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革新与中越改革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本研究项目相关情况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越两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两个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不少相同和相似之处。当前,两国的改革都进入了深化阶段,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也很相似,因此,研究和了解越南革新的经验得失并与我国的改革进行适当的比较,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对越南革新问题的研究始于1991年中越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后。最初的作品以对越南经济改革情况进行介绍为主,如广西社科院古小松所著《越南的经济改革》(1992)是最早的一部专门介绍越南经济改革的专著,之后陆续出版了不少这方面的成果,如云南社科院王士录的《当代越南》(1992)、北京大学教授梁志明等的《当代越南经济革新与发展》(1996)、云南社科院刘稚的《当代越南经济》(2000)等。

2001年以后,随着两国和两党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国内对越南革新的研究逐步深入到经济、政治、外交和党建等各个层面,并陆续发表了一些代表性成果,如许宝友著《转型时期的越南执政党建设:特点、挑战与应对》(2001),黄胜伟著《越南外交:从“一边倒”到“走平衡”》(2001),谷源洋、潘金娥著《越南庄园经济探析》(2001),杨云宝著《越南革新开放的基点、现状和发展趋势》(2002),蔡国英著《越共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举措及其成果》(2005)等。近五年来,随着越南革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南问题已经引起很多高校师生的研究兴趣,不少硕士和博士论文都以越南问题作为选题,研究角度从越南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到中越关系都有所涉及,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具体。这些成果为国内相关学者和政府部门了解越南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有益的资料信息。

国内对中国和越南两国改革进行比较的文献有两部,一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越南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完成、谷源洋和武大略共同主持的《越南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其与中国的比较》(1996),该成果同时以中文和越文在两国出版,在越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二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和越南社会科学院合作研究的课题成果《中越经济改革比较研究》(刘咸岳、黎友层主编,2002),该专著对中越两国经济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如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黄云静所著《越南革新与中国改革进程比较》,该文对1998年前两国的改革进程及在各阶段的成败得失作了简要的比较;清华大学陈明凡著《越南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中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比较》,对中越两国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比较。2011年出版的潘金娥所著《越南政治经济和中越关系前沿》和2012年出版的陈明凡所著《越南政治革新研究》,则可看成是本研究项目的前期成果。

从上述已有的文献来看,我国学界对越南的研究有如下特点:第一,以介绍越南情况为主,尤其是对越南经济改革的情况介绍的成果最多;第二,有少数学者对中越两国改革进行比较,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改革领域;第三,对越南革新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都是2000年之前的,近十多年来越南革新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研究文献内容已显陈旧;第四,目前还没有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角度来对中越两国的改革进行全面比较的成果。

有鉴于此,本课题力争突破上述已有成果的局限,根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角度,对越南的革新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越南社会主义革新与中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行比较,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读者展示一个认识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全方位的新视角。

二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1.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相关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对越南革新以来历届党代会的文件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案头分析,并结合对越南实地考察中了解到的情况,对越南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党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对外关系等五个方面,全面揭示越南革新的理论发展逻辑和实践中的经验得失,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行适当的比较,反映两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异同,以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2.主要内容

本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和六章。

导论:概括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性质、特征、主要经验;对中越两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异同进行概述;介绍本研究项目的相关情况。

第一章:对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让读者对越南革新的背景、缘起和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基本状况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第二章:阐述越南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理论创新的内容以及农业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当前的问题进行概括,并对中越两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比较。

第三章:阐述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国会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成效和发展方向,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司法改革的基本内容、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越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具体制度、具体政策的异同进行比较。

第四章:阐述越南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包括对党建理论的研究与总结、对领导体制改革的探索等,并对中越两党关于长期执政合法性的论证、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比较。

第五章:全面介绍越南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对中越两国在相关方面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进行比较,提出两国在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共谋发展。

第六章:系统介绍革新以来越南外交战略的演变过程与特点,越南与周边国家、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外交关系发展状况,越南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等,并对中越关系的发展过程、现状和前景进行概括和分析。

