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观念与哲学探索:一种系统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与批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章 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本章的目的是运用我们的主客观关系价值论,来研究价值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并将这种研究应用于经济学中,力图厘清“效用价值”、“劳动价值”、“主观福利”和“客观福利”这些学界争论激烈的概念。用这种进路来讨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有个好处就是“一竿子插到底”,运用哲学价值学说讨论现代化发展的总战略和总福利价值目标问题,并且还有“一担子挑两头”的好处,同时批判地评价劳动价值说和边际效用价值说,评价主观福利观和客观福利观,用经济学的事实来检验哲学的价值学说。

一 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这个问题一直是价值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西季威克、罗尔斯、邦格,还有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和现代的一些存在主义者都主张价值是客观的或存在着客观的价值和客观价值标准。他们所持的理由各不相同,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追求自己的目的,这目的就是善,或最高的价值。对于什么是人类的善(他认为就是人的幸福)是可以作客观的科学的研究,而且这种关于善的科学是最高和最有权威的科学,所以价值是客观的。而罗尔斯和邦格则认为那些根源于人类基本需要而产生的价值是客观的,这些基本的价值或基本的善,是任何人无论欲求什么、向往什么、追求什么都需要的东西,因而在人与人之间是相同的而且可以客观地比较的。总之,价值客观论者的共同点是认为存在着不依认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用科学和知识来判明其好、坏的价值。反之,在哲学史上有许多哲学家主张价值是主观的,这包括毕达哥拉斯、韦伯、罗素、培里、萨特、马奇等人。他们认为,既然价值与人的偏爱、目的与愿望相关,并且人的行动是目的定向的,且价值观念与标准依不同的人、不同的集团、不同的时代为转移,所以价值是主观的。当代著名英国哲学家马奇(J.L.Mackie)有一句名言,“价值不是客观的,它不是世界的结构(the fabric of the world)的一部分,而是人们主观结构的一部分”。[113]R.B.培里写道:“死寂的沙漠是无价值可言的,除非有一位漫游于沙漠的人觉得它荒凉或者令人生畏;瀑布是无价值可言的,除非有人以其敏感感受到它的雄伟,或者它被驯服,被用来满足人类的需要;自然的物质……是没有价值的,除非人类发现它们对人类有某种用途。而一旦其用途被发现,这些物质的价值就可以增长到任何高度,这全看人们对它们的渴望有多迫切。”[114]因此,不存在不依人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价值和客观价值标准。不过依我看来,价值客观论者和价值主观论者双方,各有自己的道理和真理,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所以本文作者正是同时使用“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两种概念以及“基本的善”和“主观效用”两种尺度来讨论价值问题、伦理问题和经济问题,并力图使之并行不悖。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让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价值公式,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即V=VSO)。S是主体,O 是客体,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函数。至于价值如何涉及主体与客体的双方,这个问题可以用图9—1表示。

从图9—1所示的图式看,价值在原则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和量度。一个对象能给主体以什么样的效益,使人们得到什么样的满足,这与对象客体的各种性质有关。衣能保暖,饭能充饥,鸦片有害人体,这都有客观标准可衡量。至于能否定量加以计量以及用何种单位、何种方法来加以计量则是一个具体科学的问题。这就是它客观上的善与价值。但由于主体的内部结构是复杂的、变化的和能动的,图9—1左边的方框内已绘出价值主体的主要组成与结构以及从主体需要的满足以及主体偏好的形成的信息流。在这里,同一对象对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环境下有不同的效益,并由于主体的满足感与价值观念不同,产生了它对这些对象的不同的兴趣、偏好与评价,因而对主体来说有不同的价值,自然可以从主观的方面来对价值进行分析。这样对象客体O的价值便有了一个更为详细的公式表示:

