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6~20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女性与媒介研究综述(2006~2010年)

王琴[1]

一 研究概述

作为传播研究和女性研究的交叉领域,女性与媒介研究以性别的视角研究传播现象与传播结构,关注其中的性别问题;以批判的视角检讨大众媒介所维护与再生产的种种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及其原因,并深入探索媒介机构和媒介产品中体现的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作为交叉学科互相交融的产物,女性与媒介研究体现了丰富的研究范式和多样化的研究样态。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女性与媒介研究是目前学界较为普遍的研究范式。在这个意义上,女性与媒介研究是一种女性主义的媒介研究,可以视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在中国,女性与媒介研究基本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且主要受到1995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推动和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文化研究的兴起也促进了一些学者对女性与媒介关系的深入探讨。2006~2010年,媒介与性别研究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和超星读秀数据库的搜索数据,这五年出版的关于媒介与性别研究的著作共有24本。而在1995~2005年的10年间,只出版了两本著作。研究数量的增加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研究的快速发展。这些研究也使得女性与媒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专著之外,研究论文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从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发现,以“媒介”“传播”“性别”“女性”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共有博士论文80篇,硕士论文288篇;以同样的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中文核心期刊中共有192篇期刊文章;重要会议论文中共有23篇文章。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一)女性与媒介研究的理论探讨

女性与媒介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理论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总结以及对研究整体的梳理和分析都是学界迫切需要厘清的。由于这一研究较早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所以,对于国外学术作品的引进也是推进研究的重要努力。这一时期,一些国外女性与媒介研究的重要著作被翻译出版。祖伦(Liesbet van Zoonen)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是第一部体系化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专著,2007年中国学界翻译了这部作品,积极推动了中国的女性与媒介研究的发展。该书展示了对社会性别、权力和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的文化理解,分析了媒介的生产机制、媒介收讯和媒介受众的性别话语,并以传播学中经典的“编码、解码”理论来解释媒介意义的社会性别话语协商。此外,《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苏·卡利·詹森,2007)也在同年被引进,该著以性别研究视角剖析了当代社会传播情境的种种迷思,从传播批判的角度分析了权力、媒介、科技和性别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引进国外研究的同时,学者们还通过女性与媒介发展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来推动研究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实践。学者们指出,女性与媒介的研究理论和研究范式可以有多样化的样态,包括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等研究理路都可以为这一研究的发展增加活力。

曹晋(2008)从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的运作体制,分析了传播现象与传播结构中被遮蔽的性别问题。张敬婕(2009)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在传播学研究中如何使用性别方法进行了阐述,考察了日常生活、电影电视、社会生活模式、消费文化等领域的性别与传播。张艳红(2009)从女性主义视野下媒介批评的角度,分析了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历史流变,研究理路以及女性主义的受众批判、传者批判、方法论批判等内容。张恋恋(2007)借助符号学理论对电视新闻专题进行了女性意识的探讨。李琦(2008)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媒介机构、文本、受众这一传播链条不同领域中的性别问题,指出专业化女性媒体面临国家话语、政治话语和商业话语的三重制约。陈阳(2006)从后现代的权力话语出发,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媒体里的国家市场和女性主义协商与博弈的互构关系。

(二)媒介内容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女性的媒介形象呈现直观地影响了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女性被呈现的频率、再现方式和象征意义等都是研究者们的关注重点。

特定女性群体的媒介形象体现出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印象。大众媒体依循传统的性别观念,往往在议程设置中体现出较多的偏向。主流报纸对“女性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媒介再现采用了高度类型化的叙事方式,使得“女性农民工”被频繁再现的是“受难形象”和“负面行为者”形象(贺博,2009)。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女大学生群体的媒体再现中。研究者分析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成都商报》对女大学生群体的相关报道,指出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大多集中在犯罪、死亡、暴力、性等负面新闻方面,女大学生群体形象正在被异化(严梅,2006)。此外,媒介议题中对高学历女性的形象建构是不断变化的,媒体关注重点主要包括婚嫁问题、就业问题、精神道德价值方面的追问。由此可见,媒体在男性话语下对高学历女性形象的建构,实际上体现了以男性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失落,以及在新旧观念的冲突和价值重建中女性自我定位的迷茫(葛丽丹,2006)。

