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商鞅变法
公子连夺君位
蜗居在西北苦寒之地的民族,一直受着魏国和西戎部落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魏文侯之时,秦军在吴起的打击下,不断丧失领地,眼看秦国有被灭亡的危险。
面对魏国的蓬勃发展和秦国的困顿低迷,公子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遥望西北,多少年前还是公子连的乐土,秦灵公死后,公子连以为自己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国君之位,没想到叔祖秦简公将国君大位抢了去。为了免遭不测,公子连在一批忠臣的帮助下逃到了魏国避难。这一去,便是二十九年,期间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秦国这边,秦简公去世后,儿子秦惠公继位,待秦惠公去世后,秦简公才两岁的孙子秦出子坐上了秦国国君的位子。此时的秦国,把持朝政的是秦出子的母亲。她大肆重用宦官和外戚。秦国老贵族与之爆发了激烈的矛盾。为了缓和紧张局势,秦出子的母亲只能用赏赐去麻痹他们,这样一来,矛盾虽然有所缓和,秦国的国库却就此一贫如洗。眼看着她的统治岌岌可危。
此时,赵国实现了与楚国的联合,对魏国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为了彻底让魏国陷入被动,赵国与楚国还加紧了和西方秦国的联系,霎时间,魏国陷入了三面受敌的境地,这种局面几乎是魏文侯以来最不利的。
为了打破被动挨打的局面,魏武侯决意将公子连送回秦国。按照魏武侯的计划,只要公子连在魏国的帮助下夺回国君之位,秦国便会亲厚魏国,即使夺位失败,秦国也必定会大乱一场,失去东进的精力。对于魏国而言,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公子连拒绝了魏武侯,他首先感谢魏国的悉心照顾,然后说明基于魏国目前的局势,不愿意让魏国劳师。这就是说,他要依靠自己独立的力量,回到祖国。
当时的秦国,已经有很多人和秦出子母亲不和,其中最有实力的当属朝中大臣。公子连首先要拉拢的就是这些人。其次,公子连则是联系那些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自耕农,他们是和秦出子利益冲突最大的群体。再次,公子连派遣了一大批能言善辩之人前去秦国,在街头巷尾发布将要施行新政的消息,其中主要涉及打击秦出子所重视的外戚和宦官。最后,公子连拉拢秦军将领,还对那些豪杰义士给予优待,尽量用金钱让他们为自己服务。事实证明,公子连的做法是很正确的,在他的努力下,他获取了秦国大多数人的支持。
一年之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公子连只需要回到秦国,便很有可能夺回失去的国君之位。于是,公子连向魏武侯辞行。公子连归国的消息很快被秦出子之母知晓,于是她紧急派遣军队前去西河,准备在公子连尚未归来之时将之消灭。
公子连早就预料到秦出子之母会有此一招,所以在此之前,他就收买了军队的将领。整个军队早已投向了公子连。此外,秦国上下许多人听说公子连归来的消息后,皆来迎接。就这样,公子连兵不血刃便回到了秦国都城雍城,在军队和百姓的簇拥下,公子连很快便将少数忠于秦出子母子之人一网打尽。公子连正式坐上了秦国国君之位,是为秦献公。
公子连成功坐上国君大位后,便开始了一系列改革。秦国在秦献公的改革之下,国力大大增强。到了秦献公晚年,他打破了当初对魏武侯的盟约之言,用战争的方式展示秦国的改革成果。
秦献公十九年(前366),韩魏两国兵临周天子封地,威胁周显王,秦献公找准这个借口,起兵勤王。韩魏联军与秦军在洛阳一线交战,韩魏两军大败,被秦军斩杀了数万人马,这使得秦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了很大提升。尝到了甜头的秦国,当然不会就此罢手,他们在西北的高地上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便会东出函谷关,参与中原的争霸大业。
当然,秦国首要的任务,就是夺取魏国的河西之地。当初迁都,就是为了表示这个决心。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秦军大举攻击魏国,在失去了吴起的情况下,魏国一败涂地,吴起所攻占的河西之地,全部重新落入了秦国的手中。
秦军甚至一度达到了魏国的石门,斩杀了六万魏国军队。在秦献公获取了对魏战争的胜利之后,周显王赐予了秦献公“伯”(是霸主的意思)的称号,可谓名利双收。两年后,秦国和魏国再次交战,这一次的战场在少梁。此次战争,魏国再次遭遇惨败,甚至连魏国的相国公叔痤也被俘虏。不久,秦献公去世,即位的是秦孝公。