图9—1 价值关系:主体和客体,偏好与效益

这里S是主体,O是客体,PiS)是主体的目标P1S),主体的需要P2S),主体的感受(满足感)P3S),主体的价值观念P4S)等的总称。PjO)是人们需要、喜爱与偏好的对象的各种属性,包括它的供应的情况,等等。Rk是价值关系成立所处的环境。t是时间,对象在不同时间对主体有不同的价值。这样,价值便是与主体和客体有关的各种因素的多元函数。在以上的价值关系式中,假定主观参量SPiS)不变。变化客体的属性及其价值环境,你会发现客体的价值发生变化,这就显示价值的客观性。如果假定OPjO)即客体及其属性不变,改变主体及其主体环境,你会发现客体价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显示价值的主观性。价值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两重性是很明显的。科学与哲学的分析力和抽象力可以将它们析离出来。从主观方面看的客体的价值,是主观价值,它是主体偏好的描述。在经济学中就将这种描述称为效用(utility)。从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来看的客体价值,称作客观价值,它是客体给予主体提供利益或效益的一种描述。在经济学中,供给的概念以及福利的概念,可以看作或可以改造成为对人们获得的客观利益的一种描述。

历史上的和当代的许多哲学家,只看到价值关系的一个方面,因而得出结论说价值只是主观的或只是客观的。主观价值论者认为,“价值不是客观的,它不是世界结构的一部分”。可是主体及其需要是价值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主体是价值的充分条件,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排除作为价值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的客体性。如果世界包含了主体,则我们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世界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有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关系,世界突现(emergent)出它的第三性质。这种第三性质所具有的客观性并不比像颜色、气味这些第二性质所具有的客观性差多少。如果人的眼球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以致我们看到玫瑰花的颜色忽而是红的,忽而是绿的,忽而是透明的,我们一定会说颜色是完全主观的。当然,离开了人以及动物的感官,玫瑰花是没有颜色的。离开价值主体(人、动物、生态系统等),世界是没有价值的。说价值完全是客观的也不对。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协同具有其分开来所不具有的一种特定的突现性质。用系统的观点来看价值,就不能不得出这个结论。所以从系统主义价值论(systematic axiology)的观点出发,我们同时承认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以及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并认为二者一般来说是互补的。当然,如果这种“同时承认”在某门具体科学上发生矛盾,则我们依理论评价的标准,选择其中解释力强的那一种作为主要理论根据,并尽可能吸取对方的合理内核成为自己的组成要素。

二 主观价值论及效用价值说

问题在于当我们要比较不同对象的不同价值以及同一对象对于主体不同时间有不同的价值时,拿什么去作比较标准和计量的方法?我今天早上吃牛奶蛋糕作早餐好一些呢?还是吃鱼片粥猪肠粉好一些呢?还是根本不吃早餐睡个好觉,一直睡到九点好一些?当我们进行这种比较时,我们当然可以请教医生并定出一些客观标准来加以计量。不过我们根本没有一个类似于温度计的价值计来加以直截了当的比较,就只好凭自己的偏好来作主观选择了。这顿丰盛的午餐是在我饥饿之时对我价值大一些呢,还是在我早已吃得饱饱的时候对我价值大一些呢?一杯水在我处于沙漠地带快渴死时的价值高一些呢,还是我处于天然矿泉大瀑布旁边饱饮之后的价值大一些呢?这种比较当然不是说没有客观标准,但价值大小的最普遍、最有效、最方便的标准还是主观标准,这似乎没有什么疑问。对我来说,我喜好的就是对我价值大的,我最不喜好的就是对我最无价值的。这种从主观上来理解、从主观上来衡量的价值论就叫作主观价值论,它将价值看作一个变量,是因时、因地、因人的偏好而异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包括道德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不同范畴的价值,不过,我们现在只谈经济价值问题。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将经济物品与服务的价值看作主观偏好的满足,运用主观偏好序建立效用函数来讨论经济问题,提出边际效用的概念来讨论市场价格,指出某物品x的价格由它的边际效用,即来决定,带来了经济学上的一次大革命,这些都是经济学对主观价值论的支持以及主观价值论在经济学上的成果。这种观点,在哲学上也是站得住脚的,因为我们的价值定义是“一个对象因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被看作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主体因此对对象产生某种偏好,从而便有了价值标准与尺度”。(见第八章第三节),所以经济价值自然就可以从主观的角度加以分析与比较。事实证明,就目前经济学所发现的计量手段来说,只有主观偏好的理论即效用理论才能给微观经济现象以定量的分析,数量方法自此而成为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已经是世界经济学家公认的事实了。当然,这种定量分析尚有许多缺点和局限性,经济学家们正在讨论如何加以改进,但这不是对偏好价值说的全盘否定。

