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理论背景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规模的逐步扩大,高龄老人比重的逐步增加,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传统的中国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近年来“居家养老”逐渐成为我国新兴的一种养老模式,对该养老模式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养老服务项目的探索与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与实践中关注与研究的热点。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居家养老服务产品的研究中已经经历了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研究的内容包含我国居家养老的相关政策、居家养老社会体系等宏观研究,还包括全国各地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时一些具体的模式,以及实施居家养老的质量评价等。例如,许琳(1999)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服务由家庭承担的部分将逐渐减少,由社会承担的部分将逐渐增多,最后向家庭和社会分别承担其重要方面的趋势发展,所以居家养老既可以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又有利于老人在家庭中愉快地安度晚年。王刚义和赵晶磊(2008)认为,老年人的经济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王金元(2008)认为目前政府对居家养老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未进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王刚义和赵晶磊(2008)认为对老年人的服务不应只停留在补救性服务方面,应同时兼顾预防性和发展性方面的服务,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网、小区紧急救助网、医疗卫生保健网,为居家老人建档立案,全面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同时其他学者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也提出了相应的居家养老模式,并且对相应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但是,随着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行,人们逐渐提出了智慧居家养老模式,而目前针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非常少,对其质量评价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项根本性创新,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它将智能养老与居家养老融合在一起,是养老服务模式、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所以对于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这一模式可以成功实施,将会大大改善中国目前的养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