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居住模式之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老年人居住模式的静态特征及动态变化

第一节 背景介绍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在21世纪的时光隧道中以不可逆转之势持续加速。201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9.1%,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生育率自1990年以来持续走低,从而导致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缩减,老年人口比重逐次攀升。若考虑出生漏报等情况,中国当前的实际总和生育率(每对夫妇平均一生生育的子女个数)仅为1.5左右,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二是源于预期寿命的延长。1982年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仅为67.8岁,2000年为71.4岁,至2010年已经达到74.8岁。未来的形势则更为严峻: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婴儿潮”[1]中出生的一代人,将在2025年左右迈入老年人口行列,届时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老龄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将随之进一步加重。至此,养老问题毋庸置疑地成为关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未富先老”的中国,居家养老,这种主要依赖于同住或居住在附近的子女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的模式,在过去、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主流的养老方式;同时,机构养老,随着国家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其辅助性地位也将日趋重要。

居住模式作为养老的重要载体,广受学者与公众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城乡迁移的频繁和传统观念的转变,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已悄然发生改变,多代同堂模式正逐渐失去其绝对主导的地位,老年空巢现象普遍凸显。曾毅和王正联(2004)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发现,1982年65岁及以上男性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为67.9%,1990年与1982年基本持平为67.6%,2000年则下降至59.9%;1982年65岁及以上女性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为73.5%,1990年略微上升至74%,2000年则下跌为68.7%。2006年全国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则显示,城市空巢老人已高达半数之多。

现有的调查与研究虽然通过片段式的数字画面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点老人的居住模式,然而尚未有研究刻画同一出生队列的老人其居住模式的纵向动态变化。局限不止于此:一般研究的重点往往着眼于老人的日常居住安排,而鲜有研究聚焦于老人临终前这一特殊时段的关怀照顾。在一个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之时,居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亟须服侍者所能获得的照料资源,这也必然直接影响了生命最后的质量,因此值得加以重点关注。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跟踪调查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本章将首先基于2008年最新一期的调查数据,描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居住模式现状;其次基于2002~2008年三期的跟踪调查数据,解释同一出生队列的老年人在这六年间的居住模式转变;再次基于老年人临终前的数据,分析他们在临终前的居住模式分布及动态变化,意图为此问题研究的缺位做出有价值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