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献综述
对外开放对一国国内产业分布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关注。继Hanson(1996、1998)最早研究北美贸易自由化对美国和墨西哥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之后,Rodrguez-Pose(2004)的研究也发现,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后,墨西哥的工业就逐渐向与美国交界的地区集中,而墨西哥城周围的重要性则相对有所下降。Barrios等(2003)专门针对欧盟的研究也发现,外商对欧盟外围国家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心与外围国家间产业结构的趋同。Silvia(2003)对欧盟的研究表明,波兰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之后,波兰与德国的边境贸易大量增加,临近德国的波兰边境地区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Sjoberg和Sjoholm(2004)对印度尼西亚,Fujita和Hu(2001)、Ge(2006)对中国的研究则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导致其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
根据经验研究描述的现实,对外开放对一国国内产业分布影响的前沿理论研究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内逐渐发展起来。Krugman和Livas(1996)针对Hanson描述的美国和墨西哥的情况,构筑了一个两国三地区模型,借以探讨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布局的影响。Fujita(1999)等也在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两国三地区模型,这些模型表明对外贸易自由化削弱了国内中心地带的向心力,使得企业集聚在中心地区的成本大于关联效应带来的收益,而边境地区更接近外部市场,跨边界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增加了企业集聚在边境地区的向心力,导致国内产业分布发生变化。此后,Monfort和Nicolini(2000)、Paluzie等(2001a)、Crozet和Soubeyran(2004)、Villar(2001)、Behrens(2004)等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近,Bosker等(2012)重点研究了中国的经济一体化问题,认为对外开放和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是中国沿海和内地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Cosar和Fajgelbaum(2013)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论证国际贸易会导致国内经济集中在接近国外市场的地区,并从美国出口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中获得证据。
目前新经济地理框架下的理论模型大多以研究成熟经济为背景,无法应用到对毗邻欠发达国家的中国内陆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分析上。国内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经验数据,对我国对外开放与国内经济地理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大多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对外开放是促进我国产业向东部沿海集聚,并造成我国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理论分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