不过,我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包括一些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直到20世纪末还反对边际效用理论的学说,这是很令人费解的。唯一能够解释这件事的就是,他们走进一个理论体系(劳动价值说)容易,要走出一个理论体系便异常困难。下面就是他们的一些主要论点。

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在他的杰出著作《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书中写道:“边际效用价值论,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可说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在其视野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他们把这个时期称为‘边际革命’的时代。实际上不过是由于到了这个时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适应垄断组织不断扩张的形势,为了对抗劳动价值论日益扩大的影响,不得不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采取新的途径,因而他们几乎同时在西欧诸国,相继出版了各自的主要著作,提出了以主观价值为核心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这种主观评价作为衡量价值的主要尺度,则是不科学的。”他们的价值论“以主观心理评价代替客观实体”。[115]

另一位经济学家梁小民在《微观经济学》一书中写道:“边际效用理论用效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偏好。某个人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好处或满足就称为效用。效用是人的心理感受,即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对心理上的满足,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概念。因此,效用单位是任意选定的”,“边际效用理论……毕竟完全是主观的。”[116]

李翀教授在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效用原理或主观价值原理则作了如下评价:“效用原理把效用看作是主观的范畴,把效用分析基于心理分析之上,这使它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首先,既然效用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必然因人、环境、时间和情绪等许多因素而异,所以它是不确定的……其次,既然效用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肯定不可计量。还有,由于效用论是主观的,它的应用就无法避免设想。这样,把效用分析作为决策的手段,常常如不是多余的,就是难以进行的。”[117]

所有这些反对边际效用论的论点,从价值哲学上来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凡是主观心理的东西都是“主观任意的”“不能确定”“不可测量的”东西。其实,说事物的价值是主观的,只是说它的价值由它满足人们偏好的程度而定,但并不是说一种心理事件不可能成为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生活的机制与动因。这一点我们在第七章中已说得很清楚了。

千百万人对某一商品的偏好(这是主观的)恰恰构成一种对该商品的客观需要量。这怎么会是主观任意的呢?效用因人、因时、因环境而变化,恰好说明效用是一个变量,而将效用看作是个变量从而区分效用与边际效用,指出某物对人们的边际效用恰恰决定了某物的交换价值,从而解决了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价值悖论(为什么空气和水用处极大却几乎一文不值,而钻石几乎毫无用处却价值极高),具有很强的科学解释力,这怎么会是不确定的呢?而且,只要偏好是自反的、完备的、可迁的和连续的,它就可以是一个用实数来表示的实值函数,这已经是数学的常识。再加上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人们总是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偏好(或实现自己最偏好的东西),这是日常生活的自明的公设。有了这些公理(效用公理和经济人公理),全部微观经济学的定理和方程,直到说明市场经济机制的帕累托方程都可以在这基础上推导出来,这怎么会“肯定不可计量”,怎么会“决策难以进行”呢?至于对边际效用论进行阶级分析,说它是个人主义的、消费主义的或资产阶级和垄断阶级的,这种说法来自苏联经济学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担任过共产国际主席的尼古拉·布哈林。他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讲过,奥地利学派的那种边际效用经济学反映了表示资产阶级一种根本特性的个人主义人生观,而强调消费者心理却是固定收入者阶级的特点,它“实际上成为国际资产阶级固定收入者的、有闲阶级的科学工具”[118]。其实,边际效用递减和收益递减一样,是一条公认的经济学规律,前者与消费者的需要满足的效应相关,与消费者属于哪个阶级是否有固定收入毫无关系。边际效用理论的提出不是什么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而是经济科学发展的一场哥白尼式的科学革命。它将经济价值论研究的重心从客观价值论转向主观价值 论,它将原来认为毫不相关的使用价值(效用)和价值概念统一起来,将哲学的价值概念和经济学的价值概念统一起来,它将经济分析广泛地引人数学分析的方法从而开辟了经济学方法论的革命,它使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的经济学经验事实更加一致了。

