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篇第一
本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在本篇中指出:“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指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具体如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等对于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两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原文】
孙子曰:兵[1]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2]也。
【注释】
[1]兵:指战争。
[2]察:研究。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着民众的生死,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因此,不得不认真、谨慎地去研究。
【解析】
孙子在本篇伊始,就点出了战争和研究战争的重要意义。
战争这个词,是比较现代的说法,是指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古人称其为争、战、征、伐、兵等,则更为直接地点明了战争的“内涵”。
《左传》曾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战争。祀是文,戎是武,这一文一武两件事是国家存在的基础,不可不慎重对待。在孙子看来,战争之所以是“国之大事”,是因为它具有两大意义——“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即战争关系着民众的生死,决定着国家的存亡。
自古以来的战争都伴随着大量的流血、死亡,以及无数人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即便是获胜的一方,也是如此。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军事武器装备水平的大幅提升,战争也就给人们留下更为严重的后遗症:很多带有辐射性、化学污染的武器,给无辜的民众造成了触目惊心的伤害。对于国家来说,战后的重建工作也往往是十分艰巨的,战争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还摧毁了无数的田地作物、工厂民房等建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让遭遇战争伤害的国家或地区重新恢复往昔的经济秩序,需要付出极大的财力和心血,因此很多本来富有的国家因为战争而变得衰弱、落后,许多发达富有的地区因为战争而变得萧条死寂。一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为了避免“荆棘生”,为了避免“有凶年”,所以孙子告诫统治者:必须对战争慎之又慎,切勿轻易挑起战争。当然,一味地逃避战争也是不对的,因为那样只会让恶势力更猖獗,只会让战争的结果变得更为惨烈。所以,如何面对战争,是统治者必须要慎之又慎的一个问题。
【原文】
故经[1]之以五事,校[2]之以计,而索[3]其情[4]。一曰道[5],二曰天[6],三曰地[7],四曰将[8],五曰法[9]。
道者,令民与上[10]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11]也。天者,阴阳[12]、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13]、广狭、死生[14]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15]、官道、主用[16]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17],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18]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19]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20]之。
【注释】
[1]经:衡量,在这里是分析的意思。
[2]校(jiào):比较。
[3]索:探索。
[4]情:实际情况。
[5]道:道义。此处指是否得民心。
[6]天:天时,即气候、时令等自然方面的条件。
[7]地:地理条件。如地势险要或平坦,场地开阔或狭隘等具体的地形、地势。
[8]将:将令。此处指战争中指挥官的谋略、智慧。
[9]法:军令。
[10]上:国君。
[11]不畏危:不怕危险。
[12]阴阳:昼夜。
[13]险易:地势情况,即地势是险要还是较为平坦等。
[14]死生:死地与生地,即所选地形是否利于己方的战争,有利为生地,不利为死地。
[15]曲制:军队编制、制度。
[16]主用:后勤管理。主是掌管,用为物资。此处指战略物资等后勤保障。
[17]闻:知道。
[18]孰:谁,哪一方。
[19]将:虚词,表示假设,类似“如果”。
[20]去:离开。
【译文】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比较、分析双方的各种条件,考察双方的实际情况,以预测战争的走向。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形,四是将帅,五是法规。
所谓“道义”,就是君主要有民心,让民众和君主心意相通,这样军士们才有同生共死的信念,便不怕危险。所谓“天时”,就是指阴阳时节、寒暑交替、春夏秋冬四季等。所谓“地形”,就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情况,战场是开阔还是狭窄,所选战场属生地还是死地等自然地理条件。所谓“将帅”,就是指军队的指挥官是否有足够的智谋才能,是否赏罚有信,对部下是否仁慈关爱,能否做到果断、勇敢,所统率的军队是否军纪严明。所谓“法规”,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是否简洁、轻便,将吏的责权划分是否清晰明了,军需物资的掌管是否规范以及供给是否充足。这五个方面,将领一定要深刻了解。了解了就能胜利,否则必将失败。
所以,一定要通过对战争双方的考察,掌握尽可能多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去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一定要知道:哪一方的君主更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能力更强?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军法严明、赏罚有信?哪一方兵力更加强大?哪一方的军士训练更为有素?哪一方军令执行更为有效?透彻分析了这些条件,自然就能够判定哪一方更容易取胜了。
如果听从我的计策,那么必然能取得胜利,这样我就留下;如果不听我的计策,那么必然导致战争失利,那我就离开。
【解析】
在阐明了战争的重要意义后,孙子紧接着在这一段提出了关乎战争胜败的五种因素: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形,四是将帅,五是法规。
道义,就是使民众和君主意愿相同,可以同生共死、共进同退。孟子曾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很好地阐明了道义对于君主的重要意义:君主遵循道义,天下人都会归服他,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帮助;君主违背道义,就连亲戚朋友都会远离他,必然会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怎样才算是遵循道义呢?就是行事遵循自然社会规律,不拂逆人性,施行仁政,爱惜百姓,坚守信义,遵守礼仪……其实就是遵循老子所说的“道”的规律。
