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特征
中关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带动了创新创业要素向中关村聚集,各类要素互相沟通、碰撞、协同、分享,带来了知识溢出,形成了跨界融合,诞生了源源不断的新创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各种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不断产生新的“种子”,持续分枝、生根、发芽,生生不息,形成了自我发展的生态循环[26]。
一 海内外人才高度聚集
中关村已经成为全国人才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中关村科技企业人才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截至2016年年底,中关村科技企业人才总量超过248万人,数量居全国高新区之首(详见图3—2)。
图3—2 2010—2016年中关村科技企业人才资源总量及增长率
中关村还是对海外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截至2016 年年底,中关村的留学回国人员超过3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人数为2799人。港澳台和外籍人才数量为9779人。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保持持续增长,是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最集中的地区。截至2017年7月,中关村有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1188人,占全国的19.53%,占北京市的 79.95%。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 590 人,占北京市的65.63%。“高聚工程”292人(团队)。
图3—3 2011—2016年中关村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数据
领军人才团队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全球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千人计划”专家王中林院士领衔的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发出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千人计划”专家王晓东院士回国创办百济神州公司,组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制出靶向性小分子抗癌药;“千人计划”专家汉朗科技公司董事长孙刚研发了国际领先的多稳态液晶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谷歌大脑”项目负责人吴恩达加盟百度,开发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项目,智能问答机器人小度已经上线;谷歌眼镜核心研发成员赵勇回国在中关村创办格灵深瞳,研发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已在安防监控领域应用。在生物医药与技术及生命科学领域,清华大学教授、“千人计划”专家施一公教授带领的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与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直接相关的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为理解γ分泌酶复合物的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在人类对该病的研究历史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填补了空白。该成果以长文的形式由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国际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国家作物分子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邓兴旺带领的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研发出了全球最高精度玉米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千人计划”专家刘明带领团队研发了高性能“万能芯片”,这是我国首枚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万能芯片”。
二 人才制度创新领先全国
作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中关村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先行先试,引领全国人才制度创新。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于2011年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推动中关村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度发展的中国特色人才特区,提出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的13项特殊政策,包括重大项目布局、境外股权和返程投资、结汇、科技经费使用、进口税收、人才培养与兼职、居留与出入境、落户、资助、医疗、住房、配偶安置政策。
2014年,为应对中关村人才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关村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措施》及其实施细则,简称“人才8条”。从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证办理程序、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及居留办理程序、为外籍人才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开发国外高端智力要素、完善新型科研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八个方面加大人才管理改革的力度;并强调建立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协调相关中央单位和北京市的协调落实机制和督办机制。
2015年3月,着眼于面向全球吸引人才、竞争人才、使用人才,大幅提高外籍人才比例,增强首都人才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中关村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工程》文件,要求用3—5年时间,逐步建成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以集聚高端人才为核心,积极开发以外国专家、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外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外籍创业人才为代表的外籍人才资源;提出10项主要任务,包括: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拓宽国际人才创新平台、打造国际人才创业平台、支持企业开发国际人才、打造跨境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跨境合作创业平台、完善跨境科技金融服务、建设国际人才市场体系、抢占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制高点、营造国际人才发展“软环境”。
2016年,公安部出台了20条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10项政策措施系根据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定位、特点和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并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这10条政策措施着力针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外籍华人、外籍青年学生四类人才,提供永久居留、口岸签证、长期居留许可等出入境便利。主要内容包括:为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设立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公安部在中关村设立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并缩短审批期限;对中关村市场化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实施积分评估制度;对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提供办理口岸签证和长期居留许可的便利;对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在中关村长期创业的外籍华人提供申请永久居留的便捷通道;允许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在中关村短期实习;允许在京高校外国留学生在中关村进行兼职创业等。这些出入境政策聚焦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将有效解决制约外籍人才集聚的政策瓶颈,使得国际创新人才成为中关村链接全球创新有机网络的纽带。
2018年,中关村出台《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多项政策为全国率先提出。《措施》共提出了20条政策,多项均为全国率先提出。其中,在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方面提出了5条政策,重点解决人才“进得来”问题,涉及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便捷出入境以及长期居留许可等。在之前配偶子女享有直通车的政策基础上,新政提出中国籍人才的外籍配偶及子女可通过直通车程序申请永久居留,实现对高层次人才和家属的全覆盖。在便捷出入境方面,外籍专家学者每年多次入境需频繁办理程序,这次的政策创新将允许他们换发多次入境的访问签证,为他们到中关村科研院所交流访问提供便利,对来京探亲的人才家属也将签发5年签证。中关村在外籍人才引进制度创新上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为全国各地的外籍人才引进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 政府创新推动效应明显
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等中央部门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技术企业转让企业所得税、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优惠政策。中关村管委会制定实施了“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等项目,定期举办留学人员企业精品项目和企业“走出去”等推介活动。“十百千工程”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培育一批收入规模在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综合运用多种支持方式,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群。2003 年,由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共同发起了旨在改善融资环境的“瞪羚计划”。该计划明确规定:中关村管委会负责组织和监管“瞪羚计划”的实施,提供贷款贴息及担保补贴;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负责受理“瞪羚企业”的担保申请和资格认定;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负责进行信用管理和评定,信用评级机构负责对“瞪羚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和调查,协作银行负责向获得担保的“瞪羚企业”发放贷款。该计划把握住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既厘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边界,同时又实现了政府、市场、社会对推动创新的共同治理、联合治理。[27]
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部门出台了中央级事业单位科研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方面的政策。北京市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先行先试政策。进一步深化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等改革试点,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搭建公共技术和产业服务平台,构建专利池,创制技术标准。通过改革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改革、收益分配方式改革、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等方式,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28] 对于新型科研机构,政府提供充分经费,鼓励大胆探索,并支持其创新科研体制。
针对天使投资和创业服务,中关村管委会完善中关村天使投资的相关政策,采取参股、联合投资和战略合作等方式,通过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支持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在中关村示范区内的天使投资活动。中关村管委会设立中关村创业服务体系发展支持资金,支持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在建设运维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构建高效专业服务团队、提高孵化空间使用效率、培育推荐前沿技术项目和金种子企业方面开展创新型工作。[29] 培育和扶持了创新工场、车库咖啡、联想之星、创客空间等创新型孵化器,并将36氪、天使汇、微软云加速器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纳入中关村示范区创业服务工作体系,享受中关村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相关支持政策。此外,政府与创业服务机构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领域的合作力度日益加强。例如,中关村管委会依托启迪控股等创新型孵化载体开展大规模海外创业人才培训。
同时,针对社会组织,中关村管委会制定实施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社会组织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为社会组织提供建设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支持,并通过政策咨询、委托课题等形式,鼓励社会组织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