三 客观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说

当然,从哲学上来讲,价值不但有主观的一面,而且有客观的一面,不但可以从主观的视野,即主观偏好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且还可以从客观需要的角度进行研究,人们的某种意愿、人们的某种追求、人们的某种偏好到底好不好,可以作科学的研究,可以对它们作出客观的评价。至于那些根源于人类基本需要而使之具有价值的东西,是任何人无论欲求什么、向往什么、偏爱什么都需要的东西叫作基本的价值或基本的善,它们显然是客观的。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显然也是一种客观价值论。一个商品的价值,不依需要者的偏好来决定,也与市场的供求无关,它只取决于生产这个商品对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就是交换价值的一个唯一的客观的、“内在的”、“共同的”的“基础”与“本质”。关于这一点,劳动价值说讲得十分绝对:“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119],也与偏好与“欲望”毫无关系,它完全否认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交换价值形成的决定作用。试看北京为申请2008年奥运会,请来了帕瓦罗蒂等世界三大著名男高音来华演出,在天安门之侧,搭起高台,一场演出,其价值上亿元,用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自然很合理地解释了这个交换价值。而用演员所耗费的人类一般劳动时间来解释,怎么也说不清楚和计算不清楚这个决定交换价值的东西。因为歌迷需要的、所为之倾倒、所加以评价的、所愿意为之付出的并不是帕瓦罗蒂演唱时所付出的人类一般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帕瓦罗蒂的男高音的表演艺术是一种不可以还原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和价格的东西。当然,用劳动价值说也可能解释这种交换,但要附加上许多长长的、一个接一个的辅助假说和特设性假说,就像托勒密用七八十个本轮和均轮来解释行星运动一样,终将由另一种解释理论所代替。所以,劳动价值说的第一个片面性就在于它完全忽视主体偏好和效用对形成价值与价格中的作用。它对消费者的行为完全没有分析,它忽视了主观价值的作用。所以它不能解释供求的关系,不能解释市场价格形成的机制,不能解释自由竞争机制,也不能解释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

如果我们将图9—1的哲学价值图式运用于商品交换,它就转变为下列一个价值图:

图9—2 商品交换的价值

在图9—2中,非常明显,价值的形成有两个方面,需求的方面和供给的方面。劳动价值说只抓住了供给方面的某一个因素,即劳动因素,把形成价值的一切东西都还原为“人的脑、肌肉、神经等的生产耗费”,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120]即第一节价值公式V0=VSOPiS),PjO),Rkt)中的PjO)的某一项,作为形成价值的唯一原因,或所谓价值实体V=VL),这里L为劳动。

毋庸置疑,在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时代,在交换中能保证消费者得到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者(也是出售者)的劳动。劳动价值说正是抓住这个核心,得出劳动创造价值,商品交换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结论。这个结论在劳动起主要作用的早期资本主义时代也算是抓住了一个主要变量。但是,随着生产进一步社会化,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出现,决定供给的价值或价值的供给一方的基本要素就扩展为五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知识和组织。所以,劳动价值说的第二个片面性就是它在形成价值的供给方面的诸多要素中,只摘取了其中一个作为“本质”。这种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的价值观终因在解释力上比不上边际效用理论而被取代了。

不过有一点我们在这里必须指出,劳动价值说在当代主流经济学中被取代,并不等于它的合理的思想没有被新价值理论所吸收。前面讲过,对于需求价格来说,即消费者基于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对一定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用边际效用的主观价值论解释得相当成功。不过一个商品的价格或价值,不仅取决于需求的价格(或价值),即消费者愿意付给的价格,而且取决于供给的价格(或价值),即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它是二者均衡的结果。可是,如何解释供给价格呢?主观效用论者认为,当今世界,为生产一种商品以投付市场,需要付出劳动与资本,例如,付出资本需要忍受“节欲”与“等待”的痛苦,付出劳动就要经过勤勉与努力、疲劳与辛苦、忍耐与牺牲。正如经济学家杰文斯和马歇尔所说的,这都是一种负的效用(disutility)。而且,随着劳动时间的延长,劳动的边际负效用(marginal disutility of labour)增大。但由于这种“辛苦度”或“负效用”不足以准确衡量为生产某种产品所作出的付出,不足以准确地解释生产者为提供他的劳动产品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作为他们“辛苦”的代价。于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力图寻求一种比较客观的价值尺度,即边际生产费用作为供给价格的决定因素。不过,在这里,劳动的耗费并不是供给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而是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价值学说,事实上是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又吸取了客观价值论(包括劳动价值论)的合理因素而形成的。它显然是一种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学说。而且还须指出,劳动价值论在当代主流经济学中作为一种旧的理论规范被取代,并不等于客观价值论在一切经济学领域中被取代,而在福利经济学的领域中,它有复兴的趋势。

