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研究意义
“此时此刻,有关英国的记忆不断在我脑海中闪现,我想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宪章运动、诺曼底登陆,想到了莎士比亚、拜伦、雪莱、萧伯纳,想到了培根、克伦威尔、丘吉尔,想到了托马斯·莫尔、约翰·洛克、亚当·斯密、达尔文、阿诺德·汤因比、李约瑟,想到了《双城记》《雾都孤儿》《简·爱》《鲁滨逊漂流记》,想到了福尔摩斯,当然还有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
这是2015年10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作的题为《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主旨演讲中的一个片段。在演讲中,习主席对英国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在这些列举的英国历史人物中,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英国人,但二者却与英国有着不解之缘。习主席在访英期间提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旨在凸显英国社会历史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性。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英国现状 18世纪》到《共产党宣言》再到《资本论》,这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经典巨著都与英国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大英博物馆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跨时空对话中,以及在对英国工业社会实践的批判与反思中孕育而成的。英国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发源地。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将托马斯·莫尔视为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将社会主义的开端追溯到1516年《乌托邦》的问世。英国社会历史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一系列重要理论的现实依据。
所谓“现代性社会”就是指,“那种现代性机制基本形成、但又面临日益激化的资本主义矛盾的‘现存社会’”[2]。在马克思现代性话语中,“现代性社会”特指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并未直接使用“现代性社会”这一术语,而是用“现代社会”“工业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来指代“现代性社会”。从马克思所处时代来看,“现代社会”“工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都是现代性社会的本质特征,而这些特征只有在英国才最具典型性。英国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与充分暴露的社会阶级矛盾,为马克思全面解读与批判资本主义创造了历史契机。
本书旨在强调英国工业社会实践以及英国启蒙理性对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性,从而打破长期以来学界仅从德国古典哲学角度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思维定式,进一步拓展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研究视野。
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教材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归结为德国古典哲学,这就导致学界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几乎都是将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切入点,通过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批判来解读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殊不知哲学批判作为社会意识批判只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次要方面,而作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主要方面的社会存在批判却经常被学界所忽视。马克思指出,“在法国和英国行将完结的事物,在德国才刚刚开始”[3]。确实,德国落后的社会制度与社会生产力导致德国尚未步入现代性社会的行列。当英法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现实,特别是当英国启蒙学者对“英国实践”进行经验主义式的分析与反思时,德国思想界仍旧未能走出宗教神学的阴霾。因此,基于德国的现代性社会批判只能停留于以哲学批判政治批判为主的社会意识批判层面,而要揭开现代性社会的本质,就必须将现代性社会批判深入到社会存在领域,必须到市民社会中寻找答案,这个答案就蕴含“英国实践”之中。是故,马克思必须“跳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藩篱,到人类生产劳动史和生产资料积累过程中最富有意义的地方去寻找理解哲学本质的真谛”[4]。只有英国工业社会实践与经验主义式的英国启蒙哲学,才能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提供历史素材与理论依据。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传统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而现行的学科划分体制又将这三部分划入与之相对应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三个学科之中。这种学科划分体制无疑割裂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马克思主义研究被束缚于各自的学科范围内,不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就马克思现代性社会批判而言,哲学对应于现代性社会意识批判,而政治经济学则对应于现代性社会存在批判。而社会意识批判与社会存在批判的结合是实现以社会主义现代性社会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关键。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结合的产物。从马克思思想中的英国元素来看,除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外,英国启蒙哲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英国工业社会实践都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选择“英国实践”作为切入点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就是要打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束缚,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彰显了马克思现代性社会批判的整体性与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