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不打不骂培养男孩300个细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书籍是一所可以终身享用的学校,人们可以在这所学校里学到广泛的知识,一个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将会对其一生有着不尽的影响。可是在现实中,有不少父母忽视了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甚至认为,只要把课本上、课堂上的东西学好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极其片面的。

有些父母认为学习好,即是吃透课本知识,把孩子看教科书以外的书籍认为是不务正业,不专心学习,不求上进。所以只许孩子成天啃课本,课本以外的课外读物一律不让孩子看。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家庭里,盖房子可以花上数万元,却舍不得花上几元钱给孩子买课外书。我曾到过一个很富裕的农村家庭,房子是价值20多万元的小楼,家具摆设也很讲究,可是家中别说没有课外读物,就连一本汉语词典也找不到。

单调的死啃书本的学习必然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使孩子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中。教育家斯卡特金说:“没完没了的背书不是学习的母亲,而是学习的后娘。由此造成的死读书,与其说是一种怪论,不如说是摧残脑子和理性更确切、更实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说:“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跨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

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一些健康的具有科学性、文学性、历史性的,符合他们思想和知识水平的课外书,不仅不会妨碍对正课的学习,而且对正课学习大有帮助。最直观地说,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巩固学到的字、词,还能够学到大量的生字、生词,并运用这些字、词。书籍使他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一般的少儿读物都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书籍。读这些书可以使孩子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激励他们更好地去学习、探索。如果是读一些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走进大自然》《动物世界》等等,会对孩子的学习有直接的帮助和补充,也会对他们将来立志成才奠定基础。

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理解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来说,阅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重要手段,但有些家长却不这么认为。记得苏霍姆林斯基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在一本书中说:有些人认为,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负担,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

学生越感到学习有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教育家们提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借助阅读发展学生的智力。要记住,书籍也是一所学校。父母、教师应当引导孩子们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在书籍的世界里遨游。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就是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有一位母亲曾经问:“你看到现在有做家务的孩子吗?”“有,肯定有。”可这样回答她的时候,人们其实心里也很清楚,现在肯做家务的孩子真是太少了,家长鼓励孩子做家务的更少。

年纪长一点的人都知道,过去小孩帮助做家务劳动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农村里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体力以后,家里总是理所当然地分配给孩子家务,如打扫屋子、烧火、劈柴、打猪草等等。

现在的情况与此恰恰相反,家庭条件好了,生活机械化程度高了,家务相对少得多了。有的家庭还请了专职料理家务的保姆,哪里还需要孩子做家务。其实,我们千万不可小看了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孩子帮助干家务学到的知识,胜于书桌前的学习。

美国一位儿童教育专家说,我们不能让孩子永远站在我们的后边,保持天真无知,而应去筛选生活,找出孩子在我们的指导下能承受的经历,使他有机会去体验生活自学成才,认识自己的能力。我们对自己和孩子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好、把握住。如果拼命去做这个尝试,将会使自己烦恼无限。


小玲聪明可爱,可她长到10岁了,却不知道如何择菜,如何扫地,如何抹桌子,更不会洗衣刷碗。由于她不懂得干家务,后来还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在学校里,轮到她值日扫地,她挥起扫帚,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用扫帚在教室里挥舞。地没有扫干净,尘土却满屋子飞扬。还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她出于好心,帮妈妈刷碗,只有七八个碗碟,她把已经用去三分之一的洗涤剂全倒光了。再有一次她刷自己的小皮鞋,弄得满手满脸满衣服的黑鞋油。

说起来,这些简单的家务活,她平时也见到家长干过,表面上看没什么难的,可是她没有经过实践,真正做起来,就让人啼笑皆非。

而只有5岁的同同不但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就是拖地板、洗菜、叠衣服,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做得很出色。究其原因,是因为他3岁时妈妈就让他学会料理自己的事,让他干一些他能做的事,慢慢地,他触类旁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他都能得心应手。我们的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干家务活,家务里面有不少生活的学问。比如,如何把衣服叠整齐美观,这里面很有考究。T恤衫、衬衫、裤子、棉袄的叠法各不一样,怎么叠才最简单又最好看,这就是锻炼一个孩子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感。再如,择菜也有学问,白菜、菠菜、青菜和芹菜各有择法,同样的菜也有嫩老、新鲜度等具体情况,怎么择快、怎么择不浪费等都有不少知识可学。通过择菜,还可以知道一些农事知识,什么季节有什么菜,是怎么长出来的等等。这些知识很感性,也很有趣,对孩子来说容易接受。

有一位家长长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弱智儿童,“什么也不会做”。某一天,来了一位客人,家中没有人能出去购物,不得已只能让这个孩子带着纸条出去购物。结果,他全部买回来了。家长表扬他说:“干得太好了。”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积极地帮助做家务,扫地,购物等样样都做得很好。

