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遍访名师

当一心向佛的玄奘随次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里潜心研读佛典时,隋朝境内却是兵燹灾荒交替,战火蔓延。公元617年,不堪忍受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荒废朝政,穷兵黩武,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各地起义军渐成气候,形成以李密瓦岗寨农民起义军、窦建德起义军、杜伏威起义军为首的三支主力,他们分别活动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隋王朝的统治,将隋朝主要兵力分隔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处,使隋朝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于是,隋炀帝委任江都宫监王世充率江淮精兵驰援洛阳,平定农民起义军,致使洛口一带,断壁残垣,狼烟四起,白骨遍野。

公元618年春,李密率瓦岗寨精兵七千,攻取兴洛仓(即洛口仓,因地处洛水入黄河之口而得名),占据仓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步步逼近东都洛阳,城内大乱,战火一度蔓延至净土寺。

眼看着连最起码果腹的粥饭都无法供给,高僧们连肚子都填不饱,更别提谈佛论道了。玄奘在净土寺已出家数年,年龄尚小,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下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之后,他找到次兄陈素,说:“此虽父母之邑也,而丧乱若兹,岂可守而死也!余闻唐帝驱晋阳之众,已拥有长安,天下依归,如适父母,愿与兄投也。”

陈素见玄奘所言极是,况且洛阳实在难以为继了,遂随他的建议。是年春,两人结伴离开洛阳净土寺,途中偶遇前往长安避难的道基法师,于是,玄奘兄弟随从法师西入长安,寓居于长安庄严寺。然而,由于庄严寺疏于修缮,变得破败不堪,已无多少庄严肃穆之气。

此时的长安刚刚易主,隋朝灭亡,大唐草创,兵甲尚兴。倒台的隋炀帝也笃好佛教,力推佛教的发展。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具有浓厚佛教信仰的佛化家庭中,其父亲杨忠就曾营造过佛寺(栖严寺)。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六月十三日,隋文帝出生于冯翊(今陕西大荔县)的般若尼寺,“于时赤光照室,流溢外户。紫气满庭,状如楼阙。色染人衣。内外惊禁。奶母以时炎热就而扇之。寒甚几绝。困不能啼”,后由比丘尼抚养长大。

立国后,隋文帝施政的第一步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佛教复兴的措施,建寺立塔,造像写经,不遗余力,为推进佛教在中国的正式化、国家化、制度化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此外,隋文帝在五台山大建佛寺,使其后来成为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的少林寺曾经一度毁于北周,经隋文帝重建,得以复兴。

值得庆幸的是,唐王朝统治者也高度重视佛教的整顿和利用。李唐一代既有唐高祖宗国学,并以王室和老子(李耳)同姓李为由,下诏叙三教先后:老先,次孔,末释。唐代的僧尼对唐初执行崇道抑佛的政策甚为不满,这正是武则天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六月,武后则天则利用佛教徒伪造《大云经》:

发我铭者小人,读我铭者圣君……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还唱武媚娘。……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光宅四天下,八表一时至。民庶尽安乐,方知文武炽。千秋不移宗,十八成君子。歌曰:非旧非新,交七为身,傍山之下,到出圣人。

自称弥勒下生,当为皇帝,实为佛祖之意。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正式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由于佛教为武则天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她一反李唐皇帝“道在佛先”的排列,下制:释教“开革命之阶……自今以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僧人)处黄冠(道士)之前。”另外,她亲自为八十卷《华严经》译本作序。她奉佛,更多是为自己广积功德。她更偏好道教,从其“玄元皇帝”的封号中可窥知一二。

李氏父子因忙于争夺权力,无暇提倡佛教。所以,偌大的京都城里,竟然找不到一个佛学的讲筵。玄奘兄弟本意来长安求师问道,见此情此景,不禁大失所望。后来获悉许多名僧大都云集在战火尚未殃及的蜀地求佛问道。故蜀地一度成为西南方面的佛教中心。

