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能力对供应链融资绩效的影响:基于信息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企业能力理论

一 企业能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产生

在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其市场结构决定的,不完全的市场结构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成为企业利润来源。哈佛学派的Bain(1959)提出的“结构—行为—绩效”(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模型认为: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企业“行为”(也就是企业所能参与的获得范围)的主要决定因素,从而能够进一步决定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绩效表现。这一模型将市场结构作为一个既定事实,并没有进一步阐述市场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之后,在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绩效总是好于其他企业这一问题时,Porter(1980)接受了SCP模型的观点,他认为企业绩效来源于其所处的市场结构,对于企业而言。寻求长期绩效的优势应该选择进入不完全竞争的行业。在其竞争战略分析中,Porter(1985)指出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进行行业选择时应该进行五力模型分析[1],而这五种力量综合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因此,行业选择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决策。

传统的产业经济学以及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均过分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只是从企业的外部市场结构以及面临的产业环境出发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强调企业选择合适的行业或者细分市场的重要性,并要做到准确“定位”。但伴随着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出现,顾客偏好转移的速度加快,同时企业边界也变得逐渐模糊(李怡靖,2003)。因此,Demsetz(1973)认为,企业所处的行业结构并不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唯一因素,同时长期的绩效优势并不能被作为企业从事反竞争性活动的外在证据。他认为一些企业之所以能表现出长期的绩效优势,可能是因为它们比较幸运,也可能是因为它们比其他企业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战略领域开始转向企业自身角度,从企业内部资源以及能力等方面对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予以探讨。由此,企业能力理论逐渐成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成长的主要理论框架。

(二)企业能力理论溯源与演进

企业能力理论的理论溯源可以追踪到Smith(1776)的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理论、Marshall(1925)的内部成长论以及Penrose(1959)的企业成长论。最早是Smith(1776)在其《国富论》中便指出企业中的劳动分工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劳动分工理论将企业视作一个能力分工体系(谷奇峰、丁慧平,2009)。而Marshall(1925)的企业内部成长论认为劳动分工必然会导致职能工作的分解,从而会给企业带来内部协调问题,因此劳动分工也促使企业内部生产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了企业的不断成长和进化。英国经济学家Penrose(1959)则更为聚焦对单个企业成长的研究,在其《企业成长论》一书中指出,企业作为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体,促进其成长的能力是其能够逐渐拓展生产机会的知识累积倾向。因此,企业成长理论为后来的资源基础观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企业能力理论出现并不断得到成熟。企业能力理论的理论渊源与演进路径如图2-1所示。具体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能力理论出现了两大流派,即资源观与能力观。以Wernerfelt(1984)、Barney(1991,2001)等学者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观从企业拥有的资源视角出发,指出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源其拥有的特殊资源。与传统的产业竞争理论不同,尽管资源基础观的提出为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视角,但令人费解的是,许多具有独特资源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不能获得良好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绩效。此外,资源学派对资源的界定也比较模糊,更加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积累与运用以及企业内在的成长,对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考虑不足。

随着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稀缺、难得、难模仿以及难替代的资源不复存在,同一市场体系中企业间的资源同质性程度不断提高(冯海龙、焦豪,2007)。基于此,有学者认为资源对企业固然重要,但企业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利用资源的能力(Grant,1991)。例如,Lawrence和Lorsch(1967)在对复杂组织的差异化和整合进行研究时,便提出整合能力的概念。因此,随着对资源基础观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深入,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能力观理论也逐渐开始受到关注并产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便是Prahalad和Hamel(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以及Teece等(1997)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此后,有学者逐渐关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该如何决定这一问题,并认识到企业中隐性的内部知识对于企业资源与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知识基础观的产生与发展(Grant,1991,1996;Zollo and Winter,2002)。

