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是解决好当前全球性挑战问题的关键。现代意义上的发展研究发端于西方对二战后摆脱殖民枷锁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思考。随着二战后世界主题的变换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外陆续产生了经济增长理论、依附理论、不平等交换理论、世界体系论等一系列发展理论流派,围绕发展问题研究也涌现了发展哲学、发展经济学、发展未来学、发展社会学和发展政治学等分支学科。虽然这些发展理论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们一般站在西方立场、用西方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其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际有着不同程度的错位,因此不能完全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很难用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们对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建构适应中国实际的发展理论。而要建构这样的理论,直接套用西方的发展理论显然不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这些发展的矛盾、问题予以深刻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发展理论,以形成新的理论和解决办法,这就特别需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思想资源。
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列宁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由理论变为现实。列宁关于民族解放和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观对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具有很大影响。具体到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列宁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1]。“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2]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或被压迫民族解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观契合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从此,列宁发展观就被我们赋予了指引中国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列宁发展观作为我国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之一贯穿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始终,对我国的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继承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即本质层次和运行层次。本质层次发展观主要揭示发展的本质、要求及其基本规律等,运行层次发展观着重研究发展的条件、方法、途径和机制等问题。[3]纵观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研究了本质层次的发展观,他们相继提出了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发展观,但对具体运行层次的发展观研究比较薄弱。列宁继承和完善了他们的理论,不仅对本质层次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发展观进行了丰富完善,还对具体运行层次的发展观进行了开拓性的贡献。列宁立足于俄国等经济文化落后东方国家的具体实际,创立了被压迫民族解放和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影响,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因此,系统地研究列宁发展观,有利于继承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第二,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列宁发展观。列宁曾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4]。同样,列宁发展观也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列宁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趋势为时代依据,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内阶级状况为国情依据,以其继承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作为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作为发展目的,实事求是,创立了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观和社会主义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向一个新阶段。但是,许多人认为列宁主义基本上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否认其发展和建设的内容。目前国内关于列宁发展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在谈到对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继承发展,或者谈到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思想渊源时部分涉及列宁的发展观内容,或者仅仅从一个方面探讨了列宁的发展观,没有再现列宁发展观的原貌。这些情况都影响了对列宁发展观的整体性理解,也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整体建构。因此,系统地研究列宁发展观,有利于整体性理解列宁发展观。
第三,有利于增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自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所完成的发展任务,而且要迎头赶上今天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因此,我们的建设任务极具艰巨性和风险性。为保障正确发展方向,规避发展风险,少走发展弯路,我们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尤其列宁发展观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建构科学的发展观以指导现代化建设,增强理论自觉,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提条件下建立的。毛泽东对此指出:“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5]这些因素决定我国容易受俄国发展思想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对我国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有重要的启发。我们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俄国的传播、列宁的著作及其解释方式。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发展理论深受列宁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列宁发展观那里正本清源,破除对它的教条式理解,厘清附加在列宁名下的错误观点,获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澄清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本质和目的等方面的模糊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认识,增强我们的理论自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专门系统地研究列宁发展观的成果比较少,我们只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或列宁主义其他内容的研究来了解其研究动态。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成果,有的为列宁发展观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借鉴等,有的在研究过程中部分涉及列宁发展观的内容,它为我们开展列宁发展观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发展观研究最早出现于二战后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关注。我国学者从改革开放后才涉猎这一领域,在翻译介绍和比较分析西方发展观的基础上,他们纷纷提出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建构自己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丰硕。具体情况梳理如下:第一,从发展的主题划分,相关成果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居多。学者们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当代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等方面进行具体展开。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既有一致的根本见解,又存在具体的分歧。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学者们大部分没有采取整体的研究视角,利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这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整体性建构。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研究。随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研究的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研究也不断深入拓展。学术界大致围绕发展哲学的研究中心和内涵、学科体系框架、发展哲学与发展观的关系、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目前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研究大部分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笔者认为,发展观和发展哲学虽然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研究涉及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发展观主要涉及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涉及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如何认识和评价发展问题,等等,研究对象可以从抽象延伸到具体层次。
