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故事·礼仪道德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丽水莲都官桥村 林祝孝道载青史

官桥村是一个城郊村庄,坐落于山弄口之中,隶属于丽水市莲都区联城街道。整个村庄依山傍水,官桥溪与太平港在此交汇,村边上有一座高耸的悬崖峭壁,从溪中引入的河水穿村流出。官桥古时为曳岭官道的必经之地,是古处州至金华府的重要通道。说起村名,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宋代初年,村子东面有座古木桥,由官府修建和管理,以方便来往士民,所以就把村子称为“官桥”。如今,那座木桥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村名却世世代代留传了下来。

官桥风景十分优美,沿着村边一条石头垒起的小道往上爬,步行10分钟,就到了西崖林的东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上面滚圆形似桃花水母的巨石,巨石底下,就是西林洞。在西林洞的右侧,是观音洞,供奉着观音菩萨。那里冬暖夏凉,十分宜人。观音洞旁有一挂五六米高的水帘,叫龙口瀑,虽然水流不大,但四季不断。水帘后面也有一洞,叫通仙洞,深不见底,传说这个洞直接通到官桥村边石崖上的一座佛像处,有人在洞口处点燃稻草,用鼓风机往洞内吹,结果有烟雾从佛像的眼中喷出来。在通仙洞的右侧,还一个洞,名叫胡公洞,塑有胡公像。每逢初一十五,都有附近村民到这里敬香。在村边有一处20多米高的崖壁,上面有一尊约一人高的佛像竖在凿开的神龛里。在神龛的上方,也有20多米高的绝壁。这座佛像是什么时候造上去的,又是如何造上去的,如今都成了一个谜。

官桥是个古韵十足的村子,这里不仅有引人入胜的山水,更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括苍《祝氏宗谱》和官桥《林氏宗谱》记载:五代(905—960)初年,信安(今衢州市)人祝寔(字茂之)曾任处州判官,清正廉洁,宦归之后举家迁居至丽水县官桥里(今官桥村)。从此,祝氏在这里繁衍生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林宝为躲避兵乱,与兄弟林赞、林贤一起,举家由福建莆田迁到官桥定居。几百年来,祝林两姓和谐共处,共建官桥,并均衍为处州望族。

祝林两姓后代贤人辈出,外出读书做官的不在少数。翻开历史典籍,我们可以发现,从宋朝到元朝,林家从林觉到林彬祖仅六世,就有11人中了进士,元朝处州共有3人中进士,其中光林家就有两个;宋代抗金忠烈祝公明,被载入《宋史》之忠义传,其子祝陶宣和六年(1124)中进士,后亦为国捐躯。这个美丽的人间仙境,甚至吸引近代著名民族资本家郑宝琳到这里建起避暑的小屋。不过说起官桥后人,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属因孝道而被载入《元史》和《明史》的祝大昌、祝昆父子。两父子均祀于丽水忠义祠,十分难得,他们的孝道故事可以说是丽水地区古代孝道文化的经典传承。

祝大昌(1303—1360),字公荣,是元代著名的孝子。祝大昌风仪魁岸,善于谈论历代治国得失,常常使听者忘倦。虽然才学渊博,不过对待贤哲长者,祝大昌从不敢怠慢。祝大昌平时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对于贫困者,“死而不能棺者给之,或丁岁俭下粟估粜之”。因为青田盗寇在水上阻截运盐船,导致盐不能运到丽水,百姓没有盐吃,祝大昌便将自己家中所储备的食盐,分赠给街坊邻里,民众纷纷予以称赞。

