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的基础:中国绿色财富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超越传统的财富观:绿色财富

第一节 财富观的含义及发展演变

一 财富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财富的定义

什么是财富?《辞海》对财富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的东西。维基百科认为,“财富的概念为所有具有货币价值、交换价值或经济效用的财产或资源,包括货币、不动产、所有权。在许多国家,财富还包括对基础服务的享受,如医疗卫生,以及对农作物和家畜的拥有权。财富相当于衡量一个人或团体的物质资产”。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W.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词典》对财富下的定义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所有财富都具有能产生收入的基本性质,收入是财富的收益。因此,财富是存量概念,而收入是流量概念,这种收入流量的现值,构成财富存量的价值”。美国的托夫勒(A.Toffler)把财富定义为,“它指任何财产,或是共有或是独有,并且具有经济学家所谓的‘用途’——它给我们提供某种形式的安乐,还可以用于和其他形式的能够提供安乐的财富交换”。“财富不仅产生于农田、工厂、办公室和机床上,而且革命性的财富也不只是指金钱”,更是指“知识”。

可以看出,财富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除了上述经典的财富定义,还有许多其他对财富观念的认识。例如,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威廉·配第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早期的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钱就是财富;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物亚当·斯密将财富既理解为价值,即社会财富,又理解为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胡润百富榜创始人胡润认为,财富不是钱,它代表着一种品质;经济学家认为,财富是经济学的核心,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经济学中永恒的主题,离开了财富及其创造和分配,也就没有了经济和经济学;哲学家认为,追求财富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演进的杠杆。

从国内外关于财富定义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财富的认识和评价因视角不同而存在差异。比如,在“自然”视域中,财富是能够满足人的生产需要和消费需要的自然对象和自然条件;在“经济学”视野中,财富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依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物;而从“法权”的视角看,财富必然从属于一定的所有权关系,它是“归具体主体(如自然人或法人)所占有和支配的财富”;在哲学意义上,财富是指人通过其劳动而实现的人的对象性本质和主体性本质的统一,是人的对象化确证和主体性发挥。《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认为,“财富无疑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甚至是这一学科概念的起点。尽管它的中心地位如此,然而对财富概念却从无一致的看法。关于财富概念的冲突是深刻的,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在一般意义上,我们认为“财富”是使用价值的积累,也就是使用价值的一种过剩或剩余的形式。具体而言,财富是所有具有货币价值、交换价值或效用的财产或资源。

(二)财富的分类

与财富定义的多样性相同,财富的分类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财富有三种基本形态,即物质财富、货币财富和能力财富。阿尔文·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中提出,与财富相关的有三个基本原理:时间原理、空间原理、知识原理,掌握了这些原理,我们也就掌握了获取革命性财富的钥匙。刘诗白教授在《现代财富论》中提出,现代财富也就是全面财富,包括商品财富与非商品社会财富两大类别。滕泰博士在《财富的觉醒》中提出,财富可划分为生态财富、硬财富和软财富三种。不难看出,分类方法不同,财富的分类结果也不同。当前,比较流行的财富分类方法主要有六种。①从形态来分,包括: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②从状态来分,包括隐性财富、显性财富。③从产权归属来分,包括个人拥有的财富、全体居民财富总和(称为国家或社会的总财富)。④从来源方式来分,包括劳动财富、自然财富、人文财富。⑤从构成属性来分,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⑥按照环境经济学“新财富体系”[1]的观点,包括生态财富、物质财富和人力财富。

(三)财富的形成

财富的产生是资源、资本、物质、能量、知识、权力、智力、劳动、技术、信息等要素相互组合、作用及交换转化的结果。一般来说,财富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的转化。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风场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在人类未加以开发利用前为隐性财富,通过人类开发、加工、应用后转化为显性财富。二是劳动价值的转换。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资本、物质、能量、知识、技术等价值聚合或转换的过程,而劳动又分为脑力(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策划)劳动和体力劳动,这两者在价值转换中所做贡献的大小,由转换后形成的产品的类型、层次、属性等决定。三是资本的价值转移和资产增值。资本作为投资转化为机械、原材料、能量、智力等生产要素,其价值转移到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上,并与人类的劳动、文化等行为所形成的价值一道,构成商品的价值,并在流通中得到增值。四是流通、交换增值,即在包装、运输、销售、服务等过程中加入了附加价值,或融入文化价值。五是虚拟价值或期望价值的实现。通过竞价拍卖、期货交易、文物市场等渠道,将人类对某些物质或产品的虚拟价值或期望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六是人类的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产品——知识、经验、体制、制度、文化、观念、点子,以及人类的发明创造、技术改进、经营理念、管理策略等,可以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财富。七是社会财富和公共服务的转化。每一个个体和企业都会享受到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这些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和比例渗入生产劳动和财富形成的过程,成为财富价值的组成部分。

