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时间过得真快,1958年夏天,我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当时的福建师范学院,从事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来,迄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其中的风风雨雨,过来人当能感同身受,恕不赘言。我所从事的专业先后涉及哲学这个学科的若干领域: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和科学技术哲学等。听课的对象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自2006年初以来,为了给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开设跨专业的选修课“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我开始集中精力进行这个课题的初步研究。那时,我已退休多年了。
退休以后,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读书,不仅是“老有所学”,而且成为“老有所乐”。每偶有所得,便执笔为文。日积月累,有60多篇。现从中选出38篇,加上附录,30余万字,汇集成册。写作时间跨度为2003~2014年,即70~81岁。为了和我退休之前出版的论文集(《爱智篇》)相区别,将其定名为《皓首沉思录——林可济哲学论文自选集(2003~2014)》。
此书中的论文都已经在全国性或省级相关的学术刊物或报纸上公开发表过,收入本书时,有的有所修订与补充,并在文章的后面做了说明。由于收入本书的论文写作的时间有先有后,现在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当然不可能像写一本专著那样,做统一的安排,从而具有理想的系统性。由于各篇文章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难免有所重复。在保持论文原貌的前提下,只能仍依其旧。这是需要说明的。
在全书各篇论文的编排上,为了方便读者,没有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而是按照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编排,把内容相近的放在一起。
全书分为七个部分,简要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及其比较”,收入七篇论文。论文依次是:《追问“存在”,还是追问“存在者”?——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视角梳理西方哲学史》《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新探》《“天人合一”:东方基本思维模式的哲学表达——季羡林关于“天人合一”的〈新解〉与〈再思考〉》《“轴心时代”理论视野下的儒学与道学——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相关内容述评》《海德格尔何以赞赏老庄哲学?》《王阳明哲学属性的多维透视——从“心外无物”说谈到对唯心主义的评价》《梁漱溟和他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学〉等著作》。
专论西方哲学的有《追问“存在”,还是追问“存在者”?——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视角梳理西方哲学史》。海德格尔认为,自古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就有两个追问方向:一是追问“存在者”,一是追问“存在”。但是,从柏拉图到黑格尔,西方的传统哲学,模糊“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并把“存在者”当作了“存在”。追问“存在”的哲学思潮,在古代曾经有过可喜的开端,但后来几乎被淹没了。海德格尔的这个哲学史观以及他对西方哲学史所做的梳理,为人们重新认识西方哲学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思路。
专论中国古代哲学的有三篇文章。其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新探》。天人关系,“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哲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断演变中,又有其特殊的呈现。儒、道、佛三家对此问题回答的视角,也各具差异。该文对此做了初步的探讨和简要的梳理。《“天人合一”:东方基本思维模式的哲学表达——季羡林关于“天人合一”的〈新解〉与〈再思考〉》一文,是为了纪念季羡林先生,更是为了彰显他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研究而写的。《王阳明哲学属性的多维透视——从“心外无物”说谈到对唯心主义的评价》一文,是为参加在贵州举办的关于王阳明学术思想的研讨会而写的。虽然是讲王阳明哲学,但并不限于此,还涉及如何把握中国古代哲学唯物唯心的属性等问题。
西方现代的哲学家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哲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轴心时代”理论视野下的儒学与道学——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相关内容述评》和《海德格尔何以赞赏老庄哲学》这两篇文章就是为此而写的。
《梁漱溟和他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学〉等著作》一文初步反映了梁漱溟先生在中西文化、中西哲学比较方面所做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哲学史座谈会的回顾与反思,收入的文章共有三篇。
那次会议是北京大学哲学系为贯彻“双百”方针而在1957年召开的全国性的学术盛会,我有幸参加了。因为当时我在那里读本科。现在看来,这次会议所蕴含的深厚内涵,还远没有得到消化。至今仍然为学术界所关注。否则,我在20多岁时参加的会议,还有什么必要到80岁时再来旧事重提呢?这里选的两篇文章《坚守独立思考的学术争鸣之道》和《求解“真问题”:如何对待唯心主义》,前者是全面回顾与反思,后者是对会议中讨论的重点问题的辨析与探讨,内容上有些重复。由于“如何对待唯心主义”是当时争论的主题,所以,又把论述贺麟先生哲学思想与学术生涯的一篇论文放在这个部分。
