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项目三 茶树繁殖

任务目标

1.掌握茶树繁殖的种类及特点。

2.掌握茶树有性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

3.掌握茶树无性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

任务一 认识茶树繁殖的种类及特点

茶树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1.茶树的有性繁殖

茶树的有性繁殖是指通过种子繁殖茶树苗木的方式。对于有性系良种,采用有性繁殖方法育苗和建园,省工、省力,并可大大减少建园投资,是重要的育苗和建园手段。

(1)有性繁殖的主要优点如下:

具有复杂的遗传性,适应环境能力强,有利于引种驯化和提供丰富的选种材料;茶苗主根发达,入土深、抗旱、抗寒能力强,繁殖技术简单;苗期管理方便、省工,种苗的成本低,比较经济易行;茶籽便于贮藏和运输,有利于长距离引种和良种推广。

(2)有性繁殖的主要缺点如下:

植株间经济性状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一,不便于管理;鲜叶原料粗细不匀、嫩度不一,不便于加工和名优茶的开发;结实率低的茶树品种,难以用种子繁殖加以推广。

2.茶树的无性繁殖

茶树的无性繁殖是指用茶树的营养体繁殖茶树苗木的方法,主要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是扦插。

(1)无性繁殖的优点如下:

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比较一致,便于机采,采摘功效高;繁殖系数大,有利于迅速扩大良种茶园;能克服某些不结实良种在繁殖上的困难,有利于名优茶开发。

(2)无性繁殖的缺点如下:

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所费劳力和成本较多;容易引起母株病虫害的传播;对母株的茶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任务二 茶树的有性繁殖技术

茶树的有性繁殖技术相对比较简便易行,栽培上主要应掌握以下技术措施。

1.采种园的建立

(1)茶籽的来源

专用采种茶园:专门采收良种而不采叶的茶园。

兼用采种茶园:以采叶为主、采种为辅的。

从现有采叶茶园中选择兼用采种茶园,应符合茶树品种性状一致、茶树生长健壮、无严重病虫害、茶丛分布较均匀、地势平缓开阔、土壤深厚肥沃等要求。建立专用采种茶园时,为了避免茶树自然杂交,必须具备良好的隔离条件,如利用森林、山坡等自然障碍物与普通采叶茶园隔离。要求茶园土壤肥沃,缓坡向阳,以利茶树结果。专用采种茶园,宜单株种植。茶子产量以行株距1米×0.3米为最好,1.5米×0.3米为次之。

(2)采种茶园的管理

对于采叶采种兼用的茶园,解决采叶和留种的矛盾是关键。每年的6至10月,茶树上既有当年的花芽分化孕蕾与开花,又有上年的果实迅速生长与成熟。尤其是6月,既是夏茶采摘期,又是茶子开始积累有机养料最快的时期;而5月前后又是老叶脱落最多的时期,这样一来,茶树不仅大量的营养物质消耗于种子,而且落叶也对茶树制造有机物质带来很大影响,从而造成养料的制造、分配的采摘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措施就是改进采叶的方法,即春茶留叶采、夏茶不采,这样既可提高茶树结实率,又较少影响茶叶产量。

加强培肥管理:适当增施氮、磷、钾肥,比例以1 ∶ 3 ∶ 2为好。

适当修剪:冬季剪去枯枝、病虫枝及一部分由根茎处抽出的细弱枝、徒长枝,并剪短沿树冠面较突出的枝条。

抗旱和防冻:留种园在旱季来临之前,应加强种耕除草,在旱季进行灌溉或行间铺草,冬季注意防寒。

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对危害花和茶籽害虫的防治。对于发生较普遍的茶籽害虫的防治,主要通过茶园秋季深挖杀灭幼虫,利用假死性摇动茶树捕杀成虫。

