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亚文化与县域青年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论

青年与文化间呈现出复杂且动态的关系,不仅折射了宏大的社会结构,也凸显了文化的力量。

文化。“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是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学者。他在人类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始文化》(1817)一书中,首先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文化分析》一书中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理想的”文化定义,“文献式”的文化定义和文化的“社会”定义,分别对应:人类的发展过程、艺术和艺术活动、人类的生活方式。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进一步论述自己的文化观:文化是“包括物质、智性、精神等各个层面的整体生活方式”[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文化的概念纷繁复杂,无法划一,但无人否定“文化”生发于人类的心灵内核,广泛表征于心灵外部的认知内容,具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包括不同符号、价值及行为的自适应系统。文化观念、文化现象不仅烙在人们的头脑还弥漫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

亚文化(Sub-Culture)。又被称作次文化、副文化和潜文化。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留下印记,每一圈层都反映着不同时期由各种要素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越是远古的圈层,其文化特质愈简单粗糙;愈是离现代较近的圈层,其文化特质就越复杂、精细,后现代时代连规范“什么是文化”的根本条件都产生了变化,文化的多样性见证社会的文明程度。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阿尔伯特·科恩(Albert Cohn)在《犯罪男孩:帮派文化》一书中指出:“亚文化是指不同于一般社会接受的文化价值系统,即在集团或帮伙中发展起来的文化系统。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是相对概念,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有可能转变为社会主流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亚文化具有强烈的族群特征,通常是按人口学特征或社会阶层等要素自然划分而形成的某一群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文化特质,如哥特文化、吸血鬼文化、动漫文化、恐怖文学文化、同性恋文化、朋克文化,等等。

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才首次将青年文化与亚文化联结起来,以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为代表的社会学者从社会阶级的角度出发定义青年文化,认为青年文化是中产阶级青年通过各种时尚消费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对阶级统治进行“仪式性抵抗”的亚文化。加拿大学者在《越轨青年文化比较》一书中指出,亚文化由“意义体制、表现模式和生活方式组成,它反映了社会非主流群体渴望打破社会结构矛盾的尝试”(迈克尔·布雷克,1989)。青年社会地位的边缘性,使得青年文化表现为一种“抵抗性的”认同,他们通过追求已失去的原始性,比如野性、荒诞、散漫、拼凑和无中心性等来表达对文明的反叛,这是青年作为一个独立阶层所发表的宣言与实践。青年亚文化以青年为主体,从内在观念、外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与主流文化相区别,在社会总体文化中处于次要地位的一种文化系统。亚文化是多元文化中普遍而又特殊的存在,以“抵抗性”“个性化”“边缘性”为主要特征,试图调整现有的主流社会秩序,却又面临着主流文化的“整合”与“收编”,而处于“漂浮状态”杨晶.青年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中国青年研究[J].2018(3):85-90.

中国互联网1994年诞生,新媒介加速青年亚文化的多元变迁,成为当今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御宅文化、迷族文化、同人文化、丧文化等相继出现,这些文化图景无一不是真实再现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与新媒介碰撞结合的生存形态和精神实貌,当然亚文化具备“景观”和“隐喻”的双重功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各种崇尚自由,追求时尚的自拍、爆料、恶搞、滥骂、微博、晒客、闪客、人肉搜索、视频直播等光怪陆离的网络亚文化,使网络亚文化成为网络社会最活跃的文化景观。

亚文化研究。学术界最早使用“亚文化”来研究少数族群文化,此后被用来研究青年亚文化,确切地说是研究“越轨”或“打破传统”的青年亚文化,其中以英国伯明翰学派最为盛名。英国以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主阵地,通过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范式,对“无赖青年”“嬉皮士”“光头仔”“摩登派”“朋克”等亚文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学习劳动》《女性主义与青年亚文化》等学术专著,构建了伯明翰学派在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难以撼动的权威地位。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以“阶层冲突”“权力”“集体解决方式”为关键词,注重研究劳动阶级密集区内青少年暴力、毒品等违法现象,显现了典型的社会生态模式研究。各国通常以性别、年龄、阶层、种族等标准划分研究对象,着重剖析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青年亚文化。