二 传统财富观的发展演进

所谓财富观,是指人们在对待、理解、处理财富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般是指人们关于财富的本质特征、运动规律、创造方式、拥有享受方式、积累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社会功能、作用等问题所持的价值理念系统。系统梳理经济学发展史中财富观的演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绿色财富的深刻内涵和广袤外延。从演变形式上看,传统经济学的财富观大致经历了“使用价值形式→商品形式→货币形式→幸福形式→生产力形式→主观效用形式→信息、知识形式”等发展过程。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都为财富观的系统化、规范化认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古典经济学之前的财富观

重商主义出现之前,思想家们主要是从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的角度来界定财富以及财富的消费。他们普遍拥护自然经济,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色诺芬提出了关于财富的最早认识。色诺芬从自然经济的使用价值角度去看待财富,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还把财富区分为精神财富和经济财富两类,认为贫富不是单纯取决于经济财富的多寡,而是取决于自己心里是否感到满足。柏拉图的财富思想则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柏拉图认为,财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使用者的性格或知识会赋予物品以善恶的性质;人们的睿智能使一切物质财富拥有真正的价值。柏拉图把财富的有用性直接与人们的生活消费需要结合起来。亚里士多德把财富分为两大类:真正的财富和积蓄财货者的财富。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财富是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了消费。增加货币积蓄财货,这种财富欲望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重商主义出现后,金银即货币被认为是真正的财富。重商主义者把一国的财富等同于它拥有的货币量,认为只有能够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在财富来源问题上,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

(二)古典经济学的财富观

1.法国重农学派的使用价值财富观

法国重农学派率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因而农业才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重农学派认为,“土地是所有财富得以产生的源泉。人的劳动是生产它的形式;财富自身不是别的,只是维持生活、方便生活和使生活富裕的资料”。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更多地强调使用价值,布阿吉尔贝尔进一步认为,“真正的财富……包括人们全部的享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非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官能快乐的一切物品”。这就是说,财富既包括人们生活必需的使用价值形态的物质财富,也包括满足人们身体官能快乐的享受性的精神财富。著名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财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财富必须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劳动创造的;财富必须是对人有利的,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为人所使用;财富必须是能够积累的,能保存以备日后消费的东西。西斯蒙第把财富与人们的物质幸福直接联系起来,把人的需要及满足程度提升到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地位。

2.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价值形态财富观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宣称,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都是靠国民的劳动生产出来的。斯密所说的国民财富实质上就是商品。他是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角度来理解财富的,并且明确地把劳动作为财富的源泉。斯密系统研究了财富创造的途径,并注意到了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专业分工和交换是促进财富增加的有利因素;劳动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受到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资本的积累和财富增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斯密在《国富论》中还论及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对外贸易对财富增加的重要性。此外,马尔萨斯强调土地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西尼尔曾把财富的概念表达为,“财富这个词包括所有下列事物,也只包括这些事物:可以转移的,其供给有限定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愉快或防止痛苦的;或者换个说法,是可以交换的;或者再换个说法,是有价值的”。西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的一门科学,并提出建立“纯粹经济学”的实证经济学思想。

3.德国历史学派的生产力财富观

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认为,创造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一个国家要有长足的发展,不能仅仅看重眼前的财富,更应着重于生产力的培育。李斯特所说的生产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李斯特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不仅是物质财富累积的结果,也是科学与艺术、国家与社会制度、智力培养、创造发明等人类精神财富累积的结果。李斯特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生产力的影响,认为个体的生产力受制于制度和环境,制度、氛围和环境可以激发或者压抑一个人的激情和创造力。李斯特和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都以英国的历史为证据,说明先进的制度能够刺激财富的增加。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观效用财富观

