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且听老人言
东汉时期一位叫马援的将军写有一封家书,是他在打仗途中抽暇写给自己两个不太省心的侄子马严、马敦的,即流传后世的著名的《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从此信中我们得知,严、敦这俩孩子当时二十啷当岁。这样年龄的人,身体虽然已经长成,但距离思想成熟还差很远。虽说他们“敢破敢立”“最少保守思想”,但往往由于办事莽撞冲动,结果事与愿违。
马严、马敦情况如何呢?他们叔叔马援从一个成人视角清楚地看到了兄弟俩在人生关键时期的问题。例如他们常常口无遮拦地品评周围的人物,既不负责任,也不考虑后果,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他们终日无所事事,专与一些惹是生非的年轻人四处游荡。
这太危险了。小严、小敦的爹妈没少为他们操心。该动嘴时动了嘴,该动手时也动了手。可打骂归打骂,孩子们却仍我行我素,没一点改的意思。老马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想到了弟弟马援,要不,送他哥俩去他叔的部队当兵,让他们的叔给管管?
马援却觉得,还是先从思想上解决才是根本。于是在繁忙的军事工作之余,他给哥俩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短信。
在这封信中,马援列举了两位当地名人的事例。一位是以“敦厚周慎”闻名的龙伯高,另一位是以“豪侠好义”著称的杜季良。两人都值得我们敬仰,但就你们哥俩来说,最好还是先学学龙伯高的“敦厚周慎”吧。因为学龙伯高即使学走了样,也还能成为诚实严谨的人,“画鹄不成尚类鹜”,就好比是学画天鹅,即使画出来的像个野鸭子,也不失为是个良禽;而若画老虎呢,“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旦走了形,就成了恶犬了,岂不被笑话和讨厌了吗。所以,以你们现在的思想基础,对杜季良还是缓学为妙。
马援的信寄出了,严、敦兄弟是否听进去了,改过了,我们都无从知晓了。企图以一封短信使一个人登时扭转人生方向,未免奢望过高。不过也未必是说了白说。信中那句“刻鹄类鹜”的劝诫,千年来就使无数人从中受益。
马援此信告诫的,其实就是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凡热闹处往往只有浮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一个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若能做到虽身在俗世,却能在心灵里避开尘俗,出淤泥而不染,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此一层用俗眼看不到,无人生历练的人觉不出,只有老成清醒如马援者,才能深切得知。在讨伐“浮躁”力倡务实的当今,马援的家书在我们眼前不禁重又焕发出新意来。
199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