伴随后现代理论话语的盛行,欧美等国对亚文化的研究悄然转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西方开始诞生了后亚文化研究,研究聚焦于消费主义、新媒介时代和后现代思潮对亚文化传播机制的影响,对阶级矛盾、世代矛盾、抵抗意义等呈现弱化趋势。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以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资本”理论、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媒介理论、米歇尔·马菲索里(Michel Maffesoli)的后现代思想为理论资源,新一代亚文化研究者在质疑和批评伯明翰学派的“阶级”“抵抗”“风格”等核心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方式”“新族群”“场景”等后亚文化研究理论关键词,旨在考察变化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马中红,2010)。

以亚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研究采用民族志等经验性的研究方法,描述社会弱势群体的“实践逻辑”,借以探讨隐匿在社会生活“正常”表象之下的文化建构过程。亚文化研究颠覆了以往文化研究的“基础”,揭示出文化的“分层”属性,说明文化不是中立的存在,而是有优劣、主次之分的。有关亚文化的研究都默示着“社会性”的隐喻,为“解读”社会结构的内部矛盾提供了抓手。

流行亚文化。美国大众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领域重要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著名学者约翰·菲斯克(John Fisk)认为,如果一个媒介文本的话语符合人们在特定时间里去阐释他们社会体验的方式,那么,该文本就会流行起来。他在《“粉丝”的文化经济学》中指出,官方文化(official culture)体系是促进某些特定文化品位和能力的发展,并且使之享有特权——尤其通过教育系统和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国家对艺术的补贴等机制,来建构一种“高雅”文化,跨越从传统到先锋的区间范围。这种文化在社会和制度上都是合法的。这种官方文化区别于缺乏社会正当性和制度支持的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是传播并盛行于社会大众之间,通俗易懂富有魅力,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巨大的潜在商业利润是一部分流行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高科技媒体是流行文化得以迅速推广的工具和保障,大众心理则是流行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某种程度上,流行文化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乃至资本主义本身。

日本流行亚文化以日式动漫、游戏、广播剧、日剧、角色扮演、流行小说、萌文化为主要代表,牢牢占领了日本从少儿到成年人的亚文化市场,进而走向中韩、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堪称全世界亚文化市场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具有典型意义的御宅文化,早期作品以日本为主题居多,大量使用日本式的表现,消费着日本。但这个始于二十世纪中期的文化作为后现代化洪流当中的日本流行文化的一个支流,获得了超越国界的支持。原因是御宅文化的起源无论是动画、特技摄影、科幻或是电脑游戏,乃至于支撑上述全体的杂志文化,事实上都是二战后50至70年代从美国进口而来的次文化。所以尝试理解御宅文化的展开,不仅止于日本国内的通史,而且属于全球的后现代化潮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受到日式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对青少年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当下饭圈文化、御宅文化、丧文化、Cosplay文化等都是以物质化、平面化的价值追求为特征的社会语境下的流行元素集合,青年人质疑和反抗资本世界的逻辑和意识形态,用激进的集体狂欢情绪缓解整代人的内心焦虑。澎湃新闻公众号20200302推文,指出“抗疫(新冠肺炎)、漫画、追星、拍vlog,这届90后护士另类又强大”,流行亚文化是由流行生活方式、品位等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

后现代。“后现代”术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的《历史研究》中。汤因比意义上的“后现代”时期用来描述西方历史从1875年之后的第四个阶段(此前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黑暗时代、中世纪、现代时期)。按照这种说法,西方文明从大约1875年起就已经进入了“后现代时期”,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年代,充满了战争、社会骚乱和革命,与现代时期形成了断裂。“后”指向一种难以名状的超越之物。在内容上,“后”保留了同我们熟悉的事物的联系,既以它为名,又加以否定。此前的“现代时期”是一个以社会稳定、理性主义和进步为特征的资产阶级时代;而与此相对照,后现代是一个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之崩溃为特征的动乱时代。

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所谈到的“后现代”并不完全指涉汤因比意义上的“后现代时期”,而是指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肇始于法国学术思想界,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成长,20世纪80年代进口到日本,乃至全世界的一场全方位的颠覆传统的运动。根据学者的考证,法国的后现代理论运动的直接诱因是1968年的学生骚乱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决裂感。但是后现代理论自从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后,后现代的政治性根源被自由主义的外衣包装了起来,后现代理论更多地代表了政治以外的领域,文学、建筑、绘画、哲学,等等。后现代的理论鼻祖是尼采、海德格尔,著名人物乔治·巴塔耶、米歇尔·福柯和雅克·拉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