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波澜壮阔——劳模形象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劳模与工人阶级
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先进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体现了崇高的精神风貌,其中部分群体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就是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凝结着包括劳动模范在内的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铭刻着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劳模的奉献精神。
一、从劳模运动说起
在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劳模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而劳模运动是党中央在领导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建设特别是生产建设中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劳模运动的开展,为边区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舞台,大大提高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推动了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对边区经济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劳模运动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采取了很多方法,其中影响较大且别具特色的就是劳模运动。劳模运动旨在发展边区各项生产,教育广大群众以新的劳动姿态对待生产,提高群众的生产热忱,对增强抗战力量、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高人民群众的组织程度,起了积极的作用,对当时其他根据地乃至新中国的建设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劳模运动的开展,是由当时陕甘宁边区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决定的。陕甘宁边区地处陕西、甘肃和宁夏的交界处。陕甘宁边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边区是党中央所在地,是解放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财政开支非常浩大。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国民政府调拨以及华侨、国际友人的捐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特别是从1940年起,国民政府不仅完全停发军饷,而且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断绝边区的一切外援,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难以维持。非生产人口的增加是造成边区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非生产人员增加,购粮款大幅度增长,一度占年财政收入的18.86%。边区政府连年赤字,医疗、生产等所需物品严重困乏。毛泽东曾说:“最大的一次困难是在一九四〇年和一九四一年,国民党的两次反共摩擦,都在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面对这样艰苦的发展环境,边区政府意识到,只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改变边区的落后面貌。劳模运动的目的在于“凭借这些骨干分子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不断提拔在斗争中产生的积极分子,来替换原有骨干中相形见绌的分子,或腐化分子,以实现党的政治与社会整合目标”。因此,边区抗日根据地劳动英模群体的出现正是根据地极端严峻的经济困境下生产运动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
劳动英模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区公营企业中。1933年8月,中央苏区各厂矿企业开展劳动竞赛,提出比数量、质量、成本等内容的竞赛目标,按时评选模范,表彰先进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从1937年到1943年,日伪不断骚扰、侵犯陕甘宁边区,国民党当局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也日益加剧,给边区的财政、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调动科技、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应用型技术,1938年,边区政府举办了“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奖励并宣传了一批先进工厂、合作社及劳动英雄,闭幕时,毛泽东到会讲话,把奖品发给优胜者。展览会结束后,组委会给获奖单位和个人发了奖,毛泽东在奖状上题词:“国防经济建设的先锋”。由此开始了边区的劳模运动,从而刺激了群众的生产热情,但当时并未组织生产运动,只是一般的提倡。
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主要表现在“他们创造了超过一般人的劳动标准和工作标准,影响和推动其他群众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把高的标准逐渐普及,把低的标准逐渐提高,使生产和工作不断进步”。因此,必须在群众中抓住积极分子,培养一个在运动中堪为表率的人物,发挥其在生产运动中的组织带头作用。1939年,陕甘宁边区开始大生产运动,为进一步推动各级生产运动,边区政府相继公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和《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这些条例规定:凡边区人民在生产运动中有特殊成绩者,各级政府、民众团体和其他领导民众生产运动之机关及其负责人在督导民众生产运动中有特殊成绩者,均可按条例规定呈请奖励。这是边区政府首次明确规定劳动英雄称号是对人民生产的精神奖励之一,为此后开展的大规模劳动英雄评选活动奠定了基础。《陕甘宁边区群众机关生产工作的初步总结报告提纲》指出:1939年完成生产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上造成一个热烈的生产运动,党政军民自上而下一致动员起来进行生产,创造出大批劳动英雄,在名誉上和物质上奖励劳动英雄是实现目前生产工作中心任务的几项重要方法之一。这一段话反映了边区政府当时的政策取向,劳模运动的开展得到了政策支持,受到奖励的劳动英雄数量较多,但因当时的经济建设存在较多盲目性,思想认识与发展生产政策不明确,以致劳动英模政策未能认真贯彻,因此,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发展阶段
1941年边区开展五一劳动大竞赛,共评选出274位劳动英雄。1942年,随着大生产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劳动模范不断涌现。1941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的社论,号召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发展生产,各地纷纷开展了学习吴满有运动。在吴满有的带动下,生产上本没有特殊有利条件的吴家枣园成为“全边区开荒最多,增产粮食最多的第一个模范村”。吴满有是延安县柳林区吴家枣园的农民,他“地种得多,荒开得多,粮打得多,缴公粮踊跃争先,数量既多,质量又好,是个抗属,模范的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所在乡的农民因为向吴满有看齐,全乡就多开了一百八十垧荒地。1942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社论指出:“赵占魁……这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值得宝贵的,值得大大发扬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希望全边区有千个万个像赵占魁一样的模范工人涌现出来。”赵占魁是边区农具厂的司炉工,他吃苦耐劳、技术精湛、团结工友、爱护工厂、忠于革命,是模范的产业工人,毛泽东称他为“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并为他题词“钢铁英雄”。1943年,毛泽东在西北局召开的高干会议上专门论述了学习劳模的重要意义,并在两次劳动英雄表彰大会上作了《组织起来》和《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报告肯定了学习吴满有运动可以改进农业生产,使农民富裕,支援抗战;学习赵占魁运动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改善工厂的组织与管理,克服工厂机关化与纪律松懈状态。毛泽东还向时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邓发指出:“奖励赵占魁这件事做得很好,这不是奖励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边区和其他根据地提高生产、改进工作的新生事物。”1943年2月1日,边区政府授予马丕恩、马杏儿父女“边区劳动模范”“妇女劳动英雄”的光荣称号,颁发了嘉奖令,号召边区人民向马氏父女学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劳模多是由政府指定,难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作用,因而还未形成真正的群众运动。