图2-1 企业能力理论的理论渊源与演进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所得。

二 企业能力的构成

(一)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能力

资源基础观回答的问题是企业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绩效上的差异。基于企业为实施产品市场战略而培养或购得的资源,Wernerfelt(1984)最早提出一套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对这一理论的阐述试图对波特以市场结构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起到补充的作用。这种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结构可以反映出其采取的产品市场策略,因而企业市场战略的竞争也可以体现在资源结构竞争方面。这一理论抓住了资源竞争这一点,并且认为资源是异质的且不可流动的,而竞争优势的根源便在于企业异质的资源,从而成为资源基础观(RBV)理论的开端。企业作为资源的集合体,Wernerfelt(1984)认为企业资源是能够与企业联系在一起的有形或者无形资产。Barney(1986)引入了“战略要素市场”概念,认为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根据企业从战略要素市场上获取资源的状态,便可以对其运用资源实施市场战略的效果进行预见。企业作为创造和分配资金的组织体(Rumelt,1984),如果战略要素市场是一种完全竞争市场,即使企业针对非完全竞争产品开展的市场战略能够被成功实施,企业也并不能从这些市场战略中获得以及创造经济租金(Barney,1986)。Barney(1986)指出,与那些需要从外部才能够获得的资源相比较,企业已经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能够为其产生经济租金的概率更大。因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具有时间压缩的非经济性、因果关系模糊性、资产的互相关联性以及资源存量累积的效率性等特征,使其受到战略要素市场竞争影响的可能性较低,从而能够产生经济租金(Dierickx and Cool,1989)。由于企业特殊的资源能够为其带来经济租金,为了获得经济租金,没有特殊资源的企业会通过模仿获取租金,从而导致具有特殊资源的企业租金消散。因此,企业需构建一种隔离机制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Rumelt,1984)。此外,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其所拥有的资源需要具备一些差异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稀缺的、有价值的、不可模仿以及不可替代的等(Barney,1991,2001),这样的资源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即“持续租金”,从而保证企业持续获得良好绩效。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力

同样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与资源基础观强调企业资源不同的是,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力理论将企业看作一个能力的集合体,而企业所具有的核心能力成为其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Prahalad和Hamel(1990)在其“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通过对一家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差异的对比,进而发现并提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体系的论断,由此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的形成。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界定(王毅等,2000)。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而由核心能力产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本质上是企业各种资源和能力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合力。Lenard-Barton(1992)的知识观更加强调核心能力的知识特征,认为核心能力是一个包括员工技能、管理系统、知识以及价值观在内的一个竞争力系统;组合观简单地将企业的核心能力认为是各种能力的组合(Coombs,1996);网络观将核心能力界定为企业中的技能网络,这种网络是各种技能在企业中基于相互关系而形成的(Klein et al.,1998);Sanchez等(1997)学者从协调的视角出发,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技能之间相互协调配置的结果。

由于核心能力是持续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准确识别核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具有三个标准,即用户价值性、独特性以及延展性(Prahalad and Hamel,1990),基于核心能力的多维性与多层次性,Walsh和Linton(2001)提出金字塔模型用来识别与分析企业核心能力。在具体操作方面,核心能力的识别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识别关键技能,其次确定企业能力,最后便是从企业的核心能力中识别核心能力(Hafeez et al.,2002)。而对于核心能力如何产生的作用机制以及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培养与形成核心能力等,也是以往核心能力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往文献分别从企业资源基础论视角、知识创造与累计视角、组织学习视角、企业家能力转化视角、企业创新视角以及系统整合视角等不同角度探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王宏起、武建龙,2007)。组织学习是建立与强化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动力源泉(Liu and Jinsheng,2009)。但是,核心能力作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核心刚性”,从而会阻碍核心能力作用的发挥(Lenard-Barton,1992)。

(三)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力

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资源基础观遇到了理论边界,针对有些企业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竞争优势,而有些原本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却以失败而告终这一问题并不能给出合理解释。

此外,对于企业而言,其核心能力往往不能长期维持,同时由于核心能力存在着“核心刚性”的缺陷(Lenard-Barton,1992),从而使其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基于此,Teece和Pisano(1994)提出了“动态能力”这一概念,Teece等(1997)在“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一文中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述。此后,动态能力理论成为企业能力理论体系中解释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一个主要理论依据。尽管以往研究对动态能力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其概念界定并没有得到学界的一致统一,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动态能力予以界定(如表2-1所示)。

