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不均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3.1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书主要使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是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本书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参考了对不平等问题的测度方法以及对消费不平等的形成机制分析。

第二,统计分析法。在测度消费不平等方面,本书使用了统计分析法,包括计算消费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地区差、分位数比等。

第三,函数加总法。自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城乡统一的住户收支调查,在这之前,城乡住户收支调查是分开进行的。因此,本书在通过城乡消费分布函数估计全国消费分布函数时,使用了函数加总法。

第四,归纳法。根据对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多维测度结果,本书归纳了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特征。根据对中国发展战略、分配制度、发展理念等发展实践的考察,得出中国在效率公平权衡问题上从“重效率”转向“重公平”的结论。

第五,理论分析法。缩小消费不平等需要理解消费不平等的形成机制。本书在分析收入、社会体制、发展政策、代际传递、教育等对消费不平等的作用机理时,主要使用了理论分析法。

第六,演绎推理法。本书在一些假设条件下,使用演绎推理法,讨论了户籍制度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和消费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基于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技术进步、收入增长和外生冲击条件下分析了居民消费演进的多重情形。

第七,实证研究法。根据对消费不平等形成机制的分析,本书使用实证研究法,检验了各因素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果。

1.3.2 主要创新

通过对消费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本书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

第一,在消费分布服从广义贝塔分布Ⅱ型假定下,估算了中国消费基尼系数;根据城乡群体分组,对中国消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借鉴平均分配的同等收入,延伸出平均分配的同等消费,基于中国消费基尼系数评价了消费不平等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已有文献较多地研究了财富或收入的基尼系数,本书在借鉴收入基尼系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估算了中国消费基尼系数,并基于估计结果,进行了社会福利分析。

第二,通过对消费不平等的多维测度,详细提炼了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特征。本书认为,每一种不平等度量方法,只能反映样本部分的不平等信息。与已有文献相比,本书对消费不平等的测度比较全面,并详细归纳了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特征。

第三,相对全面地分析了消费不平等的形成机制,包括收入、社会体制、发展政策、代际传递、教育等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构建了两个模型,分别讨论了户籍制度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和消费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本书认为,缩小消费不平等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很多因素通过直接途径或者间接途径导致了消费不平等。本书对消费不平等形成机制的讨论比较全面,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四,回顾了中国居民消费的演进历史,得出当前我国消费发展中存在消费率偏低、消费不平等程度较高和供需结构性错配这三个主要问题的结论。本书从不平等的二重性出发,通过权衡不平等的边际收益,确定效率公平权衡标准,并归纳得出中国发展实践从“重效率”转向“重公平”的政策转向。在消费者选择理论框架下,基于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技术进步、收入增长和外生冲击条件下,讨论居民消费演进的多重情形,并警示当前消费不平等存在导致居民消费分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