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历山〔1〕
昨所见教《大学》章〔2〕,因有客在坐,未及裁答〔3〕。
窃谓《大学》者〔4〕,大人之学也〔5〕。夫人生八岁,则有小学以听父兄师长之教语〔6〕,所谓揖让进退之节〔7〕,礼、乐、射、御、书、数之文〔8〕,与夫今者百千万年先圣后贤之格言皆是也〔9〕,皆不过为儿辈设焉者也。至十五而为大人〔10〕,则有大人之学,岂复肯同于儿辈日夕甘受大人之涕唾乎〔11〕?是故《大学》一书首言大人之学焉。
夫大人之学,其道安在乎〔12〕?盖人人各具有是大圆镜智〔13〕,所谓我之明德是也〔14〕。是明德也〔15〕,上与天同,下与地同,中与千圣万贤同,彼无加而我无损者也〔16〕。既无加损,则虽欲辞圣贤而不居,让大人之学而不学〔17〕,不可得矣。然苟不学,则无以知明德之在我,亦遂自甘于凡愚而不知耳〔18〕。故曰:“在明明德。〔19〕”夫欲明知明德〔20〕,是我自家固有之物,此《大学》最初最切事也〔21〕,是故特首言之〔22〕。
然吾之明德果安在乎〔23〕?吾以谓其体虽不可见〔24〕,而实流行充满于家国天下之间,日用常行〔25〕,至亲至近,谁能离之。苟能即亲民以明吾之明德〔26〕,则吾德之本明〔27〕,不居然而可见乎〔28〕?故又曰“在亲民”焉。
夫道一也,学亦一也,今曰“在明明德”,而又曰“在亲民”,分明是两物矣,物则自然有本末〔29〕。亲民以明吾之明德,虽曰一事也,然一事自有一事之终始,万事亦各有万事之终始。始终分而本末见〔30〕,是二之也〔31〕。道其可二乎哉,学其可二乎哉!是故要必有至善而为吾人所止之归焉〔32〕,特人未易知此至善之止耳〔33〕。知此至善之止,则自然定、静、安、虑而诸止自得矣〔34〕。是故苟知所止〔35〕,则明明德者不为空虚而无用,即明德而亲民之道已具〔36〕;亲民者不为泛滥而无功〔37〕,即亲民而明德之实自彰〔38〕。苟未知所止〔39〕,则明德为杂学之空虚〔40〕,亲民为俗学之支离〔41〕,胥失之矣〔42〕,宁直二之云乎哉〔43〕!
是故大学之道终归于至善之止,而以知止为极功〔44〕,得止为效验云〔45〕。然则学之而终身不得所止者〔46〕,亦由未知所止故也〔47〕。
呜呼!知止其要矣〔48〕,致知其功矣〔49〕,此大人之学所以难在于知止也。师友父兄相与讨论而研究之〔50〕,则无生之乐,无死之苦〔51〕,千圣万贤岂外是哉!
注释
〔1〕本文约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写于北京通州。详见《答马历山》注〔1〕。 这封信中所探讨的是《大学》第一章中的下列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得。”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程子曰:‘亲,当作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三纲领,而“知、定、静、安、虑、得”,则是达到“至善”这一崇高境界的办法。李贽认为“大学之道终归于至善之止”,这是很深刻的。在《焚书》卷一《答周若庄》中,李贽对《大学》第一章有全面的阐释,可参看。
〔2〕见教:套语,称对方指教自己。 《大学》:见《答马历山》注〔49〕。
〔3〕裁答:考虑答复。裁,判断,考虑。
〔4〕窃:谦称自己。
〔5〕大人:这里指成年人。
〔6〕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我国西周即有小学,其后则名称不一。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7〕揖让进退之节:指谦逊有礼、言行适度的礼节。揖让,作揖谦让,古时宾主相见的礼仪。进退,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举止行动适度。节,礼节。
〔8〕“礼、乐”句: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古代教育学生有六种科目:礼(礼节和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计算),称“六艺”,学生要学习这六种才能和技艺。
〔9〕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10〕至十五而为大人:朱熹《〈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即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区别于诸侯之士的天子之士)之适(dí)子(嫡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11〕日夕:早晚。 涕唾:鼻涕和唾液。比喻无足轻重的言论或知识。
〔12〕道:道理,主旨。
〔13〕大圆镜智:佛教密教所说“五智”(即五种智慧)之一。指见性成佛后由“第八识”所转得的智慧,谓能显现世界万象如大圆镜中显现众相的智慧,即能洞照一切的清净真智。
〔14〕明德:光明美好的德性。
〔15〕是:这。
〔16〕彼:指天地圣贤。
〔17〕让:谦让,不接受。
〔18〕凡愚:平庸愚昧。
〔19〕明明德:发扬光辉的美德。前一“明”字为使动词,要发扬的意思。
〔20〕明知:明确理解或了解。
〔21〕最初:最早的时期,开始的时候。这里是最基本的意思。 最切:最深切,最重要。
〔22〕是故:所以。 特:特地,特意。
〔23〕果:副词。究竟,终究。 安在:在哪里?
