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广州市居家养老产业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2 机构养老

随着养老思想的逐渐改变,机构养老成为不可或缺的养老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国家政策也在大力促进养老机构尤其是私营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中指出,自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养老机构服务设施以及资源总量年均增长率达11.7%,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14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数已达509.8万张,收养老年人数量也逐年增多(俞华等,2015)。此外,我国老年群体对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吴敏(2011)对济南市老年群体进行了调查发现,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处于增长的趋势,养老机构中医疗和护理服务是大多数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的需求所在。机构养老是指由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专门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住宿式的养老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服务、文化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服务等(尤黎明,2004)。这些养老机构及经营模式主要有政府经营、政府与集体合办、企业经营以及非营利机构经营等(柳键等,2013)。目前,作为养老服务体系重要支撑的养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张增芳,2012),我国的大部分养老机构在服务对象和功能上存在交叉现象,多数养老机构提供康复训练、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等多元化的服务,同时入住的老人既有生活能完全自理的,也有患病或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王萍,2014),因此很难按照老年公寓、康复中心、临终关怀机构等进行分类,但存在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医疗设施不健全、专业性差的特点。

国务院于2011年12月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指出:机构养老模式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老年养护机构,在现有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中,促进养老机构的转型,鼓励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并提出重点推进养护型、供养型、医护型等养老设施建设(徐佳,2012)。所谓“医养结合”也就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通过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整合,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健康问题的不同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李硕,2015)。对于失能及半失能的老年群体,医院不能长期入住,回到家里又没有专业的医疗条件和护理人员,这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中越来越突出的矛盾,而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模式为这部分老人以及其家庭带来了便利(梁宏娇,2015)。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对传统的机构养老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消除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医疗专业化水平的顾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受“医养结合”的养老理念,成为社会化养老的新期待,也是我国社会面对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长期战略选择(冯丹等,2015)。各地区也在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例如,天津市从2014年起将尝试以①一级医院若有闲置床位可以申请增设养老服务;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申请引进医疗机构;③养老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医院等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养老机构内的老人开通“绿色信道”这三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但是,由于机构养老在我国的起步发展较晚,政策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致使不论是机构养老还是“医养结合”的新型机构养老模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孙建萍等,2011)。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养老机构床位不足,工作人员总体素质偏低,设施不完善。截至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每千人拥有的养老床位仅为24.4张,可见对于超过两亿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来说,养老机构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需现状更加失衡。同时,现阶段,我国机构养老表现出大量需要住养服务的老人因为经济条件等因素无法住进养老机构,而生活可以自理的较高收入的老人占据了大量床位(袁晓航,2013)。王英等(2007)对北京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发现,有将近95%的老年人是完全可以自理的。孙碧竹(2011)在对吉林省养老机构的研究中也发现,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无法满足并拒绝接受需要大量生活照料的老年群体,它们往往偏向接收身体状况较好的、照料需求不多的老年人。同时,研究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没达到国际认可的“照料型设施”标准,即便按照国家建设部《老年建筑规范设计手册》要求,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也不是很多,落后的硬件设施会降低机构养老群体的生活质量(许爱花,2010)。此外,我国养老机构中,护理员人员多以农村户籍已婚女性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大多数护理员缺乏规范化培训,专业性人才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质量(张晓怡,2014)。此外,有些养老机构的收费偏高,不适合大部分的工薪阶层群体(韦克难,2007);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缺陷。但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完善,机构养老模式凭借其能使老年群体获得专业的照料,减轻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并且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自身优势,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徐英姿,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