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质性、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利用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缩小区域差距的条件和路径

空间经济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简单地运用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这一客观事实是无法解释企业与产业层面空间集聚不一致这一经济现象的。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对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空间经济集聚现象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其中Krugman利用在核心-边缘模型中运用运输成本这一重要空间概念的经济学含义对企业、产业层面的空间集聚进行研究后,得出:当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对于初始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地区,如果某种偶发事件使某一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其在空间上就激励生产要素流向市场规模较大、获取收益较多的地区,从而形成核心-边缘的区域经济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区位空间调整,选择集聚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既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又接近由集聚形成的市场需求产生的市场好的地区,节省运输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这种区位选择又扩大了该地区的市场规模,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该地区。此外,在企业大量集聚的地区,由于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而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该地区所支付的交易成本也就较少,对于劳动者而言是提高了实际收入水平。在厂商的生产成本低、要素收入的实际购买能力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具有较大初始市场规模地区的制造业份额不断膨胀,而初始市场规模较小地区的制造业份额不断萎缩,最终仍然出现上述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边缘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空间“极化陷阱”的形成过程。Krugman对经济集聚现象的解释是建立在企业同质的基础上的。虽然这个简化的假设突出累积因果机制在空间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但现实经济中企业普遍具有异质性。以下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中关于空间“极化陷阱”形成过程的原理,打破企业同质的假设,对极化过度产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区域内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的实现条件,为利用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缩小区域差距提供依据。

一 区域内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的实现条件

区域A落后于区域B意味着:区域A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趋势线的截距小于区域B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趋势线的截距,即:ab。区域A利用后发优势,通过调整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t(技术)、s(规模)、p(政策)、h(人力资本存量)、i(制度),使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大于区域B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满足的条件是:区域A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趋势线的斜率大于区域B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趋势线的斜率,即KAKB。如果KAKB,则表明区域A不是处于后发优势而是后发劣势。

体现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的企业异质性,在区域内潜在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调整的拉力作用下,在t1-t2平台基于自我选择效应高生产率的企业不断进入,低生产率的企业不断退出,使区域内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退出的企业要素资源即资本和劳动与新流入增量要素资源即资本和劳动重新组合,再一次以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进入t3-t4平台,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由于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在潜在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调整的拉力作用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提高的过程。

区域A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缩小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差距的时间条件即区域A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B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相等,即:

a+KAt=b+KBt      (2.11)

对时间t求解:

从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均衡角度,动态区域A与区域B改变区域内政策与制度的对比关系,在调整时间上取决于区域A与区域B全要素生产率的初始水平的差距,和两个区域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趋势线的变化率的关系。区域A潜在全要素生产率长期趋势线的斜率与区域B潜在全要素生产率长期趋势线的斜率的差距越大,全要素生产率初始水平的差距越小,调整均衡的时间就越短。此外,式(2.12)的成立条件,是建立在区域A与区域B两个市场不存在相对扭曲的条件下的,如果区域A的市场相对于区域B存在相对扭曲则调整均衡的时间就会越长。区域间市场要做到不存在任何程度的相对扭曲是不可能的,当市场扭曲的影响超过市场自我调整的能力范围时,区域宏观层面就表现为明显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无效率现象。

二 区域间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的实现条件

区域间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的实现条件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计划起纠偏、弥补市场失灵的辅助作用。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配置主要通过价格变化来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动态调整的特点;计划通过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制定出各种措施调节资源配置,具有静态稳定不变的特点。古典经济学派主张建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强调利用价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本质上,市场中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出发点都是利己的,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向有效率和均衡的路径发展。但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经济中是难以找到的,因而帕累托最优的市场效率必然受到弱化。计划配置资源方式改进市场效率的思想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公共产品等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并不是万能的,政府干预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也并不总是有效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基础。政府干预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是建立在价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基础上的。同时,由于受到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计划者通过计划手段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有时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诸如“腐败、设租”等增大交易成本、破坏竞争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否定计划在改进市场失灵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市场资源效率的改进在于:一方面要以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为基础,把资源配置的市场和计划方式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从信息的显示与传递、制度的合理安排、有限理性的矫正等方面着手,把“市场失灵”降到最低限度,提供一个不断改进的市场环境。资源在区域之间调整必须在资源区域流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跨区域的政府有必要为区域内的企业决策主体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以克服现实中由距离因素造成的信息不畅。由于现实中的企业个体难以对整体的区域特征、投资机会有足够的洞察力,难以依据市场价格机制传导的价格信息做出较为长远的资源跨区域配置决策,因此跨区域政府应该努力克服市场价格信息对资源跨区域配置的市场失灵问题。区域之间具有区域特征的资源投资转移的机会主要针对产业层次,至少是行业层次的资源配置机会,研究动力机制模型实现的区域间隐含条件可以为政府提供区域资源配置政策选择的参考依据。