表2-1 动态能力的代表性概念总结

续表

以往对动态能力的研究认为动态能力具有阶层化特征,作为一种高阶能力,动态能力也具有相应的维度结构(如表2-2所示)。例如,Collis(1994)最早提出组织能力阶层观点,并指出企业基本职能活动的开展能力、动态能力及其对自身潜力的认知开发能力是组织能力的主要构成内容,其中动态能力又可以划分为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柔性制造能力等维度;Teece等(1997)将动态能力描述为具有操作性的三个维度,即定位、路径与过程,基于此,企业的战略举措可以分解为三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的动态能力;以Collis(1994)的阶层能力为基础,Winter(2003)提出了动态能力阶层模型,他认为动态能力广义上至少包括零阶(相对概念)、一阶能力(适应能力)与二阶能力(创造新能力的能力)三个层次,而狭义上就是适应能力与创造新能力的能力;Wang和Ahmed(2007)认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基础构成其零阶能力,与竞争优势有直接关系的是“核心能力”(二阶能力),而三阶能力才是企业的动态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三个维度。

表2-2 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

对于动态能力的获取与形成,其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资源与组织两大类(李兴旺等,2011)。其中,主要包括组织的流程设计、路径依赖(Teece et al.,1997),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Zahra et al.,2006),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组织学习以及组织惯性等组织因素(李兴旺等,2011),企业家能力(魏江、焦豪,2008),等等。就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而言,也存在多种观点,例如组织学习观认为动态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组织学习(Zollo and Winter,2002),组织流程观则认为动态能力本身存在于组织的流程中,强调高效率的组织流程对于提升动态能力的作用(Teece et al.,1997;陈卓勇、吴晓波,2006),此外还有学者从组织能力观、知识演变观以及技术观等理论视角探索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李兴旺等,2011)。通过对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力理论进行回顾发现,动态能力的概念相对比较分散,存在不同视角、不同学科下的界定与分析。这一理论过度强调环境的变化性,把环境作为外部输入,而并没有将其作为分析框架中的一部分,因而也并未进一步指出企业竞争能力本源的问题。

(四)基于知识基础观的企业能力

随着对资源基础观以及能力观等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企业能够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存在于企业所掌握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并且由于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从而能够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产生与维持。因此,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尤其是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的隐性知识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认识学习构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而正是这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具有知识专有性,由于企业间知识的差异导致其能力的差异,从而使企业获得经济租金(Conner and Prahalad,1996)。企业中的个体在知识创造与存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企业的功能就是将分散在各个个体中的知识整合为组织的知识,进而将其转化为产品或劳务(Grant,1996)。Zollo和Winter(2002)基于组织知识演化,从更深层分析了组织知识的学习机制,他们指出企业能力是企业经验性知识的反映,而这种知识产生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隐性经验的积累,是在企业运行中不断修正的过程,以实现学习的目的;其次来源于显性知识的明确化,主要是通过讨论、报告以及评估等活动使组织中的知识明晰化;最后是将知识予以编码的相关活动,例如公司内部的手册、电子表格等。基于知识基础观的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要想维持竞争优势,及时更新企业特殊的知识最为关键。企业仅仅注重现有知识的利用还不够,还应该在提高现有知识效用的基础上及时获取未来知识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持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成长(谷奇峰、丁慧平,2009)。

三 企业能力与企业绩效

由于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核心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均可视作企业能力理论的体系范畴,且均是解释企业如何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有效理论框架,从而以往研究中大量文献对企业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获得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予以探讨(见表2-3)。本节主要对从企业能力视角出发对企业竞争优势以及企业绩效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与总结企业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以及绩效之间的关系。