新闻、广告、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反映出社会环境中的女性困境。陈欧阳(2006)梳理了《女友》《家庭》《读者》1995~2004年广告中所表现的女性形象,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刻板印象虽有较大的改观,但是依然存在。近年来杂志广告塑造了年轻都市女性极度消费和追求时尚的刻板印象,同时对于缺乏消费能力的女性群体极度忽视。李珊(2010)认为,当前大陆家族剧的女性形象建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她们往往被塑造成消极和屈从男性权威的形象,女性符号被有意识地贬低。作为女性身份认同的重要场所,电视剧创作要公正地再现积极、平等、多样化的女性世界。

要改变大众传媒所表现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可以从政府规制的完善入手,推动相关的政策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性别文化,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媒介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具有性别意识的传媒监测网络(戴亚芳,2007)。

(三)女性媒介从业者的现状研究

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中,女性媒介从业者的数量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新闻业中女性角色冲突十分明显,一是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外显性冲突,二是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胡蕾,2006)。刘平(2006)调研指出,女性主持人在电视媒体中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但在硬新闻领域,其话语权存在明显的弱化现象。

对于中国女性体育新闻从业者的研究也指出,虽然女性从业者在体育新闻媒体中占据了“半边天”,但是,体育媒体在两性报道比例上仍然失衡。女性在体育新闻传播领域中属于“被禁声群体”,女性话语权力“缺席”,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话语、意见在很多情况下被忽视。体育媒体中男性对女性的同行相斥现象也使得男性优势文化和地位进一步加强(顾晓莉,2009)。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缺失,也使得体育新闻对女性受众的吸引力相对较小。要改善体育新闻内容领域的性别状况,可以通过丰富报道内容、拓展报道形式、增加互动渠道的策略来推进(董任春,2010)。

整体来看,女性新闻从业者心理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生产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给女性从业者带来的困扰,女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中的“失语”,以及女性新闻工作者自身的双重角色困境。之所以遭遇这些困境,与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文化传统有重要关系(刘睿,2010)。

一些女性媒介从业者的性别意识依然缺乏。陈郦(2009)分析了1949年以来女导演的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在银幕上的呈现,指出大部分女导演的作品无论在影片的选材、故事、人物还是在叙事方式、镜头语言结构上,都缺乏性别意识。很多女导演拒绝凸显自己的性别身份,反而彰显男性视角,以和男性一样为荣。

(四)媒介对于受众的影响和赋权

大众传媒对都市职业女性的政治参与有着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新闻类内容对女性政治参与意识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电视剧、广告、网络聊天等娱乐类信息接触又对女性的政治参与产生负向影响。大众传媒是都市职业女性政治表达的主要渠道,但男性仍掌握着大众传媒空间的话语权(周云,2006)。除了政治参与,都市白领群体的休闲方式也很依赖大众媒介。对广州深圳青年白领群体的实证研究表明,看电视是青年白领主要的休闲活动方式。男性更多选择一些竞争性休闲活动,如足球、篮球、网球等各种球类活动,特别是网络游戏;而女性白领更多选择看书、学习等自我提高式的休闲方式(夏志梅,2006)。

大学生群体受媒介影响的程度也十分显著。对首都1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指出,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性别问题意识越来越敏感,对传统性别观念和刻板印象表达出质疑与反抗的态度。但大学生对大众媒介中依然存在的性别盲点甚至性别歧视的内容与形式,普遍缺乏辨析能力(张敬婕,2008)。大众媒介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上海交通大学165名女大学生的调研表明,女大学生负面体形认知、体形不满以及瘦身意向的重要原因,是大众媒介所引导的“理想瘦”女性体形标准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压力(唐丽燕,2009)。

总体来看,在促进妇女在媒体和传播领域的参与和决策以及促进媒体表现平衡的和超越陈规定型的两性形象方面,中国的媒介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传媒中某些根深蒂固的性别盲点与性别歧视仍需要重视。特别是在商业化浪潮冲击下,对性别关系与性别角色的消费更为隐蔽和普遍(刘利群、张敬婕,2009)。女性作为媒介消费的主要受众群,难以逃脱媒体强大的影响和作用,陷入了被消费和消费自我的双重诱导之中(蒋晓丽、刘路,2008)。