根据企业异质性区域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的原理,要从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最大化角度研究产业层次区域资源配置的政策制定条件。下面研究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即产业转移动力存在的判别标准。在欠发达区域A和发达区域B都存在转移产业K,转移产业K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B内的其他产业相比较,由高到低排序,转移产业K的排名呈下降趋势,说明区域B已经对产业K产生了推力,并且排名在产业K前面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与产业K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越大,也就表明推动资本流出该转移产业的势能越大,也就意味着新增资本和该转移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资金转移的推力越强。同样的道理,转移产业K的排名呈上升趋势说明区域A已经对产业K产生了推力,并且排名在产业K前面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与产业K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越小,也就表明推动资本承接转移产业K的拉力越大,也就意味着新增资本和其他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资金转移到产业K的引力越强。区域B的推力和区域A的拉力构成产业K转移的内在动力。

推动资本转移的执行者是微观主体——企业。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投资偏好、风险承担能力、技术条件以及人力资本储备情况,由此形成了转移目标的不确定性。由于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收益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袁堂军,2009)。企业做决策主要依据市场价格指标,产业转移动力的判断标准使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要素价格指标相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明显滞后。除了时间滞后以外,由于要素价格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具有方向变化的一致性,企业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产业转移,也可能获得区位转移收益,但会存在较大的决策损失,而且还有可能由市场价格滞后性带来供给相对过剩问题,所以要求跨区域政府适时地通过产业转移政策来反映传递这一产业转移动力存在和力度的信息,以提高整个区域的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此外,产业转移的动力可以由市场机制形成,同样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因为政策本身就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可控因素,只要能够形成产业资源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本身的区位调整就可通过产业关联发挥乘数效应,以提高整个区域包括其他产业资源要素在内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 企业效率异质性资源配置动力机制实现的路径选择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根源于企业效率异质性。作为区域内资源配置微观决策主体的企业是异质的,劳动要求高报酬、资本追求高利润的生产要素流动过程是不是必然引导要素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配置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说明市场中存在一种扭曲资源配置效率的力量,使资源从高效率企业向低效率企业配置,这种扭曲资源配置效率的力量就会表现为区域市场相对扭曲。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可分解为经济效率差距和非经济效率差距两部分,在微观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可分解为要素配置效率和非要素配置效率。企业能否在市场交易环境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取决于在宏观层面是否执行了某项政策,而且要关注市场交易环境是否存在降低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扭曲现象。市场扭曲程度和企业特征偏向性会使政策效果偏离预期的结果,成为区域差距形成或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探索区域内与区域之间资源高效配置实现的条件及其路径选择问题,寻求在资源高效配置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

(一)政府在资源配置动力机制实现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是单纯由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引起的,可以利用适宜的经济差距形成区域竞争机制,以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通过对动力机制实现的区域内与区域间隐含条件进行分析,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可以根据动力机制模型的机理,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发现识别并向市场主体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传递这一信息,进一步刺激经济的整体发展。当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过大,区域间市场相对扭曲比较严重,区域之间非市场机制已经形成了资源的区域垄断,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甚至超过人们的容忍度,不利于稳定和谐的时候,跨区域政府应该以消除区域间的市场相对扭曲为首要目标。消除市场扭曲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市场机制内在的平衡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原动力。政府根据动力机制模型的机理,运用本章第二节提高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制度(政策)调整的最优化数理分析的思想对政策和制度进行调整,改变不同区域及行业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在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力或推力作用下,通过对区域内的目标产业、行业产生预期的动力效果来调整区域经济增长差距问题,如图2-11所示。