四 主观价值论的社会福利(welfare)概念

目前流行的微观经济学讲的个人福利(或效用),指的是个人偏好的满足,具体说来,是消费者对于消费者中间的整个商品配置的偏好。社会福利指的是个人福利的“加总”。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函数的函数。设x为消费品的配置,Uix)为第i个人对x的偏好,即他的个人效用函数。这样,社会福利函数就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函数:WU1x),U2x),…,Unx))。对于个人福利函数或个人效用函数的加总,不同学派有不同加总的方法。边沁的加总方法是代数和,即边沁福利函数为:

边沁认为,功利主义基本原则就是求得这个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即:

罗尔斯的加总方法是立足于最不利者也受益,所以,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为:

罗尔斯认为正义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最大最小原则,即

但是,不管如何加总,从主观价值论或效用论的角度看,这里福利被看作偏好的满足。这是福利的形式定义,它不问偏好的是什么,不问偏好的内容,并将偏好看作人们主观的决定与选择,不问这种决定与选择的原因以及它是否真的给他带来客观的利益。现在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将福利看作偏好的满足这种主观价值论有何优点又有何局限性。

应该说,将福利理解为个人偏好的满足有很多的优点:①这种形式定义能使个人的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福利能够成为可以比较和可以统一测量的东西。这个测量的标准就是人的偏好本身。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的“人为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对于价值论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不但同一个人的不同福利可以测量,就是不同人的不同福利也可以通过偏好的“加总”、“社会平均”和“个人效用函数的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来加以比较、测量和运算,并由此而推导出一些定律,例如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等。②将福利看作偏好的满足,也就是说将偏好的满足看作准确地测量个人需要和福泽的东西,在一个理想经济世界中成立,这个理想世界中,人人都有极为完全的信息,并有极为正确的信念、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偏好不出偏差。在这个理想世界中,人人不但是经济人,而且是全知全能的经济人。例如,在这理想的经济世界中,人人都不偏好抽烟,也不偏好赌钱,等等。现实世界在多大程度上类似于这个理想世界,它就有多大程度适合社会偏好函数所推导出来的定律。③即使个人的偏好并不完全反映他们的真实福利,但毕竟什么是他的福利之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他自己最了解他自己,为自己着想比别人为他着想更加切实反映他的实际,毕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的鞋子在哪里卡脚,哪一双鞋子最适合他。所以,福利经济学假定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是否幸福的最佳发言人或唯一判断者,这是有相当道理的,这也体现了个人自由的原则。

不过,当我们从理想的天衣无缝的数学天国徐徐地降落到那“粗糙的”现实的经济世界时,我们立刻发现,用个人偏好的满足或社会偏好的满足来测量人们达到的福利状态发生许多问题。本来,我们测量人们达到的福利状态的目的,在于给我们确定一个福利的比较基准,考察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怎样不断提高自己的福利。而我们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目标就在于尽我们的一切力量来提高人民的福利。首先提高哪些福利,然后提高哪些福利,这福利提高的目标是什么,以及福利如何分配,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可是现在福利被定义为偏好的满足而不问那偏好是什么,那偏好怎样来的,以及那偏好是否真实代表它的福利。这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那些荒淫无度的和反社会的偏好的满足也是福利吗?不容否认,社会上有许多人偏好毒、赌、黄。在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有很多人偏好于抽鸦片,其偏好的强度大得无比,在他的个人偏好序中肯定占了首位,为此可以倾家荡产,甚至卖掉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满足了这个对他的偏好也是一种福利吗?我国目前贩毒活动有增无减。如果我们的福利定义是偏好的满足,我们就不应该去禁止它,既然我们对它加以严打,就说明我们有一个客观的福利概念而不将福利仅仅看作人们偏好的满足。至于赌与黄,也是许多人所偏好的东西,如果把满足这个偏好及其函数叫作福利或福利函数,那么在广州开办一个赌城和一片红灯区就是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福利和构造的一种福利函数。更不必说,社会上许多人偏好于一些奢侈的消费,爱吃野生动物,社会的政策不应满足这种偏好就是很明显的事情了。偏好是可以作客观的评价同样也是一件很明显的事情。

