每一个因子刻度化,比如水因子,1分代表某种作物每天只需要浇灌1瓢水,3分则代表某种作物每天只需要浇灌3瓢水等。这个标准中的因子、权重和刻度随着作物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这个标准有助于耕种者量化研究和抓住作物收成的规律。”听了儿子的话,父亲释然。
然后,父亲让成为资本家的儿子也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结果成为资本家的儿子的回答与成为地主的儿子的回答如出一辙。他总结了制造的标准,如表1-2所示,他说只要掌握了人、机、料、法和环的规律,就能收获更多。因此,他逐渐从一个手工业者变成了资本家。
表1-2 制造的标准
最后,成为将军的儿子也发表了类似的感悟——带兵的标准,如表1-3所示。
表1-3 带兵的标准
父亲说:“我来给你们总结一下标准的结构,如表1-4所示。任何结果Y都有其关键因子X,只要找到这些因子及其权重和刻度,就能发现Y和X之间的准确关系,即Y=f(X)。”
表1-4 标准的结构
父亲说的就是所有标准和模型背后的结构,即“形”。每一个具体的标准,如买房、择偶、招聘、产品的标准,都是“形”在实践中的个例。
揭示“形”这一本质规律并把它写进书里的人,就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1]中提出,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四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形式和质料。比如,三个儿子总结的三个标准用了一个共同的框架,那就是形式,而三个标准的不同内容则是其质料。这里的“形式”不是形式主义的“形式”,而是指稳定的框架结构,是本质的、上位的东西,因此“形而上”是最确切的说法。与之相比,“形”里边填充的具体内容,如农业、工业和军事的内容,是个别的和流变的,是现象的、下位的东西,即“形而下”。
亚里士多德写完《形而上学》之后没有给这本书命名就去世了,直到亚里士多德去世200多年以后,安德罗尼柯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抽象的、本质的、在自然界中看不见的事物的十四卷著作集成了一册。当时,“哲学”这个词是所有知识的统称,任何学科都可以叫哲学,如物理学、政治学。哲学既不属于物理学,也不属于政治学,于是安德罗尼柯把这本书放在讨论自然事物的《物理学》之后,称之为“Metaphysica”,即《物理学之后诸卷》。《物理学》研究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具体的自然事物,是实证知识。恰巧,“meta”在希腊语中有“超越的”“元”的含义,本书“眼镜喻”一章中提到的“元知识”的英文就是“Meta Knowledge”。因此,《物理学之后诸卷》就不仅仅是指该书的排序在物理学的后边,还是指超越物理学,研究自然事物背后的、在自然界中看不见的规律和本质,它是为物理学奠基的学问,是科学的科学。直到明治维新时期,一位名叫井上哲次郎的日本哲学家用儒家思想解读西方哲学,根据《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物理学之后诸卷》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什么?道就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种存在的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形而上学的含义其实就是“本质学”。既然形而上学是本质学,那么它就是始基的学问,为其他学问奠定基础,只不过中国的形而上学是为经世致用之学奠基的,而西方的形而上学是为科学奠基的。
形而上学追问始基、存在和本质问题,又称本体论。前面提到本体论的两个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质料是始基,唯心主义认为形式是始基。亚里士多德说形式和质料都重要,如果一定要指出哪个是最重要的,那么一定是形式,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说形式和质料哪个先存在。这可能是一个答案不可知的问题,原因在于这个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性的边界。以下几个形而上学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烧烧脑”,不必回答,但可以帮我们理解形而上学探究的对象是什么。
(1)现象背后有本质吗?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吗?如果本质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承认了有一个与我们生活的现象世界平行的本质世界了,上帝就生活在那里,对吗?
(2)什么是存在?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不存在者”不存在?
(3)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向前追溯,每一个原因的前边还有一个原因,那么第一个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第一个原因没有原因?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我们不知道第一原因是什么,因此第一原因只能是上帝,因此神存在。”对于托马斯·阿奎那的推论,无神论者准备怎么反驳?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作为万物之灵、理性之存在的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无尽的追问和深思,于是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就产生了。虽然亚里士多德写了《形而上学》,但是首先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人并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泰勒斯,他开启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之思,并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知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