促进授粉:于开花季节在采种园中放养蜂群,传播花粉,提高授粉率,从而增加结实率。

2.茶籽的采收与贮藏

茶籽的采收:茶果成熟以后即可采收,茶果成熟的标志是变为绿褐色且稍带裂缝,籽粒饱满呈乳白色。成熟时期一般在霜降前后。

茶籽的贮藏:茶籽采收后,如不在当年播种则必须进行贮藏。采回的茶果应摊放在干燥和荫凉通风之处,要经常翻动,以免霉烂。在贮藏过程中,应保持低温、干燥和适当的通风。贮藏的适宜温度是5~7℃,相对湿度为60%~65%,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贮藏的方法有室内沙藏和室外沟藏两种。贮藏好茶籽,应掌握以下几个生理方面的环节:

第一,要贮藏的茶籽,一般以含水量为30%左右为宜。如低于20%,发芽率会下降到80%左右;若低于10%,其发芽率则不超过30%;若低于7%则丧失发芽能力,这是由于含水量过低,会影响后熟作用的完成。因此,将茶籽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是贮藏技术的理论指标。

第二,茶籽休眠期要求的最适宜温度一般在5~7℃。温度过高会使茶籽含水量迅速下降,不利于后熟作用的正常进行,同时,茶籽内贮藏有机物质消耗多,内生活力迅速下降。

第三,贮藏堆内通气良好,利于茶籽在贮藏过程中氧气供应,以维持其最低生理活动的需要。否则,会影响茶籽呼吸和热量不易散发,引起霉变。

茶籽贮藏中影响茶籽生命力的各因素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必须全面进行控制,只有科学的贮藏,才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和适当延长茶籽的寿命。

3.茶籽育苗

(1)选择苗圃地

茶籽的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或缓坡的地方,并且是微酸性或酸性壤土。此外,以排灌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生荒地或绿肥地为宜,不要选用之前作为烟、麻、菜、花生地做苗圃。

根据上述苗圃地的选择条件选好地点后,全面深耕30~35厘米,结合施底肥,每亩地(1亩≈6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000~1500千克,饼肥则施0.4~0.5千克/亩,过磷酸钙施25~30千克。深耕后耙平,做苗床,苗床走向以东西向为好;苗床宽100~130厘米,长15~20米;地势较低、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可以将苗床做高一些;用作短穗扦插育苗的畦比种子育苗要低约5厘米,以备铺心土,畦间留沟道,底宽40厘米左右。

(2)播种时期

要使茶苗出得早、全、快,掌握适宜的播种时期是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当年11月至翌年3月为茶籽播种期。冬播与春播均可以,应依具体条件而定。但春播不宜太迟,如迟到4月,茶籽的发芽率就会大大降低,茶苗出土也迟,夏季阳光强烈或天气干旱,就会使茶苗灼伤或旱害。冬播比春播早出土10~15天,苗高、苗粗,利于渡过夏季干旱。另外,苗圃育苗面积相对较小,易于管理,还是随采种随冬播为好。

(3)播种前的菜籽处理

秋冬播种的菜籽,可不经处理,选择种粒大,外壳棕褐色,种仁乳白色的茶籽直接播下即可。如遇春播,为保证出苗早、出苗全,则应进行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菜籽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清水浸种、药剂浸种两种。

清水浸种:在播种前用清水浸泡茶籽4~5天,取出沉底的先播,浮在水面上的再泡3天左右,然后将面上的捞去育苗,沉底的进行播种。茶籽浸泡期,要求每天换水一次,并注意防冻,水不结冰即可。

药剂浸种:经清水浸泡后的茶籽,用生根粉(萘乙酸)等水溶液处理,能使茶苗出土早。清水浸泡1~2天后的茶籽,用100 ppm浓度的药剂水浸泡2天进行播种,能比不浸种的提早15~20天出土。

(4)播种深度和方法

茶籽播种的深浅,对发芽率、出土期及幼苗的生长情况有很大影响。菜籽播种深则覆土的压力大,幼苗出土困难;菜籽播种过浅,覆土容易被雨水冲掉,茶子露出土面,影响发芽率。因此,播种适宜的深度应根据播种时间、土质情况而定。通常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一般冬播比春播稍深。