(2)在不健全的社会规范下,在恶劣经济环境困迫下和在反常心理状态支配下的偏好的满足也给人们带来福利或最大福利吗?试想19世纪的中国妇女在封建宗法规范的高压统治下,她们并不太偏爱放掉她们的小脚,不偏好于剪掉她们的辫子,不偏好于反对男人的三妻四妾和反抗封建家庭的压迫,也没有偏好于男女平等。然而,满足她们当时并不太偏好的东西,实现妇女解放、自由婚姻、男女平等,放掉小脚,同工同酬不正是极大地提高她们的福利吗?现在中国有一些极度贫穷地区的青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确实偏好于在工厂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以换取每月三四百元甚至一二百元的血汗工资,难道这种显示偏好的满足,也是他们的最大福利,就不需要再关心他们的劳动保护和阶级的利益吗?关于这一点,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有一个很好的论述,他说:“曾经有过不幸经历的人往往会有非常少的机会,非常小的希望,与那些曾经生活在幸运和顺利环境中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满足于清贫的生活。可是,幸福程度的衡量尺度(或欲望满足程度的度量)也许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扭曲清贫的程度。没有希望的乞丐、无依靠且无土地的劳动者、受压迫的家庭妇女、长期失业者和过度疲惫的苦力会因得到一点小小的恩惠而感到快乐,并设法为生存需要去承受更大的痛苦和压力,但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策略而在伦理上轻视他们福利损失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121]所以,主观的偏好和客观福利毕竟是两回事。我们需要有客观福利的概念和客观福利的量度,以补主观福利(效用)观念之不足,我们回避不了“什么是福利”这个哲学问题。

(3)那些由错误信念带来的偏好的满足也带来福利吗?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神,我们不是“拉普拉斯妖”,我们对未来的世界和未来的结果知之甚少。我们的信念不可能都是正确的,甚至不可能大部分都是正确的。那么,假定广州人及其市长相信在广州市白云山建立一个核电站,比从大亚湾,从云南、贵州、广西远距离输电来到广州好得多。对于这种偏好的满足会给我们带来福利吗?有人认为有病(即使是重病)靠自己的抵抗力,靠自己练功比去医院治疗好得多,他们害怕医院治疗会夺走他们有限的钱财,医疗事故会夺走他们的生命。对于这种偏好的满足也会给他们带来福利吗?如果不是,我们可以看出效用价值说的缺陷,我们就应该建立客观的福利概念。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加以区别:①有价值的东西;②福利;③效用。福利并不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而主观效用并不能充分代表福利。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一些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企图建立客观的福利概念,并寻找对客观福利的测量。罗尔斯的“基本的善”的概念就是一个客观福利的概念。按照罗尔斯的看法,所谓基本的善(primary goods),包括基本的自然善,即健康与活力,智慧与想象力等;也包括基本的社会的善,即权利与自由,权力与机会以及收入与财富,还有自尊等。罗尔斯说的“基本的善”,“它是被假定为理性的人欲求其他什么东西都需要的东西”。[122]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玛蒂亚·森认为客观的福利就是人们能达到和获得有价值的机能的能力(the capability to achieve valuable functionings),我们能走路,我们能弹琴,我们有很好的营养,我们能爱朋友,我们能探索与理解世界……这些机能得到发挥和实现的能力就是我们的福利。社会的福利政策就是着眼于对人们具有这种机能、实现这种机能的“能力”(capabilities)的培养和发挥上。这种能力就是广义的“自由”(freedom)。[123]他批评罗尔斯,认为他的“基本的善”的概念太过于着重善的外在手段而不注意于善的内在能力。用我们的话说,提高全民的素质,提高每个公民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是最大的福利。我想,这些论点的哲学资源主要是来自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自我实现论,这种自我实现论可以从外部条件看也可以从内部能力看。

