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生增长理论的相关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依靠资本(主要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来驱动,随着资本积累,溢出效应加强,创新知识和技术的成本呈下降趋势,因此不存在资本规模收益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在现实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积累从来源上看有两种,一是本区域自身的资本创造,二是区际资本流动产生的资本流入。在区域经济发展开放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对区外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获取能力和吸收能力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知识和技术的溢出具有空间效应,随空间区位的不同溢出效应的大小也不同,形成不同区位对创新要素的集聚力差异,进而产生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内生经济理论的具体发展情况如图2-1所示。
图2-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化
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随着资本的增加,溢出效应更强,人们更易于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因而就不存在资本规模收益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对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来说,最关心的是实现该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当然可以通过产业区位来实现,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地区建立起自我增长的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有关探索技术变迁对经济增长内生作用的研究涌现。罗默创造性地提出技术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内生化的理论:技术知识是一种非竞争性的、部分排他性的物品,于是具有部分私有和部分公共物品的性质[18],在生产函数中技术知识是一个关键要素。创新既被授予企业专利权,获得排他的权利以生产新产品,又在其他企业的创新生产中被免费使用。这同时使得接受创新的企业在其生产和创新过程中使用这些新知识,进而创造出能够溢出到其他企业的新知识,作为彼此互惠及累计因果过程的结果,创新的报酬对整体经济可能具有非递减甚至递增的作用。因此知识溢出在报酬递增的产生中承担的角色一直是内生(新)增长理论的中心主题[19],内生化的技术进步是核心。
分析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卢卡斯方法和尼尔森-菲尔普斯(Nelson-Phelps)方法。卢卡斯方法强调人力资本积累(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之一,并且具体区分了人力资本积累的两种方式——教育和“在干中学”。尼尔森-菲尔普斯方法强调人力资本存量(Stock of Human Capital)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从而影响其经济增长。巴罗等人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1965~1985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与国民教育水平和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得出:①国民教育水平与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5;②公共教育支出比例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正向影响。1965~1975年,公共教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上升1.5%,就可以使同期经济增长水平提高0.3%[20]。
罗默、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Helpman)等将非完全竞争和研发理论引入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他们的主要思想为:技术进步源于有目的的研发活动,而此类活动会形成厂商的某种市场垄断力量,从而使研发活动得到回报。在新经济(内生)增长理论中,政府对经济增长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政府的司法公正、税收、所提供公共服务、产权保护等政策以及对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的管制等,都能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21]。
实际上,虽然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可能没有以往那么大,但是许多经济活动特别是研发创新活动,至今仍需依赖面对面的沟通,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性仍有助于技术分享及交易成本降低。可见,(新)内生增长理论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但是遗漏了区域(空间)要素,忽略了创新的关键过程和制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