还有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她坚持反对孩子做家务,理由是孩子不会做,而且碍事。可她的儿子却偏偏喜欢帮她拖地板,3岁的时候就吃力地拿着拖把在地上来回地拖,因为他觉得这很有趣。可是每次都被妈妈责备:“你看你,不听话,胡乱弄,反而把家里弄脏了。”朋友告诉这位母亲:“孩子喜欢这样,你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教他如何做才能把地拖干净。这样可以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和勤劳的好习惯。”后来这位母亲特地给孩子做了一个小拖把,孩子的小房间的卫生就让儿子包了,这种习惯就一直保持了下去。

爱劳动、爱料理家务的孩子长大后,自理能力总是比较强。从心理学角度,必须承认它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积极面。因为孩子根据家长的要求,在家中完成了任务,并得到大家的好评。这个过程也是孩子真正认识自我人生价值之难得的机遇。这是孩子学做家务最深远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满怀爱意的父母挺身承受一切压力,心甘情愿为孩子遮风避雨,一方面是孩子即使已过了18岁生日,依然习惯于依偎在双亲羽翼下的生活。可敬的父母们,当你包办孩子的一切时,你是否意识到你同时也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和独立的权利?孩子最终将走出你的视线,那时他将如何生活?在物质生活日臻丰富的今天,你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某市教育学研究会对1722名青少年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当问到“你遇到失败打击时能顶得住吗?”1/3以上的中小学生、42.5%的大学生回答是“一般”或“顶不住”。主要理由是:“没有经受过失败的打击和煅炼”,“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就没有顶住失败和打击的勇气”等。

在50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针对父母对儿童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50年过去了,今天做父母的对儿童过度照料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现象更是有增无减,甚至出现“包办代替”的情形:孩子已经会自己吃饭了,父母还要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会走路了,家长非要抱在怀里不可,从这个大人手里传到另一个大人手里,不让孩子双脚着地走路;孩子会自己拿东西了,家长不让他们自己动手,而将东西一件一件地递到他们的手里;孩子会自己洗手、洗脸、洗脚了,家长却给他们打好水,替他们洗;孩子会自己穿衣服了,家长不让他们自己动手穿;孩子上学了,尽管距离学校很近,也不经过大马路、小马路,家长却每天要背着书包接送;孩子写作业,家长要陪在旁边,替他们削铅笔、灌墨水、用橡皮擦去写错的字;写完作业,家长不是要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而是替他们收拾;孩子自己会洗红领巾、手绢、袜子,家长不让他们洗,全由家长代劳……现在,许许多多的孩子什么事都不用他们自己动手,一切全都由家长“承包”了。孩子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难怪有人称他们是“小皇帝”。

赵忠心教授针对这种状况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不需要“皇帝”,即便是皇帝也要自立。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到社会上都要成为“平民百姓”。平民百姓都要生活自理,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料理,就难正常生存。孩子在小时候,爹妈心甘情愿地侍候这些“小皇帝”,爹妈年轻力壮,有精力侍候他们;但孩子从小习惯了“小皇帝”的生活,没有学会生活自理,到他们长大了,爹妈也变老了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磨一休,让他当和尚,独立生活。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头磨破了他的腿,母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一休将手伸给了母亲,可母亲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话:“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一休的母亲让小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时候,父母应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做父母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但家长还应当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教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自立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孩子将什么事都不会做。将来孩子长大离开家庭、父母,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就不会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不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葬送他们的锦绣前程。


某地有一位大学生,从小就特别聪明,上小学时跳过级,中学没有毕业就提前考入了大学,刚满19岁就大学毕业。紧接着,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学校领导看他有培养前途,决定送他到国外深造。应当说,从小学到大学,这位研究生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一般青年学生如遇上这样一个出国学习的机会,自然会高兴得不得了。可这位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要独自一个人去异国他乡,远离父母家庭,谁来照顾我的生活呀?


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呢?因为这位研究生是独生子,从小就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的生活问题全由母亲代劳,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在考上大学之后,他的母亲每周还要到学校替他整理内务,帮他洗洗涮涮。离开母亲的呵护与照料,他简直无法生存。因此,出国深造的消息给他带来的不是万分欣喜,而是极大的烦恼和压力。

来到北京语言学院进行出国前的语言强化训练,他在生活上遇到种种困难,东西不会买,衣服不会洗。距离出国日期越近,他的心理压力越大,整天心神不定,甚至愁得彻夜不眠。到后来,只要有人提到“出国”二字,他便浑身发抖,手脚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他的身体和精神全部崩溃了。送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精神过度紧张。人们问他患的究竟是什么病?医生说是“出国恐惧症”。

赵忠心教授在为这名智力超常的研究生惋惜之余,语重心长地告诫天下父母防止重蹈覆辙。他认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生活是否舒适,也关系到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会做,什么事情都难不住他。他的自信心会很强。这种自信心也会迁移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将来的副业会富有成效。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事事不会做,处处有困难的孩子,不仅生活上会遭受许多磨难,还会逐步滋长自卑心理,以至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场经济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年轻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下一代的明天,请将孩子从“怀抱”中放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自立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