最后是参考文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越南语原文文献目录均已翻译成中文。

3.基本观点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试点探索阶段;(2)始于1986年的越共六大,并在1991年越共七大之后进入快速发展和全面革新阶段;(3)2006年至今,越南全面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的全面开放阶段。第二,过去20多年来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的成功,归因于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的目标、适当的改革步骤;在改革过程中,越南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理论思维,勇于实践探索。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越南革新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弊端逐渐显现,在国际局势变动的影响下情况日益复杂,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面临挑战。今后,越南能否克服挑战继续往前发展?能否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是即将于2016年召开的越共十二大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越共十二大的方针和路线,将决定越南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第三,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有相同和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差别,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观点。中越两国的改革经验尽管不可复制,但值得相互借鉴。

本研究认为,中越两国改革的经验与得失,在很多方面都值得相互借鉴。如在经济体制方面,中越两国都需要继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越南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重视,而越南在党建方面的做法也有其独到之处,中越两党应加强合作与交流,以保证在一党执政条件下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文化和医疗卫生方面,两国应相互合作,共谋发展;越南对外战略调整对中越关系产生了较大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并调整对越关系的思路,妥善处理历史和现实问题,旨在使中越关系沿着正确的航道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4.写作安排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立项的重点课题《越南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及其与中国的比较》的最终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潘金娥研究员主持,在京研究越南问题的主要专家学者参与,希望通过专家们高水平的合作研究,使这项成果能够反映当前我国学者对越南社会主义革新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课题组成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谷源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明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何胜,新华社高级记者、原驻河内分社社长张加祥。此外,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梁志明也参与了课题组的讨论。本书由潘金娥统稿。各部分作者如下:

导论:潘金娥

第一章:潘金娥、谷源洋

第二章:潘金娥

第三章:陈明凡

第四章:陈明凡

第五章:张加祥

第六章:何胜、潘金娥


[1] “改革开放”在越南称为“革新”(),但具体领域的变革也称“改革”(),如“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为了便于中文的表达,除特别说明之处外,本书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革新”不作区分。

[2] 〔越〕苏辉若、黄志宝、陈克越、黎玉从主编《1986年以来党的理论思维革新的过程》,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9,第13页。

[3] 〔越〕阮文灵:《革新为了前进》,越南真理出版社,1991,第95页。

[4] 〔越〕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学科全国通用教材中央指导编撰委员会:《关于当代马列主义的若干问题》,赵玉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第2~5页。

[5] 〔越〕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学科全国通用教材中央指导编撰委员会:《关于当代马列主义的若干问题》,赵玉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第90~96页。

[6] 〔越〕杨富协:《越南革新过程的一些特点》,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0~115页。

[7] 〔越〕阮有悌:《越南革新事业的发展历程、特征与前景》,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44~150页。

[8] 〔越〕武文园:《越南社会主义定向革新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基本内容》,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51~154页。

[9] 潘金娥:《越共十大:总结与发展》,载李慎明主编《低潮之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报告200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 〔越〕农德孟:《继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发挥全民族的力量,全面大力推进革新事业,为2020年我国基本成为一个面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奠定基础》,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网站,2011年2月22日。

[11] 越南共产党:《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增补),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网站,2011年3月4日。

[12] 〔越〕杨富协:《越南革新过程的一些特点》,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0~115页。

[13] 〔越〕杨富协:《越南革新过程的一些特点》,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1页。

[14] 〔越〕阮有悌:《越南革新事业的发展历程、特征与前景》,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45页。

[15] 〔越〕杨富协:《越南革新过程的一些特点》,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1页。

[16] 〔越〕杨富协:《越南革新过程的一些特点》,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1页。

[17] 见〔越〕武文园:《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基本内容》,载郑一明、潘金娥主编《中越两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54~155页。

[18]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3页。

[19] 〔越〕黎友层:《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载李慎明主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5页。

[20] 转引自〔越〕黎友层《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载李慎明主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3页。

[21] 〔越〕农德孟:《继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发挥全民族的力量,全面大力推进革新事业,为2020年我国基本成为一个面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奠定基础》,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网站,2011年2月22日。

[22] 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9~380页。

[2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5.htm。

[24] 越南共产党:《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增补),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网站,2011年3月4日。

[25] 见越南共产党:《革新时期党的文件》,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第634~644页。

[26] 〔越〕农德孟:《继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发挥全民族的力量,全面大力推进革新事业,为2020年我国基本成为一个面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奠定基础》,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网站,2011年2月22日。

[27] 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第1页。

[28]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3.htm。

[29] 《越南共产党党章》,2011年1月19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