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对“高丽别种”的认识
“高丽别种”一词是渤海族属“靺鞨”“高丽”两说争论的焦点,它始见于《旧唐书·渤海靺鞨传》的如下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这里把“渤海靺鞨”的大首领大祚荣及其家族说成是“高丽别种”。另外在成书略晚的《唐会要》卷九六《渤海》中也谓:“渤海靺鞨,本高丽别种。”《五代会要》卷三○《渤海》也载:“有高丽别种大舍利乞乞仲象。”三书都明确交代大氏父子为“高丽别种”。持渤海族属“高丽说”的学者认为,所谓“别种”,不意味大祚荣是稍稍有别于高句丽人的某个变种,“别种”不是别的民族,而是同一种族,包含着在族属上的继承关系。
那么,“高丽别种”这一词组究竟该作如何解释呢?我们认为,其中前边的“高丽”一词,显系“高句丽”的简称。尽管“高句丽”一词既是国家的名称,又是民族的称号,但是在这里系指高句丽族无疑,而绝不可能为高句丽国的“别种”。
对“高丽别种”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曾经附属于高句丽国的靺鞨(或粟末靺鞨)人;二是高句丽族说;三是高句丽国人或高句丽国的靺鞨人。那么,究竟以哪一种说法为准呢?我们只要认真揣摩《旧唐书》所记“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的含义,就足以断言其中“别种”的本意就是:大祚荣一家的族属是与高句丽族有密切关系的靺鞨人。因为,不论这记载后半句谓语成分中的“高丽别种”作何解释,单就前半句主语成分中的“渤海靺鞨”这四个字,是“大祚荣”一词的限定语,就足以断定大祚荣之为靺鞨族属无疑;况且,《旧唐书·渤海靺鞨传》紧接前引文又有“高丽既灭,……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据楷固”及“高丽余烬稍稍归之”之谓。显而易见,其作者对“高丽别种”与“高丽(族)”和“高丽余烬(即高句丽遗民)”以及“靺鞨”三者是加以严格区别的。这也就是说,所谓的“高丽别种”,既不是高句丽族的“正种”,更不是指高句丽的遗民,同时也不是与高句丽毫无关系的其他靺鞨人。
那么,“高丽别种”与“高丽”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对此,我们认为《新唐书·渤海传》关于“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的记载,提供了这方面最准确的答案:即大祚荣集团曾经“附高丽”,即附属过高句丽国。也就是说,所谓的“高丽别种”就是曾经附属于高句丽的大祚荣等粟末靺鞨人。《新唐书》因为晚出,较《旧唐书》利用了更多的史料,如唐人张建章的《渤海记》这类的第一手资料也被利用,因此,史料价值或在《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之上。尤其是《新唐书·渤海传》所谓大氏系“附高丽者”一语,恰恰为《旧唐书·渤海靺鞨传》的“高丽别种”的含义提供了确切的说明。
持渤海族属“高丽说”的某个学者,不顾新、旧两《唐书》的相互印证记载,也不考虑“高丽别种”这一词“高丽”和“种”之间还有一个“别”字,硬说“这个所谓的别种,并不是什么别的种族,而是同一种族”,“就是高句丽(族)人”。[58]这一说法,就连主张“高丽说”的韩国学者宋基豪先生也觉不妥,宋先生指出,“过分在‘高丽别种’上执著‘高丽’一词。就拿《旧唐书》来说,不只有‘高丽’一词,其后还附有‘别种’一语。不但如此,在它的前面还有‘渤海靺鞨’这一限定词,不考虑这些是不行的”,这就肯定了“大祚荣集团原来是粟末靺鞨族”[59]的历史事实。
上述可知,“高丽别种”并不等于高丽族人;大祚荣一家虽因“附高丽”而被视为“高丽别种”,但还没有被“化”成高丽族人,仍为粟末靺鞨人。
[1] 韩圭哲:《渤海的对外关系史》,第57~58页。
[2] 张国钟:《渤海国与靺鞨族》,尹铉哲译,韩国图书馆出版中心,2001,第86页。
[3] 张国钟:《渤海史研究》(1),朝鲜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11页。
[4] 朴时亨:《为了渤海史的研究》,第17页。
[5]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6] 《东文选》卷三三《表笺》,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本。转引自孙玉良编《渤海史料全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第400页。
[7] 酒寄雅志:《八世纪における日本の外交と东アジアの的情势》,《国史学》103,1997,第38页;新野直吉:《古代交易史上の日本海岸北部》,《日本海地域史研究》2,1981,第11页;持泛指包括渤海在内的靺鞨地域说的主要有,平川南《多贺城碑》,须藤隆、今泉隆雄、坪井清足等编《新版古代の日本》9·东北·北海道,角川书店,1992,第232页;等等。
[8] 若月义小:《古代北方史研究の课题》,《新しい历史学のために》188,1987,第11页;石井正敏:《续日本纪养老四年条の“靺鞨国——靺鞨国=渤海说の检讨”》,《アジァ游学》3,特集东アジアの遣唐使,勉城出版,1999,第86页,等等。参见马一虹《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有关的称谓看三国对渤海的认识》,《欧亚学刊》第三辑,2002。
[9] 《通典》卷二○○《边防十六·流鬼》,第2852页。
[10] 酒寄雅志:《关于“唐碑亭”即鸿胪井碑的几个问题》,姚义田译,《朝鲜文化研究》1999年第6号,载《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2001年第1期。
[11] 藤原继绳等:《续日本纪》卷一六,吉川弘文馆,2001,第189页。
[12] 朴时亨:《为了渤海史的研究》,第16页。
[13] 刘振华:《渤海史识微》,原载《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6期,转引自《渤海的历史与文化》,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第376页。
[14] 纪胜利、郝庆云:《渤海国初建之际国号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王承礼的《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刘振华的《渤海史识微》也大体上持同类观点。
[15]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16] 朴时亨:《为了渤海史的研究》,第14~18页。