(五)女性的媒介接触和使用

对不同女性群体媒介接触状况的考察可以看出媒介传播效果的实际情况。王慧敏(2007)分析了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社会性别认知的不同影响,指出女生较之男生更追求电视带来的娱乐效果和轻松感,亦更容易被电视文化内容影响。程芸娟(2006)考察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媒介接触和使用的性别差异,发现女性将获得有关个人生活的信息作为接触媒介的首要目的,而男生则将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放在首要位置,女性的媒介接触主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不会拘囿于性别刻板印象对自身的要求。张婧和欧勤扬(2009)调查发现,女农民工对媒介及信息内容的选择趋向单一化的娱乐消遣,她们能接受到最多的媒介就是电视。虽然大众媒体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但除了电视对弱势群体具有相对强势的覆盖之外,纸媒、网络等其他媒体的情况不容乐观。总体而言,女性农民工群体的媒介接触行为处于低层次、低频度的状态。

(六)女性与媒介研究的国际经验

刘利群《国际视野中的女性与媒介》(2007)、蔡帼芬《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女性与媒介》(2009)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他国家中女性与媒介发展的经验和研究视角,为中国女性与媒介本土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国际经验和范例。王艳丹(2008)以创刊于1914年的《女工》杂志为例,分析了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女性期刊发展,展现了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媒介中呈现的女性话语。吴越民(2010)分析了《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纽约时报》新闻报道中的女性,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差异。张弦(2008)通过对2006年在日本播出的140支电视广告的内容分析,总结了日本电视广告中三个主要的典型女性形象:变化中的家庭主妇形象、受欢迎的女明星形象以及时尚独立的单身女性形象。没有一则广告将女性塑造成“职业母亲”的形象,也看不到两人同时忙碌在职场的夫妻;这些单身的职场女性折射出日本国内最现实的女性问题——“要么结婚不工作,要么工作不结婚”,晚婚、少子等社会问题也皆因此而起。卡罗琳·凯奇的《杂志封面女郎》(2006)梳理了20世纪早期美国杂志封面女郎中关于妇女形象的历史发展,以检验媒介中女性再现的刻板印象问题。《追寻男性杂志的意义》(彼得·杰克逊等,2007)则提供了国外男性杂志发展的典型个案分析。

(七)对女性与媒介研究的概述和总结

《中国女性与媒介研究报告(2005~2006)》(刘利群,2007)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全面分析总结了中国女性与媒介的研究与实践。分析的主题关涉女性传媒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媒介传播中社会性别观念的表达、传播媒介对女性的影响以及当代女性媒介的经营等,体现了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女性与媒介相互建构的复杂关系。《中国妇女发展报告:妇女与传媒》(王金玲,2007)以妇女发展蓝皮书的形式探讨和总结了中国妇女传播行动的经验和教训、妇女为改变媒介议程发起传播行动的历史、媒介干预的具体行动及其策略,就中国媒介社会性别表达的现状、变化和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八)女性与媒介发展的历史研究

从历史角度梳理女性与媒介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也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宋素红(2006)考察了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兴起发展和近代杰出女报人的典型个案。李晓红(2008)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以此凸显近代女性生活的变迁与女性主体的成长。白蔚(2010)梳理了20世纪百年中国传媒发展,从社会性别视角揭示现代性的男性文化特征,透视女性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胡晶晶(2007)通过分析20世纪30年代《申报·自由谈》,探索了当时主流媒体如何对女性意识进行传播。王燕(2008)考察了1978~2005年《中国妇女》杂志基于国家民族的叙事背景及自身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塑造了从“三八红旗手”、“美丽女性肖像”到“时代影响力”的中国女性图景,并揭示杂志以“国家民族代言人”的身份内涵完成其意识形态的形象表达。

(九)女性媒介研究

大量“伪女性媒介”的存在,是目前女性媒介最大的问题所在。这些“伪女性媒介”以女性作为商业卖点,名为女性服务,而行商业之实。它们一方面误导女性形象,把女性描绘为“性对象”“贤妻良母”“男人婆”,另一方面以消费主义取代女性意识,灌输消费=女性解放、消费=女性自由、消费=女性发展的观念(单晓红,2006)。

刘芳(2010)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个案,指出时尚杂志建构了一种虚幻中产阶级女性形象,但这种身份建构并不能真正促进女性读者的自我认同。对女性电视节目《天下女人》的研究也发现,节目所聚焦的是一群现代中产阶层女性的形象,忽视了其他女性群体。节目中展示的作为现代女性所遇到的角色困惑容易加深人们心中固有的传统性别观念和刻板印象(苏杉,2006)。