第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历史演进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大部分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为主线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历史演进的研究,都集中在论述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上面,列宁发展观只是一笔带过或者泛泛地阐述了部分内容,没有再现列宁发展观的原貌,并且专门系统研究列宁发展观的成果比较少。
第四,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它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总体来说,关于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大部分都紧跟政治形势,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研究成果丰富,研究领域广阔,研究方法多元化。但是有很多文献观点相近,结论基本是论证注释中央领导人论断和中央文件的正确性;或者仅仅梳理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比较缺乏与列宁发展观、苏联发展经验教训对比研究的成果,缺乏历史厚重感。
第五,国外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文译本研究。从目前的相关中文译本来看,国外学术界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专著还很稀少,一般的国外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着重讨论了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对于发展与建设内容涉及很少。但有一部分学者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意义有着客观地认识。针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一些学者还是不同程度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著作,不由自主地吸收了马克思的哲学和剖析资本主义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作出了一定深度的阐释。如伊曼努尔·沃勒斯坦接受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提出了世界体系论。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本质和落后国家经济不发展的原因,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对列宁主义的相关内容研究
目前关于专门研究列宁发展观的成果比较少,基本上在研究列宁主义时部分谈到列宁的发展理论,理论系统性不强。从研究内容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者们重在研究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学者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改革开放思想日益重视起来,苏联解体后注重对列宁主义与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等。以上研究内容都涉及列宁发展观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参考。第一,关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研究。改革开放前,我国学者着重对列宁著作中关于革命理论的经典篇章进行阐发和引申,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更加全面深入。有的从整体进行研究。如曹浩瀚对列宁革命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审视了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厘清了列宁革命思想的发展逻辑,揭示了它的深层次结构,论证了它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6]有的对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进行时代新解读,如季正矩认为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胜利革命思想的基础上,将其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列宁并没有片面地强调马克思的暴力革命思想。他认为无论是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改良都要服从于革命的目的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因此,不能用苏联解体来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7]有的注重对某个革命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左凤荣着重研究了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她认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革命思想不同,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增加了输出革命的内容。但在进军波兰失败后,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世界革命转向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但仍有很大局限性。[8]张三南从列宁世界革命思想演变的角度进行了研究[9]、郑安定等概括了列宁世界革命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它的局限性[10]。
第二,对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研究。目前这类成果比较丰富,大多围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改革思想、和平共处理论、对外开放思想、资本主义观、文化革命思想、党建思想、法律思想等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密切相关问题进行展开。代表性的如俞良早对十月革命胜利后7年间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横向和纵向、理论与实践相交合的视角审视了列宁后期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要义。[11]王东从对列宁“政治遗嘱”的历史背景的考察入手探索了列宁晚年著作中的改革思想和理论,将列宁对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理论与实践的认识论总体构想视为其探寻改革之路的哲学基础,着重从改革思想的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两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新经济政策—列宁思想的最后行程),同时着重阐述了列宁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改革的重点和文化—经济—政治“三位一体的独特构想”[12]。还有赵曜[13]、杨晋川[14]等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对列宁的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了探讨。
(三)关于列宁发展理论的专门研究
目前在专门研究列宁的发展理论的成果中,从整体角度对列宁主义发展观进行研究的,如顾玉兰专门系统研究了列宁的社会发展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列宁关于东方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还分析了列宁对过渡时期的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述,论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列宁关于俄国等落后国家发展目标的全面构想和社会发展理论价值趋向。[15]梁利珍对列宁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进行研究,概括了列宁农业现代化建设思想、工业现代化建设思想、实现人的现代化思想,揭示了它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意义。[16]俞良早从列宁的渐进发展理论的进程和渐进发展所釆取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7]
不少学者结合中国的现实专门探讨了列宁的具体领域的发展观,如哲学发展观、经济发展观、政治发展思想和法律发展思想等。易杰雄提出,列宁的科学发展观主要集中在唯物辩证法上,这种发展观既是实践的又是辩证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它认为,人类社会是以自然界为依托,它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承认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在于其内在矛盾,承认事物运动、发展的状态不仅有量变,而且还有飞跃、质变。这些发展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同时适用于自然界、思维领域。[18]王元璋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列宁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过程和特点,分析了列宁的电气化思想、资源开发和配置思想、所有制结构、个人收入分配等经济发展思想,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19]吴日明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进行了探讨,认为列宁提出的经济发展的地位、动力和目的思想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20]黄志秋对列宁文化发展观进行了研究,认为列宁揭示了剥削阶级文化特别是资产阶级旧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本质区别和联系,以及文化的批判继承和文化革命思想,从而论证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演进趋势。[21]王俊文从发展“教育—文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等方面对列宁“教育—文化”发展思想进行了全面阐述[22]。王俊文还对列宁外交发展观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思想的前提与基础;和平共处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在主线;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是“和平外交”的思想核心。[23]石弘研究了列宁的跨越发展理论,认为列宁在区分社会主义革命与实现社会主义这两个不同概念的思想前提下,倒转了马克思的先发展生产力然后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模式,先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用暴力夺取国家政权,然后利用政府力量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逐渐达成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过渡。[24]还有俞良早的《论列宁关于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进》(1997)和《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2003)等成果。