茶籽播种有穴播、单粒条播等方式。穴播时在苗床上开横向播种沟,行距为20厘米左右,再在沟中每隔15厘米挖一穴,每穴播茶籽5~6粒,即条列式的穴播。穴播由于每穴播茶籽较多,茶苗容易出土,生长整齐健壮,抗旱能力强,出苗率高。为了提高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可覆盖一层厚2~3厘米的茅草,但必须在出苗时,及时掀去。

(5)苗期管理

为能做到出苗齐、生长快、茶苗壮、出圃早,我们还必须做好如下的管理工作:

及时除草:幼苗大量出土时,杂草也普遍滋生,要趁雨后拔除杂草,以利幼苗生长。每间隔一定时间应拔除一次杂草,到茶苗第一次生长结束,一般约7厘米以上时,可用小头锄除草,也可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多次追肥:应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则,一般在6~9月追肥4~6次,用稀薄人粪尿或畜液肥(加水5~10倍),或用0.5%浓度的硫酸铵,结合除草剂在行间浇施,之后随茶苗生长,逐渐增加施肥浓度。

及时防治病虫害:通常危害茶苗根部的害虫可以用堆草诱集法诱杀。危害幼嫩芽叶的害虫,常有茶蚜、卷叶蛾、茶小绿叶蝉等。农业防治:及时采摘新梢,可减少茶小绿叶蝉的产卵场所,并摘除大量虫卵。可见,加强管理、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可减少虫源;喷药前清除杂草,更有助于提高治虫效果。

任务三 茶树的无性繁殖技术

大力推广无性繁殖技术,是实现茶园良种化、栽培生态化、管理机械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无性良种茶园是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必由之路。本任务主要介绍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1.确定扦插时间

茶树全年都可进行扦插繁殖。但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和品种特性不同,扦插效果也有一定差异。

(1)春插

春插时间:华南茶区为2~3月,江南茶区为3~4月,江北茶区为4月间。

插穗:上年秋梢或春季修剪的枝条。

优点:管理得当,苗木可当年出圃,园地利用周转快,管理上比较方便和省工。

缺点:扦插发根慢,成活率不高,矮苗和瘦苗的比率大。因此春插前期的保温和加强苗木后期的培肥管理尤为重要。

(2)夏插

夏插时间:6月中旬至8月上旬。

插穗:当年春梢或夏梢。

优点:发根快,成活率高,幼苗生长健壮。

缺点:对光照和水分要求高,管理周期长,生产成本较高。

(3)秋插

秋插时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

插穗:当年夏梢或夏秋梢。

优点:发根速度较快,成活率高,管理周期较夏插短,成本较低。

缺点:苗木较夏插小,因此加强苗木后期的培肥管理是提高秋插苗木质量的关键。

(4)冬插

冬插时间:10月中旬至12月。

插穗:当年秋梢或夏秋梢。

优点:可充分利用枝梢。

缺点:对冬春季管理要求较高。

因此,从扦插苗木质量来看,以夏插为优。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2.短穗扦插技术

(1)采穗枝条的选择与剪取

枝梢标准:新梢大部分已木质化,呈红色或黄绿色。

剪取时期:本地取枝最好是当天剪穗,当天扦插。异地取枝需要贮运的,应贮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注意浇水,运输时要放在透气的竹筐中,充分喷水,枝条铺放厚度以5~10厘米为度。贮运不能超过3天。

剪穗的标准:剪穗长3~4厘米,带有1片成熟叶和1个饱满腋芽。节间长枝条的可1节剪取一个插穗,节间短的枝条2个节间剪取1个插穗,并将下部叶片及腋芽沿枝条基部剪除。插穗剪口应平滑、稍斜、完整。

(2)插穗处理

处理插穗的目的是促进发根。不处理的插穗,茶树发根慢,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要30天才开始发根,形成一级侧根要60~90天。