〔24〕以谓:以为。 体:主体,精神。
〔25〕日用常行:平日的生活行为。
〔26〕苟:如果。 即:就。 亲民:亲爱民众。“亲”,另一解为“新”,去旧维新之意。“亲民”,就是经过教化,使民众能革旧布新,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27〕本明:本来就是光明美好的。
〔28〕居然:明显,显然。
〔29〕本末:主次,先后。
〔30〕“始终”句:意为有了开始和终结的分别,也就看出了主次、先后的不同了。
〔31〕二之:以之为二。
〔32〕“是故”句:这是对《大学》“在止于至善(在于使人们达到完美无缺的至善的最高境界)”一句的发挥。要,应该。至善,善的最高境界。至,极,最。止,达到。归,结果,最终归宿。
〔33〕特:只是。 至善之止:这里指达到至善这种境界。止,作名词用,止境,所达到的境界。
〔34〕“知此”二句:意为知道了怎样达到至善的境界,那么,自然会得到定、静、安、虑各境界的真谛。这是对《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概述。《大学》这一段话论述了如何达到至善的过程。这就是首先必须“知”,知道要达到的“至善”的这一最高境界,即自己追求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明确而远大的志向,然后才能使内心安定宁静。内心安定宁静不乱,然后才能遇事泰然安稳。遇事泰然安稳,然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然后才能得到道的真谛,达到至善的境界。止,名词,所达到的境界。定,定向,志向。静,安静,指心不浮躁、妄动。安,心安,安稳,指所处而安。虑,考虑,思虑,指思虑周详。诸止,(以上)各止境、境界。
〔35〕苟知所止:假如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苟,假如,如果。
〔36〕道:方法,道路。
〔37〕泛滥而无功:不切实际而无功用。泛滥,浮泛,不切实际。
〔38〕实:实质,实在内容。 彰:明显,显著。
〔39〕苟未知所止:假如不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
〔40〕杂学:杂乱的学说,即不是正统的学说。 空虚:空洞无实质内容。
〔41〕俗学:世俗之学。 支离:分散杂乱,无主旨。
〔42〕胥失之矣:都失去了(明德、亲民)所应有的“止于至善”的主旨。胥,都,皆。
〔43〕宁直二之:岂只是(把明德、亲民)以之为二。宁,岂,难道。直,只是。 云乎哉: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
〔44〕知止: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 极功:最大的功。
〔45〕得止:得到至善的境界。得,《大学》“虑而后能得”的得,得到,获得。
〔46〕不得所止:得不到至善的境界。
〔47〕“亦由”句:意为那是由于不知道至善境界的缘故。
〔48〕其:指“明德”、“亲民”。 要:最重要内容。
〔49〕致知:求得知识。致,达到,求得。致知,这里指要认识到达到至善境界的重要。语出《大学》:“致知在格物”。意为要获得丰富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 功:功夫,造诣。
〔50〕相与:相互,共同。
〔51〕“则无”二句:意为无有生死苦乐等的无常烦恼。