1943年《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及其代表的选举办法》规定,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必须从农村、工厂、合作社、部队、机关和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召开的全体人员会议上选举产生。“要求以各分区为单位,不属分区管辖的部队机关以延安党、政、军三大系统为单位。召开各单位的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会议,按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的各项规定名额及标准选举出席全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大会的代表。”1943年11月26日,边区政府召开第一届劳动英模大会,劳动模范由过去的政府指定改为选举产生。本次大会出席代表185名,奖励特等劳动英雄25名,甲等34名,乙等8名。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先后参加了大会,并作了重要的讲话或报告。1943年11月29日下午,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在杨家岭大礼堂接见并宴请了全体代表。接见时,毛泽东作了《组织起来》的报告,高度评价了劳动英雄们的作用,赞扬了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的光荣成绩,称赞他们是“人民的领袖”。边区政府向全边区人民提出“耕三余一”的伟大号召,代表们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并表示:1944年要加劲生产,要多打粮食。政府提出“耕三余一”的任务,我们要加倍努力,做到“耕二余一”,种两年的庄稼,要剩余一年粮食。边区政府颁布的奖励条例和开展的各种奖励活动,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翻身作主及其在生产建设中的伟大作用,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劳动英模运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成熟阶段
从1944年1月开始,《解放日报》开辟了“边区生产运动”专栏,系统介绍著名劳模的典型材料。边区政府还重申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号召“调查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并予以奖励”;1944年7月,有11名模范县长、20名区长、7名乡长、11名民政工作者、41名财政经济建设及生产战线上的工作者、23名自卫防奸干部、19名文化教育者、5名贸易金融干部、5名司法行政干部、5名医药卫生技术工作者受到奖励。1944年2月9日,边区政府要求各专员各县市长调查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并予以奖励,要求各地先选择最优良者于春耕期间给奖,其余暂来不及普遍奖励者可在调查登记后于本年各分区举行农展会时给奖;1944年5月,职工代表大会奖励了200余位特等及甲等劳动英雄。随后,边区参议会常驻会第十一次会议和边区政府第五次会议于1944年7月共同作出《关于今冬召开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及生产展览大会的决定》;又于7月17日发出《对一年来生产、教育、拥军、防奸运动中之模范干部和不好干部分别奖惩》的命令。
为了总结劳模运动和边区生产运动的经验,1944年12月22日,边区政府召开了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76人,比第一届增加了两倍多,会议评选出特等劳模74名,甲等200名,乙等189名以及模范单位14个,并给予奖励。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表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作用,高度赞扬了劳模的创造精神,特别是他们在生产战线上起了“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刘景范在会上作了《更加推广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运动》的总结报告,系统总结了边区开展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经验,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劳模表彰,是因为劳模不仅具有生产技能和革命干劲,而且具有热爱政府、忠诚于党的道德情操,在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战争年代,是党争取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1944年,劳模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方面,全边区增产细粮20余万石,机关、学校产细粮近10万石。除了边区军需民食外,可结余粮食28万石,连同前几年的结余,边区积存粮食达70万石以上。棉花产量达300万斤,可以织布150万匹,自给率达到2/3。工业方面,军民生活所需的毛巾、肥皂、火柴、纸张、陶瓷、卷烟、袜子等全部或大部分可以自给。重工业与化学工业方面,能够炼铁、炼油、修造机器、配制军需品、制造三酸和玻璃等。由于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劳动竞赛,奖励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不仅生产自给,部分地县还有效地解决了财政问题。据1945年统计,边区27个县自给生产收入7493万元,占总收入37%,这个数字不包括蔬菜和个人生产的肉食等。此外,边区还减轻了农民9%的征粮负担。边区渡过了财政难关,并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许多县达到了丰衣足食。劳模运动创造和发现了一大批典型人物,并在群众中发生作用,在根据地生根发芽,最终作为一种群众运动模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巩固了根据地。这场劳动英模运动呈现出“服务军事,支援战争,保家卫国”的指导思想,呈现出“革命加拼命、为革命献身、传统加创新、苦干加巧干”的劳模奉献精神和“革命型和创新型”的战争时代劳模特征。可以说,这一阶段边区劳动英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是边区劳模运动的成熟时期,形成了一个新型劳动英模群体,并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
劳模精神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一个前进的时代,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追求,而不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所体现出来的劳模精神,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动力,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劳动模范用他们的崇高思想和模范行为,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的劳模精神,成为激励各行各业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
