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一)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虽然埃里克森受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训练,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本能的方面。基于对文化和个体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他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其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成功解决冲突,就得到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婴儿期(0~2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此时如果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那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力量的作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2~4岁)——自主对害羞和怀疑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经一个反抗期开始出现,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有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能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4~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会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他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唯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唯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因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确定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命增添绚丽的色彩。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那么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地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8.老年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由于衰老,老人的体力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整合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是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整合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教育价值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小学生正处在第四阶段,即变得勤奋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

二、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如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小学生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其发展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1.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的。比如,在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提到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等方面。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动机等特点来描述自己。但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它是对个人的才能的简单抽象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复杂化,并逐渐形成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等不同的层次。

2.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3.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心强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心不强的小学生往往自暴自弃。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

1.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

中学生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开始强烈地关心自己的身体容貌特征,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到了青春期,中学生开始割断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联结,形成所谓的“心理断乳期”。由于心理上急于趋于独立,同时心理还不成熟,还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认识水平完全自主,中学生陷入一种矛盾状态。这种矛盾体现在,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他们都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不能解决问题或遇到困难时,依然期待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另外,由于与父母的价值倾向、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总觉得父母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因此又想摆脱父母的控制,在同龄人中寻找朋友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根据中学生的这些特点,父母和教师既不应过分保护中学生,也不能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如果父母没有看到孩子具有自主决定的能力,对他们的行动过多地限制,就会增强孩子的反抗情绪,使孩子产生压抑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独立、自主的要求,忽视他们依赖性的一面,过早地希望孩子独立,给予他们过多的复杂的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不安情绪和孤独感。

2.自我意识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增强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对自己的思想和理想的认识也逐步向逻辑性和可实现性发展。虽然中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是已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对很多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也已有了初步定位。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自我认识的主观性还相当强,可能是相当抽象的、纯理论的。他们能够长时间独思,对未来进行考虑和设想,经常会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并且经常阅读书刊,不仅仅是追求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自我,将作品中的人物的外貌、行为、感情与自己进行对照。

3.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趋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外部的行为以及和具体行为相联系的某些现象品质、自己的体验,并试图对自己做出初步的评价。他们先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以后才以别人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到中学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可能从概括性的个性品质上来分析自己,并逐渐能从中找出最主要、最本质的稳定的品质和次要的或偶然的品质。

4.自我开始分化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开始分化成“主我”与“客我”或“理想我”与“现实我”。初中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内心品质产生兴趣,开始要求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关心自己的形象,想按自己的意愿塑造自己,在“主我”与“客我” “理想我”与“现实我”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自责,对自己不满意。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开始不断地用“理想我”去控制“现实我”,果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思考问题更具理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