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五行纲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水生木

第一节 环境与百姓

一 种族与民族

地理经纬度决定了日照程度的长短,不同的日照程度形成不同的人种。纬度高的北方地区,夏季短、冬季长,一年中平均日照时间短,为寒带地区;人体皮肤中黑色素少,皮肤呈白色,称白种人(欧罗巴人种)。纬度适中地区,四季分明,日照适中,为温带地区;人体皮肤中黑色素适中,皮肤为黄色,称黄种人(蒙古人种)。赤道附近,夏季长,冬季短或没有冬季,日照时间长,为热带地区;人体皮肤中黑色素多,皮肤为黑色,称黑种人(赤道人种)。不同人种在头发、眼睛、鼻子等方面都有差异,遗传基因也有微小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为适应环境,经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或者说,不同环境促生了不同人种。

环境不同,不仅导致人种肤色不同,在古代也导致人与人交往范围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便于交往的环境,如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不同的人群往往共享一种语言;与外界隔绝的环境,如深山老林或海中孤岛,人群则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语言是民族的主要特征。环境影响语言的形成和语言之间相互交流,从而影响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直接影响人的饮食方式:平原地区以农业为主,人以粮食为主要食物;靠海边、湖边的以渔业为主,人吃鱼多;草原上的人,吃牛羊肉多。环境还影响人的住房、服装等方面:北方寒冷地区的人,房屋一般比较坚固、保暖,四季服装变化大;南方热带地区的人,房屋通常比较简陋,四季不明显,服装变化也不大。

在相当大程度上,环境状况决定民族人口数量的多少。在南北极等不适宜生存的地方,人很少,甚至无人。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适宜人的生存,通常人口多。在长江、黄河流域生活的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而在边疆的沙漠、高山地区生活的民族,人口都不多,称少数民族。当代中国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移民不断增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环境日益恶化;而美国等国家的空气、水资源等环境远好于中国。

二 封闭环境与汉族保守性

古代中国社会基本是个封闭系统:中国的北、西、南三面,或者是严寒冻土地区,或者是沙漠,或者是高山,都是靠人力或畜力难以到达、难以超越的地区;中国东南面是大海,在公元前后的汉朝时,指南针尚未应用于航海,远渡重洋是难于实现的。汉朝时,中国的边境基本是由自然环境所确定的。汉朝时在中原地区,由许多民族融合的汉族已经基本形成,汉族之名与汉朝有着密切关系,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与代表。

民族性不是个性,是群体性。民族性的形成与环境不可分割,与主流文化的教化不可分割。不同人对民族性有不同的理解,本书理解民族性应有三方面特点:代表民族性的群体应足够大;民族性所涉及的领域应比较广;民族性在历史中持续时间应比较长。

封闭的环境不利于民族的迁移,不利于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封闭的环境导致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年不变,农民具有保守性。汉朝开始奉行“独尊儒学”。封闭的环境,造成了儒学自大、尊古等特征,儒学具有保守性;作为文化主流的儒学教化百姓,促成百姓具有保守性。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的汉族,与其他民族相比,在许多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因此自满、自大,以天朝自居,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是高文明向低文明的单向传播为主,这助长了汉族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保守性逐渐成为汉族的民族性:保守的农民与儒士所形成的群体足够大;保守性在政治上表现为尊古,在经济上表现为重农轻商,在文化上表现为压制不同学派、压制新思想,保守性涉及领域广;保守性在中国持续时间达2000年之长。清朝虽然是满族居统治地位,但在许多方面满汉融合,满族继承了汉族的保守性:尊古,以天朝自居;闭海锁国;重农抑商;独尊儒学,压制新思想;不思改革和进取,直至垮台。

环境与时代变化导致民族性改变。进入19世纪后,中国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战败,国门被迫打开,封闭系统逐渐转变为开放系统,与系统外有了大量人员、物质、信息交流,保守性逐渐减少,创新性逐渐增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改革与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都是创新性的表现。

三 开放环境与英国民族创新性

英国是开放环境,总面积24.4万平方公里,地理学称大不列颠群岛,东西海岸最宽483公里,南北最长966公里,内陆离海最远约120公里。英吉利海峡最狭窄处仅约34公里,在合适的季节,少数人游泳能横渡英吉利海峡;乘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并不困难,仅需一夜的航程。在古代,罗马帝国的大军就曾入侵大不列颠岛,并传播了基督教。中世纪时,欧洲的诺曼底人曾征服并统治大不列颠岛。

英国在近代形成民族国家时,就已经发生过多次民族融合,以致准确地说英国是以哪个民族为主都很困难,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使用了英语民族一词。本书认为,在英国国土上长期生活、说英语的人,都属于英国民族,简称英国人。

英国与欧洲大陆有密切的相互交流,包括民族之间迁移、通婚、宗教传播、技术传播以及哲学、科学、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相互学习。英国王室有与欧洲大陆王室通婚的传统,曾有多位外国人到英国继承王位,如英王女婿荷兰执政威廉、英王亲属德国王公乔治一世等。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法国的人文思潮等,都很快传到英国并被吸收、融合。

开放环境促生英国民族的创新性。创新在不同领域其含义不同,往往使用不同的名称术语,如革新、变革、改革、革命、发现、发明等。英国民族创新性主要指,在大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人群体,在一定的历史阶段(16~19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破除了原有束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产生了大量创新人才和重大的创新成果。

英国民族创新性的具体表现为:宗教改革,建立不同于天主教的国教(新教);政治改革,从王室统治逐渐转变为议会民主政治;科学创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等;工业革命,发明纺织机、蒸汽机、火车等以及航海探险、开拓海外贸易等。

近代创新不再是劳动中的偶然发现,而是有意识的行为,开放环境是培育民族创新性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