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格的感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用“心”记录身边的精彩与感动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徐祖根

陶明是新华社最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在我担任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的11年里,始终将他作为关键时刻使用的“王牌”。

记得2008年5月12号那天,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当天下午,我即调度北京、成都、重庆等地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兵分几路赶赴灾区。晚上在编辑部焦急地等待前方来稿时,突然想到北路还应有一支精兵,由陕入川,突击震中,尽快将灾区的真相报道出去。立刻接通陶明的电话,他告诉我已经在赶赴灾区的路上了。

这就是陶明,一个优秀的记者关键时刻总能出现在关键的地方。

当天地震发生时,他远在陕北采访,得到消息后,连夜自己开车9小时,行程近千公里,第一时间到达川陕交界处。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得到当地乡亲的帮助,乘渔船、搭私人摩托车、步行,到达与外界无联系的重灾区——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用海事卫星及时、准确地发出一批新闻图片。在余震不断、吃住均十分困难的青川、广元、宁强、略阳、汉中等地,他坚持采访达10天之久,发照片200余幅,其中数十幅被国内外各大媒体广泛刊登。

陶明报道灾难,不仅仅展示震灾现场,而是用心思考,用心拍摄。表现灾难却不失信心,表现悲伤却不忘进取;表现喜悦仍不离真实,表现成绩仍不忘责任。他拍的经典画面在震后几天里被国内外电视台用作公益宣传。

一个称职的专业摄影记者,不仅仅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大显身手,在日常生活报道中也应能大放光彩。陶明是新华社派驻陕西省的摄影记者,除了总社抽调他参加一些全国性或国际性的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外,平时主要在陕西作地方新闻报道。作为一个优秀的专业记者,陶明对日常新闻报道同样用心,同样充满激情。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拍照、发稿。他寻找着民族的每一点进步,记录着国家的每一个变化。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疾恶如仇的性格。每当发现社会上的不公与腐败,每当看到弱势群体的困难与痛苦,他都敢于用镜头予以曝光。他的很多报道促进了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地方政府的工作。

时常有业内的朋友问我,你们新华社的陶明怎么永远都不知疲倦?我说那是因为他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

不仅如此,陶明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也是一流的。无论是拍声名显赫的“大人物”,还是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无论是拍万众关注的“大新闻”,还是拍无人知晓的“小事件”,他都同样用心,同样投入。

本书中一张照片《倾城送英雄》很有典型性。一个县城里的追悼会,悼念普通的救火英雄,既没有歌星影星,也没有名人伟人。一般记者都不大愿意接这种“小活儿”,即使接了也只是例行公事,拍个场景了事。陶明不是一般的记者。对他来说,新闻无大小之分,哪怕是最基层、最平凡的现场,只要他到达,就一定会用心去捕捉最感人的瞬间,从而拍出与众不同的好照片。这看似简单,看似平常,却体现了一个优秀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背后是几十年千锤百炼的结果。人民日报当年拿出四栏大篇幅予以刊登,也证明了这张照片的价值。

《被定格的感动》里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能看到一个优秀记者的素养,我就不一一分析了。好在每一张照片都有完整准确的文字说明,还有一批名记者、名编辑的点评,相信读者一定能从中获益。我的读后感是:只有用“心”思考,用“心”拍摄,才能为历史留下真实准确的文献,为民族留下真实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