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和谐文化的推广与应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人类产生并依赖文化以来,文化便伴随人类从荒蛮时代走来,成为人类自身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物类最重要的特征。和谐文化与所有文化的形成、成熟、指导实践一样,其宣传推广和应用实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酵和沉淀过程。中国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延续几千年文明香火不断的国度,其核心因素就在于中国文化血脉中的“和谐”基因,其包容性、适应性、忍耐性无与伦比。在我们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崛起的进程中,尤其要加强和谐文化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1.明晰战略,加大和谐文化研究力度
尽管在中国,和谐文化本身成为国人特质之一,深入骨髓,潜入血脉,成为国人的自觉。但是自觉并不表明已经总结并成为一种战略。我们有很好的现实基础,但面对一个积淀几千年如此繁杂的文化理论系统,要做的工作不少,要进一步总结提炼,明晰和谐文化发展战略,加大和谐文化研究力度,使之更加系统、科学、开放、创新,更便于推广应用。
一是要有很清晰的战略发展思维。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战略是一以贯之的安排。建议在中小学课本里增加和谐文化的内容,使中国人从小头脑中就有和谐文化的理念,就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就很明白自己从哪来,要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这样的人。二是要加强研究。社会上的各种研究力量和产业发展力量,都可以介入到和谐文化的研究中来,共同推动中国和谐文化体系的构建,以保障社会和自身的良性有序发展。江西省由产业资本搭台,成立与运作省级和谐文化研究会,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形式,能够快速积蓄力量,形成气势,传承和光大和谐文化,推动国家层面的和谐文化战略发展。
2.承接传统,大力宣传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在中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积淀了几千年,尤以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最为系统,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我们今天所说的发展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文化体系,就是要全面清晰地定位和谐文化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刻反思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缺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元素,结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建立和谐文化理念,促进民族融合与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进程。
在承继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包容接纳全世界优秀文明发展成果,集之大成,行之大为,成之大业。在这种相互融合与学习进程中,应着力凸显和谐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包容性,在全民族、全社会、全世界大力宣扬和谐文化,宣传和谐文化与人类要建立的生态文明之间的理念、目标、行动上的共通性。目前我国在多个国家推广设立的孔子学院,应增设和谐文化的课程,大力推广和谐文化,促进和谐文化与全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进和谐文化的全球发展。
3.构建体系,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积极构建和谐文化体系,使之适应当前世界形势,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适应人类面临危机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和谐文化真正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不断丰富发展,使之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广泛的认同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武器。
在构建和谐文化发展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中国发展环境的优化。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久的将来还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弱国,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是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球的大事,特别是中国战略目标的定位和战略力量的使用,不仅东南亚及亚洲各国关心,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关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要注重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减轻复兴路上的阻力。
4.创新手段,大力发展和谐文化产业
一个文化体系,不管如何先进,归根结底是依附在产业上,特别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强大的文化产业,再先进的思想文化,也可能如深山修行的老道,空有一身道行,却影响不了几个人。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都普遍高于10%,全球文化市场中美国占比超过43%,而中国只占4%。这种产业发展状况显然同中国发展的规模不相配套,也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我们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形式,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需要更多的产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以产业大发展推动和谐文化事业大发展。
本文以一个理论爱好者的角度,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一个阐述,对和谐文化与“五位一体”建设的关系谈了一些看法,对和谐文化的整个体系理了一个脉络,希望能给读者一个参考,引起一些共鸣和思考,以共同把我国这么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文化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根本,各种民族的竞争最核心最本质的体现是在文化上。一个民族,没有共同文化观,就无以形成共同理想、共同目标,最终会是一盘散沙,多少帝国只在人类文明生态发展史上昙花一现,最大的原因就是败在文化上。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构建和谐文化理论体系,用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充盈国人精神价值,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文明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和发展,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简介
彭泽洲 1959年12月生,汉族,江西吉安县人,中共党员,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科学院构造地质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后,高级工程师。曾任九江市副市长,现任江西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江西省和谐文化研究会会长。在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水环境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等专业书籍,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发表《略论和谐文化战略的五个要点》等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