早在18世纪初萨伊就提出:“人力创造的不是物质而是效用。这种创造我叫做财富的创造。……我们必须按照这个意义理解财富这个名词。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边际革命的新古典经济学,不再注重客观性质的财富,而是以消费者、生产者、生产部门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利益。门格尔明确指出:“价值不只是它的本质是主观的,就是对它的尺度也具有主观的性质。任何财富都只对一定的经济主体才具有一定的价值。”一件商品可以对一个人有较大的价值,也可以对另一个人有较小的价值,或者对第三者没有价值,这完全取决于这三个人的偏好差异和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也就是说,一件物品有没有价值或者是不是财富,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心理评价。新古典经济学的正式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进一步建立了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主观效用财富观。总体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价格机制,研究如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把生产要素配置在有效用途上,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即市场主体效用或收益的最大化。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财富观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财富观揭示了财富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一方面,财富是物,它体现在人作为主体与之相对立的那种物即物质产品中;而另一方面,财富作为价值,是对他人劳动的单纯支配权,不过不是以统治为目的,而是以私人享受等为目的。”财富的本质是体现在物外壳背后的人的关系。因此,财富既是一种物质产品,也是一种价值关系。同时,马克思又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财富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所以,认出财富的普遍本质,并因此把具有完全绝对性即抽象性的劳动提高为原则,是一个必要的进步。”通过归纳马克思对财富概念的不同使用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类,即自然的财富概念、经济学的财富概念、法学的财富概念,以及哲学的财富概念。马克思通过定义财富概念,达到经济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普遍必然性高度。马克思的财富观是从财富的物质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揭示财富的本质,特别指出财富的创造蕴涵着人的多样性发展需求,是人的生物性需求、社会性需求和主体性需求的有机结合,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创造财富的终极目的。

(五)当代经济学的知识财富观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的发展,经济要素中人和知识的作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期,罗默和卢卡斯等人开始修正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直接纳入其中。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确立了知识的首要地位,以说明知识积累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由此促成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所左右的第四产业整个生产、交换与分配格局的形成。我国刘诗白教授认为,抽象地说,社会财富,是一个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物,是劳动产品的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则是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因素的商品所构成的,是商品的总和,主体是商品财富。现代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包括商品财富和非商品财富两大类别,且现代财富结构的多样性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物质财富、服务财富、精神财富的三维结构日益凸显;②服务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快速增长及其逐渐成为社会总财富主导形式的趋势;③知识和科技密集型的现代财富的出现、大规模生产和对传统财富替代的加强;④对自然资源、生态财富的维护和创新愈加成为财富生产的重要内容。

三 人类历史财富观演进的启示

(一)财富观演进的一般规律

通过回顾经济学发展史上财富观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财富观是人们对财富的一般看法,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思想观念,人类的财富观是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的。财富观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一种抽象观念,而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人类财富观的形成与嬗变,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历史财富大变革中,财富观也会发生变化,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和不同社会人群会有不同的财富观。

此外,财富观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思想观念,又同其他思想观念发生交互作用。财富观的历史演变向人们揭示了财富观在人们生活中千姿百态的外在形式。社会实践的发展表明,从财富的形态来看,财富除了物质形态以外,还有劳务形态、知识形态、信息形态、制度形态等;从财富的所有权来看,财富可以分为个人财富和公共财富;从财富的价值属性来看,财富具有物质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二)人类三次财富浪潮孕育不同财富观

托夫勒认为,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经历和正在经历三次财富浪潮,第一次财富浪潮是“农业文明”,第二次财富浪潮是“工业一体化”,第三次财富浪潮形成“知识替代工业生产、土地、劳动和资本各种传统因素”。从财富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农业文明孕育了黄色财富观,工业文明打造了黑色财富观,生态文明时代呼唤的则是绿色财富观。

首先,农业文明孕育了黄色财富观。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土地既是人类必需的生存基础,也是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力水平的原始性,决定了人类不得不归属自然,融合于自然界。这就使得原始人的财富观呈现出原始自然性和简单朦胧性的特征。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对于社会、自然和财富的认识有所进展。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财富观表现出有形物质财富观、土地财富观等特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皇权对土地财富的价值主张。这一时期,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天道圆圆”“道法自然”等生态道德哲学思想,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财富观与实践的重要性,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以土地等自然物质为财富象征的“黄色财富观”。

接着,工业文明打造了黑色财富观。工业革命后的几百年,大工业、机器化代替了手工业,人类以惊人的速度创造财富,同时又以惊人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工业文明时代的财富观呈现出资本性、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资源的浪费性和无形资产性等特征。虽然马克思强调资源环境是财富之源的理念,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马克思主义的财富观没有成为工业社会的主流财富观,与此相反,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类把对财富的追求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于是,当今社会出现了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工业文明时期,形成了以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及机器、设备等物质财富为基础的“黑色财富观”。

当前,生态文明时代呼唤的是绿色财富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忽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毫无节制地疯狂追求GDP,推行“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疯狂报复。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气温逐年上升、不断上演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事件,大自然一次又一次地向人类发出警示。从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到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观”,从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到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生态政治思潮到公众绿色运动,人们呼唤着21世纪新的财富观——绿色财富观。

不难看出,人类的财富观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时代演进而不断更新的。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是以有形的土地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工业文明时代是以有形和无形的工商业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那么在正要迈入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我们则有理由认为,即将来临的应是以绿色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即绿色财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