以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发展。有人认为新媒体是女性发展的新机遇。陈月华(2009)对女性博客给予了积极肯定。在对比分析了新浪、搜狐的400个男性和女性博客后,认为女性博客更具创新性,也具有更高的写作水准。女性博客的发展是媒介和女性的双赢。但是对瑞丽女性网站和腾讯女性频道的研究也表明,作为新媒体的女性网站没有摆脱传统媒介对女性的定位。网站女性频道中的女性形象依然存在着被视觉化处理的现实,女人“第二性”的现实在网络中再次得到复制。

女性电视频道/栏目借助电视的广泛收视覆盖,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但是女性电视节目的发展不容乐观。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创办于1995年,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节目,始终遵循女性电视节目作为社会公器的宗旨,不仅关注城市女性独立价值观的塑造,还挖掘农村女性所需要的现代文明的熏陶和推进(陈文君,2010)。但是这样一档积极彰显女性意识的节目却因为收视率等原因,在2010年7月停播。《半边天》的发展历程,也代表了中国一批女性节目的发展命运。

女性电视频道的发展也面临种种问题。调研长沙女性频道的现实发展表明,女性专业频道在发展中面临收视覆盖面窄、人力资源匮乏等现实困境(张锐宣,2007)。对四川妇女儿童频道的分析发现,女性频道和栏目内容及定位从原来宣扬女性独立价值观、凸显女性主体地位和性别平等意识向娱乐化转变(刘芮希,2010)。

在对不同女性媒介类型的系统分析方面,也有很多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推进。刘胜枝(2007)分析了当代政治宣传类、婚姻家庭类、时尚消费类等不同女性杂志的现状与发展。张兵娟(2009)考察了历史剧、言情剧、家庭情节剧等不同类型电视剧中的女性叙事。党芳莉(2010)从广告人的性别意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广告与女性关系的历史发展等方面,对女性广告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张晨阳(2010)从报刊、影视、网络等不同的媒介类型出发,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介市场化背景下大众传媒的性别话语表达状况。

从宏观社会语境来看,中国女性媒介组织要获得长足发展与良性循环,必须拥有两大社会资源:一是要具备明确的女性主义立场,二是要获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渠道。要设立女性传媒监测网络,建构多元化的监督女性媒介的社会控制体系;建立妇联组织与媒体机构的联系制度,促进女性传媒与妇联工作的良性互动;促进妇女公民社会组织介入与干预女性媒体,为后者培育生存发展的社会土壤(刘沁、李琦,2008)。

三 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学科建设概况

(一)女性与媒介研究的重要科研项目

女性与媒介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在重要的科研项目研究中得到的关注并不多。以最受关注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大重要科研立项项目为例,2006~2010年女性与媒介研究领域设立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仅有一项西部项目立项,即西南大学韩敏的“十七年时期女性媒介形象研究”(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共有五项立项,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项,即中国传媒大学刘利群的“女性的媒介呈现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一项,即中国传媒大学刘利群的“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三项:中国海洋大学薛海燕的“民初(1912~1919)小说界女性作者群体的生成研究——以报刊业文化生态为视野”(2010年);南京财经大学蒋建梅的“图像时代的女性镜像研究”(2010年);中南大学凌菁的“媒介素养与性别意识重建”(2010年)。

从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的立项情况来看,所有的立项项目都是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显示了女性与媒介的研究与学科发展目前还是主要依托新闻与传播。但是五年间仅六项立项项目,说明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女性与媒介研究依然是非常边缘的研究,尚没有进入学科发展的主流。

(二)女性与媒介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

2006~2010年,女性与媒介研究领域在不同层次上以不同的主题召开了一些学术研讨会。

在妇女研究学界,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将大众女性与媒介发展作为主要的讨论主题,推动了学界的研讨和交流。中国妇女研究会每年举行的年会都会有相关的会议论文关注女性与媒介研究,如2008年11月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设置了“大众传媒领域中妇女和性别问题与政策”分论坛;2010年11月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15”论坛,将“妇女与健康、环境和文化传播”设为8个分论坛之一。

此外,在传播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论坛上,也关注了性别与传媒的主题。2007年10月由中国传播学会、国际传播学会主办的“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也设置了“女性与媒介”专场分论坛。2009年6月,由复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主办的“社会性别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将“社会性别与近代中国传媒”作为分论坛主题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女性与媒介研究中心2005年获批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性与媒介教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性与媒介教席论坛”作为品牌化学术会议,聚集了国内和国际的重要学者,讨论女性与媒介的研究发展。如2006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媒大学女性与媒介教席北京国际论坛”召开,来自6个国家及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位与会专家围绕性别主流化与传媒影响力、女性与媒介实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2008年12月,“性别传播的国际对话与合作研讨会”召开,来自7个国家的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性别传播的媒体实践、跨文化传播中的性别问题等性别传播领域相关重要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2009年9月,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南京国际论坛召开,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2位代表围绕“文化多元与教席合作”“传媒嬗变与女性发展”展开讨论。