天时,就是天时节气,指那些影响事情结果的不可控的因素。天时是影响行军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顺应天时便能获胜,违背天时便可能招致失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顺应天时的例子。
地形,就是地理形势,指那些影响事情结果的比较容易把握的因素。地形也是影响行军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善用地形便能获胜,错估地形就会招致失败。秦国名将白起利用地势围困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就是善用地形的例子。
将领,就是战争的指挥者。一个将领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因此君主对将领必须要谨慎考察和选择。孙子认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种品质,曹操称其为“五德”, “五德”任缺其一都算不得良将。
法规,就是军队中的法令和制度,这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法令完备,才能让人人行事有规则,军队才有战斗力;相反,如果法令混乱,兵士行事无序,军队自然也没有战斗力。
通过对以上五种因素的分析、比较,优秀的将领就能预估战争的胜负,优秀的君主就能知晓将领是否称职。
【原文】
计[1]利[2]以听[3],乃为之势,以佐其外[4]。势者,因利而制权[5]也。
【注释】
[1]计:分析。
[2]利:优势。
[3]听:听从,采纳。
[4]外:国境之外。指他国。
[5]制权:根据实际利害关系而灵活应变。
【译文】
分析我方的优势,还要设法造“势”,来协助进行对外的军事行动。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抓住最为有利的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
【解析】
这一段,孙子讲的是“为势”。
孙子认为,在采纳了筹谋有利的作战计略之后,还要造成一种客观态势,来作为外面的辅佐条件。什么是客观态势呢?孙子的解释是:所谓客观态势,就是凭借有利因素而采取应变措施。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要善于造势,通过对客观条件的清晰认识,为自己营造出有利的空间环境。
荀子在《劝学》中曾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其实就是利用外势的例子。不过,孙子所讲的“为势”,不仅仅是利用外势,而是善于造势,利用外势只是登上高处顺应风向,善于造势则是在利用外势的基础上,还能创造出“高山”“顺风”这样的外势来。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具有了善于造势的能力,他做什么事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事的成功率自然也能大大提高了。西汉开国功臣、兵家四圣之一的韩信在进攻赵国时背水列阵,将士兵置于死地,从而让他们奋勇抗击,这就是造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势,并最终获胜。
【原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1]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2]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3]之,卑而骄之,佚[4]而劳[5]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注释】
[1]示:展示。此处有故意伪装的意思。下同。
[2]取:攻取。
[3]挠:扰乱。
[4]佚:通“逸”,即安逸、安稳。
[5]劳:疲劳。
【译文】
用兵作战,就是一种比拼诡计的行为。因此,有实力要做出一副没实力的样子,想要攻打一定要做出一副不想攻打的样子;想从近处攻打,就要做出一副要从远处攻打的样子,想从远处攻打就要做出一副要从近处攻打的样子。如果事先得知对方贪利就用利益去诱惑他;如果察觉对方混乱就要趁乱攻打他;对方充实就要多加防备;对方过于强大就要避其锋芒;对方暴躁、易恼怒就不停骚扰,让他更加愤怒;对方步步小心谨慎就要设法使他骄傲自大,从而丧失判断力;对方如果准备充分、休整得体,就要设法使其疲劳;对方若是内部团结就要想办法离间他们,让他们互相猜忌。(总之,)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要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以上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考验着军事家们的智慧,需要在战争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不可能事先料到,更无法在战前做出规定。
【解析】
在孙子看来,战争其实就是一种诡诈之术,善用诡诈之术就是兵家制胜的秘诀。曹操对此的注解可谓直白而精辟:“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意思是说,行军打仗的目的就是战胜敌人,为了战胜敌人,我们必然要采取一些诡诈的招数。
如何使用诡诈之术呢?孙子认为其核心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如何做到这点呢?孙子对己方提出了四点建议:“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其核心就是懂得示弱,以迷惑敌人。对于如何应对敌方,孙子则提出了八点建议:“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其核心就是塑造敌人的弱点,抓住敌人的弱点,然后攻击敌人的弱点。
不过,战争不能完全置诡道于不顾,但也不能完全以诡道为主,那样必然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1]胜者,得算多[2]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1]庙算:古时候出兵作战之前,都要去宗庙举行特定仪式,同时商讨具体的作战计划,做出战略部署,这就是“庙算”。
[2]得算多:有利条件多。
【译文】
在“庙算”上就判定自己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通过对比、分析后,认为己方胜算更多。在“庙算”上就判定己方无法取得胜利的,是因为通过分析、计算后,认为己方胜算太少。认为自己胜算多的常常取胜,认为自己胜算少的则多半失败,更何况那些根本就没有一点胜算的呢?因此,只要我们根据“庙算”时的结论,就可以大致判定一场战争的结果了。
【解析】
这一段,孙子讲的是“庙算”的重要意义。
这里的“庙”,自然不是寺庙,而是指庙堂,即古代太庙的明堂,是古代君主祭祀、议事的地方。这里的“算”,自然也不是算术,而是指商议谋划。
“庙算”一词,早在夏朝便有了,那时的国家凡遇战事,都要告于祖庙,议于庙堂,并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在每次兴师作战之前,君主和臣子们都要在庙堂上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订作战方案。
在孙子看来,通过“庙算”的结论就足以判断一场战争的胜负了。如果在战争之前就对双方的形势进行严密的分析,找出己方的优势,并且认为己方能获胜的,胜利的把握就十之八九了;如果在战争之前对双方的形势进行分析,积极利用己方的优势,避免己方的缺陷,即使己方获胜的把握不大,也已然有获胜的希望;如果轻视战前规划,不考虑导致双方胜败的各种因素而轻率地发动战争,只能招致失败,而且是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