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五行简介
第一节 哲学五行
一 治国大法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殷商时代,已经出现五行概念。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尚书·洪范》)
《尚书》是最早的史书之一,成书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记载了夏商周时代许多重要历史事实,其中的“洪范”篇是讲公元前12世纪时,周武王向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请教如何治国的事情。箕子说:鲧治理洪水时,违反了五行,堵塞了水向下流,治水失败;大禹继承父业治水,上天赐给大禹九种治国大法,第一种是五行。洪范二字,即大法之意。古今中外,不同人对五行有不同的理解。
笔者理解,《尚书·洪范》篇中五行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五行的内容,即水、火、木、金、土五种事物,以及它们的排列次序。五行主要指五个行(音háng)业:水行包括河流疏浚、农田水利、打井;火行包括烧炭、烧制陶器、冶炼金属(铜);木行包括用木材制作工具、生活用具,以及用植物酿造酒与醋;金行包括用铜等金属铸鼎、制作兵器、工具;土行主要指农业。
第二重,五行的特点或功能。水曰润下,水向下流是水的特点或运动规律;火曰炎上,火向上燃烧是火的特点;木曰曲直,树木等植物生长变化有曲有直;金曰从革,革(戈)为兵器,青铜金属的主要用途是制作工具和兵器;土爰稼穑,土地功能是种植生长农作物。
第三重,五行与人的相互关系,表达为人的五种感觉。润下作咸,可以理解为水分失去后留下了盐,或当时喝的水有咸味;炎上作苦,可能指在火焰上烤煳的食物有苦味,或指烧陶冶金等工作很苦;曲直作酸,曲直表示植物的变化,腐败、发酵时有酸味;从革作辛,打造兵器或工具时很辛苦,可能有刺鼻的辛辣味;稼穑作甘,收获农作物时果实甘美、心情喜悦。
有人解释五行特性为:从革乃肃降之意;曲直乃升泄,直升为直,横泄为曲;炎上乃动也;润下乃静也;稼穑乃和也,即不升不降、不动不静、亦升亦降、亦动亦静。
箕子将五行作为治理国家九种大法中的第一种大法,原因在于五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必须对五行特点以及与人的相互关系有基本了解,这样才能不重蹈鲧的覆辙。《尚书·洪范》提出的五行,在当时不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思想,而是具体的治国实业。
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或六行呢?在古代,人常用手指头数数,手有五个手指头,因而产生偏好“五”的习惯性思维,对“五”情有独钟。“洪范”篇九条大法中就有四条冠有“五”:一、五行;二、五事(貌、言、视、听、思);四、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九、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偏好“五”起源很早,卜辞中有五方(东、西、南、北、中)的观念,《周礼》中有五气、五声、五色、五味、五谷、五药、五毒等说法。
以五气、五声(角徵宫商羽)、五色(青赤黄白黑)视起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
以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五药养其病……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管子·四时》篇中,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有许多要做的事情,但该篇将每季所要做的事,都只选五条曰五政,而四季之五政各不相同。
春秋时期,五方、五材、五味、五色、五声、五则(天地民时神)等说法已经流行。
五行说,以水火木金土为内容,其立意不是像五声、五色、五味那样用数来归纳同类事物,而是选取与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五类事物并阐述其规律和功能,以期指导治国实践,一开始的着眼点就是自然与社会的整体。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
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国语·郑语》)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
五事、五纪、五福、五则等都没有能长期留存下来,五声、五色、五味、五谷等虽然留传下来,但只限于简单的归类,唯有五行长期存在并发展为理论或学说。
二 与阴阳论结合
《尚书·洪范》强调五行,不提阴阳。《易传》讲阴阳,不提五行。在春秋时期,阴阳与五行是并行的两个学说。五行论与阴阳论的结合,与五行与时间、空间的对应有关。
五行为什么要与时间或季节对应?这可能是古人整体观思维方法的必然。五行与时间对应是在何时、由何人所建立起来的?难以考证,只能粗略推测:春天万木复苏,春天对应木很自然;夏天最热,对应火;冬天冷,水结冰,冬对应水;秋天收获,春秋相对,金木相对,秋对应金;为了与五行对应,四季变为五季,中原地区夏季最长,将夏季分为夏与季夏两个季节,则有季夏对应土。
五行与空间的对应,也许与五行与时间的对应有关,因为空间(方位)与时间存在固有联系:夏天热与南方相连;冬天冷与北方相连;春季配东方;秋季配西方;季夏在五季中间配中央。
春秋时期思想家墨子喜欢研究五行,在他的书中已经有五行与五方(东、西、南、北、中)之间的对应关系:木对应东,火对应南,土对应中,金对应西,水对应北。