图2-11 政府在资源配置动力机制实现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二)企业在资源配置动力机制实现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在既定的制度和政策条件下,企业根据区域效率优化的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原则,对区域内的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效率收益a,区域间的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效率收益b,要素区域间转移的成本c以及要素行业转化的交易成本d进行比较分析。如果(a-d)>(b-c),企业选择先区域内行业间调整后区域间行业间的顺时针调整路线;如果(b-c)>(a-d),则选择先区域间行业内调整后区域间行业内的逆时针调整路线,如图2-12所示。

图2-12 企业在资源配置动力机制实现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当政府提高欠发达区域内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对政策和制度进行调整时,区域内的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效率收益a,区域间的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效率收益b,要素区域间转移成本c以及要素行业间转化相对于行业内的交易成本d就会发生变化,就转化为另外的制度和政策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根据(a-d)和(b-c)的对比关系进行路径选择问题。

(三)产业层面TFP比较优势的空间动态转换机理

产业TFP比较优势空间消除的过程也就是区域内部产业优化的过程,当产业TFP空间比较优势消失时,产业区域空间分布也就达到了最优均衡分布,此时区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无差异;根据“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生产要素集聚力与分散力理论对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区域进行研究,从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角度构建承接比较优势和转出比较劣势产业的空间动态转换机理模型。

最初,在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企业选择效应对比中,Baldwin和Okubo(2006)认为企业异质性的存在使企业自我选择效应强化,导致各地区生产率高的企业都集聚到大城市或者发达的地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也因这种效应而逐渐转移到外围地区。这种自我选择效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当自我选择效应过大的时候,政府的产业转移政策只会吸引效率低下的企业去接受补贴,从而使转出的企业全是各产业中最低效率的企业。其结果是让那些应该受到发展扶持的落后地区接收的都是低效率、污染甚至被淘汰的产业。而他们同样也得出,当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越来越低时,可以弱化核心-外围结构,即新经济地理学所描述的产业转移突破点被打破的状况,此时的集聚效应变得相对弱化,扩散效应的力量可以与之抗衡。同时,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变得不再明显。这个时候,政府的补贴政策引导才能达到使高效率企业向外围地区转移,从而产业转移才是有效的。因此,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研究所得,政府在前期通过区域产业转移来试图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时,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改善,降低地区间的显性和隐性成本。如果可以将这个基础打好,再加上政府一定的补贴引导,将会使区域产业转移的实现更加有效。在 Saito 和 Gopinath 看来,导致区域间不平衡的两个因素就是集聚效应和异质性企业自我选择效应。集聚力量作为区域集聚的重要因素已经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得到系统的描述。而企业选择效应同样作为区域不平衡的因素,是因为不同企业随市场选择而发生优劣企业的分离,高生产效率的企业向发达的核心地区发展,而低生产效率企业由于能力和压力的原因倾向于转移到不发达的外围地区生存。因此,区域差距的存在就变得明显了。不仅如此,由于核心地区都是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企业的集聚区,大多数企业都有出口和内销的能力,它们更需要市场关联的专业化运作,所以核心区域的产业多样化和市场规模庞大是吸引高能力企业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外围地区所不能提供的。正是由于这种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相对于集聚效应更能够促进核心地区的增长,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产生了。

四 跳出空间“极化陷阱”的实现机制

任何区域宏观现象都是企业微观行为的结果,因区域之间极化过度欠发达区域形成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是普遍受到关注但仍无法有效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放松新经济地理中Krugman提出的核心-边缘模型企业同质的假定,提出了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标准的企业异质性的界定,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优化的标准,并论证了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对现实全要素生产率的静态拉力作用以及潜在全要素生产率本身提高的实现路径。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企业异质性的自我选择效应建立跳出空间“极化陷阱”的企业异质性动力机制模型。