(四)国外对列宁主义的研究
关于国外对列宁主义的研究,有的在论述马克思主义演变发展时,或多或少地提到列宁主义;有的专门对列宁主义进行研究,撰写了专著或学术论文;还有的针对列宁主义研究而写的书评。在国外学术界关于列宁主义研究的成果中,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影响,他们对列宁的思想往往缺乏客观的分析和公正的评价,因此不可能挖掘出列宁发展观的科学价值;有的学者予列宁发展思想及其方法以如实阐述和肯定评价,强调列宁思想仍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原苏联和俄罗斯学者研究列宁的内容和领域比较广泛。有的研究了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如俄罗斯学者弗拉基斯拉夫·格罗苏尔指出:列宁发动、论证俄国革命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结果,列宁认为俄国将在革命中得到拯救和复兴,坚持“俄国要走独立之路”,不依附和模仿西方国家。[25]还有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新经济政策,如谢尔盖·巴甫留琴科夫的《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开始的?》(1991)、尤里·普列特尼科夫的《新经济政策:列宁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1997)、维克多·布达林的《新经济政策:列宁的观点、经验和教训》(1999),等等。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用不同视角、从不同侧面展开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系统地研究列宁发展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借鉴。但目前学术界系统研究列宁发展观的成果比较缺乏,大部分研究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它们只是在研究对马克思、恩格斯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渊源时部分谈到列宁的发展理论,理论系统性不强;有的在研究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渗透着列宁发展观;或者在专门研究列宁发展观时仅仅从一个方面探讨了其发展观,没有再现列宁发展观的全貌。这些研究的缺憾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空间。
三 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发展”和“发展观”的一般含义
“发展”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古代社会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发展”的概念,有的只有历史观的循环和轮回观念。“发展”是现代社会才产生的一个概念。它根源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近代,斯宾塞等人将生物进化论引入到社会领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和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时期人们把发展等同于进化。工业革命开始后,人们一般认为发展就是由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社会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地关注和研究发展问题。在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主要指的是经济增长。如刘易斯在其所著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发展就是“总人口人均产出的增长”。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限性,开始将发展内涵拓展到社会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瑞典学者缪尔达尔提出:“‘发展’意味着从‘不发达’中解脱出来,消除贫困的过程。”[26]这说明发展已经突破了经济领域的限定,开始与社会贫困问题、实现现代化联系在一起。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们认为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多维进步过程。如美国的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发展“表示与从相对贫穷的乡村农业状态向富裕的都市工业状态转变的社会运动相联系的社会、经济、心智、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总过程”[27]。在目前社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发展有不同的含义。从经济角度来看,发展主要指由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管理水平的改善等因素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过程等;从政治角度来看,发展主要指群众的政治参与度提高、政治秩序的稳定、政府的制度化、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过程等;从社会角度来看,发展主要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并变迁为信息社会的过程,或者指发展中国家由欠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社会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发展”蕴含着某种价值预设以及向这种价值目标接近的变化过程,而“运动变化”可以是前进、上升的运动,也可以是倒退、落后的变化,不具有“方向”的意义。在这一点上“发展”与“运动变化”有根本区别;“发展”还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实现价值指向的自觉活动,而“进化”是一种自发活动。因此,“发展”与“进化”有着根本区别。
发展观也是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在古代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带有直观性、朴素性的特点,没有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念。当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发展观才日趋完善和成熟。普遍意义的发展观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世界经济遭受战争的重创,加快经济增长、消除物质匮乏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首要任务。于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应运而生。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促进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富裕。相反,社会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逐渐摈弃了那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传统发展观,开始倡导综合发展观。如法国学者佩鲁认为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但是发展的实践证明,这种发展观也有其局限性:它强调人的需要,忽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它只考虑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而忽视后代人的发展需要。针对这种弊端,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它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将人类的发展控制在资源能支持和环境能容纳的界限内,把当代人的发展和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召开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开始盛行。它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认为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只是人发展的手段和条件。通过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观”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和评价“发展”问题。它既是对发展标准的探索,也是以此为价值目标在实践中所作出的顺序性安排。它关注“什么是发展”、“发展何以可能”和“怎样评价发展”等问题。它既包括发展内涵、发展要求、发展动力等本质层次的发展观,也包含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条件、发展方式、发展战略等具体运行层次的内容。
(二)马克思、恩格斯著述中的“发展”和“发展观”