五 客观价值论的社会福利概念

古希腊哲学家运用他们各自的价值论来追问什么是人们的善生活,什么是人们最有价值的生活,这与我们这里讨论的什么是社会的福利有密切的关系。以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快乐主义者认为,人们的最有价值的生活也就是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快乐和最大限度减轻自己的痛苦的生活。当然,他所说的快乐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得到享受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而且包括友谊与爱这样的福泽。这是从主观心理感受的进路,从主观价值论的进路讨论人的生活价值或福利问题。近现代的许多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就是沿着这个主观价值论的思路考虑社会福利问题的,洛克、休谟、边沁、穆勒都是快乐主义者,推动19世纪经济学边际革命的经济学家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也都是快乐主义者。但亚里士多德却沿着不同的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他从生物的客观进化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客观潜能或能力的发挥来看人的生活价值和客观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生活与动物、植物进行比较,认为植物只有营养灵魂,只具有营养、生长、繁殖的能力;而动物在这基础上,还有感觉灵魂,因而具有营养、生长、繁殖、感知、反应的能力;至于人,又在这基础上加上自己独有的理性灵魂,具有营养、生长、繁殖、感知、反应,以及各种理智的能力。亚里士多德说,“不同物种按其本性来说有自己最好和最愉快的东西。因而,对于人,按照理性来生活,是最好的最愉快的。因为是理性而不是别的东西使人成为人,理性的生活因而是最幸福的生活”[124]。这也就是我国荀子所说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生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25]因此,人生的价值或人的价值就不但是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的享受,而且具备这样的条件,使人作为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完善的发挥。这就叫作自我实现的价值观,自我实现的福利观。这个自我实现论,发展到马克思那里,就将个人的才能、兴趣和创造力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看作人类最高的善和最大的幸福,那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普遍达到。这个自我实现论,发展到现代管理学,就发展为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情、感情和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五大层次的需要。这个自我实现论,在当代福利经济学中,就发展为阿玛蒂亚·森的《作为自由的发展》,即“个人拥有按其价值标准去生活的机会与能力”[126]。他们都以一种客观的视野来看人的生活需要、生活追求和福利。

现在,我希望能够从自我实现论中建立起一种福利的概念,这种福利概念不是经济学所说的人们的偏好得到满足的程度,而是人们的客观潜能得到发挥,客观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参考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们具有的不同维度生命功能、马克思关于人类能力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马斯洛关于人类需要层次的满足,以及邦格关于需要的状态空间理论,我们将人类客观的需要划分为三个维度与三个层次。

(1)人类客观需要的三个维度

人们追求自己的生活幸福或生活福利,他们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发挥。事实上,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维度的,不能牺牲一个而强调另一个。将福利与发展只看作GNP的提高和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就是这种片面性的表现。人们多维度的需要可以分类为三个方面:

①物质上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性(生活),闲暇的时间,活动的空间,良好生态环境和疾病的治疗,健康的身体,长寿的生命和良好地养育后代。这些都是物质的或生理的需要。

②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学习和受教育的需要,增长自己的知识、能力与创造力的需要以及科学、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

③社会上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社交、参加一定社团获得一定归属感的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享受民主、自由与人权的需要。

以上三种需要相互依存又相互交叉,生理上的需要要在一定社会环境下才能满足,而友谊、爱情、自尊要有一定物质基础才能得到保证。所以,三种需要必须协调发展。亚里士多德说:“普通和粗俗的人们认为善就是快乐,因而赞成一种享受的生活。而实际上有三种重要生活:感官的、政治的和思考的。”[127]美国哲学家詹姆士说:“有一个物质的我、一个社会的我、一个精神的我以及相应的感情与冲动,他希望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身体,使他有饭可食,有衣可穿,有屋可住;他希望获得和享受财产、朋友和别的快乐;希望获得社会的尊敬,被热爱与崇敬,发展他的精神趣味,以及帮助他的同伴实现同样的愿望。”[128]这里,从需要来说,是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维;从价值来说,是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三维;从福利来说,是物质福利、精神文化福利、社会政治福利三维,不可或缺,不可偏废。人们应从三维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福利。

