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陆权关系与台湾问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台湾问题的地理根源

历史上的台湾问题的形成,背后有深刻的地理根源。

其一,台湾长期是陆权与海权在远东冲撞和争夺的重要场域。台湾位居欧亚大陆东侧、中国东南海域,东向太平洋,南临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向西与福建相隔台湾海峡,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内陆之屏障及海防之关键。清代施琅曾阐述过台湾的地理重要性,称台湾一地,虽属多岛,实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83]。同时,台湾处于中国东侧海岸线的节点位置,是连接东北亚与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枢纽,西方殖民者拓展远东势力范围无法绕过台湾周边海域,因而,台湾是现代国际体系形成以来海权与陆权斗争抗衡时竞相争夺的目标。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台湾就是东西方航运的要道和经贸据点,是接触中国大陆文明的便利跳板,因而成为资本主义海权国家觊觎和并吞的对象。在中国陆权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台湾曾先后沦为荷兰和日本的殖民地,成为两国拓展海权的重要依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收复台湾,台湾在与中国大陆分离长达50年后重归中国主权之下。然而,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的结果造成两岸政治对立,冷战两极格局下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使得中国政府迟迟无法解决国家完全统一问题。至今,地理属性仍是中美(陆权和海权)围绕台湾问题进行斗争的重要因素。

其二,陆权与海权之间的实力强弱对比是决定台湾问题走向的重要因素。既然台湾因其独有的重要地缘位置成为陆权、海权较量的交会点,那么陆权、海权的力量强弱则影响着台湾的历史命运。当中国陆权强盛时,毋庸置疑,台湾稳定处于中国管辖之下,并最终归依于大陆的制度和文化。郑氏政权以海上力量据守台湾岛最终不敌崛起中的清朝并被迫投降归顺,台湾回归陆权国家实现统一。当中国陆权衰落时,往往面临内乱频仍、外患四起的严峻挑战,中央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国家疆土危机。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地缘观念向来“重陆轻海”“重北轻南”,台湾作为偏处东南的化外岛屿,自然难以获得中央王朝的倾力重视。当崛起中的西方海权国家压倒衰退中的中国陆权,台湾很容易就成为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的牺牲品。在殖民主义时代,台湾先后被荷兰、日本侵占,其体现的内在逻辑即在于此。在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台湾在地理属性上作为美国海权在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而存在,国际格局的性质、内容和中美实力对比深刻影响着台湾问题的走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台湾自接触近代资本主义体系以来,一直受到陆权和海权这两种文明传统的影响,但其本身亦存在对海陆关系的选择问题,可称之为战略选择的主动性。台湾的这种主动性在郑氏政权降清、台湾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实践中得以体现,总体上表现为对陆权的依赖与回归。然而,20世纪40年代台湾问题形成迄今,台湾在战略选择上的回归陆权倾向出现了偏移,主动倒向美国海权。这一态势贯穿于从李登辉推行分裂分治路线到陈水扁当局“一边一国”论述和“台独”施政,马英九当局推行“三不政策”和“亲美”路线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从宏观结构看,台湾的战略选择会根据海陆主要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变化这一根本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但全球化和民主化的时代背景,确实为台湾问题的发展走向增添了更多复杂因素。

其三,台湾地理战略属性随现代科技进步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台湾问题的地理根源与台湾的地理战略属性密不可分,即与台湾地理位置在海陆国家地缘战略中的重要程度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地缘政治的发展莫不受到地理、权力和技术的制约,其中地理环境相对是常量,具有固定的特征,权力和技术则是变量,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如同蒸汽技术革命推动国家海上远航能力提升进而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形态,现代导弹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地缘政治也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就台湾地理战略属性而言,它属于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却非目前美国的核心利益。在现代科技战争条件下,台湾无疑是美国可以牵制中国进入太平洋的棋子,但使用军事手段保卫台湾作为第一岛链组成基地的战略成本大幅上升。当然,在权力现实主义的现代国际体系中,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海陆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一直是影响台湾地理战略属性变化的关键。中国陆权的历史性上升将一步步促使美国进行战略再思考,重新衡量台湾在其亚太战略中的地缘价值。

纵观历史,地理根源深刻影响着台湾问题的发展变迁。60多年来,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美关系调整及台湾内部政治结构变化的作用下,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形势和要求出现了很大转变。当前,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的解决与中国陆权复兴和海权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一方面,台湾问题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内政事务,由于受到美国海上霸权的阻挠和牵制,中国只有在保持强盛陆权的基础上不断壮大海权,才能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逐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具有重要地缘价值,是中国海权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将为中国海权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前进基地。正如有学者所言,“作为沿海国家的中国,如果没有海权,那么它的可持续发展与崛起是难以想象的。而台湾对中国发展海权则具有永恒的战略性作用”[84]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在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根本制度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以及维护合法的海洋权益,中国发展海权乃是正当合理的主权诉求。随着21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国际格局将朝向更加多元和均衡的方向发展,其重要表现之一即海陆关系将呈现“陆升海降”的走势。进入21世纪以来,相较于美国海权的相对衰减,中国作为一个欧亚大陆陆权国家保持强劲的复兴势头,会逐步改变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力量对比和战略态势,其结果将朝着有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向演进。


[1] 《辞海》(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第1508页。

[2]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82页。

[3] 布莱斯勋爵语,见〔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徐小杰、张荣忠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第10页。