[17]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一四》,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第6223~6226页。
[18] 《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第5326页。
[19] 《旧唐书》卷一九九上《东夷·高丽传》,第5322页。
[20] 《资治通鉴》卷二○○《唐纪一四》,第6325~6326页。
[21]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一四》,第6226页。
[22] 魏国忠:《大祚荣遣子侍唐考》,《北方文物》1985年第4期。
[23]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24] 宋基豪:《渤海的建国过程和建国集团》,《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96年第2期。
[25]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第5354页。
[26] 玄明浩:《论模糊渤海国继承高句丽关系的别称“渤海靺鞨”》,李英顺译,待出版。
[27] 刘振华:《渤海史识微》,《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6期。
[28] 金香:《渤海国曾经称过“震国”吗?》,黑龙江省上京遗址博物馆编《渤海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1,第9~10页。
[29] 《东文选》卷三三《表笺》,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本,转引自孙玉良编《渤海史料全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第400页。
[30] 刘振华:《渤海史识微》,《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6期。
[31] 《魏书》卷一○○《勿吉传》,中华书局,1974,第2220页。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六顶山与渤海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第26页。
[33] 《六顶山与渤海镇》,第27页。
[34] 李强:《勿吉与渤海“冢上作屋”初识》,载郑永振、李东辉主编《渤海史研究》一一,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第161页。
[3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六顶山与渤海镇》,第26页。
[36]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黑龙江东宁县大城子渤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3期。
[37] 刘晓东、付晔:《试论三灵坟的年代与墓主人身份》,《北方文物》1992年第1期。
[38] 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渤海故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第608页。
[39] 朱国忱、朱威:《渤海遗迹》,文物出版社,2002,第166页。
[40] 方学凤:《渤海国墓上建筑试探》,载孙进己主编《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渤海卷),哈尔滨出版社,1994,第431页。
[41]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第5358页。
[42] 《新唐书》卷二一九《黑水靺鞨传》,第6178页。
[4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六顶山与渤海镇》,第7页。
[44]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宁安虹鳟鱼场1992~1995年度渤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9,第563页。
[45] 《宁安虹鳟鱼场1992~1995年度渤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第562页。
[46] 《后汉书》卷八五《东沃沮传》,中华书局,1965,第2816页。
[47]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一六《族俗考》,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年内部出版,第378~379页。
[48]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海林市兴农渤海时期城址发掘》,《考古》2005年第3期,图一○。
[49] 黄林启:《宁安县渤海镇西石岗古墓群出土文物简介》,《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图1。
[50]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宁安虹鳟鱼场1992~1995年度渤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图版六五2.3。
[51]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黑龙江》,文物出版社,2011,第145页。
[52] 朱国忱、朱威:《渤海遗迹》,第199页。
[53]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宁安虹鳟鱼场1992~1995年度渤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图版六六1、图版一○六4。
[54]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第606~611页。
[55] 《通典》卷一八六《边防二·挹娄》,第262页。
[56] 《魏书》卷一○○《勿吉传》,第2220页。
[57] 《隋书》卷八一《靺鞨传》,中华书局,1975,第1821页。
[58] 朴时亨:《为了渤海史的研究》,第19页。
[59] 宋基豪:《渤海政治史研究》,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