第三部分是在2008年前后,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而写的,是对以往哲学理论中争论问题的回顾与反思,有三篇论文,一篇附录。内容涉及哲学原理的若干方面,重点是对辩证法核心问题的再探索。它们是《解放思想的哲学与哲学思想的解放——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若干哲学理论问题的反思》《关于辩证法核心问题意见分歧的回顾与反思——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和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百家争鸣:解决学术理论问题意见分歧的必由之路》。这些文章不是应景之作,都是有感而发的。《冯友兰先生的矛盾观及其现实意义》一文涉及对哲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探讨了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实事求是,这就是“解放思想的哲学”。这种哲学不仅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正确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哲学理论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解放”。《解放思想的哲学与哲学思想的解放》一文结合个人在三中全会以来对若干哲学问题进行反思的体会,对此做了阐明。《关于辩证法核心问题意见分歧的回顾与反思》一文是专讲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的。长期以来,在讲辩证法时,人们只是突出地讲对立统一规律,而没有把它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起来。为了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来面目,并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必须研究对立统一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在联系,给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应有的评价。《百家争鸣:解决学术理论问题意见分歧的必由之路》是为《百年潮》杂志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写的征文。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现代几位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汤用彤、张岱年、任继愈、张世英等)的哲学思想的探讨,共七篇。我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阐述对象,不仅因为他们是我的老师,更因为他们的哲学思想具有原创性与代表性,他们的学术成就与人生际遇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非常值得人们反思和探讨。
具体地说,其中《西方逻辑分析方法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完美结合——金岳霖哲学著述与学术人生》《阐旧邦以辅新命 极高明而道中庸——从冯友兰先生“三史”“六书”“一序”说起》《独辟蹊径 平章华梵 融会佛儒 兼采中西——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思想的再认识》《昌明国故 融化新知 为往圣继绝学——汤用彤的中国佛教史和魏晋玄学研究》《融合古今 学贯中西——张岱年先生的学术著述与坎坷人生》《任继愈〈老子〉研究中的方法论探索》《张世英的学术历程:从哲学史家到哲学家》等文章分别阐述了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汤用彤、张岱年、任继愈、张世英等先生的学术人生。在此前后,我出了两本书:《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和《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六位哲苑名家的学术生涯》(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现在,这本文集中的相关文章相对于前面说的两本书而言,实际上是论述范围上的拓展与内容上的补充。
金岳霖先生是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时的系主任,冯友兰、汤用彤、张岱年、任继愈、张世英先生都是任课老师。冯友兰、汤用彤、张岱年、任继愈四位先生是中国哲学史专家,他们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建树,迄今尚无人能够超越。张世英先生是西方哲学史专家,近30多年以来,致力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并在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方面卓有成效。张先生目前已有94岁高龄,仍笔耕未辍,我与他接触较久,受益良多。
第五部分有三篇文章,是讲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其中《重新审视“李约瑟问题”——从中西文化哲学差异的视角》一文,是对“李约瑟问题”的质疑与反思,目的在于从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以期给予其更准确的评价。另一篇《辩证自然观·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兼论〈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为我的一本学术专著《〈自然辩证法〉研究》再版所写的跋。该书虽然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3年6月出版,但由于这篇跋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又可独立成文,故收入本书。其实,哲学与宗教、科学与宗教都有密切的关系。最近,我接触到一些论述佛教禅宗思想与科学相互关系的论著,甚感兴趣。遗憾的是,我在这方面只有零星的文字,系统的研究还谈不上,有关论述文字的撰写,还须假以时日。第三篇《现代科学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从〈希格斯玻色子、格物致知与四大皆空〉一文说起》是我对发表于《中华读书报》上的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专家黄铁军教授与资深哲学家汤一介教授之间关于“科学与哲学对话”的一点看法,也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这个话题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而实现文理交融则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本文也是有感而发的。
