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1世纪初我从海南大学调到北京工业大学并与王明友老师相识。我与王老师既是同事,也是经常相互切磋理论的好友。据我所知,与干我们这一行的同龄人比起来,王老师拿出来的“成果”并不多,也不大愿意申报课题,但每发表一点东西总要强调一得之见。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态度值得肯定,但与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却有距离。
王老师在中学时代就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了兴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参加高考,有幸得到人大经济学系老先生们给予的科班训练。之后,一直在高校从事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
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对理论经济学充满执著,不仅对经济思想史,现代西方宏观、微观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有长期钻研,而且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用功尤深。这本书实际是王老师长期思考理论经济学之心得的一个汇集。
由于多年从事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思考与探究这两大经济学体系的异同成为王老师学术兴趣的聚焦点。正如他自己所言,“求同存异”是他的学术志趣之所在。也正因为如此,王老师对《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逻辑这一主题的探究才呈现出以劳动资源的节约为前提,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为核心,以两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实市场竞争中的展开为主线,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统一起来,并从微观企业运行到宏观结构平衡,从商品交换到货币理论,从产权到租金,从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到经济增长,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等一脉串联下来,从而把“价值规律”这一人们所“熟知”,但其实是很抽象的范畴引向了现实市场机制层面,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接了“地气”。王老师的这一研究路径其科学性如何还有待于学界评判。但无论如何,这种理论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作者在本书的理论展开中,既坚持《资本论》的文本依据,又从思想史的视野进行多角度讨论,且独见频出,引人思索,足见其理论经济学修养之深。即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逻辑概述,王老师也是颇有新意,而对“交易创造价值”和用“交易费用”挑战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简要评论,以及“对劳动价值论质疑”的再质疑等,言之有理,分析透彻,凸显了作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娴熟。
对一部纯理论经济学的著作来说,结构安排是显其功力之处。王老师这部主要以《资本论》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在结构安排上是有所长的。针对社会大众对《资本论》缺乏深入了解的现实,先从《资本论》的创作、出版和在中国的传播入手,进而讨论《资本论》的对象、方法与逻辑结构,并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逻辑进行梳理,既讲明了作者对这两大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正像作者自己所说的,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轻装上阵地讨论本书的主题了。
众所周知,《资本论》对市场机制的阐释是以价值规律来统领的。然而,作者却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为逻辑起点,进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这一市场机制的现象展开——价格、竞争与供求的立体讨论;市场有微观主体和宏观调控,因而接下来是企业微观运行与宏观总量平衡;无论微观、宏观,其运行都离不开货币,所以进而讨论货币;市场经济以清晰的产权为前提,产权作为客观存在必然追求其经济实现,因而接下来讨论了产权和租金;正像作者所强调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是具体社会时空中的经济学,受着自然、技术和制度的制约,所以又讨论了技术变迁、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马克思当年就曾计划对国际经济进行专门的讨论,但因生命所限未能实现,作者延续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对开放经济与世界市场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理论经济学的创新要以马克思的方法和已有思想成果为基础,像马克思当年那样积极吸收其他经济学的优秀成果,于此再出发,去拥抱中国理论经济学新时代的学术期盼。这样一种逻辑构建在推进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现代化方面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我因专业是哲学,故对王老师倡导回归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很有兴趣。经济学与哲学本不该分家。而且在马克思那里,二者始终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资本论》既是经济学著作,同样也是哲学著作,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就体现在《资本论》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要深入进行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并企盼有所建树的话,都应认真补一补《资本论》的课,正如王老师所言“马克思经济学是绕不过去的”。死抱着《资本论》作教条式的理解无疑是错误的,但抛弃《资本论》同样也是错误的和无知的。《资本论》是历经上百年历史检验的人类认识自身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阶段性成果”。肯定这一阶段性成果的学术价值,继承这一阶段性成果中的科学内容,从这个阶段性成果再出发、再探索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是千年伟人,是思想巨匠。马克思虽然没有穷尽真理,但毕竟在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开启了通向真理的大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马克思的方法和《资本论》的逻辑的理论魅力也就自不待言。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当今之中国,思想文化观念的多元化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仅仅讲马克思经济学抽象的大道理,无论其道理如何正确,也还是难免被边缘化。因为面对理论的多元竞争,公众更愿意选择和接受看来是更能解释现实的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因其长于现象描述——毕竟吸引公众眼球的首先是现象,加之大量运用曲线和方程等数学表达形式,自然就有了所谓“科学”的面貌。与之相比,马克思经济学过去更多地被应用于解释剥削的秘密,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而很少被用来解释市场经济活动,在许多人看来,马克思经济学根本没有这个功能。因而,面对现实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深刻阐述马克思经济学在现实市场经济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就成为当今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王老师由于长期的“一仆二主”,几十年来同时搞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从而有了一定的在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与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现象描述之间进行对话的学术基础。我相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一定要以这类对话为前提,若不如此,则无以吸收马克思之后人们在经济学探索方面所积累的科学成果。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没有穷尽经济学的真理,而只是开辟了探求经济学真理的道路。马克思的《资本论》要续写,而这种续写首先是要立足于今天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新的解读。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日趋升温正反映了现实对这种解读的客观需求。深知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要跟随需求之导向的王老师的这本书无疑对《资本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视角和新的解读方式。所以,对王老师的探索我是积极支持的。当然,其观点无论对错,都属于王老师自己。
在书稿付梓之前,王老师希望我给写几句话。以上数语,既是我学习王老师书稿的一点体会,也表达了我对王老师和他的著作走向学界和公众的深切期待。
2014年11月8日于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