(三)女性与媒介研究的学科建设概况

2006~2010年,女性与媒介研究的学科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依托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性别研究成为传播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女性与媒介研究中心于2006年9月开始招收传播学专业“女性与媒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女性与媒介研究中心承担了女性与媒介方向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开设的课程包括“女性与媒介研究概论”“女性与媒介研究发展史”“女性理论专题”“中国古典文学与性别文化”等课程。授课老师的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学、新闻学、文学、政治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从女性与媒介研究的历史、理论、方法等不同的角度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中国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学科化发展。

此外,国内其他高校也开设了女性与媒介研究的相关课程,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曹晋教授2004年首次开设“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生课程,2006年扩展为“大众传播与当代社会”研究生课程,2007年开设给本科生。这一课程也被评为复旦大学本科精品课程。

女性与媒介研究的课程建设和研究生专业方向的设置使得这一领域的学科建设有了切实的发展。各类课程设置致力于贯通传播学与女性学学科,致力于发展出中国媒介与性别研究的本土路径。

四 研究评价与展望

(一)研究特点

1.研究体现出多领域、跨学科的特点

女性与媒介研究是基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同时也吸纳了不同学科研究的资源。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中,研究者从历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出发,关注了女性与媒介相关的研究问题,这使得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有助于促进学科间的交叉繁荣,形成创新研究成果。

2.关注社会热点,研究主题与女性现实和媒介实践密切结合

女性与媒介研究关注媒介实践,关注社会热点,相关研究涵盖了不同女性群体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女性媒介发展的特点与困境、女性媒介从业发展者的现实状况、女性相关问题的媒介传播等与女性有关的很多重要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3.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推进本土化研究发展

女性与媒介研究发轫于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女性与媒介研究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后才受到较多的关注,作为后发展的研究,需要更多地借鉴国外已有的成熟研究。这五年,通过翻译引入了一些国外重要研究成果,同时在吸纳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本土化发展。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等领域都努力贴近中国现实,提出更切合实际的研究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1.女性与媒介研究在传播学研究中依然处于边缘状态

女性与媒介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目前女性与媒介研究的主流范式是以传播学为主体,加入性别研究的内容和视角,由此发展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女性与媒介研究虽然以一种性别研究的视角进入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领域,但在主流的传播学话语中,依然经常被忽视,从传播学主流学术会议的主题、重要研究项目的数量等方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2.研究内容同质化,研究创新不足

在这五年的研究中,研究主题多集中于媒介内容中的性别问题,对媒介传播主体和媒介受众的研究不多。从媒介传播的链条来看,作为传播主体的媒介把关人是媒介议程设置的重要环节,而受众的媒介接触和利用也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聚焦于更容易考察和把握的媒介内容分析,这使得研究具有同质化倾向。同时,研究的创新性不够。对于刻板印象的描述和女性弱势地位的分析,都有很强的预设性。很多研究关注到了媒介传播中的女性,但是对女性与媒介的研究缺乏敏锐的性别意识。研究的同质化和创新不足使得中国女性与媒介研究暴露出很多视野的局限,也使得学术探索与媒介现实不断出现错位。

(三)研究展望

1.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在学术研究越来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学术的发展必须要和国际进行广泛交流。国内的女性与媒介研究起步较晚,更需要与国际的研究学界保持沟通和对话,以更好地推进本土研究的发展。整体来看,国际研究的重要成果和著作还需要进一步向国内学界推介,翻译和引进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中国本土的研究也可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合作等渠道更充分地向国外学界传播。

2.需要批评,更需要建设

女性与媒介研究具有学术批判的特点,针对现实的大众传媒中被遮蔽的性别平等问题提出批判。但同时,如何构建一种更好的传媒实践,需要提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提出好的研究范例和媒介实践的正面案例作为推动实践发展的路径。

3.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目前,女性与媒介研究还只是依托于传播学的一个研究方向,但是未来的发展是要建设成为独立的学科“性别传播学”。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将是女性与媒介发展具备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学科建设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要逐步推进,要进一步厘清女性与媒介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内容、学科边界等,使学科建设趋向系统与规范。


[1] 作者简介:王琴,女,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