[4] 〔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第16页。

[5] 〔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徐小杰、张荣忠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第57页。

[6] 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36页。

[7] 吴征宇:《霸权的逻辑:地理政治与战后美国大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35页。

[8] 〔澳〕J.R.V.普雷斯科特:《海洋政治地理》,王铁崖、邵津译,商务印书馆,1978,第7页。

[9] 〔美〕马汉:《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第28页。

[10]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93页。

[11] 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74页。

[12] 吴征宇:《霸权的逻辑:地理政治与战后美国大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67页。

[13] 〔美〕马汉:《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第35页。

[14] 〔美〕马汉:《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第43页。

[15] 吴征宇:《霸权的逻辑:地理政治与战后美国大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69页。

[16] 〔美〕马汉:《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第229页。

[17] 〔美〕马汉:《海军战略》,商务印书馆,2003,前言,第8页。

[18] 〔美〕马汉:《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第319页。

[19] 刘永涛:《马汉及其“海权”理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73页。

[20] Geoffrey Till,Maritime Strategy and the Nuclear Age,Macmillan,1982,p.14.

[21] Eric Grove,The Future of Sea Power,Routledge,1990,p.231.

[22] J.C.Wylie,“Mahan:Then and Now” in John B.Hattendorf ed.,The Influence of History on Mahan,U.S.Naval War College Press,1991,p.38.

[23] 参见鞠海龙《中国海权战略》,时事出版社,2010,第30页。

[24] 详见王生荣《海权对大国兴衰的历史影响》,海潮出版社,2009,第7~10页。

[25] 韩叶:《试析马汉的海权论对国家权力的重要性》,《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6~7页。

[26] 〔印〕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德隆、望蜀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第2页。

[27] 〔印〕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德隆、望蜀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第31页。

[28] 〔印〕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德隆、望蜀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第93页。

[29] 〔苏〕谢·格·戈尔什科夫:《国家的海上威力》,房方译,海洋出版社,1985,第9~10页。

[30] 鞠海龙:《中国海权战略》,时事出版社,2010,第33页。

[31] 〔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宋爱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第37页。

[32] 〔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2010,第64页。

[33] 〔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2010,第66页。

[34] Paul M.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Naval Mastery,Macmillan,1983,p.178.

[35] “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国,“外新月形地带”包括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

[36] 〔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商务印书馆,1965,《出版说明》第1页。

[37] 〔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商务印书馆,1965,第9页。

[38] 〔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商务印书馆,1965,第78页。

[39] 〔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商务印书馆,1965,第78页。

[40] 叶自成:《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选择》,新星出版社,2007,第18页。

[41] 叶自成:《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选择》,新星出版社,2007,第20页。

[42] Karen A.Rasler and William R.Thompson,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Global Struggle,1490-1990,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4,p.124.

[43] 高岱:《英美学术界有关殖民主义史分期问题研究评析》,《世界史研究》2000年第9期,第24页。

[44] 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29页。

[45] 邵永灵、时殷弘:《近代欧洲陆海复合国家的命运与当代中国的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0期,第48页。

[46] 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03页。

[47]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五版),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138页。

[48] 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142页。

[49] 〔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刘从德译,新华出版社,2003,第136页。

[50]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五版),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135页。

[51] 梅孜编译《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时事出版社,1996,第4页。

[52] 〔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第274页。

[53] 吴征宇:《霸权的逻辑:地理政治与战后美国大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171页。

[54] C.Dale Walton,Geopolitics and the Great Powers in the 21st Century,Routledge,2007,p.6.

[55] 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73页。

[56] 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313页。

[57] 〔挪威〕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65页。

[58] 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369页。

[59] George Modelski,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Macmillan,1987,p.220.

[60] 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193页。

[61] 邵永灵、时殷弘:《近代欧洲陆海复合国家的命运与当代中国的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0期,第47页。

[62]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93页。

[63] 倪乐雄:《文明转型与中国海权》,文汇出版社,2011,第9页。

[64] 张文木:《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10,第10页。

[65] 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195页。

[66] 任洪生:《霸权之间:世界体系与亚欧大陆腹地的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1页。

[67] 任洪生:《霸权之间:世界体系与亚欧大陆腹地的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97页。

[68] 刘中民:《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时事出版社,2009,第179页。

[69] 刘中民:《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时事出版社,2009,第179页。

[70] 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上册),海洋出版社,2005,第395页。

[71] 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64页。

[72]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第564页。

[73] 《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第119页。

[74]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8,第32页。

[75] 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1世纪的南海:问题与前瞻”研讨会论文集》,2000,第9页。

[76]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14页。

[77] 〔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第274页。

[78] 倪乐雄:《文明转型与中国海权》,文汇出版社,2011,第42页。

[79] 倪乐雄:《文明转型与中国海权》,文汇出版社,2011,第47页。

[80] 叶自成:《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选择》,新星出版社,2007,自序,第2页。

[81] 张文木认为,“中国海权的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中国目前的海权实践远没有达到追求‘海洋权力’(sea power)的阶段,而只是处在捍卫其合法的海洋权利(sea right)的阶段”,并认为“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利事实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见张文木《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10,第6~7页。

[82]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8,第35页。

[83] 施琅:《为恭陈台湾弃留之利害事》,参见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编《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一辑第八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第441~444页。

[84] 刘新华:《试论中国发展海权的战略》,《复旦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