虽然中原腹地战火连绵,生灵涂炭,但因蜀道之难而与中原隔绝。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仍旧是一片世外桃源,晨钟暮鼓替代刀光剑影的厮杀,宝刹寺庙替代马革裹尸的疆场。因此,这里是一块“慈门数片叶,道树一林花”的佛门净土。巴蜀就像佛陀敞开仁慈的胸怀接纳、养育着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

于是,玄奘再度启请次兄陈素道:“此无法事,不可虚度,愿游蜀受业焉。”

不久,陈素听从玄奘的建议,离开长安南下,经子午谷,翻越天险秦岭,到达汉川。玄奘与次兄行至剑阁山中的一小寺,正碰到在洛阳讲过经的空、景两位法师。他们都是学识渊博的讲论大德。于是,玄奘兄弟便在寺内滞留一月有余,从两位大德听受《摄大乘论》等,最后大家结伴向蜀地进发。即使在旅途中,玄奘也丝毫不放过向两位大德学习的机会。至冬,他们一行终于抵达成都。

此时,四海的大德僧伽都云集在巴蜀之地,遂大开法筵,激烈论辩。玄奘与次兄陈素先暂住在多宝寺,后又搬进空慧寺。玄奘学佛求法之心空前高涨,先后听取宝暹《摄大乘论》、从道基学《毗昙》、从道振法师听讲《迦旃延阿毗昙》。他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两三年内,便究通诸部。在五湖四海前来听讲经的数百名僧众之中,尤以玄奘学识渊博而卓绝群伦。登座讲论,不视经卷而滔滔不绝,博通古今,众人都惊奇他的忆念之力,终古罕类。这使玄奘声名鹊起,一时吴、蜀、荆、楚间,无人不晓其名。连座主之一的道基法师也赞道:“予游将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此。”

公元620年,二十一岁的玄奘在成都受了具足戒(又可称受比丘戒)。那天,空慧寺钟鼎齐鸣,鼓乐喧天,玄奘在戒师的引领下,款步来到戒坛,先绕坛三圈,拈香礼佛,然后由戒师开导明授“四重戒”和“十善戒”。从此,玄奘正式取得僧伽的资格。

具足戒,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是佛教僧伽的最高戒律。具足戒者,当身体强健,诸根具足,无有聋盲等众患,身器清净,无有边罪、犯比丘尼、贼住等杂过,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已受沙弥(尼)戒,且年龄已满二十岁而未逾七十岁之间。盖具足戒亦仅标示主要之戒律,令持戒者由此而于一切境界中远离罪恶,趋于圆足,故谓具足戒。

玄奘受了具足戒,发誓遵守二百五十条戒律,此时唐朝才为他发放正式的度牒(即当和尚的资格凭证)。于是,玄奘成为一名官方认可的僧伽,并享有一定的待遇,也具有独立讲经的资格了。他是真正的厚积薄发,很快在蜀地佛学圈的声望就赶上了次兄陈素。那些目睹过陈素风采的人,如今见玄奘年纪轻轻就精通佛学,赞叹不已。时人给予玄奘、陈素两位佛门兄弟极高的声誉,称他们为“陈门双骥”。

在以后的数十年间,玄奘先后遍历陇、蜀、荆、赵等地,参谒宿老,探访名师,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分别从景、严、空、慧景、道基、宝暹、道振、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法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毗昙》《迦旃延阿毗昙》《婆沙》《杂心》《成实论》,以及《俱舍论》等佛学经典。

公元622年,二十三岁的玄奘对蜀中所传经论都探究完毕,素有“天府之国”称号的巴蜀已盛装不下他蓬勃的求知欲,他想入京寻求更高深的学问。当他听说道深法师(研究《成实论》的学者)在千里之遥的赵地讲学,乃计划从巴蜀沿江东下,然后北上相州(今安阳)、赵州(河北赵县),抵达京师。

隋朝末年,兵灾连连,海内鼎沸,百姓苦不堪言。公元618年,瓦岗军直逼东都,天下大乱,隋帝无力回天。听说唐主李渊起兵晋阳,攻克长安,天下依归,玄奘遂又建议次兄陈素共赴长安。但玄奘这次规划好的行程计划在喜好安逸的次兄陈素那里受阻。