据《元史·祝大昌传》记载,祝大昌的仁义之举是天性使之。他多次拒绝出仕,而是隐居山间,就是为了赡养双亲。元代因四方用兵,各省军事长官大多破格招募豪杰,平民之中常有轻易当上将帅的。当局听说祝大昌颇有才干,送来征召文书,大昌却笑而辞之。江浙中书行省左丞相聘请他出任处州路儒学教授,大昌一样予以推辞,没有赴任。祝大昌最终筑室南野,以尽孝道。大昌公待母极孝,母亲过世之后,祭奠出殡均依循古礼。在大昌公母亲的葬礼上,灶台突发大火。因人手不足,大昌公无力相救,便扑在母亲的棺木上哀伤大哭,说道:“老天,我的母亲就在这里,祈求你能保佑她安然归西。要不是这样,我就粉身碎骨绝不苟且活在人世间。”没有想到,大昌公说完之后,大火竟然自动灭了。对此,村民都啧啧称奇,认为大昌公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祝大昌孝敬父母的美德在他的儿子祝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官桥村外的“烈孝崖”所见证的就是祝昆的孝道故事。“烈孝崖”石刻所在的西林崖,在海拔200米的深山,周边山林茂密、岩石峻峭、风光秀丽,由于人迹罕至,“烈孝崖”淹没在丛生的草木和苔藓中。“烈孝崖”三字刻在西南侧的垂直崖壁上,分布面积约3平方米,石刻幅径1.70米,宽0.5米,字径0.45×0.35米,自右往左横书“烈孝崖”三大字,阴刻,正书,字体遒劲有力,刻工细腻。据清道光二十六年《丽水县志》记载,“烈孝崖”曾被苔藓淹没,后来被上山砍柴的樵夫发现,不过祝昆孝母的故事却一直在丽水民间传颂。

祝昆,是祝大昌的次子。元至正十九年(1359),乱兵犯境,幼年的祝昆不忍抛下病中的母亲陈氏。于是,他背负母亲一道躲避战乱至官桥村南山之中。突然,母子两人与乱兵相遇,母亲陈氏从山崖跳下自杀。祝昆悲痛不已,也跟随跳下。不久乱兵撤退,乡亲发现祝昆母子挂在悬崖的一棵大树上,两人因此得救。母亲陈氏也得到当地村民的及时救治,很快康复了。祝昆的孝行在处州广泛流传,后来人们在祝昆母子投崖处的崖壁上,阴刻正书“烈孝崖”三字,以作纪念。明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诏举民间孝廉之士,祝昆奉旨随同州县官员至京师,以举孝廉任潜山知县,后来在莱州府通判任上辞官回乡侍奉母亲。

如今,官桥已无祝姓后裔,据说都已经迁居外地,但祝家重孝之风一直影响着官桥人。事实上,官桥林姓族人之中同样不缺少孝道故事,而且宋元之际林家两代媳妇“周徐同德”的故事在民国时期还被选入了小学“德育”教课本,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还专门为周、徐二孝妇作《丽水二贤母墓碣铭》。

据传,宋末元初,官桥林氏后人林侑娶妻周氏,侍奉婆婆非常孝顺。他们所生的儿子名叫林江,林江娶妻徐氏,徐氏侍奉周氏,也像周氏侍奉婆婆一般的孝顺。徐氏生了个儿子,取名林定老。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元将阿剌罕、董文炳率军攻占处州,这时林定老才6个月,林江就背上林定老外出逃难。因为元军追得紧,还在后面用箭射他,林江为保住儿子,便将儿子藏在草丛之中,自己将追兵引开。周氏和徐氏去寻找林江,中途又碰到强盗,两人仓皇逃命,慌不择路,却找到了被林江丢弃的儿子,这个仅有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奄奄一息。当她们找到林江时,林江已经被乱箭射死,抛尸荒野。婆媳两人只好回到家里,却发现房子已经被烧毁了,只好租借人家的屋子住下,婆媳两人带着林定老相依为命。那时候徐氏还只有三十来岁,有人劝她再嫁,徐氏说:“林家传世数十代,现在仅留下婆婆和这个孩子,我不忍相弃。我要养婆婆、教孤儿,给林家留一线血脉啊。”于是,周徐婆媳两人含辛茹苦把定老抚养成人。林定老不负众望,高中进士,最后官至新昌知州、中顺大夫。朝廷为旌表其母亲,赠其母徐氏为龙泉县君。

(文:吴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