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5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转型发展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背景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解析

中等收入阶段是在整个增长过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点,也成为某些经济体重要的发展拐点。“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年首次提出,并将中等收入陷阱明确定义为“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2010年在《强劲复苏,风险上升》的报告中将“中等收入陷阱”进一步阐述为:“几十年来,拉美和中东的很多经济体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面对不断上升的工资成本,这些经济体作为商品生产者始终挣扎在大规模和低成本的生产性竞争之中,不能提升其价值链和开拓以知识创新产品与服务为主的高成长市场”。从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虽几经起伏,却依然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阶段,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世界银行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理解,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概念”针对的是后起国家,特别是处于发展阶段中国家而言,其根源是发展转型问题。中等收入国家长期维持在原有的发展路径和产业选择上,产业结构提升与发展方式没有实现转变,致使经济停滞不前,严重的出现倒退。

表1 2011年世界银行与IMF统计的各经济体的人均GDP的分布情况

按照世界银行2011年最新标准:计算的人均GDP对各经济体进行了划分,组别分为:低收入经济体为1005美元或以下者,经济体数为32个;下中等收入经济体在1006~3975美元,经济体为50个;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在3976~12275美元,经济体为46个;高收入经济体为12276美元或以上者,经济体为56个。按照这一标准,对国际货币基金人均GDP分类,低收入经济体为33个;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为50个;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为49个;高收入经济体为71个。全球人均情况,43%的经济体处于中等收入以下,全球依然处于下中等收入水平,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的关键阶段。

(二)对我国“中等收陷阱”风险的研判

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45美元/人(世界银行的统计口径),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序列,其中,广东省人均GDP已经达到7977美元/人。我国是否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之一。刘伟在《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发布会上称:中国现在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存在着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应予以警惕。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其仔表示,虽然中国的整体竞争力总体上来讲比较强大,但是确实存在结构性的缺陷,结构性的缺陷会是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严峻挑战。而薛澜(2010)认为,中国现在确实面临着“期望值管理”、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挑战,但其比较乐观,认为不必过于担忧“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胡祖六(2011)认为中国不要自设“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人均收入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站在一个关键岔路口,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疑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除去价格因素,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仅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及韩国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收入水平相当。我国经济中存在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还没有转到中高技术产业占主导的阶段,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后半程中仍然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特征看,中国的情况并不特殊,一方面是传统比较优势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新的比较优势尚未显示出来。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孕育着经济发展的最大风险。我国比较优势产业主要基于劳动和资源密集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其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对缓慢减轻了城市问题突出的程度,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剧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最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伴随着各社会群体收入的绝对增加。

我国很多学者从产业结构转型方面提出了规避和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基本思路。从结构转型研究的观点主要有:张卓元(2011)提出转方式、调结构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正确选择,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一再提出转方式、调结构,其目的在于避开“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的长期较快增长;王一鸣(2011)强调要使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适应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避免重复原有的发展方式。刘伟(2011)分析了中国所拥有的避免和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发展优势,认为在这些优势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可以避免和克服“中等收入陷阱”。陈亮(2011)分析了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强调转变对内对外发展方式,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助力。可见,中国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转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