处理插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插穗浸拌:将整个插穗在药液中拌一下,与喷母株的药液相同。

插穗基部速浸:将激素配成较高浓度的溶液,并用50%的乙醇配制,以加速渗透。扦插时将插穗下端剪口在药液中速蘸一下即可扦插。

适宜浸拌的生长素浓度:α-萘乙酸为80 ul/L;4-D50为ul/L;增产灵为30 ul/L;三十烷醇为8~12 ul/L; α-萘乙酸50 ul/L+吲哚丁酸50 ul/L。

适宜速浸的剂量:为上述药剂浓度的10倍,并用50%的乙醇配制。ABT生根粉的用量为100~300毫克/千克。

(3)扦插密度的确定

一般行距为7~10厘米,株距以叶片互不遮叠为宜(中小叶种一般为2~4厘米)。深度以露出叶柄为宜,稍微倾斜,避免叶片贴土。

(4)扦插方法

喷湿苗畦:在扦插前2~3小时或前一天傍晚,先将苗畦充分洒水,待水分下渗透后,土壤呈“湿而不黏”的松软状态时,进行扦插最为适宜,不仅可防擦破茎皮,而且插穗的下端也容易与泥土密合。如果苗畦的土壤太潮湿,扦插时容易粘手、质量差、工效亦受影响。

扦插:按株行距要求把插穗直插或稍斜插入土中,露出叶柄,避免叶片贴土,叶片朝向应视扦插当季风向而定(必须顺风),从叶基到叶尖吹过,否则,母叶易受风吹而脱落,影响成活。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密接,有利于发根。

浇水:扦插后应立即浇水,要浇到插穗基部所达土层范围内都湿润。

覆膜与遮阴:采用塑料薄膜与遮阳网相结合的方法,注意预防热害。

(5)扦插苗培育管理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发根前每天浇水,以土壤不发白为宜,晴天早晚各1次,阴天每天1次,雨天不浇,注意排水。

光照管理:遮阳度在60%~70%为宜。大叶种遮阳度高些,中小叶种遮阳度低些。根据各地经验,夏秋扦插的苗木,需遮阳到翌年4月。

培肥管理:看苗追肥,应注意先淡后浓,少量多次。一般扦插当年不施肥,待第二年春芽萌发后开始追肥,以后视苗木生长情况20天左右追施一次。

中耕除草、搞好病虫害防治、冬天前未出圃的苗木注意防寒保苗。

(6)苗木出圃与装运

茶苗出土的最低标准:苗木高度不低于20厘米;直径不小于0.3厘米;根系发根正常;叶片完全成熟,主茎大部分木质化;无病虫为害。

起苗:起苗前一天将土壤浇透,这样可多带泥土,少伤细根。起苗的最佳时间为阴天或早晨与傍晚。

包装:外运茶苗,途中需用二天以上的必须包装。将茶苗每100株捆成一束,用泥浆蘸根,然后用稻草捆扎根部,上部约一半露在外面。再把5~10束绑成一大捆,起运前用水喷湿根。如长远运输,最好外面再用竹篓或篾篓等装载。

起苗后用ABT生根粉3号,浓度为1 × 10-5(100升水放1克生根粉)的溶液进行浆根,促使茶苗根系恢复,提高茶苗成活率。

运输途中的管理:运输过程中,茶苗不要互相压得太紧,注意通气,避免闷热脱叶,防止日晒风吹。

假植:选择避风背阳的地段,掘沟25~30米深,一侧的沟壁倾斜度要大,将茶苗斜放在沟中,然后用土填沟并压实。覆土的深度以占全株的一半或盖至茶苗根茎部上面4~5厘米处为度。茶苗排放的密度,根据苗木的数量、苗体大小及假植的时间而定,一般5~6株茶苗为一小束即可。

思考题

1.简述茶树繁殖的种类和主要优缺点。

2.茶籽贮藏应注意哪些问题?

3.播种前为何要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4.扦插前插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插穗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5.简述短穗扦插的主要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