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出于生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考虑
文化属于国家的一项重要资源与利益,文化安全涉及文化主权,从某种意义上讲,维护文化安全就是维护文化主权、国家利益;发展文化就是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文化发展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首先,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占全区面积的92%,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和“敏感区”,在外界干扰下,生态环境极易破坏且难以恢复。以西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在影响地理环境格局、稳定气候系统、保障水资源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在提倡绿色GDP时期,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能保护生态环境,易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西藏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源于也是适应于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远古时代与世隔绝、自然环境恶劣,这样的生存环境首先造就了藏民族坚忍不拔、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和强健的体质,也产生了适应于青藏高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藏民族是藏族文化创造的主体,他们凭借自身能力和毅力在雪域高原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创造了世界上具有独特性和神秘性的藏族文化及产业体系。作为一个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和物质创造,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它可以依附语言和环境等其他载体,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和社会文化环境,并形成人与自然相协调和人与人相协调的各种行为主客体机制,最终形成和强化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西藏文化是凝聚青藏高原社会的黏合剂,是凝聚藏民族的精神纽带。正是因为文化具有整合社会各行为主体的功能,因而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能给这一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带来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在西藏,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既继承了藏民族文化的传统,又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因素,是保障各民族生生不息、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23]因此,发展这些带有原生性、地域性的西藏传统民族文化产业,既繁衍生息了藏民族的子子孙孙,也较好地守护了具有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勤劳、智慧、勇敢的藏族人民,不仅为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的保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次,在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文化体现为一种“软实力”,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是保障国家凝聚力的必备要件;第二,文化的调控导向功能是永葆国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第三,文化的教育塑造功能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保证;第四,文化的传播辐射功能强化和延伸了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力量。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正确认识文化的力量,科学分析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培育和提升国家的文化竞争力以及确立文化的战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家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代表地区之一,西藏在全国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西藏是人类多元文化的宝库,是我国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西藏的文化安全甚至影响到我国整个国家的文化安全。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对国际上的“藏独势力”所谓“西藏文化灭绝论”的有力驳斥。
今天,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族传统文化为中国各地民众所了解和喜爱,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喜爱戴藏族的传统饰物,希望借此避邪驱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城市,都不难找到正宗、地道的藏餐馆。中国歌坛也不乏藏族的著名歌手,他们所演唱的具有鲜明西藏特色的歌曲红遍中国。到西藏旅游是中国最热的旅游线路之一,藏药、藏香、唐卡等西藏特产更是畅销中国各地……[24]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西藏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受许多条件、因素的影响,西藏原本丰富而特有的人类文明正以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消退、流失,现代文明的入侵也给西藏古老的民族文化带来新的威胁,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25]因此,政府部门要联合社会各界不断扩大宣传保护力度,对西藏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强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价值的前提下,广泛依靠大众传媒和影像化传播的力量,把西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受众了解并接受,调动各方力量自觉形成全社会合力保护的氛围。对西藏文化遗产要进行全面具体的普查,摸清西藏文化遗产的现状,真实、系统、全面地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真正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6]今天,西藏的许多传统文化产业如唐卡、藏药、藏毯、藏香、藏纸、藏餐、歌舞及藏戏等在新时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许多企业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如岗地、甘露牌藏药,优·敏芭藏香,帮锦镁朵藏毯等都已成为正面宣传西藏文化及产业的重要力量。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和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随着社会特殊需求的增加、新兴技术的推动、政府政策的主导、市场规律的遵循、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外市场的拓展等,不仅给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转机,也将积极促进西藏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发展。在积极引导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政府应采取主动的多元化产业政策,在文化资源开发中促进西藏文化不断更新,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新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群体,扩大国际市场的文化认同,在危机中捕捉生机、把握转机,进而提升西藏全区乃至国家国民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27]由于具有知识密集、创意驱动和高附加值等产业特征,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可以不完全同步,有时甚至可以是逆向的。
[1] 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序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焦斌龙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7页。
[3] 汤莉萍等编著《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第1页。
[4] 耿香玲、刘士岭:《西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探析》,《西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 焦斌龙、王建功:《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8页。
[6] 焦斌龙、王建功:《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8页。
[7] 孙勇主编《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下的发展改革》,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第218页。
[8]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页。
[9] 胡惠林主编《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念文献研究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导论。
[10] 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思考》,《东岳论丛》2009年第2期。
[1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
[12] 《西藏:保护弘扬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薪火相传》,中国西藏网,2010年11月11日。
[13] 晓勇:《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成效斐然》,《西部时报》2011年2月15日。
[14]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详细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http://fy.folkw.com/view.asp?id=865。
[15] 扎嘎:《西藏传统手工业五金工匠的历史、行会组织及其社会地位》,《中国藏学》1992年特刊。
[16] 《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1998)。
[17] 黄建国:《雄鹰在新世纪的风云中翱翔——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论》,《西藏文学》2002年3月。
[18] 因为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必须集中力量进行发展。另外,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除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可供参考外,并没有其他可借鉴的经济模式。因此,中国在当时选择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必然性。这种体制导致后来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现实和实际情况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可一味地进行否定。
[19] 《西藏新批准成立了16支县民间艺术团》,《西藏日报》2013年2月20日。
[20] 焦斌龙:《文化产业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4日。
[21] 焦斌龙、王建功:《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9页。
[22] 《藏香袅袅传承千年文化》,新华网西藏频道,2012年9月7日。
[23] 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4] 《驻英大使在英媒发表文章:西藏旧貌换新颜》,http://world.people.com.cn/n/2012/0731/c1002_18635895.htm,最后访问日期:2012年7月31日。
[25] 常凌翀:《全球化视域下西藏文化产业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26] 常凌翀:《全球化视域下西藏文化产业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7] 熊澄宇:《经济危机中文化产业的生机与转机》,《求是》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