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2013年11月下旬以来,乌克兰局势持续动荡。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政局在一日之间上演了惊天大逆转,亚努科维奇被解除总统职务,反对派全面接管政权。最初民众只是抗议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到如今则演变为全面的政治与社会危机。有人认为,乌克兰当前的动荡局势是“国内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1]在乌克兰总人口中,乌克兰族约占77%,俄罗斯族约占20%。[2]乌克兰族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西部,而俄罗斯族主要聚居在乌克兰的东部。长期以来,乌克兰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语言、宗教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族群之间的隔阂,加之历史上一些事件的影响,在部分乌克兰族人和俄罗斯族人中间存在着对立的情绪。乌克兰独立后,西部的乌克兰族人希望加强与欧美国家的关系,而东部的俄罗斯族人则希望维持同俄罗斯的传统关系。可以说,族群问题是乌克兰政治动乱和社会割裂的一个重要根源,同时也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在乌克兰中央政权“变脸”之后,局势的焦点转向了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克里米亚曾经是俄罗斯的一部分,1954年,为了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曾于1992年宣布独立,后来在俄罗斯的调解下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半数以上的人口是俄罗斯族人。
2014年3月1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授予总统普京在乌克兰领土动用俄军事力量的权力。普京在致联邦委员会的建议信中说:“鉴于乌克兰局势异常,危及俄公民、同胞及根据国际条约驻扎在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俄军官兵的生命安全,根据俄联邦宪法第102条,谨向俄联邦委员会提议在乌克兰领土动用俄联邦武装力量,直至该国社会及政治形势恢复正常。”[3]3月18日,普京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规定自当日起,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加入俄罗斯联邦。[4]3月3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同美国国务卿克里的会谈中表示:“莫斯科认为,法西斯分子已经掌握了乌克兰的权力,危及到了俄罗斯族裔代言人的安全。莫斯科会保护乌克兰境内俄罗斯族裔和他们的代言人的权益。”[5]进入4月以来,乌克兰东部一些城市的政府大楼被亲俄人士占领。4月13日,乌克兰代理总统图尔奇诺夫在电视讲话中对国民说:“俄对乌发动的战争已然打响,鲜血已在流。”[6]
乌克兰危机及俄罗斯的行为在历史上也有一些相似事件。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自独立起就面临着族群对立。1963年底,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因为制宪问题而发生严重流血冲突。冲突中,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分别支持岛上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1974年7月,塞浦路斯发生政变,土耳其以保护岛上的土耳其族人为由出兵塞浦路斯。在东欧,1992年12月,摩尔多瓦的俄罗斯族人与摩尔多瓦政府发生武装冲突,俄罗斯驻摩尔多瓦第14集团军以保护俄罗斯族人为由介入了这场冲突。这些事件的相同点在于,一个国家为了支持或者保护自己的国外同族,而有可能干涉别国的族群冲突。
然而,在相似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出兵干涉别国的族群冲突。1963年,印度尼西亚爆发了迫害华人华侨的事件,中国政府态度低调,没有强力干涉。[7]又如,当科索沃的阿族与塞族发生激烈冲突时,阿尔巴尼亚也没有动用军事力量帮助科索沃阿族。同样面对陷入冲突或者被侵害的国外同族,为什么一些国家采取了干涉行动,而另一些国家则没有?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将回顾并梳理学者们的既有研究。[8]
本文首先对一些概念进行解释说明,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然后进入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将依次评述相关国家的分离主义威胁、安全、实力、共同的族群身份、族群认同以及族群构成等因素对其干涉别国族群冲突的影响。在梳理既有研究脉络的同时,本文也会指出这些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及笔者提出的一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