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鄞州悬慈村 舍身悬慈报母恩
宁波鄞州区鄞江镇被称为四明首镇,坐落于鄞江之畔、四明山脉东麓,曾经是宁波的州府和鄞县的县治所在之地,自东晋隆安四年(400)建筑勾章县城,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鄞江镇的南面有一古村,名为悬慈,位于鄞江与清源溪二水相夹的岗山岭下。悬慈村与鄞江镇有着同样悠久厚重的历史,东晋孙恩起义攻破古勾章县城后,刘裕在小溪镇(即鄞江镇)重建勾章县城,便择址悬慈村。村内溪水环绕,清静闲适,古韵流长,颇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唐代大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晚年便隐居于此。悬慈又名悬磁,据《四明谈助》记载,因流经悬慈的清源溪溪水清澈,水声淙淙,“色如镜,声如磬”,犹如“冰鉴悬秋”,便取名悬磁。关于悬慈村名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多个与孝有关的传说。一说指宋建炎年间,殿前巡检张宝为躲兵乱,携母入山避难,其母自觉难以两全,便投井而死,张宝随即以身殉亲,故名“悬慈”。一说指当地它山庙的开庙庙祝法号悬慈,他用筹建它山庙多出的资金建造了孝子庙。一说指明万历年间,村中来了一人,其所述自身经历与汉代孝子董黯一致,村民便称这个从天而降的孝子为“悬慈”。不过村中流传最广的,当属唐代孝子张无择为救母亲,将母亲悬于溪水潭边,只身引开敌兵的传说。
如今的悬慈村,还留有悬慈庙和悬慈桥,均为纪念孝子之德而建。悬慈庙古称孝子庙,又称鲍德庙。宋淳熙五年(1178),里人刘太公出资修建悬慈庙。清乾隆年间,里人鲍光重修悬慈庙。悬慈庙原前殿有二道门,上镌刻庙匾两块,上首门悬匾“鲍德庙”,下首门悬匾“刘德庙”。后殿大门悬匾一块,上书:孝感动天。悬慈桥位于悬慈庙旁,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民国五年重建。悬慈桥是典型的江南石墩木结构风雨桥,悬空无脚,南北走向,横跨于悬慈村南首的清源溪两岸。桥上覆盖有硬山顶瓦屋五间,远看就像是在溪上横跨着盖起了一排古色古香的平房。
张无择,字君选,唐永隆年间进士。曾隐居悬慈村的贺知章称其“忠移于孝,迪笃子道”。张无择廉洁奉公,更以孝义著称。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弃官奔丧,在父亲墓旁,负土结庐,长年陪伴。据说守墓期间,张无择三年不洗澡,七天不喝水,他父亲的墓地竟然涌出甘泉,长出灵芝仙草,人们说这是因为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
父亲去世之后,张无择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张无择的母亲因为失去丈夫悲痛过度,长期卧病在床,张无择又体贴入微地服侍母亲。可是当时正逢战乱,兵祸连结,当地老百姓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时刻都会遭到乱兵的掠夺与抢杀。张无择的母亲每天躺在床上,时刻担忧儿子的安危,病情也越来越重。
有一天,张无择从城外返回家中,在路上碰到老百姓纷纷往外逃难。一打听,原来乱兵即将杀到。张无择赶忙跑回家中,马上背起重病中的母亲,往宁波方向逃难。那天正好下着大雪,张无择为了不让母亲受寒,便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母亲的背上,冒着鹅毛般的大雪,踉踉跄跄三步两滑地往前逃。当逃到洪塘的时候,似乎感到母亲已经不省人事,于是他咬着牙三步并作两步走,摸黑找到一户好心人家,要了一碗热粥,一调羹一调羹地喂母亲。过了一会儿,母亲总算睁开了眼睛,这下张无择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头。然后,他又背起母亲继续赶路。
第二天,当张无择和母亲快要进鄞州地界的时候,后面逃难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神情惊恐。张无择向旁人一打听,才知道乱兵快要追上来了,被乱兵追上的人都死在了他们的刀下。逃难的人争先恐后地往前跑,张无择本来就个子矮小,加上一天没吃东西,又背着母亲逃了这么远的路,实在支撑不住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如果还像刚才那样的话,他和母亲都要被乱兵追上。可是附近又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只有一个水潭,怎么办呢?于是他把母亲隐蔽地悬挂在溪水潭边,又用茅草把母亲盖起来,这样既不会被乱兵发现,又能保暖。他跟母亲说好,等自己把乱兵引开以后,再回来接她。张无择的母亲听说他要以自己引开乱兵,拉着他的手流着泪说:“孩子啊,你一个人快点走吧,不要管娘了。”张无择说:“娘,你放心,孩儿一会就来接你,您躲在这里千万不要出声。”张无择告别母亲,朝着乱兵的方向跑去,并且大声吆喝,引起了乱兵的注意。乱兵纷纷追着过来,张无择引着乱兵走上了另一条路。
张无择的母亲焦急地等着儿子回来,可是杳无音信。后来,张无择的母亲被路人发现救了上来,逃过一劫,可是张无择却不知所踪。后人都为张无择的孝心所感动,在当年救他母亲的溪水潭边建造了“悬慈桥”和“悬慈庙”,以纪念张无择的孝行。
张无择悬母的井潭即远近闻名的澄浪潭,又名葑潭,古称驼井。在悬慈桥的石柱上,就有副民国时期的楹联:“望驼井对孝庙风景依稀,接大岚通剡溪行踪络绎。”澄浪潭其地方圆不过盈尺,潭水清净明澈,历代经久不竭。正因为这潭这水,悬慈村还成为白鹭的栖息地,翩翩白鹭成为悬慈的一大美景。站在村前,不时可见白鹭飞翔于青山白云间。每当耕作季节,白鹭还跟随在拖拉机后面啄食泥鳅、青蛙。人欢鸟飞,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画,张无择母子地下有知,也应含笑。
(文:俞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