战国时期的《礼记·月令》中不仅记载了五行与五帝、五神、五音、五味、五臭、五虫、五色、五谷、五畜等对应,而且提出五行与五时(五季)、五方(东西南北中)的对应。
某日立春,盛德在木……迎春于东郊……
某日立夏,盛德在火……迎夏于南郊……
季夏……中央土……
某日立秋,盛德在金……迎秋于西郊……
某日立冬,盛德在水……迎冬于北郊……
(《礼记·月令》)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阴阳家邹衍(约前305~前240)将阴阳说与五行说相结合。他的著作虽然失传,但在当时有广泛影响。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管子将五方、四时、阴阳、五行相结合。
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
然则,春夏秋冬将何行?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
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
(《管子·四时第四十》)
《管子》明确提出,火为阳,金为阴。其余阴阳可推知:水火相对,火为阳,水当然为阴;金木相对,金为阴,木当然为阳;土为中性。
西汉大政治家董仲舒认为,五行是由元气、阴阳变化而生,将五行与阴阳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以及四时相配。他是将儒学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的大儒。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金木水火,各奉其所主,以从阴阳,相与一力而并功……故少阳因木而起,助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起,助夏之养也;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阴因水而起,助冬之藏也。
(《春秋繁露》)
五行、五方、四时(或五时)、阴阳、八卦相结合,则形成适用于自然和社会变化的阴阳五行论。震卦在方位上为东,与木对应,是万物出生的春季;离卦为南,与火对应,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夏季;兑卦为西,与金对应,是万物成熟的秋季,坎卦为北,与水对应,万物收藏的冬季。阴阳与五行的结合,是道家、阴阳家、儒家等各学派的融合汇通。
五行、阴阳、时间、空间、卦相互匹配如下。
水北坎
冬太阴
木东震 金西兑
土中
春少阳 秋少阴
火南离
夏太阳
上面匹配中,南在下,北在上,与地图南北位置一致;但左东右西与现在地图的右东左西正相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五行是个模型,模型是反映,如同印章的左右与印文的左右相反,或者镜外之物的左右与镜中之像的左右相反。
五行论与阴阳论的结合,是五行向五个系统的发展,是将自然万物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三 相生相克
虽然在《尚书·洪范》中没有生克概念,但从五行引申出生克概念是很自然的。木生火,水灭火,这些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在古代,人们认为,万物都是生成的,在五行之中建立相生的联系很自然也很容易:树木等植物生长需要水,则有水生木;木生火,远古人类已经能钻木取火;火燃烧后只剩下灰,火山爆发后岩浆变为土,火生土;黄铜、青铜等金属都来自矿石冶炼,天然黄金也来自土中,土生金;水井、水渠是靠金属工具挖出来的,则有金生水。
水灭火,“克”是“生”的对立面,早期常用“胜”表示“克”。在五行中建立相克关系,是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水克火,是常识;土能挡住水流,土能填埋水坑,也是常识,土克水;农业生产方式,早期没有铁器,犁地、挖坑等多是用木制工具,木克土;伐木、制作木器工具,多用青铜等金属工具,金克木;金在火中熔化,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克观念在春秋时已经产生,在战国时成熟。它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自然孕育和产生的。《左传·昭公》中已经用“火胜金”来解释战争的胜负;《左传·哀公》用“水胜火”解释卦象;《墨经》中有“五行无常胜”,“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不仅有相克,而且指出相克与质量的多少有关。
董仲舒是将五行生克思想用于解释自然万物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典型代表。
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故曰金胜木……故曰火胜金……故曰木胜土。
五行之随,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主生而金主杀,火主暑而水主寒,使人必以其序,官人必以其能,天之数也。
(《春秋繁露》)
由于五行中相生相克概念的产生,五行的排列顺序也发生了变化,按相生顺序通常排列为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五行相克是隔一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关系形成圆内五角星,见图1-1。
图1-1 五行生克
五行论通过生克关系表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有机整体。
四 复杂关系