首先,通过文化梳理发现,就企业能力与竞争优势获得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涉及市场营销(Srivastava et al.,2001)、知识管理(Chuang,2004;Hou and Chien,2010)、创新创业管理(Wiklund and Shepherd,2003;Teng,2007;Teece,2014;马鸿佳等,201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Barney,2012;Blome et al.,2013;Vanpoucke et al.,2014)、运营管理(Torbjørn et al.,2013;Reuter et al.,2010)、服务管理(Clulow et al.,2003)、人力资源管理(Shaw et al.,2014;高素英等,2012)、企业社会责任(Fang et al.,2010)、战略联盟(Cui and Jiao,2011)等多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与情境。有些研究同时结合两种能力视角对竞争优势予以分析,例如Agbim等(2014)结合资源基础观与知识基础观研究企业知识获取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Kruasoma等(2015)结合资源基础观与动态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予以分析。此外,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企业往往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于是有学者提出结合核心能力理论与资源基础观的复合基础观,运用复合竞争的手段获取或者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陆亚东、孙金云,2013,2014;焦凯,2014)。虽然学术界对竞争优势没有统一界定,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也提出了不同概念,例如,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特定市场优势(Hofer and Schendel,1978)、创造的价值超过所花费的成本(Porter,1985),以及实施现在或潜在的竞争对手不能实施的战略(Barney,1991)均可被认定为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众多研究均表明,企业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与基础,并且,不管是基于资源、知识、核心能力还是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力均有助于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从而表明企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促进企业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就企业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而言,其之间的关系研究一般包括两大类:直接作用研究与间接作用研究。自企业能力理论提出之后,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基于资源(Schlemmer and Webb,2007;杨道箭、齐二石,2008)、基于核心能力(Agha et al.,2011;Liang et al.,2013;韩子天等,2008)、基于动态能力(曾萍,2009;Girod and Whittington,2017)以及基于知识(Wiklund and Shepherd,2003;Nguyen et al.,2016)等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直接作用;此外,企业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间接作用也是以往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Protogerou,2008;曹红军、赵剑波,2008),企业的运作能力(Pavlou and Sawy,2011)、战略过程(曹红军、赵剑波,2008)等都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在企业能力与绩效之间产生作用。以往研究也对多种情境下企业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例如,在创业环境中,企业的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企业绩效有着积极作用,并且创业环境的动态性(刘井建,2011)、创业者拥有企业的年限(马鸿佳等,2014)等对企业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而在企业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研究中,企业绩效也没有得到统一,不同学者根据其研究情境选择不同的绩效结果,既有研究采用资产报酬率、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等财务绩效指标(Olivieret al.,2007;Nguyen et al.,2016),也有研究使用员工忠诚度、客户满意度、股东满意度以及上下游企业满意度等非财务绩效指标作为结果变量(Blome et al.,2013),还有学者将二者结合对企业绩效进行考察(刘刚、刘静,2013)。

综上所述,尽管以往文献中对于企业能力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对于企业能力的理解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因而,企业能力理论可以看作一个比较广泛的理论体系,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核心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都可以看作企业能力理论的范畴。企业能力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企业异质性假说下,从企业内部投入的角度对竞争优势的获得、保持和更新做出解释。并且,在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方面,与传统的产业分析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外生的不同,企业能力理论更加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论。企业能力理论从关注企业的外部市场结构以及市场的吸引力,转换为关注企业内在的资源与能力等因素,强调了企业能力的差异性(赵坚,2008),尤其是企业的动态能力和核心能力等关键能力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能力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进而可以促进企业成长(董保宝等,2011;Wu,2007,2010)。因此,“企业能力—竞争优势—企业绩效”构成了企业能力理论解释企业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成长的一般理论逻辑。

此外,基于对企业能力与竞争优势以及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梳理发现,尽管目前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表2-3 企业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献梳理

续表

其一,相对而言,企业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获取关系的研究较企业能力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更为广泛。并且,以往文献对企业绩效提升进行在研究企业能力与竞争优势以及绩效之间的关系时,很多文献将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混为一谈,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能等同于企业绩效(张敬伟、王迎军,2010),企业的卓越绩效应该来自企业基于能力所获得的价值优势,没有进一步认识到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绩效的前因(董保宝、李全喜,2013)。

其二,就目前而言,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探讨其能力与其竞争优势以及绩效关系的研究较少,且鲜有研究将企业能力运用到中小企业的企业融资研究领域。企业运营资金作为影响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否获得充足的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正常运作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研究中只有少量文献就中小企业能力对其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Wiklund and Shepherd,2003,魏谷、孙启新,2014),而将能力理论运用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的研究更是不足。基于此,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何通过运用中小企业的能力提升其竞争优势带来融资绩效的提升是值得探讨的理论话题,因此,在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研究中,企业能力理论有着广泛的拓展空间。

其三,供应链金融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探索企业能力与供应链融资之间关系的研究更为少见。并且供应链融资绩效作为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体现,如何基于中小企业能力提升其供应链融资绩效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供应链金融情境中,往往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才能通过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提升融资绩效。尽管以往对企业能力与绩效相关的研究中对企业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索,但企业能力是否会影响到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采用进而对其供应链融资绩效产生影响,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