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宁发展观的初步形成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在这段历史时期,列宁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本质层次的发展观和具体运行层次的发展观,其理论轮廓初步形成。
1.列宁在批判民粹派、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社会发展观中捍卫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列宁本质层次的发展观。它为其他发展理论提供理论基础。俄国民粹派等资产阶级学者庸俗化地曲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污蔑它是宿命论、机械论或经济决定论,否认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等。列宁在1894年《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等著作中批判民粹派“人类天性”论,提出了“两个归结”思想,论证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段论证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把人类社会看做是有规律运动变化的活的有机体;列宁还批判了民粹派的“历史是由个人创造的”和少数“有批判头脑”的英雄主观意志产生历史的英雄史观,阐述历史发展必然性和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批判了经济派的自发论,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批判了庸俗经济决定论,系统阐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通过这些批判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消除了以前历史理论的两个缺点,即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做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根源;把人民群众看做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等等。
在20世纪初,第二国际多数领导人反对唯物辩证法,坚持诡辩论和折衷主义,鼓吹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列宁全面深刻揭示了形而上学发展观和辩证法发展观的本质区别,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列宁提出唯物辩证法就是发展学说,1913年他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124]。1914年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提出辩证法是“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125]。在批判一般进化论的发展观时,列宁认为辩证法的发展观要比一般进化论的发展观“全面得多,丰富得多”,他强调发展不是在重复以往的阶段,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发展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包含着质变、革命和飞跃式、剧变式的变化;发展动力来自事物的内部矛盾或冲突,而不是依靠外部力量。这就分别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状态和动力三大客观规律。列宁在揭示发展过程的总体性与普遍联系后这样总结道:“这就是辩证法这一内容更丰富的(与通常的相比)发展学说的若干特征。”[126]在此基础上,列宁还进一步概括了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27]
不仅如此,他在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体系,《哲学笔记》是其代表性著作。在列宁看来,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是指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认识活动的发展规律和概念的逻辑发展规律三者的统一。建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体系应该遵循三者的统一的原则。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提出了辩证法的十六要素问题,概括了辩证法的主要原理。列宁在此基础上,把辩证法概括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发展学说。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思想。
2.列宁依据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和俄国的国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俄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判断和回答,形成了具体运行层次的俄国革命发展道路理论。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逐渐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俄国虽然没有赶上欧洲工业革命,但在其冲击下被迫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一个“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128]的国家。列宁从1893年到1914年深刻考察了这些状况,撰写了一系列著作,主要包括《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论所谓市场问题》、《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1895年和1896年)、《市场理论问题述评》、《再论实现问题》、《告无产阶级书》等等。在1915年以前,他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原则,认为俄国已经丧失了跨越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必须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为此他对民粹派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尖锐批评。列宁提出像俄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应该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应在革命中掌握领导权,应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促进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列宁认为当时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列宁坚决反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想,提出既坚持阶级斗争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国家要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
20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深刻研究,列宁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反映和论证了这一状况。其思想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此外还有《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论欧洲联邦口号》《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等著作。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开始提出“社会主义一国或数国胜利论”,随后他又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继续阐述这一思想。他在革命实践中逐渐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俄国革命与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互补论”,形成了在西方国家没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国或数国胜利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列宁对俄国国内外革命形势进行科学分析,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国是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俄国国内人民深受战争痛苦,渴望和平,可是无论沙皇还是后来执政的资产阶级都要把战争进行到底,他们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无产阶级政党力量逐渐壮大,其纲领主张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战争使俄国处于特殊的境地,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引导俄国人民进行了二月革命,然后直接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