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宇春嘱我为其关于信任和社会资本的新著写序,实在是给我这个当师兄的出了个难题——自己于写书作序一事可谓全不在行,但一则是师妹盛情邀请,二则是这一研究主题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只好勉力一试。
信任是社会科学家们讨论的经典问题之一,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研究者对此都做过大量研究,社会学的大家们,如卢曼、吉登斯、科尔曼等也对信任做过系统论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能普遍认识到信任的缺失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从当年“7·23”动车事故后政府发言人那句“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无奈表白,到街头老人跌倒竟无一人敢施予援手的社会冷漠,无不凸显出社会信任体系正在出现问题。本书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信任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分析,这一选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一个学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中国信任问题的研究虽已有不少,但很多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失之泛泛,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宇春的研究从“社会资本”理论切入,应该说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论视角。社会资本理论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它将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社会网络和结构资源视为一种可以给个人和群体带来收益的资本,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我们理解分析信任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着力点。而社会资本与信任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早期的研究者(如布迪厄、林南等)在提出社会资本概念时,基本未包含信任。此后科尔曼和帕特南等人将信任、规范等群体特征也纳入了社会资本概念之中,这固然大大拓宽了社会资本的研究领域和影响范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概念上的混乱。现在研究者多将社会资本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两类,微观层次关注嵌入于个体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而宏观层次则关注信任、规范等有利于集体行动的群体特征。虽然不同层次的研究都使用了“社会资本”概念,但彼此间差异极大,而且研究者之间也缺少足够的理论对话。所以社会资本研究也存在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之间的“断裂”问题。宇春在本书中首先明确了社会资本与信任的关系,将社会资本确定为“嵌入网络的资源”,认为信任不属于社会资本。这显然是受其师祖林南先生的影响(宇春的博士业师敖丹教授是林先生的高足,故有此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传统社会资本理论的回归。更重要的是,宇春在书中详细分析了个体层次的网络社会资本如何作用于信任,这一尝试无疑更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它有助于研究者跨越微观社会资本与宏观社会资本研究之间的鸿沟,进一步丰富我们对社会资本和信任的理解与分析。
宇春不仅在书中做了严谨的理论推演,而且使用大规模社会调查的数据,对中国人的信任结构、社会资本存量等情况做了详尽的经验描述,对社会资本影响信任的机制假设进行了检验,在研究方法上,特别是在信任的测量方式上也有所突破。研究使用的数据翔实,分析方法科学合理,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可信性。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虽是一部学术专著,却并无学究气。全书行文清晰通畅,还能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建议,增加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宇春曾先后就职于广州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个机构按现在的流行说法,均属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的“智库”。或许是这种工作经历使她在研究中不满足于“解释世界”的学术探索,还积极地思考“改变世界”的政策问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间,面临着诸多风险和社会问题的挑战,相信宇春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能为这些时代问题贡献出更多的思考结果。
是为序。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赵延东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