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推动着时代前进。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社会中坚、人民楷模。时代呼唤劳模、社会需要劳模,劳模精神在今天越发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多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始终表现出伟大的创造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这些劳动模范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以出色的业绩和高贵的品质,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拼搏。这些劳模成为工人阶级学习的榜样,带动工人阶级满腔热忱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的业绩,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劳动模范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蕴藏其中的劳模精神,不断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强大感召力,是时代和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体而言,劳模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正是劳模精神内涵的深刻体现,就是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劳模精神是社会的正能量,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而勤奋劳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从英雄孟泰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到劳模杨怀远为人民服务的“小扁担精神”;还有“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时传祥精神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以及公交战线的旗帜李素丽“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的精神,再到当代工人的楷模许振超“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执着信念……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也曾强调过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他说:“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因此,同样需要工人阶级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2.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展示,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淡泊名利就是清淡寡欲,轻名忘利。甘于奉献就是在工作岗位上要有勇于牺牲、勇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构成了劳模精神的品格特征。他们在工作中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全民族创造了新的精神财富,塑造了新的英雄形象。新中国成立之初,爱厂如家的孟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群钻”发明者倪志福,“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掏粪工时传祥,具有“一团火”精神的张秉贵,“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创造了非凡的成绩,以为国分忧、自强不息的豪迈壮志,影响和带动着整个社会前进。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确立,以蒋筑英、罗健夫、包起帆、袁隆平、王启民、李双良、马永顺等为代表的一批人,敢于开拓,勇于改革,平凡而执着的坚守感动了国人,成为社会的主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付万才,新型产业工人张伟、徐虎、李素丽、王涛、李黄玺等,又成为新时代的骄子。进入新世纪,以许振超、邓建军、孔祥瑞、王洪军、窦铁成、李斌等一线职工为代表,在继承发扬老一辈劳模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精神的同时,苦练技术,大胆创新,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劳模。时代变迁,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几代工人阶级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具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体现了一个劳动者的时代价值和社会的正能量。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不变的劳模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劳模始终保持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3. 与时俱进、刻苦学习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从每个历史时期的劳动模范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劳模精神无不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光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线,并与时代发展的脚步一致,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他们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是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动力,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随着时代的变迁,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从“埋头苦干”到“创新劳动”,劳模价值从传统的“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实干”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转变,并能为国家民族创造出“社会及经济效益”。这种转变是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农业、封闭的自足社会向工业现代化转变并逐步向世界开放的过程相合拍的。从时传祥、王进喜,到倪志福、郝建秀等老一辈劳模,到李素丽、徐虎、袁隆平、王选、许振超、宋鱼水、郭明义、包起帆等新一代劳模,人们再次目睹了新时代劳模的风采,体现了新时期“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劳动价值观。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与时俱进、刻苦学习的劳模精神是永恒不变的。他们善于学习,在本行业、本岗位以精深的专业技能引领风骚,成为令人敬佩的专家或能手,他们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作出了特殊贡献,体现了一个劳动者的时代价值和社会的正能量。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广大劳模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昭示着我们时代前进的方向,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我国进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从新一代的劳动模范身上,欣喜地看到了与时代同步的新的精神气质。他们是当代中国工人的杰出代表,是工人阶级的楷模,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工人阶级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新时代劳模许振超,把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生活中坚持摸索吊桥技术的创新,终于树立了这一技术的世界标杆。全国劳模包起帆的成果里蕴涵了复杂的科技含量。包起帆坦言:“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要找出化解危机的办法。通过新技术发明,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改善效率等方法,同时给职工充分的信心,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以此来渡过难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与时俱进、刻苦学习的劳模精神,新时代的劳模更是如此,他们注重学习和创新,推动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扬劳模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
