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东沈村 恩师堂前乐天伦
东沈村位于湖州德清县筏头乡西南部,坐落于黄回山下,地处余英溪源头。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山村,群山叠嶂,古木参天,水田耕地阡陌相连。远远望去,古民居白墙黛瓦,显得古色古香。清可见底的盘溪从村中缓缓流过,它曾是村民出入的唯一通道,几座小桥横跨盘溪,连接着两岸。在东沈桥东侧有一东堰潭,潭边立着一块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宪奉放生潭”碑,述说着东沈淳朴的乡风文明。
古时候,东沈村遍植桃树,因此又被称作桃源,这里不仅风光秀丽,更是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南朝名相、一代辞宗沈约的故里,沈约也为东沈村留下了大量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沈约(441—513),字休文,出生于门阀士族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博古通今,擅长诗文,一生前后任职于宋、齐、梁三朝。
沈约的父亲沈璞曾任宋淮南太守,但在元嘉末年(453)因颜浚谗言,被孝武帝刘骏所诛杀。父亲被杀之后,年幼的沈约便随从母亲四处藏匿,逃避仇人追杀。454年,沈约跟着母亲逃至望天山(今黄回山)北侧桃源山庄(今东沈村),蒙一位同祖乡师沈万相救,改名为小桃后定居于此。沈万十分器重关爱沈约,将沈约收下为徒,并且将自己的女儿沈岚(秀姑)许配给沈约。同时,恩师也非常注重磨砺锻炼沈约,培养沈约勤俭、和睦、诚信、行善的美德。
沈约从小勤劳俭朴,他在完成学业之余,常与师妹沈岚一起到桃园培土、削草、整枝、移栽,正是“乐在其中”。有一次,恩师叫他去卖桃,可是一担桃子只换来了十个铜钿。恩师嘴上不说,心里却说:“小桃还没成熟。”第二次,恩师又让他去卖桃,沈约回来还是只交了十个铜钿。恩师心里说:“小桃一定能成熟的”。第三次,恩师叫女儿沈岚与小桃一起去英红堡卖桃。两个篮子一放下,一下子来了好多人,小辈扶着长辈,父母带着孩子。只见人们围着沈约夸开了,老人夸小桃郎赠送老人蜜桃却不要铜钿,小孩子们说:“当时我们想吃桃子,手里没有铜钿,可大哥哥就让我们吃。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付铜钿啦!”人们纷纷将铜钿往篮子里放,一下就收了好几百文。沈岚一回到家,就把当时的情况告诉了父亲。这时,沈万高兴地说:“我们小桃真的成熟了。”很快,小桃卖桃的故事就在附近传开了。
桃源山庄中间有道岭叫“桃源岭”,把村庄分成上下两个村,岭不长但很陡,行走十分不便。特别是每年一次的土地菩萨生日,常常发生老人受伤的事故。为此,每逢庙会沈约就会和师妹发动学馆学生来到桃源岭,携扶老人过岭。为了使过往行人上下岭方便,沈约还和师妹在岭左侧靠红溪边的峭壁处种上了桃树,做起了扶栏。说也奇怪,自从桃树成排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行人伤残事故,所以有百姓就将桃源岭上的桃树称为“平安桃”。虽然年代久远,岭上的桃树却是常年不枯,所以百姓们又将桃源岭上的桃树称为“长寿桃”。有三棵越千年大古桃,直到村里开公路那年才倒掉。“为善最乐”是沈氏家族的家训,据说沈约孙女沈满愿为传承沈氏家训,把它刻到了小桃源岭的石壁上,企盼弘扬传承。
沈约逃难到桃源的第二年,与师妹沈岚已是笃情如胶、形影不离。沈约从小喜欢栽桃,同时喜欢桃源中的蝴蝶,故亦称小蝶,沈岚则从小喜欢山岚中的幽兰。沈约是蝶,岚妹是花,蝶花相恋,可谓是天意循道。有一次,沈约与沈岚在碧桃园中谈情说爱,不甚说破了天机,小桃便是钦犯沈约。这事很快被仇人钱豹得知,钱豹为报复,立即报了官,多亏他人报讯,沈氏两家才得以逃离桃源。然而,两家人在七都桥头村被官兵冲散,沈约从此与母亲、恩师岳父、师妹贤妻失散。
沈约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娘亲、恩师与贤妻。在桃源期间,沈约潜心苦读,文学、韵律都有一定造诣,数年之后蒙沈子庆提拔,入朝为官。沈约出山后,还未回过桃源。官至五部书郎巡后,终有出访机会。有一天,他特地来到武康家乡探亲,与随同沈安在碧阴、莫干山三埠(三桥埠)、武康查访三天,但是毫无音讯。第四日,沈安来报,说是一位卖字联的女子要他送来一便函。沈约一看大为欣喜,快步向土地庙赶去。沈安问主人:“大人为何如此欣喜?”沈约说:“看完对联可以断定是我恩师所写,那个女子就是我的贤妻。”沈安又问:“大人怎知恩师居住在土地庙?”沈约手举纸条说:“立足土地棲身居,可断定恩师在土地庙隐居。”
沈约与沈安赶到土地庙,前门左右都找不到。后来转到后院,沈约大叫:“恩师岳父在上,约儿有礼了!”沈约之举简直使随同的沈安莫名其妙,沈约这时高声朗读门上的对联:“家有千子仍孤独,身藏万金却清贫。”这时小门开启,妇人扶着一位白发老人走了出来。“岳父、贤妻,让你们受苦了。”沈约立时扑上去,三人拥抱在一起。沈约官居尚书令后,为了尊师,在桃源村口造了一幢“恩师堂”(又名太公堂),让恩师在“恩师堂”安度晚年。
有一年,沈约返回故里,去“恩师堂”拜望恩师,见门前贴着一副对联,写着“家有千子享海福,身藏万经乐天伦”,想想恩师对自己无尽的恩情和无私的培育,他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据说沈约归隐之后,还经常上太公堂敬拜恩师,寄情于家乡的山水之间。有诗为证:
桃花映红前溪水,小草报春吴绿茵。
太公堂前韵诗文,崖前银鹭飞白云。
风水育人不觉老,仙景伴我享天伦。
蝶花恋歌万众唱,隐侯辅和第二春。
(文:王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