(一)建立适宜的区域内相对稳定的制度和政策的微调机制

根据对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对现实全要素生产率的静态拉力及实现路径分析,跳出空间“极化陷阱”过程的基本条件是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必须高于现实全要素生产率,所以区域A的政策主导部门应该首先根据提高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制度(政策)调整的最优化数理分析的要求,改善制度(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的不断优化,为技术引进与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因为技术引进与资源数量和结构的优化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没有适宜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和政策,是不可能满足维持潜在全要素生产率必须高于现实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条件的。

(二)优先考虑从发达区域选择适当的一揽子技术进行引进

区域A根据跳出空间“极化陷阱”企业异质性的动力机制的实现路径的隐含条件,并根据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潜力情况,优先考虑从发达区域B选择适当的一揽子技术进行引进。由于技术引进要受到本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约束,在技术差距和学习吸收能力之间进行权衡,运用在人力资本存量约束下的技术追赶路径模型的原理,在技术无差异曲线与既定的人力资本约束线的切点进行选择,只有这样人力资本与技术的配置才能达到最优。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A可以实施优惠政策,在引进人才和自身教育水平方面加大投入,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数量和质量结构的层次,使人力资本存量约束曲线在尽快地向右上方平移(即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同时,使人力资本存量尽快地逆时针旋转(即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结构层次的改善),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技术选择时形成由技术无差异曲线与人力资本约束线的切点构成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技术追赶曲线,技术追赶曲线在区域A与区域B技术水平相当时才失效。

(三)培育能够有效发挥自我选择效应的动力机制的市场环境

根据跳出空间“极化陷阱”动力机制实现路径的机理模型分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是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区域内发挥作用的动力,全要素生产率高的企业进入,全要素生产率低的企业退出。退出的企业分解后,进行资源重组进而形成更高的生产率重新进入,全要素生产率低的企业再退出——这样循环不止,在不断上升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力作用下,区域A的整体生产率不断提升直至满足t=(b-a)/(KB-KA),则跳出空间“极化陷阱”。在这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形成的自我选择效应的动力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存在一个较为有效的市场机制。退出的企业分解后,进行要素资源重组形成更高的生产率企业的条件是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适宜技术,所以区域A应该在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适宜技术的引进方面有所作为。

(四)适当提高对外部区域的贸易自由度,以促进区域间要素的合理流动

根据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外围模型机理,要想使跳出空间“极化陷阱”的动力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利用后发优势保证区域A的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区域B的条件下,还要提高对外部区域的贸易自由度,以促进区域间要素的流动。因为全要素生产率要与要素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逐步增强区域A的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从而形成对区域B内可流动要素资源的拉力。只要保证区域A内潜在全要素生产率高于现实全要素生产率条件,区域A内部的拥挤效应就会由于企业异质性动力的自我选择效应,而使资源不断地进入高生产率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在跳出“极化陷阱”之前,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所形成的空间集聚力,使区域A进入良性的累积循环阶段。此外,在区域B向区域A扩散时,劳动密集型、消费指向型以及中间投入品需求小、关联度弱的产业有优先转移的动力,虽然关联度强的产业转移的滞后性明显,但由于其存在很强的前后向联系,一旦开始转移速度较快,区域A应充分考虑这一扩散特点,结合区域A资源、技术、人力资本等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安排。

(五)建立适当的政府对市场进行协调矫正和补充的机制

“极化陷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定时期市场选择行为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政府对市场协调进行矫正和补充。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向先进地区集聚,同时政府给予了补偿引导,加速了先进地区的极化;在经济发展后期,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补偿是一种逆市场的行为,因此需要政府克服市场的阻力。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后期的市场化力量不断加强,逆市场行为的单个区域政府调控显得较为乏力。由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追赶路线受到人力资本存量的约束,所以在注重人才引进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同时,更要加大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资。建立和完善不同政府间含高层政府参与的合作协调机制,通过确立共同遵守的会议规程,形成规范的对话、协商、决策和仲裁制度,着重探讨各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的对接,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产业布局与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沟通相关发展信息等;区域之间设立“产业合作发展办公室”之类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不同区域的日常沟通合作相关事宜,推动欠发达区域跳出“极化陷阱”以及与发达区域之间的整体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区域补偿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