1. 劳模精神与时俱进,彰显当代工人阶级精神气质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阶级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创造了卓越的历史功勋。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体现在中国工人阶级身上的精神品质是不变的,并且不断升华,积淀为宝贵的劳模精神。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遭遇严重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边区经济建设,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在边区开展了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为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帮助边区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积极争当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以赵占魁、吴满有、甄荣典、李位、晏福生、刘建章等为代表的我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激发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党和政府沿用了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做法,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模运动,注重发现和积极推荐劳模典型,评选出了许多劳模和先进生产者,孟泰、马恒昌、郝建秀、王崇伦、倪志福等就是这个时期劳动模范的代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还处于物质十分匮乏的阶段,我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了李瑞环、王进喜、倪志福、郝建秀、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劳动模范,他们的精神激励、鼓舞和影响了一个时代。改革开放初期,提倡劳动光荣、劳动致富,工人阶级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涌现出了邓稼先、蒋筑英、李双良、王启民、包起帆、袁隆平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模范先进人物。到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劳模主动融入市场,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模范先进人物,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劳模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所倡导的,他们在为社会创造出更多财富的同时,更是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
回顾历史,虽然劳动模范所处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哪个年代的劳模,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精神气质,那就是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这些优秀精神品质一脉相承,熔铸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彰显了当代工人阶级的精神气质。
2. 劳模精神与时俱进,是当代工人阶级的精神支柱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的劳模,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影响了十几亿国人,激励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然而,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曾经深入人心的劳模精神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老黄牛不现代了,不值钱了,不时髦了,因而也就不那么崇尚劳模精神了,在新观念的冲击下,一些人逐渐疏远和淡化了劳模精神。一些人把“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看作是低效率、傻子精神。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做劳模,而是去投机钻营,甚至有一些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视赤诚为迂腐,视敬业为狭隘,视奉献为愚昧,满足于吹吹打打,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与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根本职责格格不入,与社会公仆的职业道德大相径庭,不但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败坏社会风气,令老百姓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影响极坏。
我党历来都对生产一线劳模和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广大劳模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昭示着我们时代前进的方向,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今社会,更需要让劳模精神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倘若在全社会都能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和风尚,改正社会不良风气,便能极大地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繁荣富强。
3. 劳模精神与时俱进,引领当代工人阶级时代新风
新时期,新一代中国工人阶级不仅继承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劳模精神的内涵,使劳模精神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劳模的群体特征产生了嬗变,我国劳模构成正在由体力劳动者、一线生产者向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并存、生产者与创业者并存的方向发展,劳模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新时期的劳模不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苦钻研业务和技术,且能培养和带领中高级技能人才,使中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逐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例如,2005年度的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同志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典范,以学习增强能力,以创新创造业绩,以奉献体现价值,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的高级技师。他的先进事迹生动展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新形象。
新时期劳模推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着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着当代工人阶级时代新风,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三)劳模及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30年代劳模诞生以来,劳模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价值不断攀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放眼未来,要实现中国梦,仍然需要越来越多的英模人物和越来越多的英模精神来提供持久性的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使更多的人向劳模靠拢,学习劳模精神,争做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回眸改革之路,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的锐意进取,是劳动者用平凡的业绩构筑起一个民族的理想高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国家,劳模们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就要把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引入常态化建设轨道,在全社会积极、主动地倡导“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这是新形势下弘扬光大劳模精神的新任务新要求。