玄奘对次兄陈素说:“学贵经远,义重疏通,钻即一方,未成探赜。”

次兄陈素闻言后,颇感意外,不同意他离开蜀地,说:“这和当初离开洛阳不一样啊!那时我们是为了求学,同时躲避战乱。现在国家太平,我们在这里也取得如此高的声望,何必再东奔西走,饱受舟车劳顿之苦?”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次兄陈素留恋眼前的宁静和安逸,而玄奘向往的是云游天下求学、遍访名师求知的乐趣。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这对相依为命的兄弟,自此在蜀地分道扬镳,他们兄弟俩再没有见过面。直到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圆寂后,才葬在长安东郊浐水东原,与次兄陈素以坟为邻。

公元623年,玄奘未听从次兄陈素的苦苦劝阻,放下手足之情,独自远行。他与商人结伴,沿岷江泛舟而下,穿峨眉,渡三峡,直抵湖北荆州。

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市始称津或江津,成为江陵县的重要商埠和码头。

玄奘孑然一人来到荆州,便进驻于荆州的第一大寺天皇寺。他在天皇寺讲经,自夏至冬,一连讲了三遍。当时汉阳王李镶任荆州都督,闻玄奘来此,深表钦慕之意,开讲之日,他亲自率领群僚及僧伽前来拜谒。讲罢一章节,一时刁难诘难,层出不穷;玄奘沉着冷静,对答如流,使诸多诘难都迎刃而解。

对玄奘的博学,李镶也赞叹不已,施送的礼物堆积如山,他却分毫不取,全部捐赠给天皇寺。

随后,玄奘辞别荆州沿江东下,来到南方的扬州、吴会等地,拜会名僧智琰。智琰年已六旬,乃江汉英灵,解穷三藏,对这位佛门的青年才俊礼遇甚隆,施以师长之礼。他喜极而泣,感叹说:“岂期以桑榆末光,得遇太阳初晖乎!”两人相互切磋佛法,终成忘年之交。

获得三藏法师称号那一年,玄奘年仅二十四岁。在佛教中,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藏、律藏、论藏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前往天竺(今印度)、西域(今新疆、中亚诸地区)求取佛典、从事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

公元624年冬末,玄奘又从南方折返北上,进驻中原相州的慈润寺,向慧休法师受学《杂心论》和《摄大乘论》,并与三阶教信行弟子灵琛会晤。不觉间,八个月过去了,玄奘惜别灵琛,又踏上新的旅程。

此时,寒风凛冽,严冬已降临人间,冰封的大河失去涛声,长城内外被厚厚的雪花包裹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粉雕玉琢的世界。此时,玄奘的心中却像揣着一团火焰,他不畏严寒,只身前赴赵州,从道深法师学习《成实论》。

《成实论》是一部佛教论书,相传为古印度诃梨跋摩所著,后秦高僧鸠摩罗什译本共十六卷(一作十四卷或二十卷)。成实即成就四谛之意,为反对小乘说一切有部“诸法实有”理论,提倡“人法二空”,弘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相传诃梨跋摩为说一切有部著名论师鸠摩罗什(童寿)弟子,初信其师学说,后来觉得这些没有摆脱《大毗婆沙论》的束缚,拘泥于名相,烦琐支离,乃自穷三藏,以探教说之本源。后到华氏城,随多闻部学习,接触到大乘思想,又泛览九经,评量五部(律),旁究异说,考核诸论,因而著作此论。

两百多年来,研究剖析《成实论》的高僧甚多,逐渐形成专讲此论的成实学派,如僧柔、慧次、道庞、道亮、法云、僧旻、智藏、洪偃、明彦、智脱等均以《成实论》成为方家。眼下,玄奘欲投身的道深法师,也是一位研究《成实论》的名家。

玄奘在赵州的十个月里,兢兢业业,寒暑无虞,每日梵钟一响,便去寺内闻听道深法师讲解《成实论》。道深法师对玄奘的领悟能力和探求佛法的精神,深感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