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南方地区以自然地理划分而言,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秦岭广义上指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狭义上指广义秦岭山脉的中段,即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本书所说的秦岭是指狭义而言。淮河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自然地理南、北方的分界线。此线南北,从古至今,在自然条件、地理风貌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宋代(960~1279年)历史上分为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开封(今河南开封)受禅,建立宋朝,978年宋朝统一了幽云十六州以南地区,1127年亡于金,史称北宋。同年,北宋徽宗之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辗转多年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统治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279年亡于元,史称南宋。

两宋统治时期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墓葬就是其中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北宋时期,南、北方墓葬就有着较大的差异。北宋灭亡后,原北宋统治的中原、北方地区沦为金国统治区。南宋与金先后达成了“绍兴和议”(1141年)与“隆兴和议”(1164年),两国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而治之。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发现的南宋墓葬在历史分期上仍属于宋代的历史范畴,以北地区的金代墓葬虽然在风俗上很大程度延续和发展了北宋时期的风格[1],但已超出了宋代的历史范畴。

本书所说的南方宋墓,不包括浙江省绍兴市的南宋六陵。南宋六陵元初被盗掘,破坏殆尽[2],加之考古工作开展较少,因此难以得知其原貌。对南宋帝陵的研究多集中在文献考证和复原上[3],或是在对元末江浙地区起义首领张士诚之母曹氏墓形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南宋帝陵推测复原[4]。从几十年考古发现来看,宋代南、北方地区的一般墓葬在葬俗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对南方地区普通宋墓的研究更能体现本地区的葬俗特征。

综上所述,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报道的宋代普通墓葬。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就自然地理而言,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中国自然地理分区的一个整体。

第二,就历史分期而言,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宋代历史体现了两宋时期不随朝代而更迭的时代连续性。

第三,就考古发现而言,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宋代墓葬在墓葬形制与随葬习俗上与以北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对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两宋时期墓葬的研究,能够在宋代社会连续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宋代南方地区各地葬俗的特点和变迁。

宋代帝王年号起止年月表(公元)

续表


[1]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第208~220页。

[2] (元)陶宗仪著,王雪玲点校《南村辍耕录》卷四《发宋陵寝》,点校《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成化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42~47页。

[3] 陈朝云:《南北宋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第205~222页。

[4]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第135~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