1. 加强对劳模精神的宣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新形势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在全社会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培养劳模”的良好氛围,让劳模的崇高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2. 学习劳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全党同志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投身改革开放事业中,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五大将“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写入了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也强调,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激励和带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新时期,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把自己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出来,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把创新作为推动事业进步的动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要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劳模是时代的楷模,是改革的先锋。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这也是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的基本保证。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把关爱劳模摆在重要位置。1978年10月11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辞中提出,“任何人对四个现代化贡献得越多,国家和社会给他的荣誉和奖励就越多,这是理所当然的”。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4月29日和2000年4月29日讲话中强调,全社会都要尊重、爱护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关心先进模范人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2004年4月30日,胡锦涛同志强调,“劳动模范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热情关心劳动模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致入微地为劳动模范排忧解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就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劳模的浓郁氛围,切实把爱护劳模和尊重培养劳模落到实处,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劳模,解决劳模的后顾之忧,为劳模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工作环境,努力为他们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劳模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三、劳模精神与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宝贵财富,劳模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并明确指出正是广大劳模的高尚作为和突出贡献,树立了光辉形象,铸就了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一)劳模精神体现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工人阶级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劳动模范作为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在建设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他们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成为推动改革开放最强大的动力,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生动体现,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宝贵财富。五六十年代涌现出来的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劳模,通过发明创造突破了重大的技术难关,使生产有了飞跃式发展。如倪志福的钻头,王林鹤的高压电桥,蔡祖泉的电光源等,都是提高生产力、改造世界的典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工人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时代先锋。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享有崇高声誉,备受人民尊敬。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体现了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二)劳模精神提升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纵览人类历史,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用辛勤劳动、伟大创造和英勇斗争,把人类文明不断推向前进。从“一五”到“十三五”,从鞍钢“三大工程”到大庆油田、长江大桥、“两弹一星”,再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首次月球探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书写了无数的壮丽篇章,形成了孟泰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劳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功绩属于英雄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这些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三)劳模精神完善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凝结着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铭刻着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并引领着工人阶级队伍快速成长,这无疑是工人阶级始终保持自我更新能力,不断发展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高度评价劳模的丰功伟绩与社会作用。自1950年至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过12次大规模的表彰会,临时性表彰生产劳模先进集体和个人20余次,累计表彰先进集体10000多个,先进个人22000余人。1989年以来,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工作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每五年一次的固定届次,每次评选表彰先进个人3000名左右,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继续表彰近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并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劳模评选表彰工作开展50多年来,通过对模范先进人物和劳模精神的宣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风尚已在全社会基本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已成为时代的强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维护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强烈的开拓创新和锐意进取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当前,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工人阶级的劳动创造和卓越功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