(2)人类需要的三个层次

从需要的层次上,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个人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生存(survival)的需要,缺少了它,个人不能存在。例如,一般来说,成人每天需要2500千卡的热量供应和30克的蛋白质的供应等,这是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是必需的。R.L.Sivard在《世界的军事与社会的消耗》(1987)一书指出,全球有8亿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13亿人得不到安全的饮水,即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可见生存的需要在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得不到满足。[129]第二,福康的或康乐福祉(well-being)的需要,这是在特定社会条件、特定文化下,为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包括较好的物质文化生活,友谊与爱,自尊与安全感等需要都是基本的。从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所谓个人的康乐福祉需要,指的是人们过着有尊严的、有文化的、有保障的、身心健康的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缺少了它们,或这种需要的满足达不到一定的标准,人们或许还能生存,但他们会在身心上和人际关系上受到基本的伤害。第三,自我实现(self-actualiztion)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即个人的兴趣、才能和创造力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挥,他的个人生活理想得到很好的实现。根据邦格估计,全世界约有1/10的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条件。他将满足了这种需要的状态称为合理的幸福状态。M.邦格是这样定义合理的幸福(reasonably happy)状态的。他说,“某一个人是理性地快乐”(或合理地幸福)的,当且仅当①他处于健康的生活状态;②他自由地追求他的合理的欲望。以上三种需要,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充分条件,从而形成需要的层次与序列,而第一、二层次的需要是基本的需要。基本的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凡能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东西组成社会基本价值,或如罗尔斯所说的“基本的善”(primary goods),一个社会的成员的基本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是一切社会行为、社会政策、社会制度好坏的最终裁决。这样,我们便可以对“温饱”、“小康”和“富裕”下一个全面的客观价值论的定义,而不仅是美元标准的定义,虽然美元标准也是客观的。一个社会,凡是具备能而且只能满足其成员的第一层次需要的条件的社会称为“贫穷”而温饱的社会;凡具备且只具备满足其成员的第二层次需要的条件的社会称为“小康”社会;凡具备满足其大多数成员的第三层次需要的条件的社会称为“富裕”社会。这里说的“具备……条件”主要指的是在经济、文化、政治资源上具备这些条件。至于是否其成员都现实地满足了自己某个层次上的需要,这里有一个分配问题,即分配是否公正的问题。

需要的多层次,表现在需要空间中,便构成需要的层次结构。假定物质上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由N11N12N13,…,N1i,…表示,而精神需要由N21N22N23,…,N2j表示,而社会需要由N31N32N33,…,N3k,表示,则需要层次在多维需要空间中由四个相互包含的圈层表示,如图9—3。

图9—3 人类需要的圈层结构

N1iN2jN3k,表示人类需要的多维变量,组成状态空间,需要的满足在S空间内能够生存,在W空间内身心能健康成长,达到福康的状态,在H空间内能得到自我实现或全面发展。而当状态落到黑色空间D时,意味着连生存需要也不能满足,即为死亡空间。一个人所处的福利状态,就是在这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这三维空间所表示的就是客观的福利函数。它与目前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论讲的福利函数是不同的。这个三维四层的客观福利函数,为人类的生活追求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论证,也为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分为脱贫、小康、富裕三步走,提供一个客观的论证。一个恰当的社会福利价值目标对于经济学,特别是对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力图表达的这个客观的同时又是广义的福利概念的显著特点是:①它强调在提高福利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物质福利的增长,而且要注意精神维度的福利和社会维度的福利。②它强调在我们从脱贫、小康到致富的三步曲福利发展中,不但要注意人们的实际利益的获得,而且要注意人的自由与能力的拓广。马克思所说的“实质自由的实现”和阿玛蒂亚·森所说的“发展就是自由”的观点都是十分正确的。

六 价值理论与社会的和经济的政策

从第八章和第九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哲学上的价值理论的研究与人类的利益与社会的经济的政策密切相关。不同的价值理论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政策推论。在第八章中,我们看到广义价值论和人类中心价值论有很不相同的生态政策和环保的行动纲领,不同社会系统之间的价值冲突的不同价值协调方式就会有不同的企业政策、科技政策。至于第九章所说的主观价值、客观价值、劳动价值、效用价值的不同理解对于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以及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的政策推论的关系更加敏锐。19世纪逻辑学家和道德哲学家穆勒(J.S.Mill,1806—1873)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深刻。他说:“差不多每一种关于社会的经济利益的推理……都含有一些价值理论: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小的谬误也会使我们所有的其他结论都传染上相应的谬误;我们对这个问题在概念上的任何含糊不清,都会在其他一切中造成混乱和不明确。”[130]非常明显,如果认为只有产业工人才能创造价值,这就会导出剥夺剥夺者的推论。如果认为是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就会导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如果认为价值唯一的根源是效用价值就会导出另外一种分配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而如果认为存在着某种价值观念导致某种客观福利的理论就会导出相应的经济发展目标模型。我们在下一章中将会进一步看到价值理论与社会利益和社会政策的密切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特别注意精细地研究价值理论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