在《尚书》提出五行之后,五行逐渐从指五种行业发展为五大类事物(五个系统)的抽象代表。五行与八卦相似,超越了具体事物,从具体上升为抽象,从实体上升为关系,从形而下的器上升为形而上的道,五行发展为一种哲学理论。
五行论是天人合一论的产物。古人将自然、人与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五行论是意象思维方法的产物,五行论与取象比类方法不可分割。
哲学五行论,是以论述关系为主体,主要有三方面关系。
(1)木火土金水五个行(音háng)业的特点及与人的关系。
(2)五行与阴阳、四时、五方及万物的关系。
(3)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胜)关系。
生克关系不同于阴阳关系;生克关系也不同于物理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阴阳或作用与反作用,是二元关系。五行是多元关系,每一行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每行的生克都要涉及其他四行。五行的生克关系表明,五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五”是完成生克关系的最低数。如果将五行看作一个系统,生克关系就是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维持系统稳定、有序的基本关系。
五行生克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因果关系。简单的因果关系,是从因到果的单向关系,是不可逆的关系。五行中的任意两行,不仅有生或克的单向关系,而且有多种回路关系,是复杂的网络关系。例如水火之间是相克关系,不仅是单向的水克火,而且水火与木土金都有生克关系,水火之间关系复杂化,有反馈和循环:水也能生火(水生木,木生火),通过两个相生关系来化解相克的矛盾,称相化;火也能克水(火生土,土克水),通过一生一克关系来制约火被水克的状态,称相制;火也能生水(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再如木火之间是相生关系,两行之间同样也是复杂的关系,不仅木生火,而且火也能克木(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五行之间的网络生克关系,一般称为生克制化关系。
五 应用
哲学五行论只有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才能被接受并流传。
战国时期思想家邹衍以五行生克思想为核心,创立“五德终始说”:五行在政治历史中体现为五种德性;每个朝代有其特定德性;朝代的更替是靠德性之间的相克来完成的。他说:“五德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约公元前3世纪的《吕氏春秋·应同》对邹衍的思想进一步表达如下。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
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秦始皇相信“五德终始说”,按五德推算周朝为火,秦代周,秦朝应为水德。他下令更黄河名为德水;水对应黑色,秦朝尚黑,衣服、旗帜均用黑色;水对应冬季,秦朝改历法,以冬季十月份为一年之初。
汉朝取代秦朝,土克水,汉武帝决定汉朝为土德。土对应黄色,汉朝尚黄色;土对应夏季,汉朝改历法,以夏季为岁首。
西汉末王莽当政时,为了朝代与“五德终始说”的匹配,曾将朝代更替由五德相克改为五德相生,并改写殷、周、汉等朝代的德性。
汉朝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混乱,“五德终始说”也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五德终始说”是五行论应用走向歧路的代表:是运用对象的错误,五行不应该与朝代命运比对;也是运用方向的错误,五行生克是一种横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同时性的生克,而“五德终始说”是一个事物纵向的、不同时间的相克,歪曲了生克本意。
五行论虽然在解释朝代更替方面夭折了,但五行论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占星术、风水术、测字、算命、兵法、历法、医学等多方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影响。宋朝大儒朱熹家族和明朝皇帝取名都按五行相生的顺序。
朱熹家族取名:
朱松(木)—朱熹(火)—朱塾(土)—朱鉴(金)—朱潜(水)
明朝皇帝取名:
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金)—朱见深(水)—朱祐樘(木)
“五德终始说”失败了,五行论在炼丹术、占星术等方面的应用也过时了,但在中医方面的应用却长寿,达两千多年。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其一,五行论与运用者的学识、经验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人将同一个模型用于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同样应用“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更替,有人用五德相克解释,有人用五德相生解释。
其二,五行论与适用对象有密切关系。五行论用于朝代更替错了,用于中医学则对了。
其三,五行论运用是否妥当,不是学术争论的问题,更不是由权威来判决的问题,秦皇汉武是大权威,但在五行论运用上都错了,五行论的运用正确与否是由实践和历史来作出最终检验和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