商鞅入秦国
乱世有一个优点,即可以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这为贫寒子弟向上流动提供了道路。在战国时期,一个人只要有才华且有雄心壮志,就不会被埋没。商鞅早年由于没有遇上明主,因此郁郁不得志,差一点枉死在魏国。商鞅渴望使尽平生所学,立名于当世立功于后世。所以,当他听说秦孝公为重振秦穆公的霸业而下令遍寻天下贤才时,毅然离开让他彻底绝望的魏国,只身前赴秦国。
第一次见到秦孝公,商鞅言辞恳恳,秦孝公却昏昏欲睡,没听进商鞅的一言半语。事后,秦孝公责备景监,说他推荐之人乃迂腐呆滞之徒。景监也很无奈,这时商鞅再次求景监引见,景蓝对商鞅还抱有一线希望,所以再次答应了商鞅的请求。第二次召见,秦孝公懵懵懂懂,觉得商鞅说得有理,但不合他的心意。经过两次交谈,商鞅已经完全探知秦孝公的心愿,请求景监第三次引见。秦孝公第三次召见商鞅,果如商鞅所料,他很信服商鞅的话。
原来秦孝公复业心急,渴望在有生之年称霸中原,重振秦穆公的雄风。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欲成大事,而又想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办成,唯有施行霸道。后来,秦孝公召见商鞅几次,商鞅都用称霸之道开导秦孝公。秦孝公对霸道很痴迷,所以与商鞅交谈时,他会不知不觉移席靠近商鞅,不厌其烦地听其讲解。
法家注重的是刑罚之学,商鞅知道法家的弱点,即威严过重,缺少恩德。但诸侯争战不断,商鞅久不得志,加之秦孝公诚心重用,他只能赌上一把,利用严刑峻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强秦国国力。
秦孝公的大臣甘龙是保守派,不主张变法,认为变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反驳甘龙的观点,商鞅朗声说道:“聪明人负责制定礼法,愚蠢的人不知变通,天生注定是被聪明人的礼法约束的命。贤能的人懂得因势变更法度,无能的人蠢笨如石,只会傻傻坚守,全然不知因时而变。”
这几句话,字字如利箭射中甘龙的要害,甘龙无言以对。商鞅话锋逼人,霸气凛然,老臣杜挚起身反驳。杜挚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最好不要贸然变更礼法;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最好不要更换国家旧器。坚守祖上礼法不会有过错,让百姓安于俗见不会出现偏漏。如果肆意妄为,难免扰乱天下。
杜挚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只因惧怕变法会带来不利影响而一味排斥,势必会丧失变法的最佳时期。面对这两个顽固派,商鞅越战越勇,他说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并没有亘古不变的礼法,只要有利于国家,旧的礼法是可以被超越的。
秦孝公立志图强,苦无善策,商鞅才高志大,秦孝公自然极力支持。
徙木立信
商鞅意识到颁布新法如果得不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贯彻执行起来势必困难重重。为了保证新法在百姓中顺利施行,商鞅认为必须取信于民。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秦国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下令说,只要有人搬木头到北门,国家赏赐十金作为报酬。
百姓初时并不相信。很多百姓站在城门外观望,不知商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观望者越来越多,却仍无人向前搬动木头,商鞅增加赏金到五十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金加到五十金后,百姓人头攒动,三三五五,交头低声商议,跃跃欲试,但仍无人敢出来搬木头。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里终于走出一个人,他说:“让我来试试。”说着他就把木头扛起来,将其搬到了北门。商鞅果真派人赏给那个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金。
这件事传开后,在秦国引起了轰动。老百姓都相信左庶长商鞅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城门立木,只为取信于民。商鞅通过此事就是想告诉百姓,让他们相信朝廷。凡是朝廷颁发的诏令,一定言而有信,不问身份尊卑,对有功者必赏,对违法者必罚。
