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格的感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叫声“妈妈”不容易

聋哑的孩子能发出一句“妈妈”的声音,杨钝要教导三万次。年过半百的杨钝,原是一名民办教师,是失聪的儿子使她开始了对聋哑儿童语言康复教学的研究,成为一名教聋儿说话的人,并创办了“杨钝聋儿语言康复学校”。

杨钝的学校对聋儿实行免费教育,除交伙食费、自带被褥等生活用品外。不收学费,不收办公费,不收房租和水电费。杨钝说,对于学生家长的负担能少一点是一点,免费教育对鼓励和保障聋儿入学多少会有点作用,我只想为社会做点事,不想通过这件事赚钱。

三万次,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它能跃出画面,撞击心灵。

三万次,蕴含着什么概念、寓意?

三万次重复,又诠释着怎样的执着耐心演绎的大爱情怀!这是一个平凡质朴的大爱题材!一个非事件性新闻,作者可谓慧眼识珠!

新闻摄影走到今天,尤其是在可视化传播化时代,迎来的机遇和挑战,更考验着摄影记者影像思维的新闻智慧。瞬间的表现,既要视觉冲击,更要内涵恋读,解读影像背后的故事。

作者是善于抓取这类新闻素材的,他的不少作品聚焦、呼唤、弘扬人间真情。作者巧妙地在标题和文字中把最核心的“新闻眼”拎了出来,用“三万次”强化了“叫声‘妈妈’不容易”的难度。

妈妈的画面表情,无声胜有声,人间最刻骨和难以割舍的母爱,表露在真挚的母子互动之间,这种互动不是一天的功课,是心灵的融通,心底的呼唤!叫声妈妈——这道鸿沟需要千万次的呼唤,当陌生被唤醒,又要千万次的磨砺破茧而出,彰显着母爱的力量!她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转化为人间大爱!也只有比对自己孩子的爱还深沉,才能产生这种神奇的魅力!

作者善于发现感知这种爱的瞬间互动,妈妈的慈祥和仁爱荡漾在脸上,如拂面春风细雨,浸润着孩子们的残缺心田。作者还巧妙地保护了未成年人面部隐私,用头部轮廓和稚嫩灵动的手臂,表现母子互动,孩子的小手触及妈妈的咽喉部位,似乎在向妈妈诉说自己不能呼唤的障碍所在!妈妈的表情、口型和孩子的小手动作,集中而巧妙地组合,深化了主题,与文字互补相长,可谓珠联璧合。

■ 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宁夏日报摄影部原主任中共宁夏石嘴山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苏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