第六部分是讲审美观与人生境界问题,共有七篇论文。
属于审美观的有《庄子美学精神与古代山水画》《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漫步在美学和艺术的林间花径》《信仰的多维性及其与真善美的关系》。其中《庄子美学精神与古代山水画》的写作与我在1998年初退休之后学习国画的经历有关。当时,我一边试笔涂鸦,一边看一些老庄的书和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资料,以期提高自己对中国古代画作的欣赏水平。《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是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中美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而发的。当然这也与蔡元培先生曾经是北大校长,笔者作为北大学子对他的敬仰之心有关。《漫步在美学和艺术的林间花径》一文,涉及宗白华先生重要的美学观点,以及他对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的重要见解。他与朱光潜先生的各自特点,一定意义上也是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在他们身上的反映。人们要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西方人更多地寻求宗教,而中国人则更多地寻求哲学,进入审美境界。于是就有科学与信仰、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信仰的多维性及其与真善美的关系》写作的缘由实在于此。
“人生境界”的学说是冯友兰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生境界 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冯友兰“人生境界”学说述评》讲的就是这个方面的问题。这篇文章是在准备一次讲座时拟定提纲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的,听讲的对象是省委统战部系统的部分干部。另一篇《人生的不同境界——从〈读书偶记〉想到的》是和《读书偶记》的作者(本校文学院教授穆克宏)共同商讨、向他求教的,话题是围绕对“人生境界”学说的理解。最后一篇文章《六十载哲学沉思的一得之见——从〈哲学:智慧与境界〉的出版说起》是拙著《哲学:智慧与境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后的一些感言,意在强调哲学应该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问,不赞成把哲学仅仅视同普遍规律之知识,更不认同那种把哲学仅仅归结为认识论的权威看法。
第七部分包括学派研究和书评,共七篇。属于学派研究的有两篇,第一篇讲得比较全面,第二篇主要讲与《学衡》杂志关系比较密切或对之有所批评者。在我看来,对学衡派和《学衡》杂志的研究,尚大有可为。它对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中西哲学的交流与会通,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理应引起学术界的更多的关注。书评有五篇,即《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世英关于“天人之际”问题研究及其方法论原则》《探讨个人精神境界问题的社会文化维度——评张世英新著〈境界与文化〉》《中华文化发展的光辉未来:自我觉醒、个性解放——张世英〈中西文化与自我〉读后》《一位资深出版家三十年的精神苦旅——从〈征途——薛德震哲学书信集〉说起》《想象的实质及其哲学意义——从〈思想的想象〉说起》。其中有三篇是写张世英先生的著作。《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主要评论《哲学导论》,阐明他所建构的新“天人合一”观。《探讨个人精神境界问题的社会文化维度》则主要评他的《境界与文化》。这两篇文章先后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张世英先生所著的《中西文化与自我》一书从“自我”观的角度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审视了中华传统文化最具标志性的特点,并阐述了他关于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道路的若干思考。《征途——薛德震哲学书信集》一书是薛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加关于异化与人道主义问题探讨、争论有关史实的如实记载,也是他近三十年的漫长岁月中精神苦旅的生动写照。《思想的想象》一书着力强调想象在哲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该书的编著者看来,哲学家作为爱智者,不仅要有非凡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该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奥林匹斯山的高度思考世界”,这些作品才能“穿越千百年的历史”。
退休之后,我先后受聘于公共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给博士生讲授“中西哲学比较”课程,给硕士生讲授“哲学概论”课程。本书跋言——《哲学之无用与大用——从教问道56年(1958~2014)之感言》——主要是针对几十年来学生经常问起的关于哲学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这个问题,发表了我的见解和若干体会。
本书除了正文之外,还收入学术论著的要目作为附录。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张世英先生为本书所写的序言。张老师以94岁高龄欣然为之作序,这让我非常感动。作为他的学生,有了些许成绩,他“为之高兴”,这可以理解;但他说我“愈老学问愈大,堪称大家”,这般的过高评价,实在令我汗颜,愧不敢当。对我而言,只能视为一种鞭策,或当作老师对学生的一种难以实现的期望。
古人说,学海无涯,学然后知不足。56年来,我在哲学这个领域中虽然竭尽所能,做了一些努力,但至今还不敢说已经登堂入室。所幸撰写的这些文章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我在退休后之所思、所想,其中的是非曲直,留待读者指正与历史评说。所写文章今结集付印出版,既是为了求教于同行专家、年轻学子和广大读者,也是为了给我自己的学术生涯一个交代。
是为序。
林可济2015年1月15日
于福建师范大学华庐心远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