得到百姓的支持后,商鞅开始正式变法。商鞅一生一共主持了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有三大作用:第一,强调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这体现在鼓励农耕政策上;第二,强调建立军功,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这是战争方略;第三,强调维持社会稳定,杜绝犯罪,这是以严刑峻法的方式稳定社会秩序。
从变法的内容来看,变法处罚严苛,容易引起百姓不满。新法实施了一年多,百姓怨声载道,仅国都就有一千多人非议新法。商鞅声威凛然,但也不敢轻易触动众怒,正当商鞅为新法的推行而焦虑时,太子触犯了新法。
城门立木树立了改革的信誉,商鞅需要再次惩罚高官,树立新法的威信。触犯新法的是太子,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能轻易施加刑罚。但是,如果不惩罚太子,就不能树立新法的威信。商鞅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处罚了太子的两位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
太子的老师遭到商鞅处罚,太子自然痛恨商鞅,同时百姓和官员也因此事见识了商鞅的威严,再没人敢非议和阻碍新法,新法顺利地推行开来。
经过第一次变法,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国家虽然富强,但社会仍处在高压政策之下,百姓很忌惮连坐法。生活在秦国,百姓必须事事小心,处处留神,不能说错话更不能做错事,仿佛头顶悬有一柄利剑。
经过几年的改革,原先非议新法的人获得利益后,开始鼓吹新法。商鞅听闻后,认为那些人会扰乱教化,于是将他们迁移到周边小城。
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因此他能够大刀阔斧地改革。作为改革家,商鞅十分刚毅,敢想敢做,所以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树敌太多注定了商鞅的悲剧结局。
公子虔受刑
秦孝公三年(前359),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施行变法。秦孝公十年(前352年),商鞅又被提拔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个等级爵位中的第十六级,可见秦孝公很倚重商鞅。
秦孝公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战胜魏国。商鞅被提升为大良造后,在秦孝公的授意下亲自领兵攻打魏国,抢占其安邑地区。此次战役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向历史宣告:魏国已不再是秦国的对手。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国迁都咸阳。此地占据山川之险的同时更加接近魏国。此时的魏国仍然以强国自居,还未把秦国放在眼里。但变法后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年时常败于魏国的秦国了,秦国用十年的功夫积蓄力量,已经能够和魏国匹敌了。
迁都咸阳后,为了火速超越并战胜魏国,商鞅开始施行第二次变法。第二次变法是第一次变法的补充。经过两次变法,秦国百姓受到户籍和地域的双重限制,个人自由被约束。商鞅屡次约束百姓,目的只有一个,让百姓以“耕、战”为本,杜绝经商、学习、游说和私斗等不利于中央集权的活动。
第一次改革,秦国走向富强;第二次改革,秦国走向中央集权。秦国由弱国变成强国,商鞅功不可没。经过两次改革,秦国已经变成了一匹能征善战的千里马。商鞅希望自己的千里马能够踏平其他诸侯国,实现全国的统一。
新法刚刚使秦国走向称霸的大道,又有人居心不良触犯新法。商鞅有改革家的大无畏精神,不为太子留情面,更不会为其他人留情面。
上次太子触犯新法,他的老师公子虔被罚,公子虔恨商鞅入骨。第二次变法施行四年后,公子虔再度犯法。商鞅毅然决然地处公子虔劓刑。劓刑,就是割掉鼻子。为了变法,商鞅整得公子虔面目全非,这加深了公子虔的怨毒之心。商鞅两度惩治太子的老师,毫不顾忌太子的颜面,使太子对商鞅心存忌恨,这也为商鞅埋下了祸根。
改革法令颁布后,商鞅宣布:以法为教。按新法行事的温顺百姓,商鞅大赏特赏。被赏赐的人多是耕田种地优秀、出军作战勇敢者。有赏便有罚,遵循新法可以获得赏赐,触犯新法便要遭受处罚。
面对触犯新法的人,商鞅决不姑息。有一次,七百多个囚徒触犯新法,商鞅手起,七百多颗人头马上落地,血溅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