“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比较关注的一个概念范畴。但和国际社会流行的关于“发展”的一般含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刚开始就以一种深邃的目光来认识“发展”的内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述中,“发展”是一个具有多维层次和丰富内涵的概念范畴。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系统、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性”阶段(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的人类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几个层次的含义。具体来说,“发展”的第一层次含义是从哲学角度来考察的,“从广阔的宇宙范围阐明自然界的发展、历史发展和精神世界发展,把发展扩展到宇宙无所不包的广度”[28];“发展”的第二层次含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发展;“发展”的第三层次含义是指“现代社会”的发展,它既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也包括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发展”的第四层次含义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因此,“发展”的概念内涵要依据具体的语境而定。[29]
由于“发展”的多层次含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分为多个层次。参考丰子义先生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可以分为本质层次、运行层次。其中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属于本质层次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等属于运行层次的发展观。[30]本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相关论述,吸收了国内外一些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包含多维层次:
1.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是本质层次发展观。其中,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恩格斯话语体系中最广泛意义上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31],从哲学角度回答了发展的内涵、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根本特征、发展的根本方法等,从这种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32]。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观。它认为人类社会本质是实践的,它以生产力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作为人类历史演变过程的发展观。恩格斯这样评价唯物史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33],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像自然的发展规律一样,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在揭示了本质层次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把它们作为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别从本质层次和运行层次研究了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观。在本质层次方面,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抓住了经济关系,然后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抽象出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并从各种角度论证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贯穿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在运行层次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现代社会”,并揭示了这个现代社会的起源、产生条件、发展过程、运行机制等规律。[34]马克思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35]。列宁曾经对此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36]
3.在价值目标层次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理论研究的“终极关怀”是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和压迫,扬弃异化,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从而达到人类解放的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目的观。他们的发展观就是围绕这个价值目的进行具体展开。
(三)列宁著述中多维层次的发展观及其具体内涵
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结合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列宁不但对本质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创立了落后国家如何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运行层次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列宁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
1.列宁本质层次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发展的一般规律。列宁从各种角度论证了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他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它们是列宁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本质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列宁具体运行层次的发展观。列宁在深刻分析“世情”和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国家或东方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观。他认为,虽然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国内经济发展缓慢落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之间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国内社会矛盾比较尖锐,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列宁提出俄国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列宁对此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思想。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二月革命相继爆发后,他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俄国应立即采取切实步骤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俄国是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同时,列宁将东方民族革命解放运动和苏俄反帝国主义斗争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方民族或落后国家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观。
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列宁带领俄国人民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在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观。他依据于对俄国发展阶段的判断和认识,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首次由一般层次转变为俄国特色层次;将俄国发展道路由“直接过渡”转变为“间接过渡”;将社会发展矛盾区分为对抗性质和非对抗性质,强调矛盾统一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发展动力由革命、阶级斗争转变为改革、对外开放;将发展战略由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对抗取代”转变为“和平共处”;将发展方式由革命的、爆发式质变转变为渐进式的发展;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规划。
3.列宁的价值诉求层次发展观。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他一方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民族化并付诸实践,赋予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具体而实际的内涵,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极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上一个新境界。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基本原理为指导,尝试“回到”列宁的语境,分析列宁发展观有关组成部分的理论逻辑链接,试图从整体视野来把握它,以期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进行一点创新性的分析和解读,并结合现实对其时代价值进行挖掘。本书认为,列宁发展观以帝国主义时代和俄国具体国情为依据,不仅对本质层次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以此为指导,为落后国家和被压迫民族走向现代社会而创立了具体运行层次的发展观,分别提出了社会发展道路观、社会主义发展观和发展目的观。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占据重要历史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本书研究思路框架图如下:
(二)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方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这种方法论主要强调两点:一是要客观地认识研究对象;二是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问题。我们将这两个基本原则具体运用于列宁发展观的研究中,我们主要选择了下列研究方法:
1.文本解读法。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列宁并没有就发展观做过专门的、系统的理论阐述,其相关思想分散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因此,需要把列宁的相关文本原著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本书要在阅读列宁生前的著作、文稿、书信等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将列宁相关论述和观点置于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去解读文本,避免孤立地用搜章摘句法对待列宁的论述,立足于文本资料和历史环境去提炼观点,试图客观全面地认识列宁发展观。
2.抽象和具体相统一的方法。抽象和具体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曾以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一个抽象而普遍的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展开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把从抽象到具体作为叙述的方法。本书是以“发展”作为抽象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列宁的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发展道路观、社会主义发展观、发展目的观的论述概括,即通过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列宁发展观。
3.“跨学科”的研究。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本质出发,力图跨越学科界限,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中研究列宁发展观,展现列宁发展观全貌。
五 研究的创新点
本书是系统地研究和阐释列宁发展观的一次尝试,研究中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拟从整体上认识列宁发展观
在研究内容上,本书并不奢求能对列宁发展观思想逻辑构架进行整体研究,只是试图抓住列宁发展观的几个重要理论链接点,用整体的视野来剖析列宁发展观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帮助我们深刻认识什么是列宁发展观,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通过分析列宁发展观有关组成部分的理论逻辑链接点后发现,列宁发展观是由以下内容有机构成的: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和总依据——帝国主义论和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列宁的本质层次发展观——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的具体运行层次发展观——社会发展道路观、社会主义发展观;列宁价值层次发展观——发展目的观。这几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列宁发展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二)试图客观地还原列宁发展观原貌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改变了过去那种从教科书体系观点出发非历史地肯定和“反注经典”的研究方法,力求“回到”列宁发展观发生的真实语境,从列宁思想逻辑构境出发,客观还原式地研究列宁的发展观建构进程。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列宁一生都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流派进行论战,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保障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但是有许多“论敌”甚至“自己人”都没有客观地认识他的发展观,对它有错误片面的认识,如普列汉诺夫没有正确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思想,给列宁扣上“民粹派”、“空想主义者”等帽子;斯大林也认为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没有论述到列宁关于发展和建设的思想。因此,本书坚持从列宁论述发展观的相关文本原著出发,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内容,重建式地再现列宁发展观的原貌,期望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建构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三)挖掘分析出列宁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列宁发展观作为实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现代化的学说契合了近代中国的需要,它被中国人赋予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使命,一直对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有重要影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列宁社会发展道路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他们以列宁主义过渡理论为参考,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理论路线和方针。这些都为中国奠定了发展前提。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主要是通过斯大林著作和苏联模式来理解列宁发展观,片面强调列宁著作中的个别结论,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吸收了列宁发展观的精髓,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当今中国国情及国际时代特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以后历代中央领导人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继承和超越了列宁发展观。目前我们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我们不仅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新发展理念,还要从列宁发展观那里获得历史启示和基本规律方法,增强我们的理论自觉,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进程。
[1] 高放:《纪念十月革命,反思列宁主义》,载《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7年10月,第2页。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3] 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4]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页。
[6] 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7] 季正矩:《关于全面理解列宁革命理论的几个问题》,《学术界》2014年第4期。
[8] 左凤荣:《评列宁世界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3期。
[9] 张三南:《列宁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三个层次——基于列宁世界革命思想演变的分析》,《民族研究》2012年第6期。
[10] 郑安定:《列宁世界革命理论及其历史局限》,《社科纵横》2014年第2期。
[11] 俞良早:《列宁后期思想探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 王东:《改革之路的真正源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 赵曜:《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
[14] 杨晋川:《论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实质》,《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5]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6] 梁利珍:《列宁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17] 俞良早:《论列宁的“渐进发展”理论》,《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8] 易杰雄:《列宁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唯物辩证法》,《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19] 王元璋:《列宁经济发展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 吴日明:《列宁的经济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求实》2010年第1期。
[21] 黄志秋:《论列宁的文化发展观》,《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3期。
[22] 王俊文:《论列宁的“教育—文化”发展观及其当代启示》,《学术论坛》2012年第4期。
[23] 王俊文:《论列宁的“和平外交”发展观》,《学术论坛》2007年第12期。
[24] 石弘:《列宁对马克思跨越发展理论的创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5] [俄]弗拉基斯拉夫·格罗苏尔:《作为地缘政治家的列宁》,转载自《马恩列斯研究》2000年第1辑。
[26]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页。
[27] 庞元正、丁冬红:《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8] 庄福龄:《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及其在新世纪的理论升华》,《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29] 李曼:《简论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发展的层次和主题》,《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
[30] 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页。
[32]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3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34] 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36] 《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